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雙足走路不良、易出血且麻木:芍藥甘草附子湯加伸筋草、牛膝、川芎(白芍一兩炙甘草八錢炮附子五錢伸筋草三錢牛膝三錢川芎三錢)。重用白芍、炙甘草。
9、炮附子三錢,白芍八錢→幫助下焦靜脈回流治腳酸軟。【辯證診斷】
1、人身肺金之氣,收斂不及,則現汗多、頭暈、發熱、咳逆、上氣、遺洩、尿多、痿軟等病。收斂太過,則現惡寒、糞艱、胸悶、無汗等病。收斂不及者,木氣過于疏洩;收斂太過者,火氣不能宣通也。
2、任何下肢的問題可求之于腎。腳就是腎,此人腎陽極虛故腳無力。多走路會幫助甚大,因為運動會使陽升。
【辯證治則】
1、人有痿症,終年不能起床,面色光鮮,足弱無力,不能舉步者,人以為兩足之無力也,不知乃陽明火盛。不必去治兩足,止平其胃火,則火息而足自堅凝。若不平胃火,而徒用補陰之劑,則飲食愈多,而兩足益弱。法當用元參三兩,麥冬一兩,甘菊花三錢,人參一錢,熟地一兩,菟絲子一錢。水數碗,煎湯四碗,恣其吞飲,則胃火漸平,而兩足自然生力。此不治足而正所以治足也。
痿症中有不是陽明之痿。其症亦不能起床,亦能善飯,亦骨無力不能起立。此腎寒極而火沸騰,似痿而非痿也。初起之時,未嘗不是陽明火熾而來,用寒涼折服之,則胃火息矣。而腎水熬幹,夜必咳嗽吐痰,而日間轉覺少輕。呻吟床席,飲食少遲,更覺難堪。
方用元參一兩,麥冬三兩,熟地二兩,水煎。服。若有肝火者,加白芍五錢,水煎服。四劑可以起床。
後用六味湯,大劑煎飲。加麥冬一兩,五味一錢,熟地一兩,山茱萸四錢,山藥三錢,丹皮三錢,澤瀉二錢,茯苓二錢,水煎服。此方妙在用元參、麥冬,滋肺金而去心間之遊火,又妙在用熟地以補腎水,則水足而胃火自堅矣。肺金自然下生腎水,則腎水藏于腎宮,不上沖咽門,不必止嗽,而嗽自除矣。
2、人病在兩足之弱,不能步履,人以為腎水之虧,不知非腎也,蓋氣虛不能運用耳。方用補中益氣湯加牛膝三錢,金钗石斛五錢,黃芪一兩,人參三錢治之。二劑即足生力。四劑可以步履矣。蓋人參、芪、術,皆補氣之聖藥,而牛膝、石斛,亦健足之神劑,所以兩用之而成功。
3、足軟之病,肺脈燥熱,用百合以清肺熱,并不治足,而足軟自愈。
4越婢湯證,又兼小便不利,或腳弱者,為越婢加術湯證。所謂腳弱者,行步不穩,腳膝軟弱無力,動則厥仆是也。
5、(1)雙足冷且麻木:芍藥甘草附子湯,白芍炙甘草炮附子川芎。
(2)雙足走路不良、易出血且麻木:芍藥甘草附子湯加伸筋草、牛膝、川芎。
【民間方法】
張仲景管“腿轉筋”的方子!治腿轉筋、腳抽筋、伸不直,補陰養筋
我常常能聽到一種說法:中醫中藥,不過是一些作用機制不明的安慰劑。對這樣的話,我不想反駁。因為隻要持這種論調的人,多看看書,多學習一下現代醫學對中藥、方劑的研究成果,你自然就知道事情的真相了。
知道真相以後,再說話,自然就有了分寸。比如說,用芍藥甘草湯治抽筋兒這個事兒。
芍藥甘草湯,是張仲景的經方之一,原載于《傷寒論》。它的主治之一,就是筋急證,包括筋脈拘急、肌肉跳動疼痛、筋脈關節屈伸不利等等症候。腿腳抽筋兒,就是其中之一。
它到底為啥能治抽筋兒?
