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渡舟 編輯/九九
九九有話說:後世醫家,專以桔梗為舟楫之使,并提出了“載藥上浮”的方法。殊不知“載藥上浮”有多種形式,而不拘于桔梗之一格。法以證立、方以法随,看劉渡舟老先生分析六大經方載藥上浮的秘密。
***********************************************
《傷寒論》中具有“載藥上浮”作用的共有六方: 三物白散、栀子豉湯、瓜蒂散、大陷胸丸、調胃承氣湯、大柴胡湯。六方的治療不盡相同,藥物也有所差别,但從某種程度講都和“載藥上浮”的方法緊密相連。
這反映了經方組方用藥之巧和構思之嚴,自非一般方書所可及。
令人可惜的是一些研究“傷寒學”的醫家,對經方的“載藥上浮”之法,有的明暗參半,或者避而不談。因此,本着共同研究的态度,談談上述六個方子“載藥上浮”的作用,以就正于同道。
1、三物白散
三物白散治療“寒實結胸無熱證”。由桔梗、貝母、巴豆三藥成方。對于方義的解釋,錢天來說: “寒實結于胸中,水寒傷肺,必有喘咳氣逆,故以桔梗開之;貝母入肺解結;又以巴豆之辛熱有毒斬關奪門之将,以破胸中之堅結”。他的解釋,也代表了曆代注家的共同觀點。
然而,柯韻伯則另具支眼,其見解出衆,認定此方用“白飲”和服,是使巴豆留戀胸膈,而有甘以緩之的意義。柯氏注意到治上病用甘藥的方法,确是難能而又可貴的。然而,他不從桔梗載巴豆上行去作解,反從“白飲”上作文章,似乎舍近求遠,故也不能完全令人滿意。
我認為“寒實結胸”的病變在于胸膈,如用巴豆,而不用引藥上行之法,則巴豆性猛,必一掠而過,不能摧盡結胸之邪。因此,在白散中,用了一味桔梗。這味藥不但能協同貝母以開肺胸氣結,更重要的是它能引峻攻之品,上入至高之分,使之達到攻下寒實的作用。
關于桔梗的治療特點,據張元素說: “桔梗清肺氣,利咽喉。其色白,故為肺部引藥,與甘草同行,為舟楫之劑。如大黃苦洩峻下之藥,欲引至胸中至高之分成功,須用辛甘之劑升之,譬如鐵石入江,非舟楫不能載,所以諸藥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也。”
由此可見,三物白散中的桔梗,有一藥雙關之用;既開胸肺之氣,又載巴豆上行,絲絲入扣,密切病機,其構思之精,值得研究。
2、栀子豉湯
栀子豉湯是治療“虛煩”和懊惱不眠之方,由栀子與豆豉二藥組成。張錫純認為:“栀子性寒,導心中之煩熱以下行,豆豉熟而輕浮,引水液之上升也。” 他講的話,似乎隻說對了一半,而另一半則說得欠考。如“ 豆豉熟而輕浮,”這句話說得就對,至于“引水液之上升”一語,則就值得商榷。
何以見之呢?考《名醫别錄》認為豆豉治“傷寒頭痛,寒熱瘴氣惡毒,煩躁滿悶”。而李時珍則說它“能升能散”。可見它沒有什麼“引水液上升”的功效。
所以,豆豉在此方的作用:第一是清太陽浮遊之熱;第二是輕宣上行,載栀子以清心胸煩郁。所以仲景因證而制方,使栀豉相須以為用。它雖無舟楫之稱,實有載藥之實。這樣去理解豆豉,也就庶幾近之了。
3、瓜蒂散
瓜蒂散是治療胸有寒而痞硬,與氣上沖咽喉、不得息等證。方以瓜蒂、赤小豆兩藥組成。瓜蒂味苦,赤豆味酸,而成酸苦湧洩之義,使病從上越,吐而出之。
服瓜蒂散,又必須以香豉煎濃湯送服,這是取香豉的既能載瓜蒂以上行,又可促進湧吐來實現,務以驅盡胸中之邪為目的。後世的注家疏忽了豆豉有載藥上行之實,對仲景治上之法,多略而不談,乃是千得之一失了。
4、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是治療結胸項強拘急,而如“柔痓”狀的。方用大黃、芒硝、葶苈、杏仁搗研和如彈大一丸,然後加入甘遂末。用白蜜和水煮煎,連渣帶湯,一起服用。
