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經典|國畫用墨技法

一、用墨:

1、淡墨:水多墨少,濃墨加水調之。

經典|國畫用墨技法

淡墨描遠山景

2、濃墨:墨多水少,研至八分。

3、焦墨:黑墨乾而近燥者。将墨汁置于硯中,用墨錠反複研之,濃稠後即得焦墨,用于點苔、點睛,調整畫面輕重的作用。

經典|國畫用墨技法

焦墨寫生

4、宿墨:隔夜之墨。即所研之墨在硯内存放數日即可得宿墨,作畫易枯潤、蒼茫。

經典|國畫用墨技法

宿墨山水

5、潑墨:全用濕墨潑紙畫成,單層墨色變化,蒼茫淋漓,而無筆痕。

經典|國畫用墨技法

潑墨山水

6、 破墨:在畫末乾之際,以濃墨或淡墨補筆;不同墨色互相滲化,形成五彩墨色之韻味。破墨之法,淡以濃破,濕以幹破。皴染之法,雖有不同,因時制宜可耳。”又說:“齊白石作花卉草蟲,深得破墨之法,其多以濃墨破淡墨,少見以淡墨破濃墨。”潘天壽認為用墨:“在幹後重複者,謂之積,在濕時重複者,謂之破。”作畫用破墨法,目的在于使墨色濃淡相互滲透掩映,達到滋潤鮮活的效果。

7、積墨:由淡墨開始,層層積疊,但明暗不同層次的墨色,不互相渲染或混雜,而是層次分明。

經典|國畫用墨技法

範寬《雪景寒林圖》(積墨法)

8、飛墨:在輪廓內部皴後,用濃淡墨烘染絹背。

9、搭墨:毛筆調淡墨後,以筆尖復沾濃墨,下筆即有濃淡效

10、退墨:又稱陳墨,舊墨即年代久遠之墨。

11、埃墨:即鍋底灰:用于工筆畫渲染,比松煙要好,畫蝴蝶和鳥的羽毛,用此墨幹擦酷似原物的質感效果。

二.五色六彩:

1、五色:乾、黑、濃、淡、濕。

2、六彩:黑、白、乾、濕、濃、淡。

3、濃、淡、乾、濕、枯、澀。

墨分五色是指用筆方面的墨色變化,五色即:濃、淡、幹、濕、燥。

在中國畫裡,“墨”并不是隻被看成一種黑色。在一幅水墨畫裡,即使隻用單一的墨色,也可使畫面産生色彩的變化,完美地表現物象。“墨分五色”,那墨色有“幹、濕、濃、淡、焦”五種,如果加上“白”,就是“六彩”。其中“幹”與“濕”是水分多少的比較;“濃”與“淡”是色度深淺的比較;“焦”,在色度上深于“濃”;“白”,指紙上的空白,二者形成對比。

墨是黑的。可有人說:墨分五色。尤其好墨,落紙濃而不滞,淡而不灰,層次分明。甚至有人講:有佳墨者,猶如名将之有良馬也。這自然指的是畫家,在他們眼裡,墨不僅斑斓五彩,而且絢麗有情。這當然說的是松煙墨或油煙墨。

三、各種墨色的特點及用途如下:

“幹” 墨中水分少,常用于山石的皴擦,可産生蒼勁、虛靈的意趣。

“濕” 墨中加水多,與水調勻運用,多用于渲染,或雨景中的點葉、點苔、使畫面具有濕潤之感,或用于潑墨法,表現水墨淋漓的韻味。

“淡” 墨色淡而不暗,不論幹淡或濕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于畫遠的物象或物體的明亮面。

