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示
方劑學學習,我們将提供兩套學習資料:
一套是《方劑學學習筆記》(見本篇),優點是知識全面、條理清晰,學習和記憶方法多樣,缺點是内容龐雜,文字較多;
另一套是《方劑組成功用快快記憶法》(見下篇),優點是内容簡練,趣味記憶,缺點是知識點匮乏,記多易混淆。
第一節:疏散外風劑
一.川芎茶調散類 |
|
川芎茶調散 川芎茶調散荊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風攻上,正偏頭痛悉能康。 功用:疏風止痛。 主治:外感風邪頭痛。風邪上犯頭目,阻遏清陽;偏正頭痛,或巅頂作痛,目眩鼻塞,或惡風發熱,舌苔薄白,脈浮。 |
|
用藥: 1.川芎:辛香走竄,上達頭目,善于祛風止頭痛;頭痛必用藥,尤長于治少陽、厥陰經頭痛。 2.薄荷:少量取其解表發汗;大量取其輕清上行,疏風散邪,清利頭目; 《本草正》:清六陽會首,散一切毒風……療頭風腦痛。 | |
辨方: 1.外感風寒頭痛者,宜減薄荷用量,酌加桂枝、麻黃、生姜等。 2.外感風熱頭痛者,加金銀花、連翹、蔓荊子等。 3.外感風濕頭痛者,重用羌活,另加蒼術、藁本。 4.頭風頭痛者,宜重用川芎,并酌加紅花、桃仁、全蠍、地龍等。 | |
附方: 1.菊花茶調散 2.蒼耳子散 白芷辛夷花薄荷蒼耳子 |
記憶:川芎茶調散加菊花、僵蠶、蟬蛻。 白癡鼻淵了,辛姨不喝蒼耳子散。 聯想:白癡得了鼻淵了,辛姨卻不讓他喝蒼耳子散。 |
三方比較: 川芎茶調散與菊花茶調散均能治療外感風邪頭痛。 然菊花茶調散在川芎茶調散基礎上加菊花、僵蠶、蟬蛻,适宜于風熱上擾之頭痛;川芎茶調散則适宜于風邪頭痛; 蒼耳子散功疏風清熱,宣肺通竅;主治外感風熱,鼻竅不利;例如鼻淵(鼻流濁涕,量多不止)。 |
二.大秦艽湯類 |
大秦艽湯 大秦艽湯羌獨防,芎芷辛芩二地黃。 石膏歸芍苓甘術,風邪散見可通嘗。 功用:疏風清熱,養血活血。 主治:風邪初中經絡之中風。正氣虧虛,風邪乘虛入中,氣血痹阻,絡脈不通,筋失所養;口眼㖞斜,舌強不能言語,手足不能運動,風邪散見,不拘一經者。 |
用藥: 1.秦艽:祛風清熱,通經活絡; 《主治秘要》:性平味鹹,養血榮筋,中風手足不遂者用之。 |
三.消風散類 |
消風散 消風散内有荊防,蟬蛻胡麻苦參蒼, 知膏蒡通歸地草,風疹濕疹服之康。 功用:疏風除濕,清熱養血。 主治:瘾疹、濕疹、疥瘡之風濕夾熱者。皮膚瘙癢,疹出色紅,或遍身雲片狀斑點,抓破後滲出津水,苔白或黃,脈浮數。 注意:原方各藥用量未定,可酌情配伍。 方析:君:荊芥、防風——疏風止癢,透邪外達。 臣:蟬蛻、牛蒡子——疏風熱; 蒼術——祛風除濕; 苦參——清熱燥濕; 木通——滲利濕熱。佐:石膏、知母——清熱瀉火,以防風邪化熱; 當歸、生地——養血活血,滋陰潤燥,以防風熱傷陰; 胡麻仁——養血疏風止癢;專治三十六種風,内有紫點風瘙癢徹骨者。使:生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
