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請停止無效努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快速進階(下)

主副業選擇

——如何成為斜杠青年 我們經常會發現,自己的工作與愛好好像沒什麼關系,但要将愛好作為主業來賺錢,好像又不太現實。于是,常常陷入到底以何為生的問題中無法自拔。實際上,這種糾結是因為我們缺乏一個有條理的思考方法。

想做個斜杠青年、拓展副業

年初的時候,有個概念在微信朋友圈很火——斜杠青年,這個稱呼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提出的。 大體意思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滿足“專一職業”這種無聊的生活方式,而是開始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分不同職業,例如:咨詢顧問/創業者/自媒體人。 這個概念之所以火,是因為太鼓舞人心了,這意味着:我們不再被一家公司綁架,所以不爽就可以炒老闆鱿魚;我們不再從事單一工作,所以人生不再那麼無聊;我們不再朝九晚五,所以自由度大大提升;我們不再糾結愛好跟事業,因為終于可以兼顧。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主業和副業呢?工作跟愛好應該如何平衡跟選擇呢?

如何選擇你的主業和副業

任何一份職業中,我們的訴求無非是三個方面:愉悅、成就、金錢。而這三方面的訴求,分别來自于:你熱愛這份職業、你有能力做好它,并且它還可以為你賺足夠的錢。



我們很難找到一份工作,可以滿足你對事業的全部幻想,就像你很難找到一個另一半,可以滿足你對異性的全部幻想一樣。 所以,大多數人所做的工作,能滿足其中一個或者兩個訴求,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我們用這三個訴求,可以把職業分成七大類型,這有助于我們進行職業選擇:



·愛好式職業:喜歡,但并不擅長,同時也無法帶來足夠的物質回報。 比如,我喜歡彈吉他,但我學得比别人慢、彈得比别人差,而且也養不活我,所以我隻把它當成愛好,當成一個永遠不會到達的遠方,讓我在苟且的時光裡可以擡頭仰望。 所以,愛好式職業,确實更适合當成業餘愛好。 勤勉式職業:喜歡,并且也能賺錢,隻是不擅長。 我一個朋友,特别熱愛培訓,其實他并不擅長,不懂得調動聽衆熱情、也不太能将專業詞彙口語化。但憑着熱愛,以及培訓本身帶來的豐厚回報,他極其努力,每次做培訓之前,會設計好所有台詞、流程和笑點,竟然也可以做得不錯。 但我的觀察是,勤勉式職業不會太多,因為當一個人不擅長某件事情的時候,會做得非常累,他的熱情和興趣容易被這種疲累感消耗掉。 所以,勤勉式職業适合謀生,但并不會很常見。 ·功利式職業:不喜歡也不擅長,但是可以依靠它獲得物質回報。 我猜想,很多人的工作狀态都是如此。長久來說,這類職業是很難持久的,沒有熱情是一方面,而且因為不擅長,也很難獲得成就感,長久來說,會被那些更擅長的人競争下去。 所以,功利式職業,建議轉換。 ·理性式職業:不喜歡,但很擅長,也能夠獲得不錯的物質回報。 比如我自己,對咨詢這份工作本身,熱愛并沒有那麼多,最初進這個行業,也是出于它可以彌補我在溝通方面的短闆。但是,我似乎可以做得很好,也能夠獲得不錯的物質回報。 實際上,如果你是個成就感驅動的人,理性式職業會很容易轉化為完美職業,因為你對這種職業的擅長,會帶給你強大的成就感,讓你逐漸愛上這份工作。 所以,理性式職業,也适合作為謀生的主業。 ·虛無式職業:擅長,不熱愛,也很難獲得物質回報。 比如,你衣服疊得很整齊,但你其實不愛疊衣服,而且靠疊衣服也不太可能養活自己。 之所以稱之為虛無,是因為這種技能既難以作為愛好,也無法維持生活,所以常常隻能放棄。 ·幻想式職業:喜歡并擅長,但物質回報不足。 所以說,幻想式職業,大多也是作為愛好或者副業更合适,很難作為主要收入來源。 ·完美職業:喜歡并擅長,而且可以賺到足夠的錢。 清楚了這些類型,我們也就知道,為什麼似乎所有人都對現在的工作不滿,而且即便轉行或跳槽了,還會繼續不滿。 因為我們很難找到完美職業,所以總有一個訴求是無法滿足的,那個不能滿足的缺憾便是你痛苦的根源。 而為什麼我們會希望多重職業呢?因為一份工作難以滿足所有訴求,但多份工作互補就可以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當我們考慮主業、副業、愛好的時候,也就知道該如何選擇了:選那些訴求互補的,而不是訴求重合的,否則兩份重疊的職業隻會讓你的缺憾加倍。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職業類型并非是一成不變的。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職業所處的類型也會發生變化。比如,寫作在之前是很難賺錢的,很多人隻能拿它當愛好,但自媒體時代來了,一些優秀的自媒體人可以用寫字來謀生了。所以,你需要定期回顧一下,這些職業類型,随着社會的發展、哪些在發生變化,從而調整你的策略和規劃。

如何發現自己的興趣領域

那麼,我們現在知道了如何選擇,但我們要怎麼知道:我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呢? 是否能賺到錢這個問題,我們倒可以參考其他類似職業的人,但喜歡和擅長是每個人都不同的,應該怎麼找呢? 關于尋找興趣,我推薦三個方法:多嘗試、多總結、做測評。 方法一,多嘗試。這個無需多說,因為不去嘗試,怎麼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呢?很多事情,如果隻是聽說,往往容易産生一面之詞。 方法二,多總結。世界上有成百上千個行業與職業,你不可能都去嘗試。所以,你需要舉一反三地總結,問自己一些深層次的問題。 比如,你不喜歡銷售這個工作,這隻是淺層現象,你需要問自己:為什麼不喜歡銷售,不喜歡它哪方面,是讨厭應酬還是對自己産品沒信心?是不喜歡這個行業的人麼?這個工作有沒有哪方面是你相對喜歡的? 隻有這樣問自己,你才會更快地知道自己的興趣。比如,你是因為讨厭應酬,所以不喜歡銷售,那下份工作就不是“非銷售”這麼簡單,而是要去找不太需要應酬的工作。 所以,如果你能将之前做過的工作,甚至業餘愛好,都按它的内容構成來做個剖析和總結的話,那就不需要把所有工作都嘗試一遍,才知道你喜歡什麼了。 另外,我也給出一個問題清單,供大家在分析過往經曆、發現自身興趣的時候參考。 ·團隊角色相關:你在作為團隊成員的時候更加開心,還是作為團隊領導的時候更加開心? ·思維方式相關:你喜歡天馬行空的創意類工作,還是框架下的邏輯思維工作? ·工作環境相關:你在壓力大的情況下,發揮得更好還是更差? ·工作内容相關:你喜歡完善細節,還是分析宏觀方向? ·人際環境相關:你喜歡跟人打交道,還是跟任務打交道? ·整體反思:你過往從事過的工作裡面,如果把工作内容進行細分,哪些是你喜歡的,哪些是你排斥的? 方法三,做測評。測評工具有很多,比如霍蘭德、職業錨,等等,這些都是職業興趣類的測試,可以用來參考。但在發現興趣的時候,不建議用一些性格特質的測試,比如MBTI,因為性格并不代表興趣,而且性格跟你最終表現出的行為,中間也差了十萬八千裡。 一個性格内向的人,一般我們會認為他/她不愛跟人打交道,不适合做銷售,但實際上,很多公司裡,他們的銷售明星中,内向比外向的多。 當然,任何測評,即便是職業興趣類的,它的實質也都是分類和貼标簽。所以測評隻是參考,還是要以多嘗試和舉一反三的總結為主。 另外,關于興趣,我常常看到很多年輕人存在認識誤區,這裡重點澄清三個:第一,享受不是興趣,願意付出才是;第二,任何事情,接觸皮毛的時候不要談興趣;第三,興趣跟愛好不同。 如果有人問你,你喜歡旅遊嗎?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喜歡。但那是興趣嗎?多半不是。 興趣很容易跟享受混淆。享受是被動的,無需付出;而興趣則可能是甘願為了某件事情付出努力。比如,本書的插畫師丹丹,很喜歡畫畫,盡管隻是幫我的文章畫插圖,我并沒有太高的要求,但她常常會花很長時間去優化那些普通人不大能感知到的細枝末節,并從中收獲了精神的愉悅,這就是真正的興趣。 為什麼又說接觸皮毛的時候不要談興趣呢?比如做咨詢,剛做分析師的時候,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分析數據、跟高級顧問陪訪并做筆記,等等。而等做到顧問,就需要解決具體問題了。所以如果隻接觸皮毛,你會産生錯覺,覺得咨詢就是記筆記,進而覺得這工作我沒興趣,做出錯誤的判斷。 所以任何事情,你至少要做到60分,再談是否喜歡。 至于為什麼說興趣跟愛好不同,本書此前的文章裡曾經提到,愛好大多是與工作無關的。而本文中所說的“興趣”,從問題清單就可以看出,指的更多是行為傾向。符合自身行為傾向的工作,會增加我們的自主感、勝任感以及歸屬感,也就意味着,讓我們更有熱情。

如何發現自己的擅長領域

尋找自己的擅長領域,我給出兩種方法,一種是自我總結,另一種是他人反饋。 自我總結我也給一個問題清單: ·過去的工作中,哪些工作内容,讓你感覺得心應手,而哪些讓你覺得異常困難? ·你因為什麼樣的成績而受到領導/同事的表揚、批評? ·你在哪些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積累比較多? ·相比同齡人,你的能力優勢在哪裡?思維方面:思維嚴謹、邏輯缜密;人際方面:與人交往和溝通;運營方面:制定計劃并實施。 除了自我總結之外,對于自己擅長什麼,尋求他人的反饋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很多時候,你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總是存在很大的差異。 他人反饋的具體方法是,從網上找到一堆關于能力的形容詞(搜索“能力詞典”一類的關鍵詞即可),比如:追求完美、創新、善于授權、執行力強等等,然後讓了解你的人挑出一定數量的詞語(比如規定在50個形容詞裡面挑選最符合的10個)。 挑選結果還可以跟自己的結果進行對比,通過這種方式來發現自己的擅長領域。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評估人的時候,盡量挑選那些對你非常了解的人,并且盡量選擇多個角度,比如老闆、下屬、朋友、同學,等等。 另外關于擅長,我也想澄清一些誤區。經常會有讀者問我諸如此類的問題:我結構化思維能力不行,與人溝通能力不錯,請問我适合什麼職業? 這個提問其實存在很大的誤區,那就是混淆了可提升和不可提升的能力。我們在前文的冰山模型中就有講過,能力的一部分是在冰山下的,也就是難培養的,另一部分是在冰山上的,也就是可培養度較高的。比如同理心,培養起來難度更高;而結構化思維,培養起來并不難。 所以不應該說自己結構化思維能力不行,然後以此作為标尺去找職業,這樣反而讓自己受限了。而應該是先提升思維能力,自然會拓寬自己的職業道路。 精彩提煉 1.任何一份職業中,我們的訴求無非是三個方面:愉悅、成就、金錢。三個訴求将職業劃分為七大類型。 2.我們很難找到一份工作,可以滿足你對事業的全部幻想,就像你很難找到一個另一半,可以滿足你對異性的全部幻想一樣。 3.當我們選擇主業、副業、愛好的時候,選那些訴求互補的,而不是訴求重合的,否則隻會讓你的缺憾加倍。 4.職業類型并非是一成不變的。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也應當相應調整。 5.尋找興趣的三個方法:多嘗試、多總結、做測評。其中的總結可以使用文中的總結清單,而測評隻是輔助,不可全信。 6.享受不是興趣,願意付出才是;任何事情,接觸皮毛的時候都不要談興趣;興趣也不是愛好,而是熱情的來源。 7.尋找自己擅長領域的兩種方:自我總結、他人反饋。 8.有些能力,大部分屬于天生,而有些能力,是可以通過培養來提升的。對于可培養的能力,不應當以此作為标尺去尋找職業,而應該是先提升能力,然後拓寬自己的職業道路。 後續練習 1.分析一下你當前的工作,看它屬于哪個類型的職業。 2.回顧自己過去的工作經曆、業務愛好,用本篇文章裡提到的清單,做一個興趣盤點。 3.用自我總結以及他人評價法,盤點一下你的擅長領域。在他人評價時,選擇你的上級、平級、下級等至少6人。 4.基于以上練習1—3,為自己規劃一下未來可能的主業、副業、愛好,争取做到三個訴求均被滿足。

你的高度=自身價值+平台高度

——借助平台的正确姿勢 努力、能力、天賦都很重要,因為這些構成了一個人的内在價值,然而,如果有一個合适的平台,卻可以幫助你達到另一個高度。

你的高度=自身價值+平台高度

今年大火的互聯網産品中,分答絕對算得上一個。而分答火起來,也離不開王思聰,他在果殼的知識交易平台“分答”上,花了30分鐘回答了30個問題,賺了20多萬。這些問題大都是關于他的私生活、感情觀,等等。 那麼他賺了誰的錢呢?當然是對富人充滿好奇的廣大人民群衆的錢。 能夠跻身一線網紅的陣列,說明他還是有點才華的。然而,同樣的才華,倘若沒有亞洲首富兒子的身份,恐怕十八線網紅也輪不上他。 說到王思聰,又想起今年霸屏的另一個人,特朗普。大學裡看真人秀節目The Apprentice的時候,可沒想到這個人會去競選總統。他聰明機智、善于言談、行為高調,一直倡導美國夢,赢得了不少底層群衆的支持。 可較少人提及,他父親是享譽紐約的地産商,并創辦了特朗普集團,在生意的關鍵時期,他借了父親幾千萬美金。 努力、能力、天賦都很重要,因為這些構成了一個人的基本價值,然而,如果有一個合适的平台,卻可以幫助你達到另一個高度。 王思聰和特朗普似乎離普通人有些遠,也不是我們大多數人願意走的路,然而,你還是可以看到身邊的一些人,借助另一些平台,快速實現了自己的目标。 什麼可以稱之為平台呢?不僅僅是我們所理解的企業,還包括很多其他因素。一切讓你可以達到另一個高度的外部因素,都可以稱之為平台。 所以,你的高度=自身價值+平台高度。 你的高度=自身價值+平台高度

