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将進入退休高峰期,大批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将辦理退休,大家都很關心自己是否能夠多領一些養老金,其中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養老金的多少。
視同繳費年限指的是沒有繳納社保,視作已經繳納的年限,對于退休人員來說,如果能認定,是很劃算的。
要想知道視同繳費年限如何認定,首先我們要清楚為什麼我國會有視同繳費年限這項政策。原因在于我國從1993年才正式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根據國發(1997)26号文件的規定:建立全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之前的國家認可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
所以在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實施之前就已經參加工作的國有企業職工、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臨時工轉為勞動合同制職工,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以及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在上山下鄉期間的年限,視同為繳費年限;複員轉業退伍軍人,在部隊服役期間的年限視同為繳費年限。隻要是國家認可的連續工齡,都可以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
此外,由于每個省市政策執行時間不一,所以對視同繳費年限認定的年限也不同,比如山東省視同繳費年限是1992年前的固定工,那麼如果1982年參加工作,工齡連續沒有間斷,其視同繳費年限就為10年時間。
視同繳費年限認定的依據不是靠口頭陳述,而是需要檔案資料作為支撐,個人檔案詳細記錄了出生、參工、工資等信息,可以看出是否有連續工齡。
退休能多領養老金嗎?視同繳費年限一旦認定,就和實際繳費年限一樣,養老金自然就能領取更多。
從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就可以看出繳費年限的重要性,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所以相同情況下,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就越多。
此外,有視同繳費年限的退休人員,養老金除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還有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上年度社平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過渡系數。
值得高興的是,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相加總的繳費年限達到15年就可以辦理退休,退休後,在每年的養老金調整中,挂鈎繳費年限調整部分也能将視同繳費年限視為實際繳費年限參與調整。
總結:視同繳費年限認定以個人檔案連續工齡為依據,認定後,和實際繳費一樣,能夠計算領取更多的養老金,養老金調整挂鈎部分也能漲更多。
下一篇
民間最實用風水斷生死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