辨方: 1.若風熱偏盛而見身熱、口渴者,加金銀花、連翹以辛涼解表,加地膚子、車前子以清熱利濕。 2.血分熱重者,宜重用生地涼血,或加赤芍、紫草以涼血散血。 |
四.牽正散類 |
|
牽正散 白附子 白僵蠶 全蠍各等分 功用:祛風化痰,通絡止痙。 主治:風痰阻于頭面經絡所緻口眼㖞斜。 注意:本方要求用熱酒調服,以溫通血脈,助行藥勢,并能引藥上達頭面。方析: 君:白附子——辛溫升散,入陽明經而祛風化痰,尤其善散頭面之風痰。 臣:全蠍——祛風止痙,善于搜風散結通絡; 白僵蠶——祛風止痙,兼能熄風化痰;助君藥祛風化痰,又能通絡止痙。 |
|
附方: 1.止痙散 |
全蠍、蜈蚣各等分,研末服 |
二方比較: 二方均能祛風止痙。 牽正散主治風痰阻于頭面經絡所緻的口眼㖞斜。 止痙散功祛風止痙,主治四肢抽搐,痙厥,急慢驚風,破傷風,面癱,中風後遺症,頑固性頭痛,偏頭痛,關節痛等。 |
五.小活絡丹類 |
|
小活絡丹 天南星乳香沒藥草烏川烏地龍 |
天南星乳沒二烏地龍。 聯想:天南星淹沒了二條黑色的地龍。 |
功用:祛風除濕,化痰通絡,活血止痛。 主治:風寒濕痹。風寒濕與痰瘀交阻;肢體筋脈疼痛,麻木拘攣,關節屈伸不利,疼痛遊走不定。 亦可治中風,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經絡中有痰濕瘀血,而見腰腿沉重,或腿臂間作痛。注意: 1.方中諸藥用量比例:川烏:草烏:天南星:地龍:乳香:沒藥=2:2:2:2:1:1。 2.服法:可作蜜丸服用;也可作水或陳酒煎服,川烏、草烏先煎30分鐘。 方析:君:川烏、草烏——辛熱,祛風除濕,溫通經絡,并長于止痛。 臣:天南星——祛風燥濕化痰,以除經絡中的風濕頑痰。 佐:乳香、沒藥——行氣活血,通絡止痛; 地龍——性善走竄,功專通經活絡。使:陳酒——助藥勢,引諸藥直達病所。 |
六.玉真散類 |
|
玉真散 天南星防風,白附子天麻羌活白芷 |
天南星放風,白父子天麻搶活白癡。 聯想:天南星放出風來,說是姓白的父子用天麻搶救了白癡。 |
功用:祛風化痰,定搐止痙。 主治:破傷風。牙關緊急,口撮唇緊,身體強直,角弓反張,甚則咬牙縮舌,脈弦緊。 注意:1.方中諸藥用量可酌情配伍,然不宜太多。 2.服法:研末,用熱酒或童便調服;外用适量,敷患處;亦可作湯劑,水煎服;服藥後須蓋被取汗,并宜避風。 3.破傷風是外來風毒之邪,通過創口入侵肌腠經脈所緻。 4.《普濟本事方》玉真散僅天南星與防風二味,即可治破傷風。 方析:君:天南星——祛風化痰,定搐止痙,為治療破傷風要藥。 臣:白附子——祛風止痙,助天南星之力。 佐:羌活、防風、白芷——疏散經絡中的風邪,導邪外出; 天麻——熄風止痙。 使:熱酒或童便——通經絡,行氣血。 |
|
辨方: 1.若便秘、小便短赤者,加大黃; 2.若痰涎甚者,加姜半夏; 3.氣血虧虛者,加四物湯; 4.抽搐甚者,加入蜈蚣、全蠍。 |
第二節:平熄内風劑
一.羚角鈎藤湯類 |
|