你可以借力的七大平台之自建型平台

平台大緻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建型平台,一類是他人型平台。先來說說三個自建型平台。



1.靠策略:這裡的策略,并不是廣義的概念,而是指個人的策略規劃 曾經帶過一個實習生,他剛讀研的時候,就定了目标,未來想要進入金融行業,所以就跟很多做金融的師兄師姐去請教,比如金融公司需要的人才具備怎樣的能力,然後将自己跟這些能力要求之間做了個匹配,發現了差距之後,整整兩年時間,他都通過有的放矢的實習、看書等來彌補這個差距,并且在面試的時候也能夠找準自己的賣點和定位,最後進了理想的公司。 但也有另一些人,同樣很努力,隻是缺乏一些策略,今天因為一家公司的實習工資給得高就去了,明天因為聽說小公司實習不能給簡曆加分,又去了大公司,最後發現,這些實習經曆跟自己的職業目标幾乎沒有關系。 一個平庸的企業和一個優秀的企業,差距在于戰略。人也一樣,一個好的策略規劃,可以幫助我們更快地達到想要的高度。 當然,這裡所說的策略規劃,并不是那種把自己哪年升職加薪、哪年結婚生子都規定好的規劃,而是更加長期、明确自己優劣勢、同時結合外部環境的規劃。關于個人的策略規劃,本書的後面篇章還會詳細闡述。 總之一句話,靠策略成功,需要的是長遠的戰略規劃,這樣才能在短期内有的放矢。 2.靠宣傳:把自己宣傳出去,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 如今的社會,溝通都是實時模式,溝通的成本也已經降到很低了。但是,人與人之間、人與企業之間、企業和企業之間進行交易,仍然存在很大的障礙,因為溝通成本降低,但信任成本并沒有降低。 如果你是個咨詢顧問,去跟客戶談項目,你說自己如何牛,别人是不信的,所以會不停地問,你到底做了什麼事情、幫助了哪些客戶,來證明你很牛。但是,如果你善于宣傳,已經在某個細分領域建立起自己的個人品牌了,那信任成本會大大下降。 相較于賣産品的人來說,賣服務的人更有動力和必要性去宣傳和推廣自己的個人品牌,因為産品好不好别人可以看完再買,然而服務好不好,誰都不知道。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在向某一方出賣自己的服務,打工者出賣服務給企業,自由職業者出賣服務給客戶。 所以說,如果你有寫字、畫畫等等這些跟表達相關的愛好,不妨跟你的主業結合起來,将自己宣傳出去,如此便能大大降低别人對你的信任成本,你的價值就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3.靠産品:做出一個優秀的産品/解決方案 張小龍是做完微信才變牛的嗎?不是,他一直很牛,隻是微信讓大家知道了他的牛。 如果你在公司裡,發現了一個好的産品、好的創意或者解決方案,不妨大膽地提出來。 諸如IBM這種類型的大公司,員工人數有幾十萬,你覺得,作為第幾十萬分之一的員工,日夜加班做常規性的工作,會有什麼改變嗎?但如果你有一個想法,博得了上級的支持,并在公司最終實現,那就會有改變。 近幾年,我幫很多企業做組織設計,注意到一個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倡導一種更加靈活、能夠發揮員工智慧的組織形式。比如,某五百強企業,定期在公司内部召集産品創意,某個創意勝出之後即組建項目組,投入資源實現,相當于内部創業。 如果你抓住這樣的機會,做成一個優秀的産品/解決方案,對你的職業生涯所形成的正面影響,是無法估量的。 當然,關于企業組織形式的一些發展趨勢,如何影響個人職業發展,本書的後續篇章還會仔細闡述。

你可以借力的七大平台之他人型平台

說完三個自建型平台,我們再來說說他人型平台,這裡包括我們最常說的企業平台。 1.靠企業:找到一個能為你提供所需資源的企業平台 我們都聽說,GE是職業經理人的搖籃,因為它除了給你提供能力提升的機會之外,還給了你名聲、人脈、資源,這會給你未來的事業加很多分。 所以在職業生涯初期,如果有一個好的企業平台,也會為你之後的職業生涯帶來幫助。 很多人曾經讨論過,剛畢業到底是進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的問題,我隻能說,從概率上來講,剛畢業的時候,進大公司比進小公司會有更好的發展,不僅僅是成熟的培訓發展體系,更多的是可以結識一批優秀的人。 當然,大概率對于我們個體來說,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除了公司規模以外,具體你還需要結合行業、上級等其他因素共同考慮。 另外,關于企業平台,還有一個點是很多人忽略的。 從我個人為企業做咨詢的經驗來看,通常規模大一點、人才管理做得不錯的公司,都會有HIPO名單(HIPO:High Potential,高潛力人才),一般在全員比例的10%左右。 這些人會得到企業的重點關注,比如有更多的機會、更好的鍛煉、上級的額外關注,等等,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晉升會走快車道(Fast Track),平均三年的晉升,如果他們表現不錯,可能兩年就可以。 所以說,在選擇企業平台這件事情上,除了薪酬以外,你需要重點考慮以下方面: 第一,企業是否能夠給予你足夠的培養和發展機會。 第二,企業在人脈、聲譽等方面,是否能夠給你額外的價值。 第三,你現在的公司,是否把你列入了HIPO名單,如果列入,那麼跳槽就需要考慮這個機會成本。 2.靠老闆:跟随一個值得跟随的老闆 财富雜志在很多年前,曾經對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做過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幾乎所有成就卓越的人都得到過他人的提攜。職場上有句話說得很好:在一個公司,首先你得行,其次得有人說你行,然後說你行的人得行。 我一個前同事,一直跟随一個老闆,老闆去其他公司也會帶着他,最後創業也帶着他,借此實現了事業三級跳,35歲不到就财務自由了。 我們剛才提到,人與人之間,信任是最高的交易成本,當這個成本降到很低的時候,能夠省卻你很多精力,你隻需要有能力,然後其他的交給這個靠譜的老闆就行。 當然,靠老闆這種事情,可遇不可求,如果你發現自己跟老闆很投緣,而且他符合這些特征,那麼不妨考慮一下:對未來的判斷常常很準、自身能力強、關心你、善于輔導你成長、為人正直。 3.靠夥伴:靠着夥伴一起成長和扶持,實現1+1>2 公司曾經有位合夥人,被問到“為什麼你跟很多公司的高管關系那麼好?如何跟他們建立友誼?”的時候,他回答說:“因為在他們成為高管之前,我就認識了他們。我還是一個小顧問的時候,他們要麼是客戶方的小喽啰,要麼也是小顧問,我們一起合作、一起吐槽、一起成長。如今我成了高管,而他們也成了各自公司的高管。” 騰訊的五位創始人裡,有4位是中學到大學同學。攜程四君子裡,沈南鵬和梁建章這兩個數學“神童”在1982年的計算機競賽上同時獲獎,從此産生交集。 有一群志同道合而且能夠共同成長的夥伴,是誰也無法替代的。所以說,年輕的時候,選擇志同道合且能力相當的夥伴,能夠互相促進。 4.靠家庭:父母或者伴侶的資源 我一個同學,畢業之後去了一家五百強快消企業做銷售,兩年之後辭職了,回家幫助家裡打理家族企業。 他說:“我最初的想法是,我要證明自己不靠家裡也可以成功。可是當我每天跑超市,跟一些我不喜歡的人周旋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我幹嘛跟自己過不去?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這些重複瑣碎的事情上?打理家族企業,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我可以成長得更快啊。” 如果你的家庭可以為你帶來紅利,那麼你也犯不着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故意從一個低點起步,高起點照樣可以證明你自己。這裡所說的家庭,包括你的父母,也包括你的丈夫/妻子。

借力平台的正确姿勢

最後,如果你想借力以上這些平台,那麼有幾個注意點: 第一,适當的時候選擇合适的平台:如果你從圖上看,平台會有高低。另外,成功率也有高低。所以,你需要根據不同的時期,選擇不同的平台。 比如,職業生涯初期,選擇企業平台或許更加安全,而當你的能力積累到一定階段之後,可能需要選擇其他平台,比如脫離企業,宣傳并建立個人品牌,或者你仍然在企業,但是盡力打造新的産品/解決方案。 第二,平台是以自身價值為基礎的:從圖上看,底部都是你的自身價值。如果自身價值還沒到,但是每天想着借助平台,比如靠宣傳,這隻會将你的不足暴露得更多,反而失敗得更快。 精彩提煉 1.一切讓你可以達到另一個高度的外部因素,都可以稱之為平台。所以,你的高度=自身價值+平台高度。 2.平台的主要類型:靠策略、靠宣傳、靠産品、靠企業、靠老闆、靠夥伴、靠家庭。 3.在選擇企業平台這件事情上,除了薪酬以外,你需要重點考慮:培養和發展機會、人脈和聲譽、是否進入HIPO名單。 4.如果你發現自己跟老闆很投緣,而且他符合這些特征,那麼不妨考慮一下:對未來的判斷常常很準、自身能力強、關心你、善于輔導你成長、為人正直。 5.年輕的時候,選擇志同道合且能力相當的夥伴,能夠互相促進。 6.适當的時候選擇合适的平台。 7.在該長本事的時候長本事,該靠平台的時候靠平台,别搞亂了。 後續練習 1.你現在已經在依靠哪些平台? 2.這些平台是否足夠讓你達到想要的高度? 3.如果不足夠,那麼你現在還可以靠哪些平台? 4.為了依靠新的平台,你需要有哪些行動方案?