此方極為猛峻,如不用則水熱之結不解;然若攻下太猛,又慮胸上之邪不盡。針對這種病情,一些注家,認為此方是“峻藥緩用”之法,成無己也說它“峻治而用緩”。這些見解,當然也是對的。
然細繹方義,似仍有可議之處,現補述如下:此方藥雖峻,而用量則輕,而又用白蜜煮服,即峻藥緩用之意。但也應看到,大陷胸丸是治結胸“項亦強”的,如果沒有白蜜的緩戀硝、黃、甘遂之功,也就不能驅盡在上之邪。所以白蜜既能滋潤項強,又能載藥上浮,這一事實也須予以重視。
5、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是治療陽明燥熱證的。燥熱初結在胃,而使胃氣不和,發生谵語、心煩、便秘,蒸蒸發熱等證。方由大黃、炙甘草、芒硝三藥組成。此方屬于瀉下之劑,因其硝黃兼用,瀉下的作用是很強的。但是,仲景又加了一味甘草,經蜜炙之後,補中益氣,以羁絆硝黃瀉下之勢,自是不言而喻的。
甘草緩戀硝黃,如船載鐵石入江而不沉,起到了載藥上浮的作用。所以《長沙方歌括》一言點明:“調和胃氣炙甘功”。
《衛生寶鑒》認識到調胃承氣湯有瀉熱于上的作用,故于本方另加黃連、犀角以治陽明胃熱上熏于面的“燎面”證。
餘在臨床治療胃火牙痛、口臭、鼻衄、頭痛等證,亦每用此方而取效。這也說明了調胃承氣湯有瀉熱于上的作用。
6、大柴胡湯
大柴胡湯是治療少陽病邪未解,而陽明燥熱又成。其證以口苦、便秘、嘔不止、心下急、疼痛拒按、郁郁微煩為主。
此方由柴胡、黃芩、半夏、生姜、枳實、芍藥、大黃、大棗等藥組成。查其方義,用小柴胡湯,減人參、甘草以外解少陰之熱,加大黃、枳實、芍藥等酸苦寒涼之品,以瀉陽明内結之熱。
必須指出,方中的生姜,用到五兩之多(幾乎超過小柴胡湯的一半) ,這是有其深意的。因為少陽病位,在于脅下,屬于半表半裡的病變。所以隻能和解,而禁用汗、吐、下之法。那麼,大柴胡湯,為什麼又用大黃呢?
尤在泾則認為大柴胡湯是少陽病的權變之法,也是不得已之兵,故在用大黃的同時,又倍加生姜的劑量,使之協半夏以治嘔,又可賴其辛散之性,引大黃而上行,又能使少陽樞機不緻内折,此所謂有制之師。若不用此,則大黃、枳實肆無忌憚,逞其瀉下之能,則必先挫傷少陽,使少陽之邪非但不解,恐反随之而内陷。
由是觀之,大柴胡湯用辛開以制其苦降,雖與甘草緩戀之法不同,然绾大黃于上,不令其速下,其義則一。何況生姜又能助柴胡以解在外之邪,也是一藥兩用之法。
總的來說,“載藥上浮”之法,首先創見于《傷寒論》。從以上六方的分析,即可以證明。
-----------------------------------------------
※※閑聊片刻※※
咳咳……今天感冒咳嗽。話說我隻要生病,一定要吃中藥;一吃中藥,必須要找裴永清老先生開方才會有效。我知道有人認床,有人認馬桶,有人和我一樣生病認醫生的嗎?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愛感冒啊,大家注意身體,看完文章早點睡覺。晚安~~
==============================
喜歡“最美中國方”今天的文章,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也歡迎告訴我們你的經驗和體會,你的思索和疑惑。我們共同探讨,一起成長!
熱愛中醫、關注健康的朋友,請加入“最美中國方”。可選用如下兩種方法:
① 請在微信“添加好友”→→“搜索公衆賬号”裡查找“zuimeizgf”
② 或者點擊本文右上角按鈕後,選擇“查看官方賬号”→→“關注”
下一篇
信息技術的發展曆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