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鄰1,鄭淑珍2,王浩然1,錢思純1,吳海琨1,李月梅3
(1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2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3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
反複種植失敗(RIF)的診斷尚未統一,目前較為通用的診斷是經曆3次以上優質胚胎移植或累積移植胚胎數量≥10枚未獲臨床妊娠,其在輔助生殖治療中的發生率可達5%~10%。西醫以對因治療為主,常用的治療手段有宮腔鏡、抗凝治療、免疫治療、調整降調方案等,但因某些疾病如頑固性子宮内膜薄、卵巢早衰、卵泡“高排低配”導緻的RIF,臨床療效欠佳;而且在降調過程中,還容易誘發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黃體囊腫等不良事件。筆者采用“通元針法”改善RIF妊娠結局51例,現報道如下。
0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門診就診的RIF女性患者51例。其中,不孕年限3~20年,平均(5.8±3.9)年;移植次數3~8次,平均(3.7±1.4)次。
RIF病因:子宮内膜因素29例,卵巢、輸卵管因素23例,免疫因素6例,不明原因不孕2例,部分患者合并兩種或以上的病因。
所有患者均符合RIF的診斷标準,拟再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超聲檢查子宮形态基本正常、無宮腔内異常回聲,基礎内分泌檢查處于正常範圍;使用優質冷凍胚胎移植。
02
治療方法
2.1 取穴
①俯卧位:百會、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次髎、委中、三陰交;經前期配至室、命門(灸),經間期配合谷、陽陵泉,經後期配懸鐘、太溪。②仰卧位:百會、印堂、天樞、氣海、關元、中極、歸來、子宮或卵巢穴、足三裡、三陰交、太溪;經前期配關元(灸),經間期配合谷、太沖,經後期配血海、内關、公孫。
2.2 操作
以上兩組穴位交替使用,選用0.32mm×25mm或0.32mm×40mm一次性使用無菌針灸針。所有穴位均飛針刺入,刺手拇指及示指指尖夾持針柄,進針時刺手拇指内收,示指相應外展,通過腕臂力帶動腕指力将針彈刺入穴位,力貫針尖,針随手出。
俯卧位時,百會向前額方向平刺約15mm;心俞、膈俞、脾俞、肝俞向脊柱方向與皮膚呈45°角斜刺20mm;腎俞、至室、次髎、委中、陽陵泉、懸鐘、三陰交均直刺25~30mm;合谷、太溪直刺15mm。脾俞、心俞、腎俞、次髎均行撚轉補法,肝俞行撚轉瀉法,餘穴行平補平瀉法。同側肝俞-脾俞、腎俞-陽陵泉共4組連接電針儀,采用疏密波,頻率調至4檔位,電流強度以患者自覺酸脹為度,留針30min。經前期命門用灸法,采用木質單孔艾灸盒,将直徑2cm、長3cm艾段固定于卡槽内,艾灸盒固定于施灸部位行灸法。
仰卧位時,百會向後枕方向平刺約15mm;印堂向鼻根方向平刺約15mm;天樞、氣海、關元、中極、歸來、子宮、卵巢、足三裡、三陰交、血海均直刺25~30mm;合谷、太沖、内關、公孫均直刺15mm,太溪朝跟腱進針15mm。氣海、足三裡、三陰交行撚轉補法,太沖行撚轉瀉法,餘穴行平補平瀉法。天樞-子宮(或卵巢穴)、關元-中極共3組連接電針儀,采用疏密波,頻率調至4檔位,電流強度以患者自覺酸脹為度,留針30min。經前期關元用灸法(操作同命門穴),氣海-中極連接電針。
隔日針灸1次,每周3次。1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月經期不予針灸治療。
03
觀察指标
(1)A型子宮内膜例數、移植當天子宮内膜厚度、獲卵數、胚胎獲得數:通過超聲測量移植當天子宮内膜厚度,并根據Gonen分型标準,将呈三線征、宮腔線與外層強回聲之間可顯示低回聲信号的内膜計為A型。統計促排後患者的獲卵數、胚胎獲得數。
(2)妊娠結局:包括生化妊娠率和臨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生化妊娠例數÷治療例數)×100%,臨床妊娠率=(成功妊娠例數÷治療例數)×100%。
04
結果
(1)患者治療前後子宮内膜類型及厚度比較
(2)患者治療前後獲卵數及胚胎獲得數比較
(3)患者妊娠結局
治療後,23例患者臨床妊娠,臨床妊娠率為45.1%。治療後,患者的生化妊娠率為31.4%(16/51),高于治療前的13.7%(7/51,P<0.05)。
05
體會
古代并無“反複種植失敗”一說,根據臨床表現将其歸屬于中醫“不孕”“滑胎”等範疇。《婦科玉尺·求嗣》雲:“陽精溢瀉而不竭,陰血時下而不愆,陰陽交暢,精血合凝,胚胎結而生育滋矣。”若母體羸損或父氣薄弱,則胎元多不能成實而易殒堕,最終導緻RIF。
“通元針法”為賴新生教授創立的針灸處方體系,意在“通督調神,引氣歸元”。滑伯仁《難經本義》曰:“陰陽經絡,氣相交貫,髒腑腹背,氣相通應”。“通元針法”在選穴原則上推崇以任督二脈為綱調節人體的髒腑陰陽,同時配合俞募配穴、五輸穴及辨證選穴,融合中醫和經絡整體觀,強調治病先調陰陽,治病求本。“通督”選取督脈穴位,督脈入絡于腦,通過對督脈穴位進行不同的補瀉手法,可對性腺軸進行雙向調節。“歸元”選取任脈穴位,任脈源于胞宮,對局部的氣血運行起鼓舞、溫煦作用。采用俞募配穴,前後相配,疏通氣血,輔助改善盆腔内環境。背俞穴用心俞、肝俞、脾俞、腎俞兼顧髒腑功能,契合“内髒有病則出行于陽,陽俞在背也”;膈俞為血會,與肝俞共主疏洩,調氣活血。腹募穴有天樞、關元、中極,配合經外奇穴子宮、卵巢此類髒器的體表投射點,以期調節局部氣血循環、祛除病理産物。同時,基于“調周法”的指導在月經不同期辨證選穴,心腎合治,有助于胞宮氣血充足,經絡通暢。因此,以陰陽為大綱,配以辨證取穴作為改善RIF妊娠結局的手段,标本兼治,虛實相和,達扶正祛瘀、培元生新之效。
本研究結果提示,“通元針法”能提高RIF患者A型子宮内膜率及内膜厚度,進而提高子宮内膜容受性。研究發現,針灸可通過提高胞飲突的表達及改善子宮内膜微循環指标,進而改善患者子宮内膜容受性;針刺能影響人體神經内分泌系統,通過促進活性物質的釋放,激活靶細胞的傳導功能,進而影響卵泡的生長發育,為提高胚胎配成率奠定基礎。但因本試驗納入的患者不孕原因較為複雜,雖然在治療前後獲卵數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不能否定針灸對卵巢儲備功能低下或卵巢低反應患者的獲卵結局的影響。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