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自新冠2020年爆發至今,全球已有近2000萬人因新冠而死亡,近代文明發展後,能夠肆虐如此之久的疫情并不多見,因為即便是2003年駭人的非典病毒,也隻存活了半年左右就被戰勝了。
但在科學家看來,在病毒之外其實還有其他威脅人類文明的災難,隻不過目前它們都還處于發育期而已,尚未顯露峥嵘。
因為從曆史上來看,人類是在數十萬年的演化中逐漸超越了其他生物,最終才站在了地球生物鍊的頂端的。
但人類文明能夠永久地延續下去嗎?
會不會有一天我們也會面臨類似恐龍滅絕的災難?
畢竟雖然人類的科技相比過去已經非常發達了,但在面臨天災或是比人類更智能的生命時,人類仍然難以招架,而這些都有可能會對人類文明産生毀滅性的打擊,所以我們需要居安思危,以便在災難真的來臨時有所準備。
目前科學界公認的第一大災難是全球變暖雖然全球變暖這四個字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提及,甚至可能耳朵都聽出繭子了,但它确實是我們不可忽視的災難,因為工業時代開始後轟鳴的機器取代了手工工場,在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帶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
這些溫室氣體不僅無法阻止太陽輻射的光,還會大幅吸收從地面發出的長波輻射,從而讓地球被不均衡的熱量籠罩,最後導緻全球氣溫升高。
相關數據顯示,相比于1850年-1900年的全球平均氣溫,目前全球表面溫度升高了約1.1度,已經有12.5萬年沒有出現過如此的升溫水平了,也許有人會認為,升溫一兩度不會對氣候造成什麼影響,畢竟人類有時都無法直觀的感受到一兩度的變化。
但事實卻是:增加的熱量将從海洋表面傳向深海,最終影響大洋環流,如果繼續保持這樣的增長态勢,2100年時海平面有可能上升0.26米到0.82米。
海平面上升帶來的最直接後果就是兩極地區的生态環境遭到破壞,此外人類文明的沿海城市也會變得岌岌可危,而且從氣候模拟上來看,全球變暖一旦超過阈值,所造成的影響将是不可逆的,世界各個地區都會受災,人類的日常生活和生産都會受到重大影響。
屆時極端高溫、極端強降雨、幹旱等會更頻繁地出現,水資源也會短缺,從而導緻糧食産量大幅降低,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甚至引發人類社會制度大崩潰。
第二個有可能給人類文明帶來災難的源頭來自宇宙因為目前科學界認為,是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2公裡的小行星撞向了地球,才導緻了包括非鳥類恐龍在内的85%的地球生物走向滅絕,而如果更大的小行星在此時或者不遠的将來撞向地球,人類也許就會落得和恐龍一樣的下場。
因為僅在太陽系的小行星帶裡,就有着數百萬顆能給地球帶來威脅的小行星,雖然平時它們全都被木星巨大的引力控制在既定軌道中,無法随意攻擊地球,但每隔一段時間還是會有幾個漏網之魚向地球而來。
比如預計2029年到達近地點的小行星阿波菲斯,就是一顆典型的大體積小行星,雖然它最近的時候距離地球也有2.9萬公裡,但天文學界從未放松過對它的警惕,世界各國也在積極尋找阻攔小行星的方法,以備未來的意外情況。
如果說上述兩個災難尚且都是自然環境造成的,那麼最後一個災難完全由人類親手創造,它就是超級人工智能的威脅。
雖然目前的生活性人工智能還處于人工智障階段,但在某些專業領域人工智能已經能碾壓人類精英了,比如2016年谷歌的人工智能阿爾法狗與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對局,萬衆矚目下人工智能取得了壓倒性勝利。
人們驚歎于人工智能實力的同時,也不禁讓人擔心它們有一天會不會攻擊人類?
畢竟從構造上來看,肉體凡胎的人類大腦天生就不如機器芯片,不論是在計算能力還是反應速度上都不如矽基芯片,所以假如未來研發出強人工智能的話,它們将很可能脫離人類變成黑箱狀态,人類從此将無法知道機器人在想什麼。
至于用來約束人工智能行為的阿西莫夫三定律,其實在黑箱狀态下也未必有用,比如我們給人工智障下達了逗人類笑的指令,一開始它會做出有意思的表演來逗人類笑,但如果變成了超級人工智能,它們就會發現有一個更高效的辦法完成指令,那就是在人類面部肌肉插入電極,這樣人就能不停的笑了。
更嚴重一點的話,也許人工智能會直接消滅所有人類,這樣一來就能直接取消逗人發笑的任務,總之不論如何,人工智能帶給人類的威脅和影響都将是深遠的,甚至在現實世界上演黑客帝國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以上這三個災難雖然還未發生,甚至可能還離我們很遙遠,但我們還是應該足夠重視這些潛在的威脅并做到未雨綢缪,這樣一來等到災難真的來了,我們也能平穩化解,或者至少多掙紮一段時間。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