抓住機會,才能彎道超車

——如何利用企業資源來提升個人價值 Uber自己沒有車,隻是用車平台;阿裡自己沒有貨,隻是交易平台;微博自己不生産内容,隻是内容平台…… 那麼人才呢?是否也沒必要用企業的形式組織起來,而用平台的方式進行服務交易呢? 那麼,在如今的企業發展趨勢下,個人如何選擇适合自己的企業平台呢? 今年,我從工作了八年多的咨詢公司辭職,做了一段時間的自由職業者。 我們幾個先後“單飛”的朋友,聯合在一起,用同一個公司的名義走法律、财務流程。一個人接到需求之後,如果不是自己的擅長領域,就拉上其他擅長的顧問,抱團兒談項目,項目下來之後再分工合作。 要說我們是自由顧問?好像不完全是,也算有個公司。但要說,我們是個小咨詢公司?似乎也不是。因為這個所謂的“公司”,隻有法律上的意義,沒有人是老闆,也沒有人是員工。 如果非要給一個名字的話,它不像一個公司,倒像一個——平台。 是的,平台。 優步自己沒有車,隻是用車平台;阿裡自己沒有貨,隻是交易平台;微博自己不生産内容,隻是内容平台…… 那麼人才呢?是否也沒必要用企業的形式組織起來,而用平台的方式呢? 實際上,追溯回去的話,“企業”這種組織形式,最初産生于社會化大生産。 羅納德·科斯曾經對企業的價值進行過解釋:在一個完全開放的勞動市場,人們可以互簽合約,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同時購買他人的勞動。 但這樣做的結果是,交易成本太高,每個人都需要去找不同的勞動力、進行選擇、在個人之間達成協議、執行協議。 而企業呢,通過層級制把人們組織起來,進行管理,雖然多了管理成本,但是隻要管理成本低于交易成本,企業就是有價值的。 然而,互聯網的發展,不僅帶來了技術方面的變革,也帶來了協作的便利和信息的透明,這些都使得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在一些行業,如果交易成本降到足夠低,以至于低于管理成本的時候,企業就失去了優勢。而這時候,平台則會起來,因為平台的作用是促進協作、匹配供需,它不需要企業那樣的高管理成本。 出現這種趨勢的,不僅僅是在咨詢行業,在媒體行業也是一樣,衆多的内容平台将媒體人與讀者直接聯系在一起,傳統的媒體企業顯得不那麼有優勢了。 在未來,還會有更多行業面臨這樣的變革。而身處這些行業的我們,未來有可能不再屬于任何一家公司,而隻屬于一個平台。 而一旦從企業到平台,最大的變化就是,個體的作用将會凸顯,而組織的作用将會減弱。 實際上,即便沒有咨詢和媒體行業這麼明顯的變化,不少企業,也已經在借鑒平台化的一些做法,悄悄地進行組織變革,以更加适應未來的發展以及人才需要。 而這些變革,對我們未來幾十年的職業生涯,将會産生深遠的影響。 從我個人這些年幫各大企業做組織設計咨詢的觀察來看,至少有四個企業發展的趨勢,是我們不能忽視的。 趨勢一:更替 企業的存續時間越來越短,個人在一家企業的職業生涯也越來越短。所以,我們應該最大化利用企業的資源來為自己增值,同時密切關注行業動向。 我剛做咨詢的時候,企業做戰略規劃都是5年甚至10年。而現在,能夠拿得出清晰的3年戰略的企業,已經不多了。至于5年和10年,企業還是不是活着,也未可知。 即便仍然活着,它是否還能維持高增長、高利潤,從而為你提供高物質回報,也是誰都不能保證的。 在這種趨勢下,個人不可能把安全感寄托于企業,而隻可能來源于自我價值的提升。 所以,你在進入一個企業之前,都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假如這個行業衰落了、企業倒閉了,我還可以去哪兒?我的價值在這裡能得到多大提升? 除此以外,你還需要時刻關注自己行業的變化,及其對自己的影響,你不得不去思考下面這些問題,以洞悉行業變化: ·這個行業的人才素質,相比以往如何? ·這個行業出去的人,身價漲跌如何? ·行業是否存在人才短缺?在哪個細分領域? ·哪個細分子行業的增長最迅速? ·行業有什麼新技術産生?這種新技術會如何影響它? ·這個行業的主要增值發生在價值鍊的哪一環?近期是否有變化? 趨勢二:無界 随着,企業的組織架構越來越靈活,崗位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所以,找到變化下的内部創業機會,可能會實現彎道超車。 以前做咨詢項目,都是從戰略梳理入手,然後設計與之匹配的組織架構,再梳理各個崗位的職責以及要求,然後按照要求配上合适的人。 其實就是,先挖坑、再找适合的蘿蔔填。 而今這樣的變革時期,僵硬的組織架構、森嚴的等級體系,将會使企業的決策變慢,無法應對變化。 那麼,什麼才能更快地應對變化呢?人。因為崗位是死的,而人是活的,隻有人,才可能及時識别變化并快速反應。 所以,這幾年的組織設計,主題都是靈活:有些企業開始去中層化,隻留高層和基層;有些企業将崗位合并,避免分工過細帶來對人的限制;有些企業,甚至連崗位職責描述都取消了。總之一句話,層級之間的界限、崗位之間的界限,将越來越被打破。 這種“無界”的趨勢,使得個人有更多機會選擇自己願意做的事,進而會有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 比如,很多傳統企業,面對互聯網+、O2O、社群經濟這些新興概念,往往選擇同時兼顧傳統業務以及新興業務。 他們會在内部推行兩種架構,一種是适應現有業務的傳統架構,而對于新業務,則采用項目組這樣的靈活組織形式。 我看到過一些員工,當企業有新的項目時,他們敢于冒險,進入一個前途未蔔的項目組。最後成了,給公司創造了巨大價值,而他們則實現了彎道超車,同時借助企業的資源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價值。 所以,去注意你所在的企業正在嘗試什麼樣的轉型和新業務,在這樣的業務中,你是否可以成為其中的一員,而不是固守在原先的崗位上。 即便沒有這樣的機會,隻關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将不再是好的做法。 趨勢三:聯盟 企業與人才、人才與人才的關系趨向于聯盟。所以應着力打造個人品牌。 “聯盟”不是一個新概念了,它最初由Linkedin聯合創始人Reid Hoffman提出,指的是:未來的職業将不再是雇傭關系,而是互相投資的關系。企業和員工雙方,為了共同的使命和目标,互相在對方身上投資。 然而,為什麼是聯盟而不再是雇傭呢?除了開頭所說的,互聯網帶來的交易成本降低之外,跟如今的行業結構也有很大關系。 過去制造業占主流,流程性和重複性的崗位需求大,體力勞動者需求多。而現在服務業逐漸步入主流,尤其是高端服務業,那麼與之相伴的,企業對腦力勞動者和創新人才的需求會越來越大。 但腦力勞動比體力勞動更難監控和管理。 比如說,你看一個包裝工有沒有好好幹活兒,數數他一天包裝了多少東西就行。但你要評估一個研發人員呢?是看他一天寫了幾份報告麼?顯然很困難。 所以,對需要創新的腦力勞動者而言,企業能夠控制的隻是他的時間,但投入程度完全由他自己決定,企業很難監控和管理。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必須要跟人才建立情感聯系,形成精神契約,才能讓他足夠投入。實際上,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很多種聯盟的形式了: 給予優秀員工股權期權等長期激勵,從而将個人與企業發展捆綁到一起,這是在薪酬方面跟人才形成聯盟。 一些公司雇傭自由顧問,自由顧問并非正式雇員,但會為公司服務某個客戶或項目,然後按項目進行結算,這是在關系方面跟人才形成聯盟。 一些大企業,内部不雇傭研發人員,而采用開放式研發,跟有研究能力的個人或團隊合作,共享回報收益,這是在商業方面跟人才形成聯盟。 有些企業鼓勵員工内部創業,不光給投資,創業成功了還有可能收購回來,這是在發展方面跟人才形成聯盟。 什麼樣的企業願意跟人才形成聯盟呢?所謂的“高端”行業?未必。 海底撈大家都聽說過:店長及以上員工離職,隻要任職超過一年以上,就給一定金額的“嫁妝”,這就是一種聯盟。 原因很簡單,海底撈雖然是傳統行業,但餐飲業對店長以上級别的人才需求是很旺盛的,并且他們的投入度對業績的影響是很大的,這一點跟所謂的高端行業沒有差别。 所以說,越依賴于人才的行業,企業越希望跟人才建立聯盟關系。 倘若你希望未來與企業形成聯盟,而不是雇傭關系,那麼,你就需要去那些依賴人的行業,同時,着力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而不是依賴于企業品牌。 倘若你不是這樣的類型,而是習慣于按指令做事,那麼,就去那些高度依賴資本和資源的行業,前提是,他們的優勢可以維持到你的職業生涯結束。 趨勢四:分化 企業更加重視人力資本投入産出比,資源分配出現兩極分化。所以應讓自己的價值服務更直接作用于産出。 我這兩年所服務過的企業,尤其是傳統行業,很多都提出要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一個原因是經濟的不确定性,另一個原因則是技術沖擊,很多行業被颠覆。 當市場不利、利潤下降的時候,自然就想到要降低成本。而在很多企業的成本裡,人力成本是很大的一塊。 現在去看很多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以及其他高管,可能都有一個績效指标,就是人力成本投入産出比。簡單來說,就是花在員工身上的每一分錢,給企業帶來了多少回報。 如何最大化人力成本的投入産出比呢?很多企業采取的方式是:資源重新分配。 比如,1塊錢分給兩個人,A員工比B員工績效好,過去是A給6毛,B給4毛,資源重新分配之後,現在是A給7毛,B隻給3毛。 企業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将資源傾斜給高價值員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鞭策其他員工。換言之,企業會越來越多地将資源投給那些高價值員工。相應地,越不能産生價值的,企業越會減少投資。 所以,在這樣分化的大趨勢下,如果你所做的事情,不能給企業帶來足夠的價值,你自己就将沒有價值。 因此,對一部分人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對另一部分人來說,這也是最壞的時代。 精彩提煉 1.随着交易成本的下降和管理成本的上升,企業将越來越平台化,表現為:更替、無界、聯盟和分化。 2.我們應該不斷通過提問,時刻關注自己行業的發展動向。 3.主動發現機會,利用企業資源提升自我價值,才有可能彎道超車。 4.如果希望聯盟,就去那些相對依賴人的行業。 5.最重要的是,不隻是個人,企業也應當關注這些趨勢,才能留住優秀的人才。 後續練習 1.回顧你所屬的行業,看是否存在企業平台化的趨勢。 2.如果有,那麼表現是什麼?更替、無界、聯盟還是分化? 3.利用趨勢一裡提到的行業分析問題清單,洞悉本行業的趨勢變化。 4.通過以下渠道,了解本行業的變化,并且與自己的分析進行對照。 渠道一:業内資深人士訪談。 渠道二:本行業内獵頭顧問訪談。 渠道三:一些咨詢公司、證券公司等對本行業的研究報告。

06 破除思維定式 哪些思維方式會終生阻礙你

努力和結果之間并非線性關系

——如何擁有一個高性價比人生 小時候,經常聽一些同學說:“哎呀,我最近一點都沒複習,考70多分,我這人就是太懶了。聽說XX(某學霸)每天都學到深夜呢!能不考90分嘛!” 工作了,也會聽一些同事說:“XX(某高績效同事)工作很努力的,周末經常加班,難怪老闆器重嘛。我就是太懶了,生活不能隻有工作呀,要這麼拼幹嘛呢?” 那麼,稍稍努力就能到60分的“聰明人”,和幾倍力氣才到90分的“笨蛋”,到底誰的人生性價比更高呢? 我常常見到一些“聰明人”,他們覺得,自己隻要稍微努努力,一件事情就能做到60多分,而那些看起來每天埋頭苦幹、花費了幾倍時間的,也就80多分而已,肯定是智商有缺陷。這些人,不僅自認為聰明,甚至周圍的人也會覺得他們很聰明,隻是不夠努力而已。 我曾經面試過一個人,他說自己學習能力很強,在各個部門輪崗共計2個月,其中5天之内就把公司的研發技術都掌握了,但一般的研發工程師要幾年。 這些“聰明人”,做任何事情都是馬馬虎虎、淺嘗辄止,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核心。 他們經常跟自己說:那些笨蛋算什麼?我這麼聰明,隻要稍加努力,自然比他們牛逼。我的人生,可以做那麼多事情,性價比比那些笨蛋高多了! 然而某一天,他們突然發現,那些80多分的人一夜間沖到了90多分,獲取了大量的社會資源,比如财富、名聲、人脈……而自己這個聰明人什麼都沒有。 于是他憤怒了:“憑什麼那個笨蛋可以得到這些東西?而我這麼聰明,卻什麼都沒有?” 那麼,“聰明人”和“笨蛋”,到底誰的人生性價比更高呢?我們所付出的努力與取得的成績之間,到底是怎樣一種關系呢?

努力與成績之間的關系是曲線,而不是直線

事實上,努力跟成績之間,絕不是一個線性關系。 稍加努力就可以做到60分,但是到80分就需要成倍的努力,到90分則更甚。這并非是因為60分的人聰明,而是因為,人生本來就是這樣的。 對于人生中的大多數事情來說,努力與成績之間的關系,其實更類似于如下這條曲線:



區間1 在本書前面講學習的章節中,我就曾經提到:入門一樣東西,你隻需要20-30小時。但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你需要10000小時。 所以,如果隻是想做到60分,其實付出一點點努力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幾乎沒有什麼不确定因素,會導緻你的付出白費。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事情剛開始做的時候,我們很有成就感、熱情高漲,以至于我們覺得這件事太簡單了,自己太有天賦了,自己就是個聰明人。 你甚至想不通,為什麼有些人,花費了你幾倍的努力,卻隻做到了八十分而已,你覺得唯一的理由是:他們太笨了。 區間2 然而如果你停留在60分,不再繼續努力,你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從60分開始,不确定性就開始出現了。 60分以上,你可能面臨兩種結果:如果缺乏正确的方法,很可能努力了卻沒有成績;即便有了正确的方法,成績上升的速度也比60分之前大大降低。 這個階段,你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在試錯,所以你有可能會開始懷疑自己,成就感也會開始下降。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60分的聰明人會覺得80分的人是“笨蛋”的原因。 區間3 當然,如果堅持挺過了第二階段,進入第三階段,而你的運氣又足夠好,那麼你所獲得的成績會呈現指數上升的趨勢,因為量變引起質變的臨界點出現了。 這就好像寫文章,起初上手的時候是很費勁的,但堅持一段時間之後,會發現思路一下子通了,變得文思如泉湧。 然而,這一階段的不确定性比第二階段更大,如果天賦不夠、運氣不佳、環境不利,都會導緻你停滞不前。 并且,如果不能繼續突破,又放棄了努力,還有可能會掉入此前的第二階段,繼續煎熬。 這個圖幾乎适用于人生中大多數需要努力的事情。 拿咨詢職業來舉例,在咨詢公司,大學畢業進來當初級顧問的時候,成就感是最高的,從什麼都不會,到把PPT、數據表格用得爐火純青,每天都覺得自己在進步,覺得自己簡直太适合這份工作了。 然而,如果開始獨立負責一個模塊甚至一個項目了,就會發現,這事兒沒那麼容易,如果方法不得當,很可能一點長進都沒有。這個過程需要很多次的試錯,才能摸索到正确的方式,而這個試錯過程,會讓你在一段時間内看不到明顯進步。 如果能夠突破以上階段,就會進入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後面的路會順當得多。 當然,最後能否做到合夥人,除了努力以外,還得要看機遇等等因素。 你可以聯想一下,你所做的職業,是否也是如此。

不同成績水平所對應的資源回報不同

既然本篇的主題是最高性價比,似乎,我們已經找到答案了。 如果本着尋求高性價比的目的,我們應該在60分停下,既能夠維持努力的高性價比,又不至于喪失了自信。 然而,事情并沒有那麼簡單…… 雖然說努力所獲得的成績是階段一最高,且風險也最低。但是,我們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各個區間的人數分布和資源分布是不一樣的。



你不費吹灰之力地做到了60分,以為自己終于找到了擅長領域。然而你跳出來看看,跟你站在一起的有成千上萬的“聰明人”。 既然60分的成績最容易獲得、性價比又高,自然有很多人都可以到達這裡。 那麼,人數多有什麼問題呢? 問題在于,在這個區間,留給你們分配的回報資源本來就很少,更不用提,還要被這麼多“聰明人”瓜分了。 還拿咨詢顧問舉例,初級顧問階段,成就感很高,感覺很好。然而,大多數人都能夠做得跟你一樣好,甚至比你更好。而可供分配的資源(比如發展機會、加薪機會、人脈資源等等)并沒有比其它階段更多。 所以,如果考慮了資源和人數分布的因素,性價比最高就不是60分了,而是90分及以上,盡管它的風險最高。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應該如何降低風險又維持較高的性價比呢?

