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生牛頓,萬古如長夜
在牛頓出現之前的數千年裡,人類文明對自然規律都沒有歸納總結性的認知,因此隻能用神的旨意去解釋一切,并且由于神學,科學,哲學三者在當時并不是很泾渭分明,所以牛頓的理論彙集成書出版的時候,名字還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而不是《自然科學的數學原理》。
總之在牛頓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的幫助下,人類有了用公式預測天體運行的能力,但牛頓晚年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這些星球運動的“第一推動”在哪裡?
礙于當時的技術限制,牛頓并沒有搞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于是他轉而思考是否真的有一個非人格化的“神”,在很久以前給所有天體施加了第一推動,進而造就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宇宙呢?
一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瑞士專利局小職員愛因斯坦的橫空出世,有關引力和第一推動的問題才逐漸被解決。
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引力并非是所謂的外界推動,而是基于“時空能被天體的質量彎曲”這一基本性質産生的基本現象,簡而言之就是:宇宙時空就是一個蹦床,質量不同的星球就是蹦床上的鐵球,質量越大的星球壓出的凹陷就越深,然後小質量的星球就會繞大質量星球旋轉跌落。
由于太空中沒有阻力,所以這種星球間的旋轉跌落可以持續進行下去,除了黑洞等極個别天體比較危險外,其他的引力系統都能穩定存在,比如地月系,再比如太陽系。
但愛因斯坦其實也傾向于有一個“非人格化的神”因為他的廣義相對論雖然解決了引力的第一推動問題,但也引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138.2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瞬間的第一推動究竟從何而來?
因為當時量子力學還未成熟,物理學界比較傾向于一個充滿确定性的宇宙,也就是從138.2億年前宇宙大爆炸那一刻開始産生的基本粒子們,以及它們組成的原子和分子們,就已經被賦予了固定的運動屬性,其後138.2億年間發生的所有事件,包括人類的誕生,都隻是循規蹈矩的演化而已,并沒有随機性。
這種基于“大爆炸第一推動”引發的機械宇宙論,雖然後來被量子力學證明的“真随機”破除了,但有關“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安排”的思想,卻并未從人類世界徹底消失,并且在地球曆史乃至宇宙曆史的某些時刻,确實也太過巧合了。
舉例來說6500萬年前那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如果沒有撞上地球而是撞上火星的話,地球世界就依然會被恐龍統治,并且恐龍中體積小巧前肢靈活,群體活動的傷齒龍們,是有可能發展出智慧文明的。
在恐龍的壓力下,人類的祖先以及所有小型哺乳動物的祖先将永無出頭之日。
還有就是宇宙中核聚變能量釋放率,因為太陽這種恒星的能量都是靠核聚變釋放的,如果核聚變的質能轉化率不是0.4%而是更高或者更低的話,就會出現兩種情況:
在質能轉化率更高的情況下,太陽的能量釋放将比現在大大增強,從而讓僅距離太陽1.5億公裡的地球受到更多的光和熱,最終把地球烤焦。
而如果質能轉化率更低了,太陽的能量就不足以溫暖地球,甚至太陽這種恒星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因為過低的質能轉化率将使得恒星黯淡無光,也許會永遠保持在褐矮星的狀态,而不會變成真正的恒星。
2021年感動中國獲獎者,目前在世物理學家第一人的楊振甯,曾在一次訪談中被問到:宇宙中究竟有沒有上帝?
針對這個問題,楊振甯給出了和愛因斯坦一樣的答案:如果你所謂的上帝是一個人形的,我想那是沒有的,但如果你問有沒有造物者,那可能是有的,因為世界的結構不是偶然的。
換言之就是說,楊振甯和愛因斯坦一樣都偏向于一個非人格化的上帝,它的力量導緻了宇宙大爆炸,導緻了時空和物質以及物理規律的誕生,宇宙中的一切包括人類文明自己,都是同一套物理定律演化的産物。
隻不過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想要直接跨越若幹個未知的宇宙規律去直面“非人格化的上帝”顯然是不可能的,這個和宇宙終極秘密有關的存在,一定隐藏在重重物理定律的最底層,而人類文明的物理學目前不過是海邊拾貝的孩子而已。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