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是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東漢是公元25年~220年,西漢初年淳于意二十五診籍中,已有“苦參湯、半夏丸”等方劑,而今年看到的《湯液經法》、《輔行訣髒腑用藥法要》均出于傷寒之前,經方的概念應該明了了,界定也清楚了,我們狹義的經方均指傷寒、金匮方,但如果認為傷寒、金匮就是經方之始,那我們就錯了。
可以推測,在仲景之前,在西漢淳于意之後,我們的醫學應該非常繁榮,我說有一個“失落了的文明”,為什麼失落呢?因為受道教興衰的影響,道教在西漢末年黃巾起義後為邪教邪說,處于當滅、當剿的位置,經方亦随之而湮滅,僅有一部分得救于仲景,從《輔行訣髒腑用藥法要》中就可以看出,大小陽旦湯、大小陰湯大小玄武湯、大小青龍湯、大小朱鳥湯、大小白虎湯、大小騰蛇湯、大小六陳湯等等,到了仲景均改為桂枝麻黃、柴胡、瀉心、承氣之類的方名了,其義自現。
“仲景方實萬世醫門之規矩、準繩也,後之欲為方圓平直者,必于是而取則焉。
“天地氣化無窮,人身之疾亦變化無窮,醫之良者引例推類,可謂無窮之應用,圓機活法,《内經》是舉與經意合者,仲景書也。”-朱丹溪《局方發揮》傷寒112方,高保衡等人于《傷寒論序》中所言“除重複定有一百一十二方。”缺禹餘糧丸方藥組成。
金匮262方,高保衡等人于《金匮要略方論序》中所言“除重複有二百六十二方。
《傷寒論》與《金匮要略》兩書相重複及異名方劑39首,共為330餘方。
現在有人稱經方、時方等概念,也和大家講一下。我們說的成方(也就是傳統方),包括古方、經方、時方;而現代方是指建國後的處方,稱謂比較亂,請注意分辨。
下面講仲景方在現代中醫治療疾病中的運用。這個運用也是多姿多彩的,我們常說的辨方證,多是指辨仲師的方,桂枝湯證、柴胡湯證等等,今天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看,它在現代的應用。
臨床實踐是中醫學賴以生存的根本。中醫的臨床必須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進行。
中醫學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與自然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自然生态與社會生态的變化均可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導緻疾病。因此,中醫學防治疾病最注重辨證施治,因人、因地、因時制宜故而,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以陰陽五行、髒腑經絡作為理論核心,進行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的精髓,也是中醫學臨床實踐經驗的總結。
仲景方在現代中醫治療疾病中的運用
(一)直接使用法
(二)原方出入加減
(三)經方合用
(四)經方與它方合用
(五)經方與援藥合用
(六)經方與西藥
(一)直接使用法
這就是辨方證。方以類從,證随方到,我們可以按證求方,而不必循經以求病,臨證非常實用,徐靈胎·大椿先生的類方就不錯,仲景方之所以是經方,就是因其規範性、科學性、标準性、實用性與可操作性,隻要證對方意,真是效若桴鼓,舉幾個例子
[例1]
患者男,72歲,1983年秋就診。膽囊炎。
病人發熱不甚,腹痛不顯,血象高,B超示膽囊炎症,脈微細,但欲寐,身有微熱,嘔而适
小便利,手腳涼。方用四逆湯。
制附子10g幹姜6g炙甘草18g
[例2]
患者女,32歲,1986年就診。胃炎。
胃痛不适,脹滿難忍,不泛酸,不能食寒涼,否則疼痛加重,脈沉,舌淡,白苔。現在回顧性診斷可能是萎縮性胃炎。方用小建中湯。
桂枝湯倍芍藥,注意是赤芍,用白芍不如赤芍加饴糖10塊。病人服藥20餘天,随訪數年,未
再複發條文: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例3]
患者男,45歲,幹部。1988年就診。慢性結腸炎。腹瀉不适,大便瀉後則腹痛減輕,久治無效,全消化道鋇餐透視示慢性結腸炎,查脈弦細,舌淡暗,白苔,根稍黃,腹瀉與進食無明顯相關性。方用烏梅丸。
烏梅10g細辛3g幹姜10g黃連10g
當歸10g附子6g蜀椒3g桂枝6g
人參10g黃柏15g
(二)原方出入加減
在現代病臨證中,我們也常将仲景方化裁而用,原因
有二:
一是原方不能盡表其意,二是病機雖似,但症多有出稍事加減後,總覺得對症對病治療更放心一些。
[例1]
患者女,40歲,2000年就診,荨麻疹。大塊風疹,易出汗,壓迫處風疹尤甚。桂枝湯加藓皮、丹皮等
桂枝6g赤芍6g甘草3g生姜3片
大棗6g白藓皮15g丹皮6g
[例2]
