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經方臨床醫案練習【第115期】

薛某,男性,38歲,1965年10月13日初診。患陽痿不舉已2年,服滋補之品甚多,不見效應。常有胸悶太息,少腹拘攣痛,小便急迫,下肢酸軟,精神不佳,小勞則兩眼發酸,視物昏花,舌苔白微黃,脈弦細。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葛根加半夏湯

注: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期原醫案

任某,女,21歲,1965年12月21日初診。昨天感冒頭痛、頭暈、身痛、腰痛、惡心欲嘔、惡寒,素有腹痛大便稀,脈浮數,苔白脈浮數。

處方:葛根12g,麻黃10g,桂枝10g,生姜10g,白芍10g,大棗4枚,炙甘草6g,半夏12g。

上藥服1劑症大減,2劑症已。

按語

舌苔白,惡寒,頭痛,身痛,腰痛,太陽傷寒。素有腹痛大便稀,太陰。頭暈,惡心欲嘔,裡飲上犯、半夏證。證屬太陽太陰合病,為葛根加半夏湯證。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33條: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各家論述

《古方選注》:葛根湯,升劑也;半夏辛滑,芍藥收陰,降藥也;太陽、陽明兩經皆病,升阖失機,故以升降法治之。麻、葛、姜、桂其性皆升,惟其升極即有降,理寓于其中。又有芍藥、甘草奠安中焦,再加半夏以通陰陽,而氣遂下,嘔亦止,是先升後降之制也。

《傷寒今釋》:葛根湯雖能運輸消化管中之水液,然水在胃而不下降者,因胃無吸收水分之能力,必加半夏以止嘔降逆,使水液下達于腸,然後葛根湯能成其運輸之功也。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