我給你說一張,源于中醫大家的、很有說服力的案例。
故事的主人公,是劉渡舟老先生,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當代經方臨床領域的領軍人。
有一次,劉師接待一個患者,男的,當時是53歲。
他什麼毛病呢?就是左側腿肚子,經常轉筋,給人感覺好像是筋聚在了一起。一犯病,腿就鑽心地疼,根本伸不直。
另外,不隻是腿肚子,他的左側大腳趾也向足心的位置抽搐,一抽起來就疼痛難忍。
因為這個轉筋、抽筋的事兒,此人找了好多大夫,去過好多醫院,理療、口服藥都用過,效果一般。
這該怎麼辦?如何才能擺脫疼痛,安安穩穩地睡一覺?如果一個人,肝陰肝血不足,他的筋膜就處于失養的狀态,就容易形成類似轉筋、抽筋的毛病。
當然了,也不能說,所有的抽筋、轉筋,用芍藥甘草湯都好使。它針對的,一定是肝陰肝血不足證(50歲以上人更多見)。舌紅,少津,少苔,脈細數或弦數,這些基本的指征,必須得符合,才能用。其他因素引起的抽筋轉筋,芍藥甘草湯未必合适,甚至用下去可能會起反作用。總之,非專業讀者,務必在中醫師的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芍藥甘草湯。
總而言之吧,作為張仲景為數不多的,以治療轉筋抽筋為主的方子,芍藥甘草湯值得我們學習和牢記。文老師把它寫出來,一方面科普中醫知識,一方面是想證明,中醫是一門科學、嚴謹的學問,絕不是所謂“作用不明的安慰劑”。我相信,每一個認真學習過中醫的人,都應該對此堅信不疑。本文理論依據:《傷寒論》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醫裡頭很有名的止疼劑。當時,我老師仔細診察,發現舌紅少苔,脈細數,晚上還睡不好覺,于是就給開了芍藥甘草湯的配伍,配了點雞血藤之類的東西。
結果,用藥之後第四天,患者諸證悉平,晚上睡覺不抽筋了。按說,在張仲景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條件太差。因為肝中陰血不足而導緻的筋脈疼痛,不少。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芍藥甘草湯才大行其道。張仲景把這方子記錄在《傷寒論》裡,以流芳百世。
當然,引發痛症的,可不光是上述一種原因。其他類型的疼痛,用芍藥甘草湯是否合适,就需要辨證論治了。但從臨床觀察來看,部分人,到了一定年齡,反複出現抽筋兒、拘攣、麻木、筋疼的毛病,證屬肝陰肝血不足的,還是占了很大比例。好了,關于這個芍藥甘草湯,我就給你介紹這麼多吧。我希望專業的讀者朋友,能夠借我的文說,加深一遍印象,從而更好地為臨床服務。非專業的讀者朋友,如果你也動不動抽筋、筋疼,小腿肚子痙攣,或者走路的時候,腿腳不利,您也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肝陰肝血不足。有機會,你就去看看中醫,認真加以辨别。說不定,這芍藥甘草湯,還真能為你幫上大忙。
對這樣的話,我不想反駁。因為隻要持這種論調的人,多看看書,多學習一下現代醫學對中藥、方劑的研究成果,你自然就知道事情的真相了。
知道真相以後,再說話,自然就有了分寸。因為這個轉筋、抽筋的事兒,此人找了好多大夫,去過好多醫院,理療、口服藥都用過,效果一般。
這該怎麼辦?如何才能擺脫疼痛,安安穩穩地睡一覺?如果一個人,肝陰肝血不足,他的筋膜就處于失養的狀态,就容易形成類似轉筋、抽筋的毛病。
當然了,也不能說,所有的抽筋、轉筋,用芍藥甘草湯都好使。它針對的,一定是肝陰肝血不足證(50歲以上人更多見)。舌紅,少津,少苔,脈細數或弦數,這些基本的指征,必須得符合,才能用。其他因素引起的抽筋轉筋,芍藥甘草湯未必合适,甚至用下去可能會起反作用。總之,非專業讀者,務必在中醫師的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芍藥甘草湯。
總而言之吧,作為張仲景為數不多的,以治療轉筋抽筋為主的方子,芍藥甘草湯值得我們學習和牢記。文老師把它寫出來,一方面科普中醫知識,一方面是想證明,中醫是一門科學、嚴謹的學問,絕不是所謂“作用不明的安慰劑”。我相信,每一個認真學習過中醫的人,都應該對此堅信不疑。本文理論依據:《傷寒論》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醫裡頭很有名的止疼劑。當時,我老師仔細診察,發現舌紅少苔,脈細數,晚上還睡不好覺,于是就給開了芍藥甘草湯的配伍,配了點雞血藤之類的東西。
