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王陽明的心學精髓是什麼?這三點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陽明先生在曆史中隻是個配角甚至是個跑龍套的,但是近幾年由于《明朝那些事》和主流媒體的影響,終于在曆史中脫穎而出,成為一代名角,備受贊揚。

心學的起源并不是程朱的理學,而是傳統的儒學,繼承孟子的性善論,所以如果不能認識到這一點,那就不能認識到陽明心學的精髓。那陽明心學的精髓到底是什麼?

王陽明提出了很多理論,有“心外無物”、“緻良知”、“知行合一”,到最後還概括出了心學四訣“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但說到底,還是以緻良知為核心,不管是知行合一還是格物緻知都是緻良知的方法,而心外無物則是良知的一種體現。

朱熹理學提出“存天理滅人欲”,所謂的天理就是儒家的三綱五常,是一系列嚴格的道德準繩和行為規範,這種天理下,所有人都被壓得死死的,也就越來越扭曲越腐朽。王陽明曾經也追求這個天理追求格物緻知,但是他後來産生了不同意見,覺得這個天理不妥,真正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所看到的外在都是内心的投射反應,也就是心外無物,而這個心也代表着人的良知,而緻良知就是要把這個良知反映在實踐中。

至于怎麼反映,就是要格物緻知,知行合一,在實踐中運用内心的良知,使得自己的良知得到彰顯,知和行必須同步進行,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一切都是心的體現。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