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鳳凰台大米很有名氣,還專門有一句歇後——“鳳凰台的大米——立豎。”說是鳳凰台出産的大米,蒸出來粒粒朝上。曾經有人拿了此米卻不能蒸成粒粒向上的米飯,很不以為然,覺得粒粒向上的大米是騙人的。其實,鳳凰台的大米在蒸法上頗有些講究,怎麼回事呢?慢慢說來。
今天的鄭州鳳凰台馬路寬闊,高樓林立,完全是都市風光,你若有機會和老鄭州們在一起聊起鳳凰台,他們就會指着那火柴匣子似的高樓給你講鳳凰台美麗的過去。像說某位老太太曾經如何美目巧笑香過半條街一樣。
20世紀50年代以前,這裡是良田沃野,盛産一種叫做“風台仙”的大米,也被稱做“鳳凰台”大米。這種大米粒長籽飽,鮮亮如玉,“仨米一寸長”。并且還有一奇,米一頭粗,一頭細,放碗裡一蒸,大頭朝下,小頭朝上,燦燦然若一片銀芽芽兒,欣欣然若無數小眼睛。更奇的是,鳳台仙有一股桂花般的香味,一家蒸米,十家聞香,吃後餘香滿口,久久不去,早在明朝時候就是給皇上的貢品,清朝時還在進貢。
有一個正黃旗人叫做何源洙的,他在乾隆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747年8月來鄭州做知州時,曾寫過一首《鳳台荷香》的詩,最後兩句說:“玉餐新入貢,努力事載培。”這玉餐就是鳳台仙大米。當時的鳳凰台不僅産大米,還産風景。“鳳台荷香”為當時八景之一,不少文人前去寫詩。有一個鹿邑人叫朱炎昭,光緒年間在鄭州做學正,寫了不少歌詠鄭州的詩,“鳳凰去後剩空台,台下陂塘面面開。亂把秧針将水刺,齊撐荷蓋接天來。”鳳凰台的水面和水裡的荷花看來真的可觀。
鳳凰台和鳳仙米的由來傳說很久以前,這裡有偌大一片水面。但此時并不叫鳳凰台,因在城東,故名之東湖。晝涵日華夜浸月,把湖水滋養得清冽甘甜。湖邊有一片梧桐樹,梧桐樹上有一隻金鳳凰。那鳳凰饑餐梧桐果,渴飲東湖水,一到春天,引頸一鳴,百鳥都來朝賀,真正是仙境一般。老百姓看在眼裡,就知道此處為風水寶地,便搬來和鳳凰同住。稻麥稷黍,蔬菜瓜果,冬寒夏熱,四季不辍。還在湖邊高築一台,美其名曰:鳳凰台。說來也奇,自台築就,鳳凰就經常來此小憩,引得群鳥也都齊集台上,終日啁啾歌唱,着實為此地一大風景。這就引起了一隻老鷹的嫉恨,這麼好的地方,他想把衆鳥趕走,自己獨霸。于是就挑撥附近的一條土龍和鳳凰過不去。說是鳳凰在蠱惑鳥心,意欲孤立土龍。土龍大惱,他飛到湖邊,頭往湖裡一伸,晃動尾巴,大飲湖水,眼看着一湖清泉讓他喝得滴水不剩。地方大旱,莊稼無收,草木凋落。民無水喝,愁苦難耐。鳳凰看老百姓因為自己而遭罪,異常傷心。它決心幫助受苦的百姓。一個風清月白的夜晚,它來到幹涸的湖邊,哀哀地哭起來,清澈的淚水潺潺地流向湖裡,它不停地哭着,淚水不停地流着,等到日出東方天色微明之際,淚水已經漲滿了東湖。百姓歡呼,群鳥翔集,可是,美麗無比的鳳凰卻因傷心過度而死去。
從此,百姓們喝了東湖的水,男孩兒健壯,女孩兒漂亮。百姓們用湖水澆菜,菜長得鮮,灌禾,禾長得好。老百姓種得稻子就長成了之種又大又香、粒粒飽滿的粳米。籽像鳳凰的玉眼,味像鳳凰的體香,蒸熟而粒粒不倒,就像鳳凰冰清玉潔的節操。為了紀念這隻舍身救民的鳳凰,人們又重修了鳳凰台,并以台做名,把東湖之片地方叫做鳳凰台。還把這種澆灌鳳凰淚而長成的大米叫做“鳳台仙”。
鳳凰台大米的傳說清朝時候,慈禧太後忽一日想吃“鳳台仙”,便叫來禦廚快快去做。這禦廚也笨,蒸了半天卻不能讓米籽并不能粒粒豎起。慈禧太後是個窮奢極欲之人,一看勃然大怒,就要傳旨殺人,先殺那進貢欺君的官員,再殺那欺騙官員的百姓。這官員一聽吓壞了,連忙派高級廚師專門進京給慈禧做飯。這廚師不慌不忙,取清水把米淘洗幹淨,然後米放碗内輕輕搖晃,大頭沉,小頭輕,很快,米粒們像訓練好的一般,齊齊地立在玉碗之中。先大火,後小火,地方廚師像煉丹的老君,不多一時就把大米做成。掀鍋一看,不但粒粒上豎,燦燦然若一片銀芽芽兒,欣欣然若無數小眼睛,而且異香撲鼻,讓慈禧連打了幾個噴嚏,醫好了多日不愈的感冒。于是官民平安,鳳凰台的“鳳台仙”大米也就一直進貢下去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