維持高性價比的三種可行方式



1.有所取舍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你不可能把所有的投入都放在風險最高的籃子裡。所以,你需要分散風險。 你不可能凡事都做到90分以上,當然,更不要同時做很多60分的事情。這就意味着,我們需要取舍。 有些事情你需要做到至少70分,這樣你會超過60分的大多數人,獲得最基本的資源回報。并且70分是低風險、回報快,你會從中獲取成就感。 另一方面,你需要把另一件事情竭力做到90分以上,盡力去搏,但是避免過于激進地追求結果,畢竟投資有風險,機會不是天天都在等你。 也就是說,我們的知識和能力分布,應該是“T”字型的,也就是說,在一些領域做到70分,掌握最基礎的能力,但是需要選擇一個領域精耕和深挖。 至于說哪些事情做到70分、哪些事情做到90分呢,取舍的标準有兩個: 第一,資源分布情況 選取那些90分以上,區間的資源最集中的領域。 比如說,為什麼創業的人常常是all in(全心投入)的選擇呢?因為做到60分的回報幾乎為0,隻有做到90分以上,回報才會很高。 再比如,為什麼企業打工的人,很多都期望朝九晚五呢?因為做到60分,也會有相應的回報。如果對物質訴求并沒有那麼高,對成功的渴望沒那麼強烈,就可以安于這個階段,把多餘的時間分配到别的事情上。 第二,自身能力、興趣、需求 本書此前的文章曾經提過,在擇業的時候需要考慮能力、興趣和需求。事實上,人生中的大多數問題都可以用這幾個因素來回答。 做到90分需要熬過非常痛苦的時期,如果能力不夠、沒有熱情、又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在第二、第三階段這樣缺乏即時成就感的情況下,很難走得下去。 至于如何根據能力、興趣和需求來選擇,可以看本書在選擇篇章裡的方法。 2.掌握方法 60分的時候,努力就可以,你有很多前人的方法可以參考、複制,簡單模仿加上基本智商就夠了。 但是,從60分以上開始,就需要技巧了。 所以,在60分—90分,你能夠獲得回報不僅僅是因為你努力了,還因為你在不斷地嘗試中找到了正确的方法,這是為什麼開始獲得成績會比較慢的原因,因為需要試錯。 也就是說,這裡的努力不光光是花時間的問題,而是要找到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找到努力的着力點,而不是光做應激性的努力。 我将自己的公衆号标語定位“别努力了,你根本不是懶”,正是因為,我認為盲目努力根本稱不上努力,而是另一種大腦偷懶的做法。 至于說,如何掌握努力的正确方法,本身就是這本書的主題,如果你已經看完本書前面的文章并且按照方法去實踐,相信很快可以找到正确方法。 3.調節情緒 除了努力和掌握方法之外,你還需要根據所處的階段調節自己的情緒。 現在,既然你知道人生是一條曲線了,就不必那麼着急了。你首先需要知道自己處在哪個階段。 如果處于第一階段,那麼很快獲得成績之後,也不要沾沾自喜、淺嘗辄止。 如果處于第二階段,也不要妄自菲薄,而是需要不斷試錯、不斷總結。有可能的話,找一個前輩,多向他/她請教、學習。 如果有幸到了第三階段,就懷着盡人事聽天命的态度,從資源回報來說,第二階段已經能夠滿足你的基本需求了,因此不必強求,靜待時機。

做一個确定失敗的“聰明人”

艾德·伍德是好萊塢默片時代末期的一位爛片導演,他的作品無一例外都是粗俗無聊的劇情、粗制濫造的畫面、毫無邏輯的對白,總之,爛得毫無争議。 而且,他還曾因為需要一個肉類批發商的贊助而讓這人的兒子在片中飾演英雄。後來因為生活和工作的瘋狂,且屢屢失敗,女友離他而去。 可最終,他也沒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導演,且死在了接濟他的一個演員家裡。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後來的大導演蒂姆伯頓,從中感受到了一個努力奮鬥的執着者的悲歡,把艾德伍德的經曆拍成了一部電影,還拿了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獎,也算讓他死得其所了。 不過諷刺的是,在影片最後,蒂姆伯頓還是虛構了一段情節,讓艾德伍德的一部影片獲得了巨大成功,變成了一個因堅持夢想而受到尊敬的成功勵志形象。 你看,這世界對人的評判标準依然粗暴,那就是:你有沒有成功。 雖然我們知道,任何事情做到60分很容易,做到90分很難,資源回報都集中在90分以上。但是這種标準下,誰會想要成為艾德伍德那樣既努力又沒成功的“笨蛋”呢? 雖然我們知道這些,但仍然有很多人選擇隻做到60多分,因為未來的不确定性太高了,萬一努力卻失敗了,就成了别人眼中的“笨蛋”,這是一些“聰明人”所不能承受的。 畢竟,“不去努力然後欺騙自己說我根本不想要”的痛苦,比“拼命努力卻失敗”的痛苦,要小得多。 所以,你想要做一個确定失敗的“聰明人”,還是一個可能成功的“笨蛋”呢? 精彩提煉 1.稍加努力就可以做到60分,但是到80分就需要成倍的努力,到90分則更甚。這并非是因為60分的人聰明,而是因為,人生本來就是這樣的。 2.60 分的成績最容易獲得、性價比又高,但人數衆多、僧多粥少。所以,考慮資源和人數分布的因素,性價比最高已經不是60分了,而是90分及以上,盡管它的風險最高。 3.高性價比的努力方法:有所取舍,采用“T”字型的努力方式;掌握方法,别讓大腦偷懶;調節情緒,清楚自己在哪個階段,從而調整心态。 後續練習 找出你的“T”字型:從你的人生目标出發,按照你在本書此前的練習中盤點出來的興趣、擅長,找到你的努力“T”字型,即:哪些領域要深耕到90分,而哪些領域隻需要60—70分。

牢牢困住大部分人的錯誤意識

——如何才能不做紙牌魔術裡的觀衆 從學校踏入社會的這十年,我養成的習慣之一就是:碰到困境的時候,去質疑一切跟這個困境有關的思維和情緒模式。而大多數時候,我都能靠這種方法,找到一條走出困境的路。 然後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發現,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被植入了大量錯誤的意識,而我們的大多數焦慮、迷茫、踟蹰、沮喪……幾乎都來源于此。 隻是,我們太關注于應對每天的生活,以至于對這種錯誤意識的植入渾然不覺。

我們都是紙牌魔術裡的觀衆

不知你們有沒看過這樣一個紙牌魔術:魔術師讓一個觀衆上台,他/她一邊洗牌,一邊讓觀衆回答自己一些問題,同時讓觀衆按自己的要求做些事情。 然後魔術師将紙牌放下,要觀衆心裡想一張牌,之後魔術師重新洗牌,讓觀衆掀開最上面那張,竟然真的是觀衆之前想的那張牌。 實際上,這是一種微妙的心理操控。當台上兩人交談的時候,觀衆隻是回答問題,做魔術師讓他/她做的事情。但實際上,魔術師是通過這個過程,讓觀衆集中注意力到應對他/她的要求上。 然後與此同時,在無人察覺的瞬間,魔術師手裡快速閃出一張牌,而這個瞬間,被觀衆下意識地捕捉到了,他/她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灌輸了一個圖像意念。 所以,之後當觀衆被要求去想一張牌的時候,已經有了下意識的選擇。這時候魔術師要做的,隻是洗牌的時候讓這張牌在最上面而已。而這對魔術師來說,實在太簡單了。 實際上,這種意念的操控,不僅存在于紙牌魔術中,現實生活中也無處不在。 從學校踏入社會的這十年,我養成的習慣之一就是:碰到困境的時候,去質疑一切跟這個困境有關的思維和情緒模式。而大多數時候,我都能靠這種方法,找到一條走出困境的路。 然後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發現,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被植入了大量錯誤的意識,而我們的大多數焦慮、迷茫、踟蹰、沮喪……幾乎都來源于此。 隻是,我們就像那個忙于應對魔術師的觀衆那樣,太關注于應對每天的生活,以至于對這種錯誤意識的植入渾然不覺。 錯誤意識1:追求工作生活平衡,而忽略背後的本質 以前在咨詢公司,面試顧問的時候,經常被問到工作生活平衡的問題,這大概是面試最常見的問題之一。不僅面試者會問,有些面試官也會問面試者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下面是我跟其中一個面試者關于這個問題的對話: 對方:您在咨詢公司這麼多年,怎麼解決Work-life Balance(工作生活平衡)的問題? 我:什麼叫Work-life Balance呢? 對方(感到意外):嗯……就是,會不會有空餘時間享受生活? 我:那你覺得什麼是享受生活呢? 對方:比如旅遊啊,做自己喜歡的事啊,陪家人啊…… 我:如果現在有兩件事給你選擇,你願意選擇哪一件。一件是,你在工作中給客戶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他們請你吃飯表示感激;另一件是,你太太跟母親發生了沖突,讓你裁決。這兩個場景,你選哪個? 對方:選前面那個。 我:對啊,所以你在乎的不是工作跟生活的平衡,而是痛苦跟快樂的平衡,但工作不全是痛苦,而生活也不全是快樂啊。



我們經常把工作生活平衡挂在嘴邊,然而,我們大多數人其實從未認真思考過,這句話的本質是什麼,它又是基于怎樣的假設前提。 實際上,這句話本身更多是說,一個人在不同角色中的職責與時間分配問題。但很多人在說“工作生活平衡”的時候,或者是在實踐這句話的時候,理解的卻是”工作=付出=痛苦;生活=享受=快樂”,所以要痛苦與快樂進行平衡。 然而,工作隻是付出嗎?當你感到自己在成長,是否有喜悅感?當你做成一件事情,是否有成就感?當你為他人帶來價值,是否有使命感? 而生活又全是享受、無需付出嗎?與愛人相處、教育子女、孝敬父母……這些,哪一樣是單純享受而不需要付出的呢? 所以,工作不等于付出,而生活也不等于享受。 那麼,付出是否等于痛苦、享受又是否等于快樂呢? 就拿做公益來說,很多人堅持不懈地為公益事業付出,然而并沒有為這種付出感到痛苦。恰恰相反,他們從中體會到了利他的快樂。 反而有時候所謂的一些享受,比如買買買,收到快遞的瞬間覺得快樂,但這種快感很快就消失了,然後又需要下一次更大的消費來維持這種快感。 從這個角度來說,付出不等于痛苦,而享受也不等于快樂。并且有時候,當下的付出是為了獲取長期的快樂,而當下的快樂有時候卻會帶來長期的痛苦。所以,我們追求的根本不是痛苦與快樂的平衡,而是長期快樂與短期快樂之間的平衡。



那麼,持有這樣的錯誤意識會有什麼問題呢? 一旦我們将工作與生活對立,将工作與付出和痛苦等同、生活與享受和快樂等同,那麼每次進入工作,大腦内部和痛苦相關的區域就會被激活,長此以往,大腦慢慢建立起一個穩定的神經結構——一旦開始工作就會進入痛苦狀态。 經常有讀者留言說:我想找自己喜歡的工作去做,但我什麼都不喜歡,怎麼辦? 之所以什麼都不喜歡,往往就是因為你的大腦已經建立起這樣的穩定結構,所以任何工作在開始之前,就被你劃入痛苦的區域了,你又怎麼能發現自己的興趣呢? 另外,将生活與享受和快樂等同的意識,也會阻礙我們獲得生活上的滿足感。因為當我們認為,生活就應該享受的時候,我們就不會願意付出了。 所以,很多人才會抱有這樣的擇偶觀:我太累、太孤單了,如果能夠找到一個人照顧我、無條件對我好、幫我承擔這些痛苦,我就會從此快樂起來了。 戀愛和婚姻關系中的大多數溝通問題,往往都來源于這種對付出和享受的錯誤認識。 所以,去消除你大腦裡關于工作和生活的條件反射吧。 錯誤意識2:将行為歸因于性格,而忽略能力 曾經跟一位男士合作,我要求他完成工作之後需要給我審核,然後再發出去。交給我的時候,我指出了好幾處錯誤,他說:“這你都能發現,果然女生就是更加細心。” 我對這句話深感不快,不僅是因為他的性格刻闆印象,更是因為這句話非常不負責任,企圖将責任推給性格,而不是自己的能力或态度。 實際上,我是一個非常大條的人,剛參加工作沒多久,就因為大量數據錯誤被老闆罵得狗血淋頭。 所以,每次東西交出去之前,我都強迫自己看三遍,還會總結出常見的錯誤,做成檢查清單,下次檢查的時候重點對照。 當一件事情沒有做好,就怪罪于性格,這是阻礙我們發展的最大障礙。實際上,我們在本書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人的行為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性格、動機、價值觀、經曆、外部影響、角色以及能力,遠遠不是性格一個因素來決定的。



