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基本的正調(F調)為例,來說明古琴調弦定音的方法和技巧。其他各種定調均可以在F調的基礎上調得。
1、選擇标準音高(絕對音高)調弦(一般與其它樂器合湊時用)
首先需要确定古琴的絕對音高。目前國際上通常采用的是标準音高a1=440Hz,在正調定調時,五弦的散音音高相當于A;
2、選擇相對音高調弦(常用)
先确定5弦或7弦的音高後(常定成比标準音低半個音,但主要根據琴或個人喜好),以此為基準,調好其它六根弦的音。
校弦的方法
七弦5徽——五弦4徽 同音(快速記憶:七5-五4)
七弦7徽——四弦5徽 同音(快速記憶:七7-四5)
四弦4徽——六弦5徽 同音(快速記憶:四4-六5)
六弦7徽——三弦5徽 同音(快速記憶:六7-三5)
五弦7徽——二弦5徽 同音(快速記憶:五7-二5)
四弦7徽——一弦5徽 同音(快速記憶:四7-一5)
調弦技巧
技巧一:細數“拍音”辨微差
當兩個相差很小、非常接近的音同時發出時,可以聽到“嗚—哦—嗚—哦—……”的強弱交替的混合音,稱為“拍音”。
兩個音的頻率相差多少赫茲(Hz,頻率單位),則每秒鐘内可以聽到多少個“拍音”。
當聽到緊湊的“嗚哦嗚哦嗚哦……”時,說明兩個音相差稍有點大;當聽到很熟緩的“嗚————哦————嗚————哦————……”時,說明兩個音已經非常接近,在不影響演奏的情況下,可以認為已基本校準;當已聽不出“拍音”時,說明已經完全校準了。
技巧二:“推拿”蠅頭辨高下
當兩個音非常接近時,在兩個音都彈出後,迅速用右手指将被校弦的蠅頭往左或往右用力推擠(蠅頭能夠被推移的幅度非常微小,但所引起的弦的松緊變化足以使音高發生變化),聽聽“拍音”的變化。
若往左推蠅頭,“拍音”變緩或消失,說明該弦音偏高了(弦偏緊),應略松該弦琴轸;反之,若“拍音”變得更急促,說明該弦音偏低了(弦偏松),應略緊該弦琴轸。
同樣道理,若往右推蠅頭,則“拍音”變緩說明該弦音偏低(偏松),應緊轸;“拍音”變急說明該弦音偏高(偏緊),應松轸。
技巧三:“矯枉過正”防跑音
在演奏中最不希望發生的,就是事先校好的琴“跑音”了。一般來說發生這種現象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琴轸松動,二是蠅頭松緊不平衡。
針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是當旋動琴轸調弦後,用手指輕輕推按蠅頭(緊轸弦則向右推,松轸弦則向左推),并向下按一按該弦,使弦和蠅頭克服嶽山阻滞,滑動到松緊平衡的位置,即可有效地防止跑音。
另外一個導緻琴弦驟然松動的因素是琴轸端面與轸池之間摩擦力不夠,容易滑動。用松香融化後均勻滴在轸池面上,或用锉刀将琴轸端面打毛,以增大摩擦,防止松滑。
六種常用定調(外調)
前面所述均以正調(F調)為例,其他常用各調,如C調、bB調、G調、bE調等,均可在此基礎上調得。
1.F調(正調)
又名宮調、仲呂調、黃鐘調等。
按前文所述方法定弦校音,使得各弦音高分别為:C、D、F、G、A、c、d,唱作5、6、1、2、3、5、6。代表曲目較多,如:《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流水》、《神人暢》等。
另一些C調調性的樂曲,不用調弦,但唱作1、2、4、5、6、1、2,此稱為“借調”。代表曲目如:《碣石調幽蘭》、《醉漁唱晚》、《憶故人》等。
2.C調(慢三弦)
又名慢角調、角調、黃鐘均、林鐘調、黃鐘宮調。
在正調基礎上慢三弦,泛音校音:五弦5徽 → 三弦4徽。
使得各弦音高分别為:C、D、E、G、A、c、d,唱作1、2、3、5、6、1、2。代表曲目如:《風雷引》、《鳳求凰》等。
3.G調(慢一、三、六弦)
又名太簇調、夷則調、慢宮調、徵調等。
在正調基礎上慢一、三、六弦,泛音校音:①五弦5徽 → 三弦4徽,②三弦5徽 → 一弦4徽,③三弦5徽 → 六弦7徽。
使得各弦音高分别為:B、D、E、G、A、B、d,唱作3、5、6、1、2、3、5。代表曲目如:《挾仙遊》、《獲麟操》等。
4.bB調(緊五弦)
又名蕤賓調、徵調、無射調、仲呂調、金羽調等。
在正調基礎上緊五弦,泛音校音:三弦4四徽 → 五弦5徽。
使得各弦音高分别為:C、D、F、G、bB、c、d,唱作2、3、5、6、1、2、3。代表曲目如:《陽關三疊》、《潇湘水雲》、《欸乃》等。
5. bE調(緊二、五、七弦)
又名清商調、商調、夾鐘調、無射調、小碧玉調、姑洗調等。
在正調基礎上緊二、五、七弦,泛音校音:①三弦4徽 → 五弦5徽,②五弦4徽 → 七弦5徽,③五弦7徽 → 二弦5徽。
使得各弦音高分别為:C、bE、F、G、bB、c、be,唱作。代表曲目6、1、2、3、5、6、1,如:《搗衣》、《秋鴻》等。
6.D調(慢一、三、四、六弦)
在正調基礎上慢一、三、四、六弦,泛音校音:①五弦5徽 → 三弦4徽,②三弦5徽 → 一弦4徽,③三弦5徽→ 六弦7徽,④六弦5徽 → 四弦4徽。
該調弦式可視為在bE調的另一調弦法,因此其各弦音高為B、D、E、#F、A、b、d,唱名與bE調相同,傳統古琴曲中幾無此定弦法,但由于在民族樂隊中較多地用到D調,因此在一些新創作的古琴的合奏、協奏、伴奏的器樂曲中可能會用到。
四種特殊定調
1.《廣陵散》弦式(慢二弦)
又名慢商調
在正調基礎上慢二弦,使之與一弦完全相同,泛音校音:四弦7徽 → 二弦5徽。
各弦音高分别為:C、C、F、G、A、c、d,即唱作1、1、4、5、6、1、2,《廣陵散》專用弦式。
2.《胡笳》弦式(緊五慢一弦)
又名黃鐘宮調、無射調。
在bB調基礎上慢一弦,泛音校音:三弦7徽 → 一弦5徽。
各弦音高分别為:bB、D、F、G、bB、c、d,唱作1、3、5、6、1、2、3,代表曲目如《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黃雲秋塞》等。
3.《離騷》弦式(緊二五弦)
又名凄涼調、楚商調、外調等
在bB調基礎上緊二弦,泛音校音:五弦7徽 →二弦5徽。
各弦音高分别為:C、bE、F、G、bB、c、d,唱作2、4、5、6、1、2、3,代表曲目如《離騷》、《澤畔吟》、《屈原問渡》等。
4.《古怨》弦式(慢三四六弦)
又側商調。
在D調基本上緊一弦,泛音校音:三弦4徽 →一弦3徽。
各弦音高分别為:C、D、E、#F、A、B、d,唱作1、2、3、#4、6、7、2,代表曲目如《古怨》。
可以在本頭條号中查看:古琴用調音器調弦和泛音校弦的區别,哪個方法更适合古琴調弦?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