“濃” 為濃黑色,多用以畫近的物象或物體的陰暗面。

“焦” 比濃墨更黑,用于筆蘸上極黑之墨是為焦墨,常用來突出畫面最濃黑處,或勾點或皴。

國畫曆來以墨為主,色為輔,所以中國畫之墨就是色,古人有“墨分五色”之說,還有“五墨”和“六墨”之分,“五色”指一筆畫出要有從濃至淡的多種變化。

所謂“五墨”和“六墨”則是說整體的墨色變化,五墨法将墨色分為焦、濃、重、淡、清。這是指墨色由深、厚、幹的焦墨向淡、薄、濕的幾近清水的過渡,形成不同層次的墨色的變化,一般由濃到淡是畫面的主調。焦墨較為少用,僅用在提神醒目和調整畫面輕重關系的地方。清墨,主要是參加墨韻和層次,使畫面既豐富變化又調和統一,而“六墨”将墨色分為墨、白、濃、淡、幹、濕。它既講了墨的黑白濃淡的過渡變化,又講了運墨時幹到濕的水分控制,也就是說墨色的濃淡和幹濕相互作用,才出現了幹濃墨和幹淡墨,濕濃墨到濕墨的多種變化。

國畫産顔料的重要性不及于墨,但對表現層次和畫面氣氛大有益處。

四、用墨技法:

1、平塗 就是用一種基本的墨色平均塗在畫面上,一般用于某種物象和畫面,避免亂、碎。墨色一般較淡。

2、 積墨 它有别于平塗的是平塗是一次性完成,而積墨法是多次累積。方法是先用濃淡不同的墨染或點出畫面所需部分,待幹後再用濃淡不同的墨進行點染,如此反複多次,積墨次數雖多,墨色不可僵死。要既黑又透,層次豐富:最忌死墨團,同時在積的過程中,要注意筆的交錯、重疊的變化以及點染面積的大小變化。

3、 破墨 即用一墨破另一墨。它與積墨不同的是,待未幹時加,它有濃破淡法和淡破濃法。

4、 潑墨 用于大寫意,其法是用大筆先飽蘸水分,筆尖再蘸濃墨,稍作濃墨調和,然後筆尖再蘸濃墨,焦墨,使筆上墨色從焦墨自然過渡到清墨,然後大筆揮灑,橫塗豎抹,盡情盡意,水墨淋漓。這種墨法易出枯濕濃淡皆備之效果,如不足則可再用水墨破之。

5、沖墨 有水沖墨和墨沖水之分。水沖墨是先将物象用重墨畫出大意,再用水或淡色墨水淋或傾倒畫面上,使原來黑色盡量滲化,待效果理想時即用熱風機定型。水沖墨可分為二種,其一是乘濕立即沖之,其二,等墨色稍幹而未幹全幹時沖之,這樣原墨部分定型,部分被水沖掉,效果和上法不同,墨沖水是先用在畫面上畫或淋,再用濃淡墨淋或沖之。這種方法可在宣紙下墊上墊子,一種是不吸水的墊子,讓墨和水在紙上流,出現一種動感的墨色效果:另一種是墊上一種吸水的墊子,墨淋或倒上會立即被下面的墊子吸掉,效果與前一種不同。

6、吸墨 是用筆在玻璃或不吸水的紙上畫物象,然後讓其在上面流動出肌理效果,再将宣紙平放其上吸之,再利導因勢勾畫出畫面。還有一種是在宣紙上用水畫出物象,然後用筆蘸上濃墨,水分要極少,在紙上平抹,有水畫過處幹墨就被吸上,并自然滲化,再加工點畫即成。

7、讓水法 讓水法即墨讓水。先用水在畫面上畫出物象,再用墨和色畫于其上,有水部分墨就讓開,無墨部分墨就自然暈化,如畫月亮、先用水畫出月亮,再用淡墨大筆鋪上雲彩(或夜空),月亮就被烘托出來,畫水塘也可先用水拖出水之波紋,再以大筆淡墨鋪水,水紋處墨讓開,水的感覺甚佳。