舉例來說,很多内向的人,可能都經曆過這種掙紮:我怎樣才能讓自己外向起來,更好地與人交往呢? 如果按照上面這些因素,你最終是否能夠很好地跟人交往,取決于7個要素: ·性格是否喜歡與人交往。 ·是否追求在人群中的歸屬感。 ·是否與交往的這個人/群體價值觀相符。 ·是否有此類場合下交往的經曆/經驗。 ·當時的社交氛圍如何。 ·交往當時你所處的角色是什麼。 ·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如何。 在這麼多因素裡,性格隻是很小的一部分,它隻代表你對這件事的一種偏好,而不代表能否做好。 比如,内向的人喜歡獨處,但這并不代表,内向的人不具備跟人交往的能力。實際上,我曾為一些公司做過研究,在很多公司裡,最能搞定客戶的銷售人員,并不是性格外向的人。 所以,當我們做不好一件事的時候,不要輕易訴諸于性格,而要知道這是一種需要掌握的能力。隻有這麼看待問題,你才有解決它的可能性。 并且,也隻有這種看法才能讓你正視自己的天性,不會試圖去壓制它,因為,天性也被證明是幾乎無法改變的。 但好在,任何一種天性,幾乎都是有兩面性的。比如自卑,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裡提到,自卑有可能摧毀一個人,使人自甘堕落或精神異常。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使人發憤圖強,以補償自己的弱點。 如果我們期望在任何方面都完美無缺,那我們最終會成為一個十分平庸的人。所以有效的做法是,不要去試圖壓制天性,而應該最大程度發揮它的正面效應,另外提高能力、采取措施來彌補它的負面效應。 這就好比你跟一群人比賽跑步,你面前的這個賽道最短,卻布滿了釘子。正面效應是,這些釘子幫你打消了其他選手跟你搶捷徑的念頭。然而負面效應卻是,你自己也用不了。 如何解決呢?難道要去拔釘子嗎?不是,你應該要學會給自己做雙堅固的鞋。這樣最能夠利用天然條件的正面效應、同時彌補它的負面效應。 所以,面對你的天性,去做一雙鞋,而不是去拔釘子。 錯誤意識3:遇到挫折必須恢複,而錯過随之而來的機會 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要刷劇來恢複心情;想做的事情失敗了,要休息幾天恢複信心;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要胡吃海喝來忘記……這是我們的正常反應。 然而,誰說初戀分手就要哭、找不到工作就要刷劇、失敗了就要靜靜呢?分手代表對方現階段不适合你,找不到工作是提醒你還有不足,失敗了是給你機會反思和成長。 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挫折或失敗需要花時間去應對。然而,我們低估了自己應對失敗的能力,所以硬塞給自己一個傷心的理由。 如果我們在每次挫折和失敗之後,就進入恢複模式,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需要療傷,那就阻礙了這些挫折和失敗給我們帶來的全新視角,以及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鬥志。而這些全新視角和鬥志,才是真正讓我們得以走出挫折的方法。 所以,每次挫折和失敗之後,不要給自己理由去堕落,而是将它當成發展自己的機會,去反思和總結。 其實,不管是工作、生活,還是失敗、挫折,抑或是我們戰勝天性的曆程,都會對我們的心靈産生深遠影響。當工作、生活、自我、成就達不到我們的期望時,恰恰是我們從中窺見精神與心靈的機會。 它們都是一種嘗試,能喚醒我們最深處的本性,所以我們不要因為錯誤的意識而失去了喚醒自己的機會。生命的意義并不是快樂,而是心靈的形成。而這些曆程,全都是我們雕琢自己個性的過程。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不再做紙牌魔術裡的那個觀衆。 精彩提煉 1.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被植入了大量錯誤的意識,而我們的大多數焦慮、迷茫、踟蹰、沮喪……幾乎都來源于此。 2.工作不等于付出,而生活也不等于享受。付出不等于痛苦,而享受也不等于快樂。 3.我們追求的根本不是痛苦與快樂的平衡,而是長期快樂與短期快樂之間的平衡。 4.人的行為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性格隻是很小的一部分,隻代表你對這件事的一種偏好,而不代表能否做好。 5.面對你的天性,去做一雙鞋,而不是去拔釘子。 6.如果在每次挫折和失敗之後,就進入恢複模式,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需要療傷,那就阻礙了這些挫折和失敗給我們帶來的全新視角,以及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鬥志。 後續練習 對照本文提到的三個思維定式,看自己最容易産生的誤區是哪個,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移除這種條件反射。

别給自己貼标簽

——長期的标簽将成為一個自證預言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講了天賦,也提到:要認識和發揮自己的天賦。然而,在現實中,我們卻常常不願意深入認識自己,反而随手給自己貼上一些标簽,束縛了自己的天賦。實際上,給自己、給他人貼标簽的行為,不僅會阻礙我們進行深入的自我認知,而且在他人的負面标簽下,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制造一個“自證預言”,讓自己不幸被他人言中。

你可曾經曆過無地自容的瞬間

小時候在奶奶家,經常有一個走街串巷做買賣的中年男人經過門口。 不知為何,我每次看到他,都十分害怕。或許是他長得太兇,或許是他的表情,或許是他挑着的那個貨擔,反正,一個小孩子的恐懼總是很難理解的。 每當他出現在門口,我就會飛快地躲到門後面,再也不敢出來,奶奶喊我出來叫人,我也不理不睬。 有一次,她歎了口氣說:這孩子怕生,将來怕是沒什麼出息。 一個幾歲大的孩子,根本無法明白,“怕生”跟“出息”之間到底有怎樣的關聯。隻是,奶奶向來重男輕女,我一直為博得她的喜歡而努力,但是今天卻因為一個陌生人讓她喪失了對我的信心。在那一刻,我自卑得無地自容。 在此之前,我并不害怕其他生人,但從那刻起,我突然開始害怕,拒絕跟陌生人接觸。 我不确定你們小時候是否有過相似的經曆,後來跟一些朋友說起來,不少人都有,比如因為一件小事,被大人說“笨”、“内向”、“多動症”、“老實”、“頭腦簡單”…… 同時,還會被貼上“長大會吃虧”、“長大沒出息”的标簽。 對于一個小孩子來說,再也沒有比這種标簽更糟糕的事情了,這比考試不及格還要糟糕一百倍。因為這種标簽否定的是我們的未來,而考試,僅僅代表一次。 當然,你可能足夠幸運,沒有上面的經曆,但我想,你大概聽過這些: “你是天蠍座啊?很腹黑啊。” “你老闆是處女座?那麼吹毛求疵,你太不容易了。” “你性格這麼内向,不适合做銷售。” “你這麼理性,肯定很冷漠,沒有同情心。” “你們領導這麼大年紀還沒結婚,又是女人,肯定很變态。” “前面車開得那麼爛,肯定是女司機。” “他看起來這麼年輕,給不出什麼有用建議的。” “在地鐵上吃東西,這麼沒素質,又是外地人。” 當然,好像也有正面的。比如: “你是摩羯啊?工作肯定很努力的。”(我還真聽過,有按照星座來招人的奇葩公司)“你性格這麼外向,跟誰都聊得來,肯定人緣兒好。” “你是北方人啊?怪不得這麼爽快。” 我們似乎非常輕而易舉,并且常常難以自控地對别人說出我們對一類人的判斷,但是,卻常常為别人對自己下某種判斷感到憤怒。

“貼标簽”的行為靠譜嗎

像我們這樣,根據自己過往的經驗,給一類人貼上标簽進行分類,形成一種固定看法的行為,其實是一種普遍現象,嚴肅一點的說法就是“刻闆印象”(Stereotype)。 問題是,這些刻闆印象,都正确嗎? 2015年轟動全球的社交活動“#ilooklikeanengineer”(如果你去網上搜索,應該還可以看得到),分享出來的那些照片,會讓你不相信他們都是工程師。 人們常常會在見到他人的30秒之内,就不由自主地形成了第一印象。并且,除非繼續深交,否則很難改變。 而這些印象,往往是基于外貌、性别、學曆,等等,但這些信息,是我們根本不需要深入認識對方就能夠知道的。 那麼,這些跟外貌、性别、學曆相關的刻闆印象都是哪裡來的呢?跟我們的教育、經曆相關。 比如,一對父母從小教育他們的女兒說“女孩子應該穿粉色,男孩子才應該穿藍色”,那麼她今後看到一個穿粉色衣服的男孩子,很可能會感到厭惡。 當然,如果在她的成長經曆中,發現周圍很多男孩子都穿了粉色,那她可能會漸漸改變這種印象。 可是,這種來自教育和經曆的刻闆印象是否正确呢? 常常不正确! 因為,我們的社會一直在發展,你從小被教育的觀念,很多都發生了變化。 再者,每個人過往的經曆其實是有限的,我們隻是大千世界中非常渺小的個體,我們見識的世界太小了。 所以,我們來源于過去的教育以及自己有限經曆的那些刻闆印象,其實很多是不正确的,也就是說,很可能是一種偏見。

我們為什麼要貼标簽

既然不正确,我們為什麼還是忍不住這樣去想呢?我們的大腦為什麼還會主動形成這些明明不正确的刻闆印象呢?



原因一:這是我們對抗恐懼的一種生存經驗 生活在地球(銀河系中微小的太陽星系裡的渺小的藍色星球),我們都渺小得跟塵埃一樣,随時随地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死去。 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規避風險,對抗恐懼。 這些刻闆印象,某種程度上講,成了一種躲避風險的經驗,能夠降低我們的恐懼感。 比如,你好幾次開車,發現馬路殺手常常是女性,所以看到女性開車,你會更加小心,躲避由此可能引發的交通事故。 原因二:抱團競争的一種方式 人類有一種将他人劃分進“群内”和“群外”的天然傾向。 群體之間為了争奪資源而競争,當資源稀缺時,我們傾向于關閉群體邊界,偏愛群内人員,卻歧視群外人員。 因為當我們屬于某個群體的時候,這種感覺會讓我們很有安全感,讓我們在應對外來競争的時候,感覺自己更強大。 所以,這就解釋了,當周圍的人都站在我們對立面、不同意我們觀點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到非常驚慌,會迫切希望找到一個有共鳴的群體。 舉個現實一點的例子,假設你出生于某個城市,被告知,作為一個本地人,你不能被自己所在城市的大學錄取。 原因是他們開放了比過去更多的名額給新移民,這個時候,你更有可能會對新移民産生偏見,并且支持限制他們入學的政策。 很多大城市,本地人跟新移民之間的矛盾,以及他們互相的偏見,跟這種心理有很大關系。 當然,即便沒有群體間的資源競争,在劃分内外群之後,我們依然是有情感傾向的,我們傾向于偏好自己的同類。 一個外向的人,常常更容易對内向的人有偏見。一個有高等學曆的人,常常更容易對學曆低的人有偏見,這是發自情感的天性。 在績效評估中,有一種評估偏差叫做“個人偏好錯誤”,就是說,管理者傾向于給類似自己的人以較高的評價,也是這樣的道理。 原因三:社交便利 根據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的研究,150人是人類智力允許其擁有的穩定網絡的人數上限(也被稱為鄧巴數字)。也就是說,我們不可能跟認識的每一個人深入交往。 我們常常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對待他人:對熟悉的人,常常把他看成一個有個性的人,而對不熟悉的人,傾向于進行歸類。 比如,讓你想象一下西方人的形象,你會這樣形容美國人:随意、有創造力、自由。你會這樣形容法國人:浪漫、自大、享受生活。 但是,如果我讓你也用幾個詞來歸納中國人,你會怎麼歸納呢? 你大概會告訴我,你做不到,因為你覺得:中國人都是不一樣的,中國太大了,中國人多樣化嚴重。 原因在于,我們對其它群體不熟悉,所以總是傾向于認為,他們很同質化。即便你告訴自己,他們是不一樣的個體,但潛意識中,你仍然把他們歸為一類。 這就很容易理解,如果我們自己是80後,就會覺得90後都一個樣,很容易給90後貼上很多标簽,但我們不會給80後貼,因為對于群内人員,我們承認多樣化。

貼标簽的負面作用

那麼,貼标簽會有什麼負面問題呢?


負面作用一:導緻标簽對象的消極行為 刻闆印象本質上其實是一種偏見,而偏見容易導緻歧視,歧視則會導緻消極行為。 當我們跟他人交流,尤其是信任的人交流的時候,這種刻闆印象會左右我們自己的行為,而我們會接着制造一個自證預言。 羅森塔爾效應我們都聽過,明明是随機分出的一組學生,為什麼當心理學家告訴校長:這些孩子經過科學測定都是智商型人才的時候,這些孩子們最終真的幹出了非凡的業績? 這是因為,人們下意識地會接受自己喜歡、崇拜、信任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當刻闆印象聽久了,比如你很尊敬的領導告訴你“你性格内向,不适合做銷售”的時候,你很容易下意識地做出一些行為。你會制造一個自證預言,那就是:我性格這麼内向,果然不适合做銷售。 再舉個例子,國外的一項研究表明,當位高權重的人派給下級女性比男性更少的工作任務,并且對她們的表現有更低預期的時候,她們往往更加不自信,由此便證實了老闆的預期。 負面作用二:增加标簽對象的焦慮感 刻闆印象威脅,是刻闆印象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們擔心自己真的會符合他人對我們所屬群體的刻闆印象。 這種由刻闆印象引起的焦慮,會影響我們的表現。 比如說,你所在的公司比較講求資曆,傾向于認為,年輕人常常沒有經驗,遇事處理不周到。 當某一天,你有機會去處理一些跨部門溝通的事情時,你會感到很焦慮。 一方面你想要證明給自己看,他們說的都是錯的,同時,你又會擔心,其它部門的同事會因為這種刻闆印象,而不把年輕的你放在眼裡。 再比如,在一個男性主導的企業裡面,如果大家傾向于認為,女性不适合做管理。那麼當你有機會做管理的時候,你會非常擔心别人對你有偏見,你甚至擔心,自己的下屬會因為自己的性别而産生不服的心理。 這些焦慮和擔心,常常會讓你躊躇不前,影響本來的表現。 負面作用三:降低我們與标簽對象深入交往的機會 事實上,刻闆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消除,因為我們有拒絕不支持我們刻闆印象的信息的傾向。 比如,我們認為女司機就是馬路殺手,那麼,當我們看到一個馬路殺手的時候,如果恰好是位女性,我們就會得意地告訴自己:看,我說得沒錯吧。 但是,如果我們看到一個馬路殺手,發現竟然不是女司機的時候,我們就會想:嗯,這隻是個特例。 因為,我們天然的傾向是記住與刻闆印象一緻的信息,而忽略與之矛盾的信息。 另外,由于歸因偏差的緣故,我們傾向于不考慮情境的因素,而把結果歸因于個人行為。 比如,如果我們認為内向就是不善言辭、不善溝通。所以,看到内向的人做任何舉動,我們都認為是内向導緻的,并不會考慮背後的原因、當時的情境。 再比如,如果我們認為女性都很拜金,那麼,如果我們看到一個滿身名牌的女性,會歸因于她拜金。 這種傾向會導緻什麼問題呢?會阻礙我們與他人深入交往的機會。 當我們給另一個人貼上标簽之後,我們會認為:嗯,他就是這樣的。于是,我們便不再想去深入了解這個人。 所以,當我們給他人貼上标簽的那一刻,正是我們親手關上進入對方内心大門的時刻。

如何撕掉标簽

我們絕不可能對每個人深入研究一番,所以,貼标簽這種行為不可能完全避免。 但是,當面對我們所在意的人的時候,無論是主動貼标簽,還是被動貼标簽,都是我們需要盡量克服的。



