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女人經血不走的病因在哪裡





經血是經期血運的一種狀态。所謂月經,是指有規律的、周期性的子宮出血,又稱為月事、月水、月信、例假等。出血(即經血來潮)的第一天稱為月經周期的開始,兩次月經第一天的間隔時間稱為一個月經周期,一般為28~30天。周期長短因人而異,偶爾提前或延後不超過7天仍可視為正常,即月經周期不應少于25天,也不能超過35天,正常月經持續2~7天,一般為4~5天。以上列舉的這些條件,均為正常的生理範疇之内。如果經期延長是指月經周期正常經期超過7天以上,或者7天以上方淨者。經血一個月為一個周期,如果7天以後經血長期不走,就稱之為。曾有一位女士,因經血不走來診,我為她運用中醫外治法……經絡調整法 ,僅僅經過4天的治療,就使經血得到有效的控制,恢複到正常的生理功能。
這位女士,四十九歲,月經來潮7天仍血紅不走,持續半個月仍然不見好轉來我處診治。月經來潮超過7天不走,應屬于婦科的一種病态反應,需要對病症做出正确的診斷,然後辨證施治。
脈診是判斷病症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這位女士來診後,我首先通過脈診洞察體内髒腑的運轉狀态,以确定發病的病因。從脈象上看,肝、脾脈虛,而餘脈平,脈象足以說明患病的病因在肝、脾,肝脾兩個髒器當中,脾為主,肝為輔,脾髒功能失調,是患病的主要病因。 祖國醫學認為,“脾主統血”,統有統攝、控制之意,乃指脾有統攝或控制血液在脈管中正常運行,而不溢于脈管之外的功能。《難經.四十二難》中說,脾“主裹血,溫五髒。”因脾虛,濕熱下注,可令脾之清氣不升,濕熱交阻,困擾胞宮,少腹綿綿而痛;青陽不升,無力固攝,白帶、經水淋漓。清.尤在泾《金匮翼》中說,“脾統血、脾虛則不能統血,;脾化血,脾虛則不能運化,是皆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這位女士經血不走的原因,是脾統攝功能失調,緻使血液外溢而經血不走,所以,脾髒應為經血不走的主病。
病因确診後,選用了中醫外治法……經絡調整法治療,在治療上根據病因,我選擇了脾經、胃經和心、小腸經、心包經、三焦經。從陰陽五行的關系上看,脾、胃在五行中為土,心、小腸、心包、三焦在五行中為火。脾為陰土,胃為陽土,點按脾、胃經絡上的穴位,使之髒腑的陰陽平衡;心、心包為陰火,小腸、三焦為陽火,點按心、小腸、心包、三焦等經絡上的穴位,以火補土,以心補脾。運用此方法,補氣攝血,以加強其血管内平滑機對血液的固攝之力。
此病症僅經過幾天的治療,病症就得到有效的控制,恢複其生理功能。治療的效果說明,對病因的判斷,以及采用的治療方法是正确的,是切實可行的。同時也向我們說明,無論身體上患有何種疾病,其病因均應在五髒之内,絕不會脫離五髒之外。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