8、 趕墨法 近似沖墨,不同處在于沖墨是無必然,是依形整形,趕墨是将墨趕到自己預定的範圍内,有必然性,如畫夜景、梅花,要讓梅花幹枝朦胧,可用墨先畫梅花幹枝,然後用水筆在線條一邊趕墨,讓墨線向所需的一邊滲化,這時的梅花既保留了原有筆觸,又滲暈化朦胧夜景效果。它還有一用處,就是在作畫時由于沒有注意。墨滲化過渡,超出範圍,也可用清水筆将墨趕回,這樣較能控制水墨的滲化。

9、 膠結法 有和膠有骨膠,木膠等,也可用膠水代替。一是将膠溶于墨中,所畫出的線條無明顯筆觸,滲化很快,滲化的邊緣清晰,即所謂“結邊”,二是,用膠在宣紙上畫物象,再用墨覆其上,有膠處墨讓開,無膠處正常滲化,形成有膠處露出白線,無膠處墨氣淋漓。

10、排結法 用大量墨鋪開後,未幹時即用食鹽少許灑在墨上,鹽水會将墨漸漸排開形成不規則斑點,其斑點邊線清晰自然,然後用熱風機吹幹定形。

11、 暈結法 所用紙張選用适當濃度的洗衣粉水刷一遍,待幹後即可使用。用濃淡墨大筆畫出物象,稍後用水點灑于墨上,有墨處出現大小不等的斑點,由于洗衣粉的作用,斑點會漸漸擴大,然後再用水噴在上面,最好往一個方向将紙豎起斑點會暈化變大,且向同一方向暈化,畫面會出現冰淩效果和冰雪效果。

以上是關于用墨的技巧的概論。

五、在中國水墨畫的墨的使用方法上大緻如下:

淋法 用細長的硬毫筆,飽蘸墨色,筆身垂直于紙面,先讓墨色自然滴落,然後逐漸用力向下滴灑,将筆上墨色灑完,如果不夠,可反複多次。

滴法 用大筆飽蘸墨色或青黛色雜墨水用手指将筆上墨色擠滴于紙上,讓其自然滲化,小畫可直接滴。

灑法 用筆蘸墨色,不宜過多,甩灑于紙上可用于現風、風雪、風中楊柳等,宜于表現風中動感。

彈法 即用指蘸色墨彈于紙上。

以上四法可綜合應用,不必拘泥一法。

渲法 用淡墨将物象的明暗,凹凸進行部分強調,用筆的中鋒、側鋒均可,墨不宜太濕,也不可過幹。幹墨渲稱為擦,也可幹濕并用,先幹後濕或先濕後幹,加強物象質感。

刷法 用大筆橫掃,或用排筆、底紋筆也可,此法宜大面積鋪色用。

捽法、擢法 即下筆的動作的名稱,捽用筆直下緩提,似揪住一物而後拉之勢;捽點厚實。擢法用筆直下快提下得緩,提得快,好像拔毛較爽勁。

以上介紹的墨法隻是梗概,主要是多實踐,在完成一副作品時單一法有時是不夠的,隻有多法混用,才能豐富,出現生機。一般在用筆方法,筆中含水少,易出現幹筆飛白,含水量多,墨色滋潤清明,行筆快則易出飛白,慢則墨飽滿潤澤。行筆快而含水少,紙上留墨即枯又少,宜于畫透明之物,反之,則可産生飛白,又不失明快滋潤,且用筆又顯潇灑自然,不粘不滞。在作畫時往往不是故意用枯墨慢筆而是先以濕墨,待筆上水份漸漸少時,行筆随少變慢,直到把筆上的墨用完,才有一氣呵成的感覺。墨的變化就會豐富多彩。對于筆的側鋒易生飛白,在皴擦紋理時常用,中鋒墨線園渾,快則有飛白,但相對側鋒,飛白少。

六、用墨要項:

1、輕重疾徐,濃淡乾濕,淺深疏密,流麗活潑。

七、各類“墨”的制作方法:

A、宿墨 宿墨在墨韻的表現上十分的豐富,能寫出“活”的味道,并且能生出一種舊氣,能達到線條質感強,能有效達到水墨分離的效果。

宿墨的制作方法:

