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關于心動過緩這個事兒。
所謂心動過緩,也就是緩慢型心律失常。這個在年紀大一點的人身上,比較多見。
在我的記事本上,有這麼一張驗案。我想給大家說一說。
好多年前,我遇上一個人,年紀不到60,但是長得挺顯老的。這個人就是心動過緩。
每分鐘心髒跳多少下啊?才50下左右,有的時候都不到50下。
最初啊,這人還自鳴得意呢。他覺得,你看那些年紀二三十歲的人,心跳動辄八九十下。你看看我,才五十下,這心髒功能多好啊,五十下就夠用了!
但是後來,他發現,有些不對了。因為自己連續出現心悸、胸悶、氣短、乏力、頭暈的現象。到醫院檢查,發現沒有大事兒,就是心率過緩。
這個時候,他終于反應過來,原來自己的心髒跳得慢,是病啊!
幾經輾轉之後,他來看診中醫。
刻診,除了胸悶、心悸、氣短、乏力、頭暈之外,還伴随腹脹、便溏。但是他四肢溫熱,也沒有畏寒怕冷之狀。
另外,他脈象細緩,舌質暗淡,舌苔顯得白膩,面色無華,整個人的神情十分倦怠。
我了解到這些以後,跟他說,如果我沒有辨證錯誤的話,你這個當是心脾不足,心脈淤阻。我給你用一張配伍,你來試試。方見——
蘇梗,陳皮,半夏,白術,茯苓,香附,厚樸,烏藥,太子參,羌活,川芎,丹參。水煎服,每日一劑。
結果,令我欣喜的是,患者用藥後,心率上升到每分鐘将近60下。用藥一個月之後,心率每分鐘65次。
此後,患者連服兩個月,心率維持在每分鐘70下。這時候,心電圖顯示一切正常了。
患者高興,我心裡也跟着高興。
上頭的這個配伍,我把這裡頭的精髓給大家點出來。大家看一下。
其實,這個患者的問題,就是心脾不足,心脈淤阻。
個中道理很好理解:
脾作為氣血生化之源,一旦虛弱,則心血不足。心氣、心血不足,則心髒搏動乏力。
同時,脾虛則有濕,濕邪淤阻脈道,日久成瘀,形成痰瘀互結的狀态。這個時候,患者的心髒一方面受氣血不足的影響,一方面受淤阻的影響,于是就會發展成心率過緩。
這就是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的。
就辯證來看,這個患者,脈細緩,說明氣血不足。苔白膩,說明痰濕淤積。舌暗紅,說能血行不暢,有淤血。腹脹便溏,為脾虛有濕。
頭暈、乏力、胸悶、心悸,這是心脾不足、心脈郁滞的虛弱之象。但是,由于此時陽氣未傷,所以患者四肢溫熱,未曾畏寒怕冷。
這個時候怎麼辦?我上文所述的配伍,就比較科學。
這裡頭,重用太子參健脾益氣,用白術、茯苓輔助健脾,化濕燥濕。蘇梗、陳皮、半夏、香附、厚樸、烏藥,這些都是行氣和胃之品。
脾虛日久,必然氣滞。氣滞傷心,才有心氣受損。故而,用這些藥物來行氣導滞,暢通心脾之氣。
在這個基礎上,用川芎、丹參來活血化瘀。其中丹參重用,勢大力沉。
羌活這個藥,現代藥理學研究,有很好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所以用在這裡。用中醫視角看,它屬于風藥。風藥辛散,有助于行氣行血。這就是基本意圖。
總之,就是要把心脾氣弱的問題解決掉,去掉痰濕,通行氣血,好讓心髒恢複活力。
這個配伍,我希望大家能夠認真領會。必要的時候,可以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臨證是常有加減的,但是思路大體如此。專業讀者,不妨也參考一下,看有沒有值得借鑒的東西。
到最後,我還是得多說一句話。
這個心動過緩,在一些老年人身上很常見。有的人呢,症狀不明顯,就覺得這是正常的。甚至有的人對此沾沾自喜,覺得這是心髒機能好的現象。
殊不知,這種緩慢型的心律失常,一直發展下去,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我今天介紹的,是對于此類心律失常的調治方法之一。其他别的證型的調養之道,我以後慢慢再給您說。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