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文壇,令人印象深刻的文人,除了有心系家國的陸遊、辛棄疾,還有一個半生玩世不恭的誠齋先生楊萬裡。在很多人看來,楊萬裡其實有點兒“怪”。
翻看南宋其他文人的作品,我們經常能找到刀光劍影之氣,以及對朝事的擔憂。陸遊的“鐵馬冰河入夢來”是如此,辛棄疾的“醉裡挑燈看劍”也是如此,就連才女李清照都寫了“生當作人傑”。
但是在楊萬裡的詩裡,我們發現不了這種情懷。楊萬裡一生作詩兩萬多首,流傳至今的有4000多首,如今入選課本的也有不少。讀誠齋先生的詩會發現,他似乎生活在一個完全與世無争,沒有紛擾的世界裡,那裡有孩子們的意趣,有春之華秋之美,他是一個很純粹的文人。
有人說楊萬裡在逃避,也有人說他是膽子小,所以隻敢寫詠物詩和童詩,但不管怎麼樣,他的詩作體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向往。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楊萬裡的一首經典詞作,詞名《昭君怨·詠荷上雨》: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篷聲,夢初驚。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
千年文壇,詠雨詩是絕對的主角之一。我們見過各種各樣的詠雨詩,杜甫的《春夜喜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等,都夠驚豔。但這次,楊萬裡寫的是一首夏日午後的陣雨。午睡時正做着美夢的詞人,被大雨驚醒後,寫下了這首妙詞,全詞通篇如詩如畫,當年錢鐘書讀完贊歎不已。
詞的上阕,開篇就已經夠驚豔了,它寫的是夢境之景,看起來這是一個美夢。詞人夢見自己于荷花間蕩舟遊西湖,湖面煙霧缭繞,陣陣荷花香撲鼻而來。在這開篇的12個字中,詞人共寫了舟、花、水、香、煙等5種景物,都是純白描,讀來朗朗上口。
美夢正酣,一場急雨來了,雨水打在船篷上,讓詞人從美夢中驚醒了。“急雨打篷聲”這一句是非常有意思的,從後文咱們就能發現,其實詞人是在家中午休,所以根本沒有船,也就自然沒有船篷。其實這是夢與現實中的過度,我們平時做夢時被打擾,現實中的事也有可能入夢,這種半醒半夢的狀态,就是這麼奇妙。
詞的下阕,徹底醒後的詞人,睜開眼看見眼前的一切,原來夢中雨打船篷的聲音,不過是窗外湖中急雨打在荷葉上的聲音。“卻是池荷跳雨”一個“跳”字,寫出了雨水的調皮和靈動。雨水在荷葉上蹦跶,就像珍珠一樣聚散,讓人眼花缭亂,僅用幾個字,詞人便寫活了一池雨水。
最後的落筆,算是滿足了“強迫症”的心理。蹦跳的雨水終于停了下來,它們最終穩穩地聚在了葉心,遠遠看去就像一窩亮晶晶的水團,閃閃發亮。從開篇的動景,到現在的靜景,詞人輕輕把筆一收,就完成了雨水從跳,到散,再到聚,再到瀉清波的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有首有尾。
其實說起來,這首詞并沒有陸遊、辛棄疾等人的作品中那些深刻的精神内核,楊萬裡寫的不過就是一場大雨。全詞也通篇都沒有任何抒情雨,都是白描叙事寫景。但從字裡行間,我們不難感受到詞人心中對生活的那股熱愛,對這場雨的歡喜。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能從中感受到純粹的藝術之美,由夢境到現實,由動及靜,全詞曲折婉轉,靈動自然,這是一種純粹的美的享受,對這種美的追求也是楊萬裡與其他文人不一樣的地方。
當年錢鐘書先生讀完此詞後,對它是贊歎不已,認為這首作品通篇如詩如畫,并認為這首詞一般文人寫不出來。他是這樣評價的:“眼明手捷,蹤矢蹑風,此誠齋之所獨也”。
是的,能把一場急雨寫得如此真切,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楊萬裡是一個極善于觀察的文人。比如咱們熟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等千古名句,每一個都是需要通過細緻的觀察才能寫得出來,他的詩就像一幕幕電影鏡頭一樣,讓人賞心悅目。因為這些詩詞,楊萬裡被後世稱為“一代詩宗”。南宋文壇需要陸遊和辛棄疾的豪邁,也需要楊萬裡的純美之氣,大家說對不對?歡迎讨論。
上一篇
轉:今生,讓我做你的知己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