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表皮樣囊腫(skull epidermoid cyst,SEC),表皮樣囊腫也稱膽脂瘤,位于顱骨内者少見,僅占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及腫瘤樣病變的0.25%,屬于本病的硬膜外型,僅占顱腦所有EC的10%,為胚胎3~5周時上皮異位所緻,常位于顱縫處(骨侵蝕型),也可為獲得性。病變緩慢膨脹生長,局部骨質受壓。病理學特點為囊性腫物,囊壁為無血管的複層鱗狀上皮,無皮膚附件,囊内為豆渣狀物質,部分可見甘油三酯、鈣化、出血及肉芽組織。SEC可見于任何年齡,以32~38歲最常見,無明顯性别差異。臨床表現為局部頭皮隆起,無壓痛,若大部位于顱内者可産生顱内腫塊的占位效應,出現顱内壓增高、抽搐等,累及眼眶可出現眼球突出及複視。本病預後良好,少數可惡變。
CT與MRI特點①部位及形态:位于額骨、頂骨、枕骨及蝶骨,鄰近骨縫處。呈類圓形,邊緣較光整,部分位于骨内、部分為與顱内者則呈囊袋狀。少數較小者可完全位于闆障内;
②CT平掃多呈低密度影或低密度為主的混雜密度,鄰近顱底者常可見鈣化,呈斑點狀或包殼狀。骨窗對骨質破壞顯示清楚,一般為境界清楚的骨質缺損區,邊緣可見硬化,殘留皮質骨有輕度膨脹,内外闆翹起呈火山口狀。SEC也可為等密度、高密度及混雜密度,其密度特點取決于其内部的甘油三酯、膽固醇、出血、蛋白含量及鈣化等,含有甘油三酯及不飽和脂肪酸時可見脂肪密度;
③MR平掃典型表現為T1WI低信号及T2WI不均勻高信号,FLAIR序列為不均勻高信号。增強掃描一般無強化,少數見包膜強化。強化原因不明,可能由于繼發感染或缺乏血腦屏障,或鄰近硬腦膜、包膜有細小的腦膜血管供血,此點與顱内其他部位EC表現不同。所有b值的DWI上SEC均為高信号,表明内部成分并非自由水;
④不典型SEC可為CT高密度,原因是囊腫内出血、蛋白成分較高、多核白細胞及角化物等。MRI上不典型者可為T1WI高信号,可能因為含甘油三酯與不飽和脂肪酸、蛋白成分較高,壓脂後可仍為高信号,支持此理論的依據是MRS顯示腫物内部顯示符合脂質的波譜。也有作者研究認為短T1是由于病變幹燥、内部自由水減少所緻。
簡要病史
A
B
例1,男,44歲。頭暈10餘天。A
B
C
D
例2,男,75歲。頭暈、惡心,外院CT顯示“左颞葉腫瘤”。 CT與MRI所見例1,CT平掃(圖1A),枕骨右側内闆局限性缺損,局部見一類圓形分葉狀腫物向小腦半球突出(箭),内部為低密度。局部骨缺損處呈火山口狀。CT增強掃描(圖1B),上述病變邊緣輕度強化(箭),并見少量點狀高密度影(鈣化)。
例2,CT平掃(圖2A),左颞部圓形低密度腫物,邊緣為環狀稍高密度(箭),腫物向鄰近顱骨内“嵌入”,局部顱骨缺損。T1WI(圖2B),腫物大部為高信号(箭),内部混雜不規則低信号。T2WI及FLAIR(圖2C,D),上述腫物周邊為環形低信号(箭),内部大部分為不均勻高信号。
最後診斷均為顱骨表皮樣囊腫。
鑒别診斷①顱骨炎性病變,特别是結核,破壞區内見泥沙狀死骨,破壞區邊緣輕度硬化;
②顱骨皮樣囊腫:CT與MRI可見脂肪密度及信号,内部可有鈣化;
③單發轉移瘤與漿細胞瘤:轉移瘤有原發瘤病史,漿細胞瘤需經病理學檢查及骨髓檢查診斷;
④Langerhans組織細胞病:常見于兒童,臨床上可有尿崩、突眼等症狀,骨破壞區可見軟組織腫物及明顯強化,骨窗顯示骨破壞處皮質呈“檐狀”翹起;
⑤顱骨血管瘤:骨破壞區内見斑片狀高密度影及放射狀骨針,增強掃描明顯強化,并見血管進入;
⑥顱骨囊腫:常見外傷後,邊緣清楚,無硬化;
⑦顱骨巨細胞瘤:颞骨及蝶骨多見,内見分隔及局部軟組織腫塊,增強掃描明顯強化。
簡要讨論顱骨EC的特點是鄰近骨縫,呈邊緣清楚的骨質破壞,典型表現為CT為低密度,DWI顯示擴散受限。不典型者顯示為CT高密度、T1WI高信号,增強掃描可見包膜強化。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