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是以陰陽五行、髒腑經絡等學說為理論指導,運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使經絡通暢、氣血流通,以達到調整髒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
今天給大家介紹18種小兒推拿手法。在操作方法上強調輕快柔和、平穩着實,注重補瀉手法和操作程序,對常見病、多發病均有較好療效,對消化道病症療效尤佳。
1、補脾經——消化系統疾病
GIF
功效:健脾和胃,補益氣血,清熱利濕,化痰止嘔。
操作方法:一手将患兒拇指屈曲,另一手循拇指桡側緣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旋推拇指末節羅紋面,稱補脾經;
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稱清脾經;補脾經和清脾經統稱推脾經,往返推為平補平瀉,稱清補脾經。
适應症狀:
✿治療脾胃虛弱導緻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肌肉消瘦等;
✿濕熱熏蒸、皮膚發黃、惡心嘔吐、腹瀉、痢疾等;
✿治療脾胃不和導緻的飲食停滞、胃脘痞悶、吞酸納呆、嘔吐腹瀉等;
✿小兒體虛,正氣不足,患斑疹熱病時,可推補本穴。
✿小兒脾胃薄弱,多用補瀉,體壯邪實者方用清法。
2、順運八卦——脾胃和呼吸系統疾病
GIF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勞宮穴)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内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畫一圓,八卦穴即在此圓上。
功效:順運治寒,開胸膈,和五髒;逆運治熱,降胃氣,消宿食。
操作方法:用運法,醫者以右手食、中二指夾住患兒拇指,然後醫者用拇指自乾宮起向坎宮施運至兌宮止為一變,叫做順運内八卦或右運内八卦;
如果從艮宮起以逆時針的方向旋運至震宮止,周而複始的旋運,稱為逆運内八卦(100-300次)。
3、掐五指節——受到驚吓
GIF
效果:鎮靜安神,祛風化痰,通關竅。
定位:位于手背,五指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
操作方法:一般用掐法、揉法。
✿掐法;用拇指甲掐3-5次,稱掐五指節;
✿揉法:用拇、食指揉搓30-50次,稱揉五指節;
✿撚法:用拇食指捏指節撚搓30次。可治扭挫傷引起關節腫痛,屈伸不利等症。
✿經常搓撚五指節有利于小兒智力發育,可用于小兒保健;
✿屈伸法:用拇食指捏拿指節作屈伸活動約3-5次。
4、揉湧泉——肺系病證
GIF
位置:位于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功效: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主治肺系病證,大便難,小便不利,奔豚氣。
5、搗小天心——清熱鎮驚
GIF
位置:手掌面大、小魚際交接處的凹陷中。
作用:通全身經絡,清心火,發汗祛邪,安神,止驚,促進睡眠等。
手法:順時針揉3~10分鐘。
6、平肝清肺——呼吸道外感
GIF
7、順時針摩腹——便秘,積食,内熱
8、拿風池——感冒發汗、頭痛、發熱
9、退六腑——高熱、涼血、解毒
GIF
作用:涼血,止血,解毒,退實火引起的發熱,消炎,消腫,化熱痰等。此穴性寒,虛寒證者忌用。
手法:離心推3~10分鐘。
10、捏擠大椎——感冒、發熱
GIF
11、清大腸——便秘、積食
GIF
位置:食指桡側緣,自食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線。
手法:來回推(清法)3 ~ 1 5 分鐘, 用于有些腸熱,但腸熱不是很明顯者;離心推( 瀉法) 3 ~ 1 5 分鐘,用于腸熱很明顯者。
12、掐四縫穴——厭食、積食
13、揉肺俞——肺炎、咳嗽
14、下推七節骨——便秘、積食
GIF
15、拿肩井——感冒、驚風
GIF
16、分腹陰陽——腹瀉、便秘等消化疾病
GIF
17、橫擦小橫紋——幹咳或咳嗽将愈
GIF
位置:小橫紋在掌面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掌指關節橫紋處。
按摩手法:
✿掐揉法:用拇指甲逐個掐揉本穴(可掐1次,揉3次),稱掐揉小橫紋。
✿推法:用拇指面逐個縱向上下來回推本穴,或使患兒四指并攏,橫向來回推本穴,稱推小橫紋。
次數:
✿掐揉:3~5次。
✿縱推:30~50次。
✿橫推:100~300次。
18、清天河水——低燒,心經有熱
GIF
位置:前臂掌側正中,自腕橫紋中點至肘橫紋中點呈一直線。
手法:向心推,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10分鐘;小兒推拿療法治療範圍廣泛,效果良好,但也有一些情況不适合使用,如下:
✿皮膚發生燒傷、燙傷、擦傷、裂傷及生有疥瘡者,局部不宜推拿。
✿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窩織炎、骨結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
✿各種惡性腫瘤、外傷、骨折、骨頭脫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某種急性傳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結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嚴重心髒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