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一詞,首見于《呂氏春秋》。其曰:“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生之謂也”。養生亦稱攝生,治身,道生,衛生等。從字義上看,養生,即護養生命之意。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手段或方法護養人體生命的主客觀行為,或根據人體生命過程的活動規律所進行的一切物質與精神的心身護養活動,才稱之為養生。
養生是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緩衰老的措施和方法。養生,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中國養生學,可謂源遠流長。養生内容極其豐富,《素問·上古天真論》将其歸納為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等幾方面。晉朝張湛在《養生要集叙》中将養生内容歸納為十項:啬神,愛氣,養形,導引,言語,房室,反俗,醫藥和禁忌。
從現代科學來看,養生學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中醫學、康複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饪、運動學、道學等等。
養生的精神實質,是要做到保養正氣,防禦病邪侵蝕機體;同時,要順從四時氣候的變化,适應外界環境,使機體與自然界協調,從而達到保持人體自身的健康,做到有病早治,無病早防,樂觀豁達,體魄健壯,以達壽終天年。
上一篇
針是紮出來的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