羚角鈎藤湯 俞氏羚角鈎藤湯,桑菊茯神鮮地黃, 貝草竹茹同芍藥,肝風内動急煎嘗。 功用:涼肝熄風,增液舒筋。 主治:熱盛動風證。邪熱傳入厥陰肝經,陽熱亢盛,熱急動風;高熱不退,煩悶躁擾,手足抽搐,發為痙厥,甚則神昏,舌绛而幹,或舌焦起刺,脈弦而數。 注意:鈎藤入湯劑多後下。 |
|
對藥: 1.羚羊角+鈎藤:羚羊角鹹寒,入肝經血分,功善涼肝熄風;鈎藤甘寒,入肝經而清熱熄風,合用則涼肝清熱,熄風解痙。 2.川貝母+竹茹:清熱化痰。 |
|
附方: 1.鈎藤飲 |
天麻、鈎藤、全蠍、羚羊角、人參、炙甘草 |
二方比較: 二方均能熄風止痙。 羚角鈎藤湯主治熱盛動風證。 鈎藤飲主治小兒天釣證。痰熱壅盛,驚悸壯熱,眼目上翻,手足瘈疭,爪甲青色,證似驚風,但目多仰視者。 瘈疭:手腳痙攣,口眼㖞斜的症狀,俗稱“抽風”。 |
二.鎮肝熄風湯類 |
|
鎮肝熄風湯 鎮肝熄風芍天冬,玄參牡蛎赭茵供。 麥龜膝草龍川楝,肝風内動有奇功。 功用:鎮肝熄風,滋陰潛陽。 主治:肝陽亢盛之類中風。肝腎陰虛,肝陽偏亢,氣血逆亂;頭目眩暈,腦部熱痛,面色如醉,脈弦長有力等。 注意:方中茵陳,張錫純所用青蒿,後世有用青蒿,亦有用茵陳。 |
|
對藥: 1.懷牛膝+代赭石:懷牛膝引血下行,補益肝腎;代赭石鎮肝降逆,合則可使并走于上的氣血平複。 2.龜闆+白芍:滋補肝腎,平肝潛陽。 3.龍骨+牡蛎:益陰潛陽,鎮肝熄風。 4.茵陳+川楝子+生麥芽:茵陳清熱疏肝,川楝子清洩相火,生麥芽疏肝和胃,合用則條達肝氣,平肝潛陽。 |
|
附方: 1.建瓴湯 柏子仁白芍代赭石龍骨牡蛎、懷山藥懷牛膝生地黃 |
柏子仁家百勺三石藥、三懷藥,磨取鐵鏽濃水。 聯想:柏子仁(人名)家有百勺三石藥、三懷藥,它經常磨取鐵鏽濃水煎煮喝。 |
二方比較: 二方均有平肝潛陽作用。 鎮肝熄風湯主治肝陽亢盛之類中風。 建瓴湯主治肝陽上亢證。 |
三.天麻鈎藤飲類 |
天麻鈎藤飲 天麻鈎藤石決明,杜仲牛膝桑寄生。 栀子黃芩益母草,茯神夜交安神甯。 功用: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主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肝腎陰虛,肝陽偏亢,火熱上擾;頭痛,眩暈,失眠,舌紅,苔黃,脈弦或數。 方析:君:天麻——平肝陽,熄肝風,善治眩暈; 鈎藤——清肝熱,熄風止痙; 相伍則平肝熄風。 臣:石決明——平肝潛陽; 栀子、黃芩——清熱瀉火,使肝經之熱不緻上擾。 佐:益母草——活血利水; 川牛膝——引血下行,利肝陽之平衡; 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 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 |
對藥: 1.天麻+鈎藤:天麻平肝陽,熄肝風,善治眩暈;鈎藤清肝熱,熄風止痙,合用平肝熄風。 |
辨方: 1.眩暈頭痛劇者,可酌加羚羊角、菊花等; 2.若肝火盛者,口苦面赤,心煩易怒者,加龍膽草、大黃、夏枯草; 3.左尺脈沉細者,宜加地黃、山藥。 |
