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老中醫話說烏梅及烏梅丸

烏梅為薔薇科落葉喬木植物梅( (Sieb.) Sieb. et Zucc.) 的近成熟果實。主産于浙江、福建、雲南等地。夏季果實近成熟時采收,低溫烘幹後悶至皺皮,色變黑時即成。去核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歸經]

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

[主治]

用于肺虛久咳。烏梅酸澀收斂,能斂肺止咳。适用于肺虛久咳少痰或幹咳無痰之證。常與罂粟殼、杏仁等同用,如《世醫得效方》一服散。用于久瀉,久痢。本品又能澀腸止瀉痢。治久瀉、久痢者,常與罂粟殼、诃子等同用,如《證治準繩》固腸丸。用于蛔厥腹痛,嘔吐。蛔蟲得酸則伏,本品極酸,具有安蛔止痛,和胃止嘔的功效。适用于蛔蟲引起的腹痛、嘔吐、四肢厥冷的蛔厥病證。常與細辛、川椒、黃連、附子等同用,如烏梅丸。用于虛熱消渴。本品味酸生津,故有生津止渴之功。治虛熱消渴,可單用煎服,或與天花粉、麥冬、人參等同用,如玉泉散。此外,本品内服還可止血,治崩漏下血;外敷能消瘡毒,并治胬肉外突。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大劑量可用至30g。外用适量,搗爛或炒炭研末外敷。止瀉止血宜炒炭用。

[注意禁忌]

外有表邪或内有實熱積滞者均不宜服。

[現代藥理]

烏梅主含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碳水化合物、谷甾醇、蠟樣物質及齊墩果酸樣物質。本品水煎劑在體外對多種緻病性細菌及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煎劑能抑制離體兔腸管的運動。能促進膽汁分泌。在體外對蛔蟲的活動有抑制作用。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烏梅以其味酸而聞名于世,因酸能生津,澀可收斂,并有《傷寒論》烏梅丸治食入吐蛔之論,固今稱其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安蛔止痛,生津止渴。在内科應用上有人總結具有“五止”之功(止咳、止虛汗、止崩漏、止洩瀉、止帶下)。除此之外,本品随着配伍藥物的不同更顯示出和、消、引等功效。将烏梅配入和肝祖方四逆散中增其養肝體、滌肝用之能。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烏梅煎劑對膽囊有促進收縮和利膽作用,有利于引流膽道的膽汁,減少和防止膽道感染,還能增加膽汁分泌,并能使膽汁趨于酸性,所以烏梅四逆湯可作為肝膽疾患的基本方。如治療膽囊結石、膽絞痛,常配入四金(金錢草、海金沙、郁金、雞内金);對膽囊息肉有人總結出驗方烏梅僵蠶薏苡仁湯,即由本方加僵蠶、薏苡仁、三棱、莪術等而成。

烏梅味雖酸澀,但還可消瘀軟堅。與甘味藥相伍的沙參麥門冬湯等方劑,可治療萎縮性胃炎和胃粘膜中、重度腸上皮化生;亦可加破瘀之品如穿山甲、石見穿、蜈蚣等治療贲門癌、胃癌等消化道腫瘤。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烏梅水煎劑在體外對腫瘤細胞原生質有凝固破壞作用;在體内能增強白細胞或網狀細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對小鼠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老中醫話說烏梅及烏梅丸

烏梅與辛散祛風劑相伍,更能調營衛、固肌腠。其理始于仲景《傷寒論》開篇桂枝湯中桂、姜與芍藥合用,為調和營衛之祖方。末篇烏梅丸中附子、花椒與烏梅同施,也是辛、酸相用,一為小辛小酸,一為大辛大酸,然理同為調和陰陽,使氣血營衛和諧爾。後人受此啟迪将烏梅與辛溫發散藥相配合治療各種皮膚過敏症,如施今墨先生的脫敏煎(烏梅、防風、銀柴胡等),以及治療皮膚劃痕症驗方(烏梅、公丁香、地骨皮、白芍、徐長卿、夜交藤)等,以至于有人用烏梅丸治療激素依賴性哮喘多種過敏疾患,效果确驗。

烏梅外用。《本經》言:可去青黑痣,胬肉。現代醫家用烏梅酊(烏梅100g入70%乙醇中浸泡10天,過濾後外搽患處)治白癜風、各種疣、痣等,說明具穿皮透肌之性。受此啟發,有人創制三烏一枝梅(川烏、草烏、半夏、紅花、烏梅入75%乙醇浸泡一周後,外擦患處)治療各種痹痛,實用其作為引經之品,以使溫熱止痛達于患處,以散寒蠲痹。

老中醫話說烏梅及烏梅丸

[文獻别錄]《本經》:「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痔,蝕惡肉。」《本草鋼目》:「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嗌膈,蛔厥吐利。」《本經逢原》:「烏梅酸收,益精開胃,能斂肺澀腸,止嘔斂汗,定喘安蛔,…今治血痢必用之。…血痢不止,以烏梅燒存性,米湯服之漸止。惡瘡胬肉,亦燒灰研敷,惡胬自消,此即《内經》去死肌惡肉之驗。」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