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養生的鼻祖莫過于黃帝了,岐黃之書,看似玄乎,實則智慧,不但充滿哲學感,也充滿生活感,用心感知古人對生活的觀察和總結,才領悟中醫經典的自然、簡單、科學和奧妙。
黃帝與歧伯在内經裡讨論四氣調神大論講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不治已病治未病",這兩句話不但是四氣調神論的亮點,也是中醫養生的精華!更是幾千年中醫對四時養生的高度概括,指導現實生活中養生的明燈。
春夏為什麼要養陽,秋冬為什麼要養陰,養陽怎麼養,養陰又怎麼養,這都跟春夏秋冬的氣候特征給人體帶來的影響有根本上的關系。春三月,氣溫回暖,陽氣初生,萬物發陳,人體需要适當的補充陽氣來适應發陳的自然需要,為夏天的生長打下基礎,而到了夏天,氣溫升高,暑氣酷酷,天地之間陽氣大發,萬物生長茂盛,這時人體腠理大開,宣洩暑氣,與自然環境同步共振,所以人體陽氣外耗,反而需要補充陽氣,增加身體的抵抗力,同時也是趁着腠理開竅的時候将寒氣趕出去,一舉兩得。這時順着大自然規律做,秋天才有收。
那麼秋冬為什麼養陰呢,秋天到了,天氣平緩下來,不再酷熱,也不再雷雨交加,天氣開始刮風,地氣不再蒸騰而變得清明,正所謂秋風送爽!這種時候,萬物開始收斂陽氣,也開始滋生陰氣,以補充盛夏消耗的陰精。注意這個陰氣不是陰寒之氣,是相對陽氣而言的一種能量物質。秋冬滋生陰氣,也需要陰氣,是因為夏天大量消耗陽氣的同時,也大量的消耗陰精,陽氣從哪來的呢,是由人體髒腑将陰精轉化而成,而陰精從何而來,是人體從天氣之氣,五谷之中吸收轉化而來!所以,夏天消耗大量陽氣,吸收水谷之精又相對較弱,陰精自然也消耗過大,到了秋冬時節,正是陰氣生長的好時機,人就需要抓緊時機補補陰,滋滋陰,以維持陰陽的平衡。冬三月,萬物閉藏,陽氣極其内斂,抱團取暖,人體極需補充陰氣轉陽,以抵抗寒氣侵襲機體,而且隻有這樣的話,到了春夏才有陰精可供轉化陽氣,才能發陳,才能蕃秀!這樣周而複始不脫節,才是自然的規律,才能預防疾病的發生,如果陰陽之氣的轉化脫節,打破這種良性循環,必然産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基于一年四季這樣的往複循環,治未病自然成為健康的首要條件,不治未病則易病,已病則亂,亂而難治,所以聯明的人都重視預防,聰明的醫生都重視冬病夏治,順勢而為。"不治已病治未病"成為養生經典就不難理解了。
經典自有成為經典的理由,黃帝内經作為曆經千年而奉為中醫經典,其對自然觀察的細緻,對自然規律把握的準确,并由此而确立的養生思想,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還将繼續對今後的中國乃至世界的養生防病産生深遠的影響。
記住: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不治已病治未病!弄懂這兩句話,會使人受益終生!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