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人們對待工作的三種境界

作者/劉桂寬博客:

圖/互聯網 編輯/劉桂寬

人們對待工作的三種境界

據筆者觀察,目前人們對待工作有三種境界,這三種境界是:要我工作,我要工作,快樂工作。要我工作,是一種悲觀主義的态度。我要工作,是一種職業主義的态度。快樂工作,是一種樂觀主義的态度。

舉一個例子,說有個心理學家,一天路過一所正在修建中的大教堂工地,有很多人在烈日炎炎下汗流浃背地敲石頭。他去問第一個敲石工人,說:“請問你在做什麼?”那個人特别沒好氣地回答:“在做什麼?難道你沒看到嗎?我正在用這個笨重的鐵錘來敲碎這些石頭,而這些石頭又十分堅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這哪是人幹的工作?”

他又找到了第二個人,問他:“請問你在做什麼?”第二個人無奈地答道:“我在敲石頭啊,為了每天的工資,為了一家人的溫飽,我才做這件工作,要不然誰願意幹這份敲石頭的粗活?”這個人态度比第一個人要平和得多。

後來他又去問第三個人。那個人臉上一直有一種祥和快樂的光彩,他把手裡的鐵錘放下,擡頭擦了一把汗,很驕傲地跟這個人說:“我在蓋一座教堂啊!雖然敲石頭的工作很辛苦,但當我想到,将來會有很多人來這兒接受上帝的愛,心中像喝了蜜一樣香甜。”

大家看一看,這三個人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樣的,但是他們給出來的答案卻是三個層次。

第一種人的工作态度,就是我們所說的要我工作的境界。他們把所做的工作看作是生活強加給他的一件苦差事,似乎奴隸一般的心态在等待别人去強制自己工作,或者隻将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做事隻知道拿出一小部分力量來敷衍,對工作麻木不仁,隻憑自己的情性做事,所以他是消極被動地工作。

第二種人的工作态度,就是我要工作的境界。他們把工作看作一種責任,他知道要對得起今天的崗位,要對得起他的一份薪水,隻要掙了這份錢,就要幹好這份工作。所以他的工作态度不低于職業的底線,能夠盡職盡責地工作。

第三種人的工作态度,就是快樂工作的境界。他們把工作看作一種樂趣,用樂觀的心情做事,知道自己的工作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他發現了生活實現的空間,發現了工作帶來的快樂,所以他能夠積極樂觀地工作。

孔子說:“君子不器。”也就是說,君子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作為一個容器存在的。容器是什麼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規中矩地擺放在那兒做一份職而已。比如第二種人的工作态度,這就是孔子所提出的“器”的境界;而第三種人的工作态度,就是孔子所說的“不器”的境界。在孔子看來,一個人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是比職業主義更高一層的理想主義。人若失去了理想和責任,就不可能活的快樂。也就是說一個人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為,而在于他所為背後的動機。

思維決定行動,态度決定一切。生活态度,決定人生高度。當你感到工作是累贅的時候,工作就是一種奴役;而當工作使你感到愉快的時候,工作就成為一種享受。熱愛工作的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會找到工作的樂趣。就是在最困苦的時候,也會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