1.如何避免主動對他人貼标簽 第一,有意識地提醒自己。 我上面說過,這種行為是人的天性,刻闆印象也是自動生成的,因此,克服它需要用心以及有意識地提醒自己。 就像讓你看一個人來推測他/她的職業一樣,當我們事先沒有告訴自己“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在自然的狀态下,很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 可是,當我們把文章看到這裡的時候,你會知道:嗯,我不能憑長相來判斷職業。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因為我們有意識地剔除了自己的刻闆印象,準備客觀地思考一下長相跟職業的關系,理性告訴我們,其實并沒有關系。 所以,有意識地提醒自己,才能減少給别人貼标簽的行為。 第二,主動接觸甚至依賴其他群體成員。 我們的刻闆印象和偏見常常來自于過去的經曆,可是我們的經曆都太有限,視野都太窄了,所以才會有這些偏見。 可是,如果兩個群體的人之間有更多的接觸,當我們看到太多針對于原先刻闆印象的特例的時候,會有利于自己消除偏見。 比如,很多公司現在都會成立跨部門項目小組,在攻克一個困難項目的時候,不同的群體成員在一起工作。這時候,他們會發現自己需要群外人員的幫忙,互相合作和依賴,就能加深彼此的信任,有利于消除一些刻闆印象。 第三,見識更大的世界,并時刻保持好奇心。 男人手拉手就是Gay(男同性戀),你也這麼認為嗎? 可是,如果你知道,一些印度男性喜歡手拉手,那你還會這麼看嗎? 再比如,在小城市裡,30歲沒結婚,就意味着女孩兒不夠好,或者太挑。 但在北上廣,30歲沒結婚的比比皆是,你司空見慣了,不會覺得有任何不妥。 總之,見到更大的世界之後,你會調整自己的認知。 其實我們往往發現,那些見識更廣的人,刻闆印象更少。而那些特别偏激的人,往往視野很窄。 2.如何避免被動貼标簽



第一,正确了解自己,并且讓其它群體認識到這一點。 我曾經問過很多自稱内向的人“你們知道什麼是内向嗎?”很少有人能夠答對。 我在公衆号裡曾經寫過幾篇關于内向的文章,澄清了性格、能力、人品跟行為的區别,很多人都驚呼:這是我第一次認識自己。 其實,當你對自己都不了解的時候,怎麼能期望别人能夠主動了解你、消除對你的偏見呢? 所以,想要避免别人對自己貼标簽,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 第二,打破自證預言,多看反刻闆印象的例子。 有一項研究,研究者給大學男生和女生看了六個商業廣告之後,要求他們完成數學測試。 這些人被分成了兩組,每組都有男生和女生,他們的數學水平都差不多。 第一組看到的廣告是跟性别刻闆印象相關的,比如廣告中的女性,看到打折化妝品就很瘋狂。 第二組看到的是反性别刻闆印象的廣告,比如,女人對于工程方面的知識非常了解。 最後的測試結果顯示,第二組女性的測試分數跟男性對比組的分數相當,而第一組女性的分數明顯比同組男性低。 所以,如果你感到自己可能被太多刻闆印象束縛了,不妨多看一些反刻闆印象的文章、書籍、電影等等,這會減少你的焦慮感,也避免這種刻闆印象成為一種自證預言。 當然,除了閱讀之外,你還可以多跟一些群體内的反刻闆印象的人接觸。 第三,争取群體地位上升。 群體地位的上升,是最本質的能夠改變刻闆印象的方法,隻是,需要一個群體的共同努力。 處于一個劣勢群體的時候,你有責任去證明,你所在的這個群體,并不像他們所說的那樣。 金伯莉·J·達夫的《社會心理學》裡面,提到2007年蓋洛普民意測驗顯示:88%的美國人願意投票給合格的女性候選人。 可是在1967年,這一比例為57%,而1937年的時候,隻有33%。 我們可以說,是因為女性地位上升引起的刻闆印象減弱;但也可以說,因為刻闆印象減弱,帶來了女性地位上升,這兩點往往是相輔相成的。 隻要進入了良性循環,其實會越來越容易,但是,我們需要一個契機,來打破過去的循環。 總之,撕掉你身上的标簽,你會發現,自己的舞台更大、空間更廣。同樣,撕掉你在别人身上貼的标簽,你會發現,你的同伴更多。 精彩提煉 1.根據自己過往的經驗,給一類人貼上标簽進行分類,形成一種固定看法的行為,稱為“刻闆印象”(Stereotype)。 2.來源于過去的教育以及經曆的刻闆印象,很可能是一種偏見。 3.貼标簽的原因:對抗恐懼、抱團競争、便利社交。 4.我們常常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對待他人:對熟悉的人,常常把他看成一個有個性的人,而對不熟悉的人,傾向于進行歸類。 5.标簽的負面作用:導緻消極行為、引起焦慮感、阻礙深層社交。 6.如何避免對他人貼标簽:建立意識、接觸外群、見識世界。 7.如何避免被動貼标簽:了解自己、多看反例、提升地位。 後續練習 看看你身上被貼了多少标簽: 1.讓你不同類型的朋友(比如家人、同事、同學等等),分别給出三個形容你的詞語。 2.對于比較熟悉的朋友,讓他們給出第一印象,以及當前印象,各三個詞語,作為對比。 3.每類朋友挑3-5個人,把該類朋友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三個詞記下來。 4.畫出一張類似以下的圖,分析一下:不同人群對你的印象有何不同、第一印象和當前印象有何不同。你會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



07 回歸真實的自己 善用情緒,才能掌控人生

情商的真正意義

——情商不隻是對别人,更多是對自己 如果你問身邊的人,什麼是情商,就會發現,大部分人對情商的理解就是:會說話、人脈廣、懂世故,甚至有時還成了智商的反義詞。 其實情商這個概念,真的是被嚴重扭曲了……

我們對情商的誤解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情商是指一種能力,即識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從而能夠利用情緒信息來指導決策和行為。 也就是說,真正高情商的人,應該是能夠聆聽情緒傳遞的信息,利用該信息進行決策,但是卻不會被情緒所控制,深陷其中。 下面針對情商的幾個常見誤區,我們先來澄清一下:



1.情商不隻是如何對待别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對待自己 心理學家兼記者Daniel Goleman提出的情商模型中,有五大要素: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處理相互關系。其中前三項都是對待自己,隻有後兩項是對待别人。 所以,情商不是為了取悅别人,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加自在。那些把情商等同于會說話的理解,全都是誤區。 2.人類“發明”了情商,而不是“發現”了情商 情商雖然很受大衆推崇,但在學術界飽受質疑。大衆把情商追捧到天上,就好像它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物一樣,實際上,情商隻是我們在探索世界中創造出來的一個還未被證僞的概念。 我們要讓它為我們所用,而不是被它捆綁。 3.情商是個綜合概念 稱自己情商低,就跟說自己是易胖體質一樣,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易胖體質是由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基因,等等構成的,你需要改變的,是這些影響因素,而不是易胖體質這件事情。 同樣的,單說情商提升,也沒有任何意義,你需要知道的是:你在應對情緒的哪個方面存在的問題?是識别情緒、控制情緒,還是其他什麼?

為什麼我們要學會應對情緒

如果你注意觀察,就會發現,不同人的煩惱是不同的,所花的時間精力也在不同的方面。同時,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的關注點也不同。對此,我簡單做個分類:身體層、情緒層、思維層、價值觀層、願景層。



身體層:關注如何讓自己吃飽肚子、身體更加健康、身材更加苗條。 情緒層:關注處理自己的情緒,比如今天誰誰惹我不開心了、明天被老闆責怪又抑郁了。 思維層:關注思考和解決問題,運用理性思維,讓情緒發揮正面作用,幫助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 價值觀層:關注價值觀,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價值觀準則,以此為标準做事,并且結交與自己價值觀契合的人。 願景層:關注願景,知道自己的使命和願景,忙于通過努力來改變世界、影響他人。 需要說明的是,這五類其實沒有絕對的高下之分,并且有時是相通的。以上高低順序隻代表在大多數情況裡,各個層次對你的價值高低。 我們在人生的不同時刻,會困于不同層次。但是當我們長久困于情緒層的時候,必然會使自己進入其他層次時受阻。 從圖上來看,想要跳出情緒層,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上到思維層,也就是說,通過理性的思考,來管理自己的情緒。 第二種,下到身體層,比如讓抑郁焦慮的人瘋狂地跑步、運動,從而脫離情緒,就是下到身體層的解決方案。 而跳到思維層的方式,即是情商的核心,也就是這篇文章想要介紹的方法。我分為對待自己的情緒和對待他人的情緒。

如何跳出情緒層——對待自己的情緒



1.認識情緒:肯定情緒的客觀存在以及價值,不要試圖暴力壓抑 有段時間,我工作壓力很大,有點焦慮,跟朋友出去玩的時候,也開心不起來,但我還是會強迫自己開心,因為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覺得:出來玩就應該開心啊,幹嘛還愁眉苦臉? 實際上,這種壓抑情緒的方式,反而讓我更不開心了。Brene Brown在TED著名演講“脆弱的力量”中也說過:當我們壓抑一種情緒時,實際上會壓抑所有的情緒。 我壓抑自己的焦慮,也同時壓抑了旅途帶來的快樂,然而焦慮又根本壓抑不住,所以,我怎麼也快樂不起來。 另外,這種壓抑還徒增了痛苦,因為我的期望(開心)跟現實(不開心)産生了沖突,我對自己的不開心産生了很大的負罪感。 很多時候,當我們産生負面情緒的時候,那種情緒本來沒有太大的影響,然而我們如臨大敵,為自己有這樣的情緒而自責,把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這就好比失眠,本來隻是輕度,然而對失眠的擔心、對第二天工作的焦慮,最終使輕度失眠變成重度了。 實際上,我們必須肯定情緒的正面作用,因為這是我們的内心在通過情緒向我們傳遞某種信息。 比如,恐懼讓我們産生應激反應,分泌腎上腺素,讓我們用最快的速度遠離危險;憤怒讓我們有更大的氣勢,使得别人不敢欺壓你;焦慮讓我們開始反思,令我們不得不調整讓自己不舒服的工作或生活方式。 當我們不能體驗到任何情緒的時候,就成了一個機器人。其實情緒本身是一種生命的存在感,我們不應該去否定它的價值。 所以,在認識情緒方面,我們需要做到三點:認可情緒的客觀存在、肯定情緒的價值、避免暴力式地壓抑情緒。 2.覺察情緒:叫出名字、說出特點、聆聽訊息 之前有人問我一個問題:我面對牛人的時候會自卑,但想起自己不錯的學曆和閱曆又感到自負,總處于矛盾心理交織的狀态,怎麼辦? 我的回答是:增強自我覺察。因為自我覺察非常強的人,能夠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善于發揮自己的優勢,就不易受外界評價影響,也不易被情緒控制。 而覺察自己的情緒,是自我覺察中最基本的一項。在覺察自我情緒時,我們可以這樣做: 第一,拓展關于情緒的詞彙量,并能說出情緒的名稱。 想管理和控制一個事物,了解它是必須的。如果你連它的名字都叫不出來,那你隻會被它控制。 描述情緒的詞彙大概有幾百個,所以,不妨多積累一些情緒的詞彙量,并在出現情緒的時候,判斷一下,它是哪一種。 另外,你知道是哪種情緒之後,不妨大聲說出情緒的名字。因為有研究表明,當你大聲說出當下情緒名稱的時候,這種情緒會減弱。 第二,說出每個情緒的特點。 隻知道情緒的名字還不行,你還需要知道這種情緒的特點,比如它伴随的身體反應是什麼、一般什麼時候出現。 多年前,我做過一次職業轉型。轉型之後做第一個項目的時候,我常常感到工作提不起勁,但我不知道為什麼。 後來我發覺,我當時的情緒其實是無關緊要(insignificant),就是覺得自己渺小和人微言輕。每次當團隊讨論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情緒,身體反應是目光向下、肩膀無力、無心讨論。 第三,聆聽情緒傳遞給你的聲音。 還是剛才的例子,這種感到渺小的情緒,想要告訴我的是:“盡快找到你在團隊中的位置和價值吧,否則,我會一直圍繞着你。” 所以,我才會開始思考自己的獨特價值/優勢、以及如何在團隊中發揮它。 3.管理情緒:讓肢體語言引導情緒,并移除事件和情緒之間的固定鍊接 在管理情緒方面,我們有兩件事可以去做: 第一,區分情緒和行為,情緒為行為輸入有用信息,而行為反過來引領情緒。 比如說,生氣是一種情緒,但摔東西就是行為。再比如說,憤怒是一種情緒,但沖動決策就是行為。 所以,當你覺察到情緒的時候,先要進行分析,獲取該情緒傳遞給你的有用信息,但是,卻不要馬上采取該情緒暗示你做出的行為。 但是反過來,你卻可以讓行為來引領情緒。 Amy Cuddy在著名的TED演講《用肢體語言重塑自己》中,提到她的研究:如果我們在身體語言上把自己僞裝得比較強大,就會真的在心理乃至生理層面産生效應。 舉例來說,我見一些高級别客戶的時候,就會擔心自己氣勢不足,而産生焦慮。 倘若我讓此刻的焦慮情緒引領了行為,我會條件反射地把自己縮成一團,躲在會議室最角落的位置,那這種焦慮情緒就會一直蔓延。 然而,正确利用情緒的方式是什麼呢?聽聽情緒的聲音,意識到這種焦慮情緒是為了提醒我:“你的氣場不夠,所以會焦慮,你要讓自己氣場更強,而不是減弱。” 所以,跟把自己縮成一團相反的是,我刻意調高椅子的高度,讓自己更突出、更有力量。僅這一個小小的動作,我試過多次,非常有效果。 所以,當你處理情緒的時候,首先要提取情緒的有用信息,但不要讓情緒下意識地引導你的行為,而要在信息提取之後,讓肢體語言和行為來引領你的情緒。 第二,移除情緒的條件反射和固定鍊接。 比如,一被别人否定,就馬上變得自卑,一被老闆批評就馬上憤怒,這可能是你的條件反射,你甚至都沒有意識到。 但這種事件和情緒之間的固定鍊接,會大大增加你處理情緒的負擔。解決的方法就是,不斷發現自己在情緒方面的條件反射,然後通過提醒自己,來移除那些條件反射。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曾經提到,很多人遇到一件麻煩事,就會條件反射地陷入困擾和焦慮。 所以,當你意識到自己陷入困擾之後,需要提醒自己:要思考。經過思考解決問題之後,情緒自然就淡化了,比你一直去想怎麼消散情緒更加有效。