結果,用藥之後第四天,患者諸證悉平,晚上睡覺不抽筋了。按說,在張仲景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條件太差。因為肝中陰血不足而導緻的筋脈疼痛,不少。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芍藥甘草湯才大行其道。張仲景把這方子記錄在《傷寒論》裡,以流芳百世。
當然,引發痛症的,可不光是上述一種原因。其他類型的疼痛,用芍藥甘草湯是否合适,就需要辨證論治了。但從臨床觀察來看,部分人,到了一定年齡,反複出現抽筋兒、拘攣、麻木、筋疼的毛病,證屬肝陰肝血不足的,還是占了很大比例。在中國傳統養生文化中,筋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古人修煉的武功都與筋有關,比如,我們經常在電視裡看到的分筋錯骨手、分筋擒拿法、收筋縮骨法等,甚至還有一本專門用來練筋的書,那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易筋經》。如果想要廢掉一個人的武功,挑斷其腳筋就可以了。
為什麼一個武功高強的人挑斷腳筋後,就幾乎變成廢人了呢?這是因為筋是附着在骨頭上,起到收縮肌肉、活動關節和固定的作用,人體的活動全靠它來支配。如果人體沒了筋,就會成為一堆毫無活力的骨頭。
前段時間,醫生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大意是說,冬季來臨,氣溫偏低,人的血管大幅收縮,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抱怨半夜小腿容易抽筋,即使穿上保暖衣褲,還是沒有改變。這個時候,建議大家常喝芍藥甘草湯。
芍藥甘草湯來源于張仲景的《傷寒論》,其證原文如下:“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幹,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幹姜湯與之,以複其陽;若厥愈足溫者,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這個方藥很簡單,白芍20克,甘草20克,用水煎服或者代茶飲都不錯。
此方中,芍藥性酸,酸味入肝,《素問·五髒生成》:“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而肝處的位置又非常特殊,有将軍之官,主謀慮,益陰和營。甘草性甘,歸十二經,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以至抗癌等藥理作用。在中醫上,甘草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藥。說句不好聽的,甘草就像一隻“打不死的蟑螂”,在哪裡都能生活,哪裡都有它的身影。因此,入十二經的甘草再加上住筋骨的芍藥,二藥合用,酸甘化陰,陰複而筋得所養,則腳攣急自解。藥理研究表明,芍藥、甘草中的成分有鎮靜、鎮痛、解熱、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有道是“攣急,用甘草以生陽明之津,芍藥以和太陰之液,其腳即伸,此即用陰和陽法也”,所以,全方有柔肝舒筋,緩急止痛,斂津液、養陰血的功效。
一到冬天,中老年人常出現的小腿抽筋,主要是腓腸肌抽搐引起的,因為一旦血管因溫度低而大幅收縮,或肌肉疲勞,便容易抽筋。而芍藥甘草湯有松弛、舒緩作用,隻要有酸痛緊繃的症狀兼有情緒緊張、脈弦等狀況,也就是中醫所謂肝郁氣滞的表現時,便可以考慮該方。發生小腿抽筋時,盡量把抽筋的腳掌向上翹,可以改善不适。平時,也可以用雙手拍擊,或以手捏拿該處肌肉,多按壓附近穴位,如中、足三裡與陽陵泉,還有助減少腿部的退化,對容易小腿抽筋者也有幫助。