1、宿墨的制作可以用一得閣自己制作,方法是先把一得閣煮(文火)一下,煮至黏糊狀,有時候會看到盆底沉膠糊了,不要緊,這是把一得閣中膠的成分給破壞了,這是第一步。然後把墨諒幹,幹了再泡開,如此反複幾次更好用。寫的時候先蘸水,後蘸墨,墨和水的層次便會顯現出來。用有顆粒的宿墨,寫出來的字很有質感。做的時候如果嫌墨少了,千萬不能重新加墨汁。

2、宿墨:将一得閣墨汁倒入瓷碗,擱置于窗台,直至陽光曬成幹塊狀(南方的朋友注意氣候),然後加水使用。開始時水量可少一些。寫完後即又可續水,稍加調試即可使用。這樣能達到線條質感強,能有效達到水墨分離的效果。

3、用墨一般研墨,但研墨一般不立即就用,而是将墨蓋好後放上一、兩天。用的時候,在旁邊放一碟清水,将筆吃飽墨後,筆尖輕點一下清水再寫。

4、用冷開水磨墨,放置幾天幾夜,等自然幹後。[書法用的濕法制宿墨]

5、磨了墨,等墨自然幹透(量要少,要不,怎麼能很快幹呢?),再加水重磨,那種顆粒感就出來了,且不臭。[國畫用的濕法制宿墨]

6、磨出來的墨加寫明礬第二天就是宿墨了。

7、先用熱水泡墨條,2、3天後墨條發胖,膠滲出,倒掉水和膠。接着泡幾個回合,墨就泡透了。這時容易臭,需要換涼水,在重複前面。這樣,大部分膠就出來了,墨也損失的差不多了。 直到水清了,放多長時間都沒有異味,這就成了要費很長時間,但保存卻很簡單,隻要有水不幹就行了。中間過程中,那些黑水有時也可用,膠重,沒有筆痕,有特殊效果。反正墨泡透後,也可以邊做變用,一般質次墨無論怎樣做都發臭-------現在還是覺得浪費,不如買老墨,直接用,很好用。

8、拿二塊松煙放在鍋裡一煮,完後找個大口玻璃瓶裝好放在冰箱冷藏,用時挖一些出來,用開水一沖好用的很。

9、把墨塊搗碎後煮(是很臭),然後要放在太陽底下曬。

B、到農村親、友家取鍋刮鍋埃(傳統農村燒柴,當中以松、杉、檜、柏為主)

經典|國畫用墨技法

鍋底灰黑色下有黑的硬層,有點晶狀的感覺

經典|國畫用墨技法

研磨

經典|國畫用墨技法

加鹿膠水(每次份量約兩茶匙)混和

經典|國畫用墨技法

加入四五匙的溫水,把團狀的鍋底黑和勻溶於水中

經典|國畫用墨技法

大功告成!埃墨盤側可以看到一些小顆粒,看來跟墨汁一樣樣黑。

八.用墨的幾點心得

1. 惜墨如金-----先以筆尖沾水,再沾少許墨汁,逕畫完.(以畫石為例:勾完與皴完後,墨漸漸乾時,續使擦筆)。

2. 盡量使用淡墨,一則畫清雅,再則好修改或便於加添內容。

3. 一筆未用盡,而須用淡色時,可將筆尖沾水,再在吸紙上舔掉水份(防隂),再續畫.。

4. 若墨分焦(點苔),黑(強調重點處),中黑(強調之主題或少數近石之勾與主皴),淡(大部之石與主皴),極淡(次皴/染石底/染陰暗面/山坡/樹幹),則取”淡”畫一般之主皴與遠山,畫面不會顯得黑,皴法易掌握,且效果極好。

5. 體會如何調”淡”墨水----在器皿中先滴些微清水,再以筆尖沾少許黑墨和入拌勻,依經驗值調出淡墨。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