患者女,46歲,1984年就診。顱内腫瘤。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已失去手術機會,病人每6小時用一次甘露醇,中間2次交替使用滲糖,但仍頭痛、惡心、嘔吐,渴欲飲水,水入即吐。五芩散加減
豬苓60-90g茯苓15g白術9g桂枝3g
白茅根30g澤瀉15g酒軍10-15g柴胡6g黃芩3g桂枝3g生姜1片,黨參3g制半夏4.5g茯苓9g大棗3枚,大黃3g龍骨15g牡蛎15g白礬1.5g,郁金10g
條文: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脅煩驚,小便不利,谵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蛎湯主之。
按:徐大椿:“此方能治肝膽之驚痰,以之治癫痫,必效。”據體驗,用之治悸(心悸、胸腹悸動)、驚(易驚、恐懼、精神不安)、癫(狂躁、精神異常)、痫(癫痫)等皆有效。現代用此方治療癫痫的醫者為數衆多,據我體會,用于小兒癫痫效果較好。礬茯苓、金,古時即用于治療癫痫,白金丸即是明證,加用之更可加強療效
[例3]
患者男,59歲,1997年就診。中風後遺症。患腦梗塞數年,經治好轉,但左側肢體拘攣疼痛、涼麻不适,舌質稍暗,苔白,脈弦。芍藥甘草湯加味。
赤芍30g甘草15g豨簽草30g木瓜15g
僵蠶10g制附片6g木防己10g雞血藤30g
并囑将藥渣再加水煮後泡洗患肢。
按:《醫宗金鑒》:“諸積熱結于裡而成痞滿燥實者,均以大承氣湯下之也。滿者,胸脅滿急瞋脹,故用厚樸以消氣壅。痞者,心下痞塞鞭堅,故用枳實以破氣結。燥者,腸中燥屎幹結,故用芒硝潤燥軟堅。實者,腹滿大便不通,故用大黃攻積洩熱。
(三)經方合用
小陷胸湯所治殆介于痞與結胸之間。柯琴:“結胸有輕重,立方有大小,從心下至少腹,按之石鞭而痛不可近者為大結胸。正在心下,未及脅腹,按之則痛,未曾石鞭者,為小結胸。大結胸是水結在胸腹,故脈沉緊。小結胸是痰結于心下,故脈浮滑。
[例2]
患者男,20歲,1992年就診。腎病綜合征。顔面四肢浮腫,頭眩心悸,小便不利、澀痛,少腹脹滿,口渴,心煩,舌淡白,苔水滑脈沉。屬陽虛水腫,陰水。豬苓湯合真武湯。
豬苓15g茯苓15g澤瀉10g阿膠15g(烊化)
滑石10g制附子6g白術9g茯苓9g
赤芍9g生姜3片
條文:
1.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2.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抵當丸為治蓄血之方,蓄血即瘀血,中醫瘀血學說的具體運用可能肇始于此。
仲景用水蛭、虻蟲共3方:大黃蠊蟲丸、抵當丸、抵當湯,從方證來看,兩藥為治療陳舊性瘀血之用,治療冠心病患者恰合病機。
[例4]
患者男,57歲,1999年就診,酒精性肝硬化伴肝細胞性黃疸。酗酒多年,現B超示肝硬化,血生化示酶學增高。身目發黃,頭重身困,嗜卧乏力,胸痞悶,納呆嘔惡,厭食油膩,口粘不渴,小便不利,便稀不爽,舌質暗,有斑,舌苔厚膩,脈濡緩。茵陳五苓散合大黃蠊蟲丸主之。
茵陳30g豬苓60g茯苓15g白術9g
白茅根30g澤瀉15g白蔻9g炒麥芽15g
并囑同時服大黃蠊蟲丸成藥。
條文:
1.黃疸病,茵陳五苓散主之。
2.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内有幹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蠊蟲丸主之。
按:茵陳五苓散用治陰黃,但對于疾病之本一一肝硬化,恐無力回天,故配合大黃蠊蟲丸,以期延緩病情進展。
(四)經方與它方合用
[例1]
患者女,60歲,2004年就診。失眠症。患失眠症多年常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或眠後易醒,甚則徹夜難眠,伴有頭昏、心煩,躁擾不甯,口舌生瘡,舌尖紅,苔薄黃,脈細數。酸棗湯合朱砂安神丸。
酸棗仁30g川芎6g知母6g甘草6g
茯神15g黃連3g生地10g朱砂1.5g(分沖)
當歸10g
條文:
虛煩,虛勞不得眠,酸棗湯主之。《金匮要略》
按:酸棗湯養血清熱除煩,為治療虛煩失眠之良方,但用于本患者心火熾盛之症不能去之,力量稍嫌不足,故合用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丸是李杲的方子,現代有人提出朱砂含汞的問題,但水飛朱砂、不加熱的應該不含汞,很安全,可以運用。
[例2]
患者男,45歲,2001年就診。膽結石、阻塞性黃疸。膽石症病史多年,近數月出現黃疸,色澤鮮明,心中懊惱,惡心納呆,小便赤黃量少,大便秘結,脅肋脹痛拒按,舌紅苔膩,脈滑數。茵陳蒿湯加姜春華利膽排石湯(金錢草、大黃、枳實、虎杖、郁金)
茵陳30g栀子10g酒軍6g金錢草30g
枳實10g虎杖15g郁金10g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