四.大定風珠類 |
|
大定風珠 阿膠生地炙甘草白芍麻子仁,五味子雞子黃,生龜闆生鼈甲生牡蛎麥冬 |
阿膠生地隻炒百勺麻子仁,五味雞子黃,三甲邁冬。 聯想:阿膠在陌生地隻炒了白勺的麻子仁,五味雞子黃,三種甲殼就來過冬。 |
功用:滋陰熄風。 主治:陰虛動風證。瘟病後期,真陰大虧,虛風内動;神倦瘛瘲,脈氣虛弱,舌绛苔少,有時時欲脫之勢。 注意:1.方中用藥多用生品,僅甘草用炙甘草。 2.服法:水煎,去渣,入阿膠烊化,再入雞子黃,攪勻,分3次服用。 3.瘛瘲(chì zòng),又名瘈瘲。瘈者,筋脈急也;瘲者,筋脈緩也。急則引而縮,緩則縱而伸,或伸動而不止,名曰瘈瘲,俗謂之搐(抽風)是也。 然瘈瘲者,風痰也,故癫痫則瘈瘲焉。傷寒瘈瘲者,皆由汗下之後,脾土受傷,肝木時旺,肺金不能制之,是以木生火,火生熱,熱生風,風火交,則手足動搖而搐搦也。傷寒至此,可謂危矣。 治須平木降火,佐以和血脈、祛風痰之劑,倘勢稍減,症可治也。 方析:君:生地、麥冬、白芍——滋陰養液,柔肝緩急,以熄内風。 臣:龜闆、鼈甲、牡蛎——滋陰潛陽,平肝熄風。 佐:阿膠、雞子黃——滋陰潤燥,養血熄風; 麻子仁——養陰潤燥; 五味子——斂陰生津; 五味子與甘草、白芍同用,可酸甘化陰。 佐使:炙甘草——調和諸藥。 |
|
用藥: 1.雞子黃:滋陰潤燥,養血熄風;從足太陰下安足三陰,上濟手三陰,使上下交合,陰得安其位,斯陽可立根基,俾陰陽有眷屬一家之義。 |
|
辨方: 1.若兼氣虛喘急,加入人參; 2.若氣虛自汗,加人參、龍骨、浮小麥; 3.若氣虛心悸,加入人參、茯神; 4.若低熱不退,加地骨皮、白薇。 |
|
附方: 1.小定風珠 阿膠龜闆雞子黃,童便淡菜 2.三甲複脈湯 |
記憶:阿膠龜闆雞子黃,童便淡菜。 記憶:大定風珠減雞子黃、五味子。 |
三方比較: 三方均能滋陰熄風、養血舒筋。 大定風珠滋陰熄風之力較強,适用于陰虛風動之重症,見有脈氣虛弱,有時時欲脫之勢者。 小定風珠僅加童便、淡菜(贻貝科動物的貝肉,也叫或青口,雅号“東海夫人”),雖滋陰熄風之力較弱,但具有填沖脈、降濁氣之功,故主治既厥且哕、脈細而勁者。 三甲複脈湯功滋陰潛陽。養血複脈,熄風之力較弱,适用于脈細促、心中憺憺(憂傷不安)大動者。 |
五.阿膠雞子黃湯類 |
|
阿膠雞子黃湯 阿膠生地炙甘草白芍生牡蛎、雞子黃茯神絡石藤鈎藤石決明 |
阿膠生地隻炒百勺牡蛎、雞子黃茯神鈎藤絡石藤石決明。 聯想:阿膠在陌生地隻炒了百勺的牡蛎、雞子黃茯神鈎藤絡石藤石決明。 |
功用:養血滋陰,柔肝熄風。 主治:邪熱久羁,陰血不足,虛風内動證。筋脈拘急,手足瘛瘲,心煩不安,頭目眩暈,舌绛少苔,脈細數。 |
|
對藥: 1.阿膠+雞子黃:育陰熄風,增液榮筋。 2.生牡蛎+石決明:鎮肝潛陽。 3.鈎藤+絡石藤:通絡舒筋。 |
|
辨方: 1.若夜熱早涼者,加青蒿、生鼈甲; 2.若兼氣陰兩虛而喘急者,加麥冬、五味子; 3.若心煩不寐甚者,加黃連、丹參。 |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