毫不誇張地說,芍藥甘草湯是酸甘化陰的典型的方子,有養血柔筋,緩急解痙的效果。有一本書叫《朱氏集驗方》,它把芍藥甘草湯叫去杖湯,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腿疼時不得不用拐杖,用完這張方子以後腿不疼了,不用拐杖了,那就把它叫做去杖湯吧。
幾年前,醫生到湘西義診,在路上碰到一個老頭拄着個拐杖從家裡往外走,恰好有一個高高的台階,他怎麼也邁不過去。醫生就順手扶了他一把。醫生發現他即使在平地上走路,也是一瘸一拐地,看上去右腿好像使不上勁。出于醫生的天職,醫生問他老人家,腿有什麼問題。他歎了口氣說,這右邊的腿不知道怎麼回事,從屁股開始往下,肌肉全部痙攣、抽筋,用不上勁。
醫生問他是怎麼引起的,他說他以前是鄉裡幹活的一把手,經常拉着牛車替人家耕田,長年光着腳在水裡走來走去,一年大概有好幾個月都這樣的。不去幫人家耕田的話,他就在家裡,當赤腳醫生,經常給人家看個頭疼腦熱的,現在自己都變成這樣了,四處求醫,更談不上給人家看病了。而他自己也搞不清楚為什麼突然間就這樣了,也試過很多藥物,也做過按摩,還做過針灸,都沒有什麼效果。
醫生伸手摸摸老人家腿上的肌肉,果然和正常的肌肉完全不一樣,緊繃着。醫生心想這麼重的病,這麼長時間,醫生也不敢肯定能有什麼特别的效果。不過既然是肌肉痙攣為主,醫生就試着用芍藥甘草湯。于是,醫生跟老人家說,我是一名中醫,興許可以用中藥來試一試。被腳痛折磨了很久的老人同意了,他說管它能不能好,先試試吧。醫生給他開了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再用治療痙攣拘緊的伸筋草10克,以及木瓜10克。既然受涼加重,醫生就加了炮附子10克,另外老人家經常心情不愉快,醫生就加了蘇梗6克,一共6劑,醫生讓他先試一試。然後,醫生給他留了電話号碼,方便聯絡,之後醫生就回城了。
大概過了幾個月,醫生愛人的單位組織旅遊,正好是去湘西,而且離老人的家不太遠。醫生給愛人畫了一個簡陋的線路圖,叮囑她去看看老人的腿好了沒。
一個多星期後,愛人給醫生帶來了意外驚喜,從相機裡看,老人家的腿站得非常直,拐杖也不見了,精神氣也好了不少,這說明醫生給他開的藥方是有用的。可愛人說,老人家的腿之所以能好得這麼快,我隻起了一半的作用。醫生說此話怎講,愛人說,你給他開的方藥是6劑,但事實上老人家吃了60劑才好的。這個數字的确令我大吃一驚,也說明兩個問題,一是老人家吃完6劑後發現效果确實不錯,二是他的寒氣太重,的确需要這麼多天才能恢複正常。
芍藥甘草湯是小腿痙攣的“去杖湯”。
而在我們生活當中,每當夏日炎炎,人都熱得揮汗如雨,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喝一杯冰涼飲料、冰鎮啤酒、哪怕是冰鎮礦泉水也行,再吃一盤透心涼的冰鎮西瓜,來一支美味的冰激淩、冰棍,然後在空調屋的辦公室裡一待一整天。這樣的日子估計天上的神仙也會眷戀。可是,到了晚上,下班出門,你就會發現腿腳肌肉收縮僵硬,腿肚子發酸發沉,腦袋犯暈,甚至連走路都會覺得别扭,感覺雙腿不像是自己的。這證明寒邪之氣早就已經侵入你的體内了。
這種情況和醫生前面講的冬天老人血管收縮引起的腿抽筋是一個道理,都是因為寒邪入侵,最好的辦法就是給自己熬一碗芍藥甘草湯,可以加入白芍30克,桂枝15克,木瓜20克,甘草20克。這裡的桂枝解表散寒,木瓜是通經絡的。如果覺得麻煩的話,用它泡水喝,喝上一段時間效果也會很不錯。
總之,芍藥甘草湯是《傷寒論》中治療足攣急不得伸的名方。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此方對橫紋肌、平滑肌的攣急,不管是中樞性的或末梢性的,均有鎮靜作用。腓腸肌痙攣多與供血不足有關。芍藥甘草湯用桂枝擴張微血管,改善局部供血;加入舒筋活絡、緩急止痛的木瓜,對腓腸肌痙攣有顯著療效。
如果說桂枝湯為群方之魁,那麼,芍藥甘草湯則是小方之首。縱覽古今中醫典籍,尤其是近幾十年來、國内各期刊雜志,其涉及臨床各科最為廣泛、效果最為顯著,在小方之中,當屬芍藥甘草湯。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後來有人戲換成“熟讀小方證治三百首,不會診病臨床也能診”。雖然誇大些,但其中也有一定道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