如何跳出情緒層——對待他人的情緒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除了處理自己的情緒以外,我們常常還需要面對他人的情緒。 如何處理他人情緒呢?其實道理是相通的,對待自己是覺察和管理,而相應的,對待他人則是感知和應對。
1.感知

情緒
感知情緒的方法:一是注意觀察,二是換位思考,三是為情緒負責。 ·注意觀察:多注意觀察他人的變化,因為情緒是會有身體反應的。這跟覺察自己的情緒是一樣的,你需要了解各個情緒及其對應的身體反應,這樣,你就可以通過觀察他人的身體反應,從而推斷他人此刻的情緒。 ·換位思考:隻是觀察還不夠,比如說,對方肩膀緊張、心跳急促,你能知道的是,他可能是生氣或者憤怒了。但是,他的情緒到底如何,你依然不知道。所以說,你需要換位思考,設想自己處在他的位置上,此刻的感受會如何。 ·為情緒負責。如果由于你的情緒而傷害到别人,你需要及時道歉。我們很多時候與人溝通,常常會演變成争論輸赢,這是我們需要避免的。 2.應對情緒 當我們感知并理解了他人情緒之後,在應對的時候,我們要記住三點:牢記目标、挖掘需求、尋找共赢。 ·牢記目标 在與人溝通的時候,一旦情緒起來了,我們常會陷入兩種誤區: 第一個誤區,争高下。非要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然而,當我們陷入情緒的時候,根本沒有道理可講,我們捍衛的不是真理,而是自己的立場,所以争執不會有任何結果。 第二個誤區,做好人。一旦察覺到對方有情緒,馬上選擇讓步,不想得罪人,然而,越是讓步越是老好人,越得不到大家的尊重,最終就是,讓得越來越多。 跳出這兩個誤區的方法是什麼呢?想想你的溝通目标。你會發現,無論争高下還是做好人,都無法解決你的問題,你必須選擇第三種策略,那就是:找到共同目标。 ·挖掘需求 在找共同目标的過程中,你需要挖掘出對方真正的需求。所以,你需要知道:他的情緒是怎麼産生的?如何才能讓他平複情緒?他的真正訴求是什麼? 關于挖掘深層需求,本書之前的文章提到過,這裡不再贅述。 ·尋找共赢 當你明确了對方的真正需求之後,就需要思考如何與對方達成共赢,或者你怎麼可以幫助對方實現他的需求,這點在上述文章中也有提到,就不展開了。

陷入情緒的時候,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困境一:當你感到自己陷入情緒而無法自拔的時候,以下步驟可以幫助你走出來: 第一步,認識情緒——理解情緒是客觀存在且有價值的,不要試圖暴力壓制它。 第二步,覺察情緒——出現某種情緒時,叫出它的名字,并聆聽它想傳遞的信息,意識到自己該做什麼改變和決策。 第三步,管理情緒——聽到情緒的有用信息之後,就調整自己的肢體語言,來引導和疏散情緒,并且,緻力于移除事件與情緒之間的條件反射。 困境2:當你與他人溝通,發現對方陷入情緒的時候,以下步驟可以幫你們更好對話: 第一步,感知情緒——觀察他人,換位思考,體驗他的感受,并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第二步,應對情緒——牢記自己的溝通目标,不要争高下、也别做老好人;通過提問、溝通來挖掘對方的利益訴求點以及真正需求;真誠溝通,引起共鳴,與對方達成共赢。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情商隻是能力的一個方面。而成就一件事情,是多種能力的組合。倘若我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其他方面的優勢,是能夠彌補我們在情商方面的一些劣勢的。 精彩提煉 1.情商不隻是如何對待别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對待自己,把情商等同于會說話,是大大的理解誤區。 2.僅談情商沒有意義,因為它是多個影響因素的結果,要有針對性地提升。 3.長久受困于情緒,會阻礙我們進入其它層次,比如思維、價值觀、願景。 4.應對自己的情緒:認識它——認可它而不要暴力壓抑它;覺察它——叫出它的名字,明白它的特點,從而能夠聆聽它傳遞的信息;管理它——用行為疏散負面情緒,而不是用負面情緒指導行為,同時移除自己的情緒條件反射。 5.應對他人的情緒:感知它——通過他人的身體反應和自己的換位思考來感知對方的情緒;應對它——牢記溝通目标,不要争高下、也無需做好人,而是要尋找雙方的共同需求、達成共赢。 後續練習 1.回憶自己今天經曆過的情緒,列出它們的名字、特點以及傳達的信息。 2.回憶自己最近一次的負面情緒,利用“應對自己的情緒”的方法和步驟,進行一次複盤,如果重來一次,你會如何應對。 3.回憶最近一次與他人的情緒沖突,利用“應對他人的情緒”的方法和步驟,進行一次複盤,如果重來一次,你會如何應對。 4.仔細回想一下,你在與父母/另一半/子女相處的時候,都有哪些固定的情緒條件反射?比如,一看到家裡亂就開始沖着另一半大吼,等等。

如何應對自己的功利心

——上進是一種高發慢性病 說到上進心,所有人都會覺得這是個好品質,似乎有了上進心,工作就順利了、學習就能成學霸了、拖延症就好了、人生就走向巅峰了。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上進導緻的惡性循環

幾年前,我剛升任項目經理的時候,曾經發誓要努力上進。一路從分析師做起,由于我太明白一個好的項目經理有多難得了。所以,我給自己定了要求,并且每隔一段時間就自我盤點,必須看到自己比上個周期離自己的要求更近一步。 比如,這次帶的是中小型項目,下一次要帶大型項目。再比如,第一個項目讓客戶感覺還不錯,那麼下一個項目務必考慮周到,避免一切風險,讓客戶覺得項目非常成功。 然而,我很快就發現,我并沒有達到自己期望中的上進目标。我覺得,應該是我自己不夠努力,思考得不夠多。所以,我更加努力地準備每次會議、每份報告,期望獲得一個更佳的結果。 很不幸的是,這種努力還是失敗了,事實上,我的第二個項目就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不小心陷入了客戶的内部鬥争。 然後,我開始不斷地自責、後悔,為什麼之前沒有察覺到這一點?為什麼不在項目開始就防患于未然?我為什麼不思考得全面一點? 我陷入了每天自責、卻不想做任何改變、結果不達預期然後又更加自責的惡性循環。我覺得自己糟糕透了。 于是我開始懷疑,我是否已經對這份工作失去了興趣?是不是我天性不适合做咨詢?是不是我升得太快而我并不勝任?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後來我發現,并不是對所有的事情都這樣。比如,在跟團隊一起讨論解決方案的時候,我很投入,也總能一針見血地給出方向。 更重要的是,我很享受這種解決問題的過程。可是,為什麼把解決方案溝通出去,卻讓我感到焦慮? 因為我很擔心,擔心方案能否獲得客戶的高度認同,擔心項目是不是能獲得巨大成功,擔心團隊會不會因為不完美的結果而對我失去信心…… 而這些,其實是我此前給自己定下的上進目标。我太想要一個完美結局了,反而讓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焦慮甚至恐懼。 所以,我之所以陷入這種惡性循環,竟然是因為自己太上進了。 那麼,難道我們不應該上進嗎?堅持了這麼多年的普适真理,難道有問題嗎?

為什麼說不能太上進

上進這個詞的核心在于“上”,也就是說,比現在更好。 暗含的意思就是,自己現在不夠好,希望通過努力變得更好,比如更高的職位、更多的認可、更好的發展。 上進跟努力是不一樣的,努力是付出,而上進是結果。 越是上進的人,越會追求一個比現在高得多的結果。 但問題是,努力是自己可控的,然而努力過後是否能夠“上進”一步,是否能有結果,則取決于自身條件以及外部環境的限制。 比如學曆,比如運氣,比如人脈,比如家庭資源,甚至比如當下的經濟和政策環境。 所以,因為有這些限制,你很可能會發現,自己努力了一段時間,卻還沒有獲得想要的東西。 你又看了看成功人士的勵志故事,你覺得還是因為自己努力不夠,所以你更加苛待自己、鞭策自己。 但是,當你發現自己無法繼續做出更大的努力之後,你終于被自己激怒了。你覺得你“應該”去做的事情,卻都沒有去做。 于是你内心開始自責,覺得自己不夠好,覺得自己不争氣,為什麼不多努力一下呢?于是,自責、沮喪、郁悶、憤怒開始出現。 奇怪的是,我們去買彩票,最後沒有中獎,并不會覺得憤怒,因為我們都知道,中獎跟運氣有關。 而我們明明也都知道,成功也有運氣的因素,那憑什麼認為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上進的結果呢? 實際上,太過上進不僅會帶來情緒和心态上的負面影響,常常還會導緻下面這些後果: 後果一:導緻不正确的自我認知 上進的人如果沒有達成結果,就很容易歸結于自己不夠努力,甚至上帝不夠公平。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要麼自怨自艾,要麼自暴自棄。 然而,他們很少分析沒有結果的原因,比如是不是情商需要提升,是不是人脈還需要積累,是不是自己并不适合這份事業。 如此,并不能對自我有更好的認知,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升。連自己的優勢在哪裡都不知道,就一味地努力并且想當然地索取一個很高的結果,顯然不那麼現實。 如果任何工作都能通過努力達到成功的話,還需要學習幹什麼? 後果二:失去過程的快樂,幹一行恨一行 上進的人一旦付出努力,就會給自己帶來極大的結果壓力。一旦結果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就會自責和不快樂。 一旦這樣的次數多了,就很容易想要放棄努力。因為,不努力就沒有投入,就不會面臨失敗。而努力了,如果沒有向上,是無法接受的。 就像小時候學鋼琴,如果父母一定要讓你考級、一定要通過,你反而會很害怕,會失去對鋼琴的興趣。 一個上進,忽略了過程中的快樂,而片面追求結果的快感,把多少興趣都毀了。 後果三:犧牲長遠發展換取短期進步 上進的人有太多默認為正确的事情,着急出結果,卻沒有給思考留出時間。 他們每天讓自己很忙,自認為效率很高,做了很多可以說得出來的事情,卻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安排更長遠的發展,因為他們覺得這些事情短期看不到進步。 即便失敗之後,他們也沒有時間思考,而是急着去做下一次努力。所以常常看到,上進的人在經曆挫折之後,因為沒有時間多思考、多總結、剖析自我,反而容易訴諸勵志雞湯。 所有的勵志雞湯都告訴你,你努力就可以做更好的自己、就可以進步,于是你更加盲目地努力,在沒有結果的時候又訴諸勵志雞湯,直到最後對雞湯也免疫了,你放棄了。

我們為什麼如此上進

那麼,為什麼我們都這麼上進呢?不僅自己上進,還要逼着老公老婆、男女朋友、孩子一起上進。 原因一:從小教育的熏陶 大多數父母可能都跟我們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你考不上大學,就隻能去撿垃圾。”“如果你找不到好工作,就隻能回家種地。” 這種教育,以誇大失敗後果的方式來讓我們感到恐懼,從而讓我們時刻保持警醒,提醒自己要上進,因為後果很嚴重。 但是,這種教育的結果就是導緻我們焦慮和緊張。很多人都有考試焦慮、前一天睡不着覺的經曆,這其實就是對失敗的恐懼,對努力之後不能向上進一步的擔心。 而實際上,考試已經是努力與結果之間相關性最高的一件事了,更不用提進入社會之後,事業成功要取決于那麼多不可控因素,自然我們就更加恐懼,所以更加上進。 原因二:社會環境的壓力 我此前所在的咨詢公司,每年都會發布全球各大城市、各個行業的薪酬調研數據。從數據中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我們把一個企業從最低層員工(比如文員)到最高層(比如CEO)之間劃分出20個層級左右的話,我們會發現,層級之間的薪酬差異在各個國家之間很不一樣。 在中國,相鄰層級之間的薪酬差異大概是20%,而在歐洲,大概隻有7%。



也就是說,在歐洲升個職,職責多了,薪水并沒有漲多少;而在中國,漲幅會很高,更不用說某些上升所獲得的物質以外的回報了。 所以,上進,在中國是一件性價比很高的事情。 事實上,由于人才供求、行業結構、經濟發展階段等原因,國内一線城市高層人員的薪酬已經超過新加坡、香港這樣的發達地區了。而低層人員的薪酬,大家美劇看得多肯定知道,人家一個技術人員能養活一家,而在國内大概隻能養活自己。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中國員工那麼上進,而老外顯得比較安于本職工作、享受工作樂趣,也不僅僅是文化差異,還有勞動力市場差異。 所以你看,這種市場環境之下,我們怎麼可能不追求上進呢? 原因三:勵志故事的催化 如今互聯網上,勵志、逆襲故事鋪天蓋地,我們通過社交網絡,知道了很多原本不在自己社交圈的牛人和成功人士。 我們可以在社交網絡上看他們的文字、聽他們的演講、甚至加他們好友,這讓我們覺得成功觸手可及,我們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如何才能像他們那樣成功。 而成功人士也樂于跟我們分享。可問題是,人的天性是,總會在成功的時候誇大自己的因素,而在失敗的時候誇大環境的因素。 所以,我們聽到的都是,他們如何頭懸梁錐刺股、吃泡面住地下室,然後就成功了。對于上進的人來說,他們追求的是結果,所以他們願意将成功人士的話奉為金玉良言。所以我們常開玩笑說:等你成功了,你說什麼就都是對的了;你現在所受的苦都是将來成功後可以吹的牛。 但是,你如果把成功人士吹的牛當成你自己的奮鬥路徑,期望通過同樣的努力換來同樣的結果,恐怕真的要失望了。

