文 | 陸功翰
音 | 教學組:天一
陸 師 解 惑
似乎站樁便是站着不動了,附會上佛道入定之說,好像一動不動得越久越好——這是誤導。站着一動不動,隻能令肌肉苦楚,精神挫折。樁法是活的,不是靜功而是慢練。薛颠的原話為“此樁法之慢練,增力之妙法也,慢慢以神意運動,舒展四肢。”樁法是動的,隻不過動得極慢,外人看不出來。
——《逝去的武林》
由以上這段話的陳述,我們可以明白“樁法”其實就是慢練法,同時講求筋骨舒展撐拔,是“筋骨”訓練之法,類似于“開弓”的過程。将弓弦慢慢拉起,同時注重體會“弦”的松緊,使大筋在慢撐拔中練習,使其變得強壯,有韌性。大筋的訓練方法跟肌肉訓練差異很大,我們對肌肉的認識超越大筋很多,所以就會有類同感,也是我們的認識出現偏差的根源。古人懂“勁”,從身體感覺上去找勁力。而現代人有更好的條件讓我們科學認識自己,知道怎麼更系統更快捷掌握筋骨勁力,所以我們練拳不需要一輩子,完全可以通過科學的認識,系統的訓練,快速練出勁力來。特别是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根本沒有大把的時間去耗,所以簡單、快捷是我們所需要的!
薛颠傳的樁功,有一個練法,站樁先正尾椎,尾椎很重要,心情不好時,按摩一下尾椎,就會緩解。從尾椎一節一節脊椎骨頂上去,直到後腦,脊椎自然會反弓,腦袋自然會後仰, 兩手自然會高擡,然後下巴向前一鈎,手按下,脊椎骨一節一節退下來。如此反複練習,會有奇效。脊椎就是一條大龍,它有了勁力,比武時方能有“神變”。
上面說的“脊柱”是人體最大的“一張弓”,是人體縱向支撐和崩彈的關鍵所在,如何盤練“這條大龍”的“弓”勁,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
薛颠所傳練法,由“腰椎”節節上推,直至頸椎的一種發勁模式,整個過程如同波浪一般,最後傳遞至手梢節。這種方法未嘗不可,鞭子似的發勁方式,到達鞭梢往往是勁力最大的時候,會制造出很大的抖顫,此時要阻止勁力到頸椎,防止引起頭部劇烈震蕩,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壓肩,使勁力無法上揚。
另一種練法,就是壓肩與命門後逼,尾閭前收同步,使“胸椎”後扯成弓,以胸椎為發勁核心部位,所謂“透胸而發”,這種發力模式往往在發勁後,軀幹會形成震顫,符合“弓”的狀态,可以做到“身如彈簧”,對頭部沒有任何的影響,做到“氣不過喉”,實際上是“力不過肩”。
兩種方式皆可用于脊柱發勁,是“節節推進”和“崩而發”,大家須在指導下習練,防止受損!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