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熄風通絡法治療小兒腦積水32例(中醫治療)

徐榮謙 指導:劉弼臣(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 北京100700)

原載于《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5年1月第1期

腦積水是由過量的腦脊液産生高壓,擴大了腦脊液所占有的空間而緻。如在顱縫融合前發生本病,則頭顱增大非常顯著,顱逢明顯開裂,故中醫學稱之為“解顱”。此為疑難病症。劉弼臣教授創立了“熄風通絡法”治療本病,取得較好療效。現将近5年來治療的32例病案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32例患兒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齡最小2個月,最大8歲,平均2.91±1.98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7年;平均1.72±1.42年。

1.2 診斷标準:根據《實用兒科學》1985年第4版中有關“小兒腦積水”的診斷标準制定:頭圍增大;顱縫開裂,頭形變圓;頭部叩診可聞及“破壺聲”;呈現“落日眼”征;頭顱CT掃描可作确診的依據。

1.3 治療方法:均采用中藥湯劑,每日1劑,水煎2次取汁約100~150mL,少量多次服用;6個月為1個療程。

(1)方藥組成:羚羊角粉0.2g(沖服),鈎藤10g,僵蠶10g,蟬衣3g,姜黃10g,制大黃10g。

(2)加減變化:腎虛明顯者加熟地10g、山萸肉10g、澤瀉10g;小便不利或小便短赤者加豬苓10g、茯苓10g、車前子10g(包煎);神志昏愦者加菖蒲10g、郁金10g,氣虛血虧者加黃芪15g、當歸10g;氣滞血瘀者加赤芍10g、丹參15g;食滞内停者加雞内金10g、焦三仙各10g。

2 治療結果

2.1 療效評定标準:

(1)顯效:頭圍縮小2cm以上,顱縫明顯縮小變窄,頭顱CT示積水較前明顯減少或消失者。

(2)有效:頭圍縮小大于1cm,小于2cm者,顱縫有所縮小變窄,頭顱CT示積水略有減少者。

(3)無效:頭圍、顱縫縮小不明顯或反而增大,頭顱CT積水無變化或增多者。

2.2 結果:

32例患者中,顯效13例,占40.6%;有效11例,占34.4%;總有效率75.0%。

3 驗案舉例

唐某,男,10個月,住院病案号:52038,初診日期:1989年5月6日。

患兒初生時未見異常。但随後頭顱日漸增大,顱縫日漸增寬。患兒8個月時曾去遼河油田總醫院就診,經B超檢查,診斷為腦積水。即前往北京市兒童醫院就診。診斷同前,建議手術治療,家長拒絕。後聞劉弼臣教授善治此疾,而慕名前來,收入兒科病房。刻下症:頭顱增大,頭縫增寬,煩躁易哭,納可,二便尚可,不能站立行走。查體:頭皮光急,青筋顯露,頭圍52cm,前囪3cm×3cm,矢狀縫及冠狀縫均已開裂,眼球下沉呈落日狀,舌質紅,苔薄白,脈滑。證屬風水相結,上犯于巅頂,至水積于顱内而發為腦積水。治宜熄風通絡,利水消積,升清降濁。處方:羚羊角粉0.3g(分沖)、天麻10g、鈎藤10g、僵蠶10g、蟬衣3g、制軍10g、牛膝10g、桑葉10g、升麻5g、車前子10g(包煎),7劑,每日1劑,水煎服。服藥後,煩躁除,頭顱縮小,顱縫變窄,囪門縮小,二便調,舌脈同前。效不更方,繼守前法,加澤瀉10g、茯苓10g、豬苓10g,以增強利尿行水之功,予7劑,水煎服。服藥後頭顱繼見縮小,頭圍50.5cm,前囪2cm×2cm,矢狀縫及冠狀縫閉合,落日眼症狀有所好轉。小便量較多,大便可,舌淡紅苔薄,脈細。恐利尿消水之藥太過傷陰,上方去豬苓、車前子繼服。服7劑後,症狀繼見好轉,頭圍50cm,前囪1.5cm×1.5cm。落日眼症明顯好轉,眼球可平視。納可,二便調,舌淡紅,苔薄白,脈滑。帶藥回家繼服。追訪2年餘,患兒未複發,站立行走自如,言語正常,智力尚可,頭顱基本正常。

4 讨論

水為至陰,其性沉降,由高處流往低處。頭顱在人體之中其位最高,為至高至上之巅,清陽之府,諸陽之會。水邪何能逆流而積于顱腦之内?風性主動,善行而數變。至高之巅,惟風可到。因此,腦積水的形成與風邪有直接的關系。風邪緻病,往往挾有其它邪氣。因此,劉弼臣教授認為本病為風邪挾水上犯于巅頂,水積于顱内發為腦積水。水積于顱内則陽氣不能上會于頭顱。所以患兒煩躁起急,日久則智力低下。嚴重的則天柱難支,頭傾視深而難于救治。治宜熄風通絡,開其陰結,通其關格,導水下行,則積水得消降,清陽得以上升,疾病可愈。治療本病的基本方中以升降散為基礎,加用羚羊角粉、鈎藤等熄風之藥則其通絡降水升陽之功大增。再經臨證加減化裁,每收良效。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