上進這個病,到底怎麼治

上進有諸多弊端,但是,它畢竟也是我們努力的一個動力,那麼如何能夠在醫治上進這種病的同時,也别讓我們失去努力的動力呢? 藥方一:幹脆放棄自己,承認自己一無是處 對失眠的人來說,不停地告訴自己不要失眠是沒用的,而放棄治療、承認自己就是睡不着,卻是最有用的方法。 上進的人通常對自己要求很高,自我認知也很高。但是,端着自己、對自己要求太高,反而容易恐懼。而勇敢地承認自己一無是處,反而比較容易放松。 承認自己并不完美、自己隻是一個普通人,把端着的自己放下來,其實就沒那麼追求上進了,可以享受過程了。 藥方二:關注内在動機而非外在動機 如果看到20天瘦10斤,你會好奇去了解甚至嘗試,因為你想着,反正就20天而已,萬一成功了呢? 但是如果哪個廣告打出200天瘦10斤,盡管更加科學合理,但估計沒人會去看。 事實上,進步的快感對于努力來說,還是來得太晚了。所以,如果能在過程中尋找快感,減少尋求結果的刺激,是最能夠堅持努力的方法。 而享受過程的核心,就是關注你的内在動機,也就是一件事情本身所能獲得的成就感。比如,我喜歡解決問題,那就關注于解決問題,而減少對其它外部因素的關注度。 藥方三:不要太快、效率太高 如果片面追求結果的快感,你會很趕,而趕出來的東西常常不夠成熟。 如果隻是為了趕東西,由着自己的慣性做事情,而沒有深入思考研究過,那這個時間反而花得并不值得。 如果隻是關注效率,很容易做到一件事情的前80%,但是,後20%所需要的努力是呈幾何級數上升的,見效慢、投入産出比還不一定高,絕不是僅關注效率的人能夠做到的。 藥方四:放棄那些你十分抗拒、或者努力很久而不得的東西 有些時候,當你對某件事情想要更努力而又十分抗拒的時候,有可能你真的沒有很喜歡那件事。過于違背自己内心意願的事情,很難長久堅持下去。 我經常喊“我要減肥,我要少吃。”可是,看到好吃的卻仍然管不住自己的嘴。倒不是說我的自制力真的那麼差,實際上,是因為我内心覺得,我沒那麼胖,并且美食比減肥更重要。 “以為”減肥對我很重要,我覺得我“應該”少吃,然而這是因為我沒有看清自己,我内心其實真的沒有很想減肥。 所以,如果我一直堅持減肥的信念,那我隻會每頓飯吃完之後後悔、自責,而這種後悔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我明明可以放棄減肥。 所以,當你十分抗拒一件事情的時候,想想内心是不是真的需要它?适當放棄自己不那麼想要的東西,既可以避免想要上進、也可以減少努力帶來的自責。 精彩提煉 1.上進這個詞的核心在于“上”,也就是說,比現在更好。暗含的意思就是,自己現在不夠好,希望通過努力變得更好。 2.上進跟努力是不一樣的,努力是付出,而上進是結果。 3.太過上進不僅帶來情緒和心态上的負面影響,常常還會導緻:不正确的自我認知、失去過程的快樂、犧牲長遠發展換取短期進步。 4.讓自己别太上進的方法:放低自己,承認自己一無是處;關注内在動機而非外在動機;不要太快、效率太高;放棄那些你十分抗拒、或者努力很久而不得的東西。 後續練習 反思一下自己,你是否常常受到“上進”的困擾呢?你打算如何改變呢?

如何與性格“缺陷”和平相處

——性格很難改變,那要怎麼活下去 在我大學畢業後的第一次面試中,我對着面試官,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因為那時候我有社交恐懼症。 後來我發誓要改變,進了咨詢公司,做了一份整天要跟人打交道的工作。 8年後,我成為公司晉升最快的顧問之一,可以跟滿屋子客戶侃侃而談。然而,我的社交恐懼卻依然沒有消失。 回顧這段經曆,我發現,面對所謂“性格缺陷”,最佳策略不是正面對抗,而是找到應對方式,這種應對方式可以是用優勢補劣勢,也可以是提升能力,或者其它。所以,25歲到30歲的這幾年,如果能夠不斷認識自己的性格,利用它的正面性,清楚它的負面性,并想辦法應對,是對未來發展有極大益處的。

客觀的認識和評價自己

前兩年,我母親有一次突然暈倒,所幸恰好給她打電話,才及時得知,送她去了醫院。然後得知她患了某種腦血管病,其實我們都知道這種慢性病很難根治,但仍然不死心,總期望能夠遇到一個醫術高明的醫生,帶給我們奇迹。 所以,母親去過很多醫院、換過幾個醫生、嘗試了不同的治療方法,可到最後,症狀也隻是緩解,她仍然不定期頭暈、頭痛。一年之後,我們都不得不承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我母親的這種慢性病,可能再也無法治愈了。 然而,生活總要繼續。所以,她開始長期吃藥。這些藥,有些是穩定病情的,有些是迅速緩解的,有些副作用不大,有些卻不能長期服用。 漸漸地,她通過總結自己疼痛的規律,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需要吃什麼藥,才能既穩定病情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副作用。 并且,她現在每天運動至少1個小時,飲食方面也十分節制。更欣慰的是,她在嘗試改掉自己的急脾氣,變得越來越淡定。就這樣,大半年之後,疾病對她生活的影響已經變得很小了。 我驚訝于母親的這些轉變,以及她異乎尋常的淡定。 後來她跟我說:到了我這個年紀,你就知道了,身體是不受控制的。一旦生什麼病,很可能就是再也不會好。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考慮如何跟它相處,盡量減少對自己生活的負面影響。終生服藥、寡鹽少油對你們年輕人來說,可能無法忍受,但我知道這病不能根治,内心又仍然有牽挂,這是唯一能夠改善我生活的方法,我沒别的選擇。

不要刻意去改變

夏達在漫畫《哥斯拉不說話》裡面說:“有些人天生就知道怎樣說話,而我花了差不多二十年才學會。” 這句話曾經看得我熱淚盈眶。不是不會說話,而是我曾經有嚴重的人際恐懼。當時,我讨厭一切跟人打交道的活動,痛恨跟陌生人聊天,甚至很煩接電話。 在很多年裡,我視它為嚴重的性格缺陷,一直逼迫自己改變,比如刻意去人多的場合,刻意跟陌生人搭話,刻意在公衆場合發言,找一份與人打交道的工作…… 到我辭職為止,我做這份跟人打交道的工作8年多了。我改變了嗎?是的。在滿屋子高管的場合演講完全不怯,跟客戶談管理問題的時候自信滿滿,跟團隊頭腦風暴的時候口若懸河。 然而,我的社交恐懼消失了嗎?從來沒有。我還是讨厭見陌生人,還是不喜歡跟人打交道。 Jennifer Lawrence憑借《烏雲背後的幸福線》獲得85屆奧斯卡影後,以大大咧咧、兩次紅毯摔跤、勇敢争取好萊塢女演員薪酬、時刻都在吃東西的率真個性而著稱。 然而鮮有人知,她從小就有社交恐懼,而且至今如此,經常一焦慮就會嘔吐,還曾經吐在麥當娜家的走廊上。 現實令人絕望,成為世界矚目的影後尚不能讓社交恐懼消失,那我靠一份能夠見幾個陌生人的工作,又能改變什麼呢? 然而,好的方面是,社交恐懼似乎沒有對我的工作帶來什麼負面影響。事實上,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把自己扔出去的勇氣,以及真誠為對方解決問題的熱情,彌補了我在社交方面的缺失。而且,明白自己在社交方面的缺失,也能讓我在其它方面更加努力地提供更多價值。 這世上本來也沒有什麼完美無缺的性格,也沒有多少人能夠改變自己的性格。然而,幸運的是,我們總能夠找到一些方法,讓這些缺陷最低限度地影響到我們。

避免和天性正面對抗

我常常在想,疾病、性格、情緒甚至行為,到底哪一樣我們可以控制?其實很少。 我常寫一些自我成長的文章,可事實是,道理很容易懂,我自己也會常常做不到。 看到不公平會憤怒、遇到傷心事會流淚、碰到麻煩會慌張、有重要事情會拖延,這些似乎都是人的天性,并不會因為我們知道不應該這樣,就可以不這樣。 我們是否還應該堅持不懈地與之對抗、從而獲得精神上的解脫呢?或者是,我們放棄對抗、承認現實、順其自然地什麼都不要做? 在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中,實驗人員把一堆4歲的小孩子放在房間,臨走前告訴他們,有兩個選擇:選擇一,現在吃掉屬于自己的一顆棉花糖;選擇二,忍住不吃,等實驗人員回來之後,就可以得到兩顆棉花糖。 面對棉花糖的誘惑,有些小朋友隻堅持了幾秒鐘就吃掉了那顆棉花糖,而最長的則堅持了15分鐘。 這個實驗其實是在考驗自制力,當10多年後這些孩子上高中的時候,實驗人員跟蹤了他們的行為,堅持不到1分鐘的孩子更容易出現行為問題,成績更差,有壓力就會焦躁和發脾氣,他們的SAT分數比那些堅持了好幾分鐘的孩子平均低210分。 其實實驗結果我們都可以想通,自制力越強的孩子,學習和工作越優秀。 然而,這個實驗中,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另一個發現,而這個發現對我們的指導意義更大。 那就是,除了那些完全沒有抵抗力、馬上吃糖的小朋友之外,還有兩類小朋友都試圖抵抗誘惑:第一類,死死盯着棉花糖,并且告訴自己“不要吃”;第二類,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比如把眼睛蒙住,來讓自己不要吃。 結果誰勝出呢?死死盯着棉花糖、試圖跟自己貪吃天性進行對抗的小朋友,幾乎沒人能夠長時間忍住,但是,想其他辦法分散自己注意力的小朋友,很多都堅持了更久的時間。 也就是說,從天性來講,這些小朋友其實沒有誰比誰更加能夠經受誘惑,但是,那些知道自己無法戰勝天性、所以想一些其它措施、避免跟天性正面對抗的,卻堅持得更久。 照此說來,如果我們喜歡看電視,又想讓自己不要看,正确的做法,不是在電視面前打坐念經,而是出門跟朋友聚會,甚至,你家根本就别買電視機。 剁手黨也是一樣,與其打開購物網站考驗自己,不如卸載軟件、凍結信用卡額度。 沒有人能夠改變天性,我們能做的,大概就是減少自己跟天性正面對抗的機會。

人生的正确打開方式

年少輕狂的時候,總相信人定勝天,那時候總是時刻打滿雞血,覺得下一刻就輪到自己拯救世界了,覺得沒有什麼是自己做不到的,沒有什麼是自己改變不了的。 如今過了30歲,發現連自己都控制不了。才知道人生正确的打開方式不是“人定勝天”,而是“與之共舞”。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的研究指出,人一生要經曆八個階段的心理演變。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隻有放棄舊的、過時的觀念和習慣,才能度過危機,順利進入人生的下個階段。



比如,在嬰兒階段,我們會認為自己是宇宙中心,且無需對外界的要求作出任何回應,可一旦到了學齡初期,如果仍然保持這樣的觀念,便無法與他人相處。 很多人(當然包括我自己)在臨近30歲的時候會感到迷茫和痛苦,常常是因為在青春階段,我們擁有無限潛力、無拘無束的自由、無限的活力以及對愛的無限憧憬。可一旦進入到30歲,這些憧憬、自由、活力與現實發生了激烈的碰撞,幻想破滅。一部分人,就會因為無法承受這種破滅,陷入頹廢跟孤獨的成長危機,永遠停留在上一個階段。 隻有那些抛棄不切實際的憧憬、承認自己和世界的缺陷、并通過其他方式彌補的那部分人,才得以度過這段危機,進入到下一個人格發展階段,繼續成長。 所以說,25歲到30歲,真的是“認命”的年紀。 精彩提煉 1.那些知道自己無法戰勝天性、所以想一些其它措施彌補、避免跟天性正面對抗的人,才能堅持到最後。 2.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隻有放棄舊的、過時的觀念和習慣,才能度過危機,順利進入人生的下個階段。 3.25歲到30歲,是我們認清自己、發揮優勢、彌補劣勢的最佳時機。

後記

這本書,其實拖了一陣,一方面是寫書期間,個人經曆了轉型,所以事情多了,另一方面,我總是想得太多,總希望這本書可以達到很多目标,可以有很多讀者,還可以在讀者面前塑造一個我理想中的作者形象。後來,有天偶然看到一位建築師的采訪,他說:“設計的時候,你會有很多野心、很多恐懼、很多期望,如何将這些雜質克服,将你的内心純淨地反映在設計的外表,這比設計工作本身要來得更加困難。”看到那句話,我才徹底放開,我試着去想象自己在職場初期的狀态,想象那時候的自己需要什麼,然後把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内容提供出來,務求對得起當年20多歲的自己。這樣一來,我才豁然開朗,得以繼續寫下去了。 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有了他們,這本書才得以問世。所以,請允許我在這裡,真誠地緻謝他們: 首先,是圈外公衆号的各位讀者,我稱他們為“圈柚(友)”,沒有他們,我甚至都不會堅持寫文章,更不用說寫成一本書了。不僅讀者需要被作者鼓勵、持續閱讀,其實作者也需要被讀者激勵,從而繼續寫作。而這一點,我的讀者們都做得太好了。每次發文章,他們都會跟我熱切地探讨,每一句話都是深度思考的結果,就像一位新讀者說的:“進了圈外,看到大家的精彩留言,總是不由自主地主動學習和思考,因為不這樣做,都覺得自己不夠資格做讀者。”而我的感覺也是一樣:寫得不好,都不好意思做他們的作者。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