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一套也許是最有用的思維模型

    一套也許是最有用的思維模型

    本文共有 5000 字

    如果感覺文章太長

    那是因為留言太多

    開始今天的文章之前,我想請你回顧一個問題:

    怎樣做,才能切實有效地養成一個好習慣?

    你也許還會記得:我在以前的幾篇文章裡,提到過幾個要點。比如:

    不要寄希望于「自律」,那是很低效的,我們應該從「動力-阻力」模型出發,找到内心深處呼喚我們、推動我們的驅動力;

    盡可能采取「最小化步驟」,把阻力降到最小,讓自己一想起來,就能夠即刻去行動;

    要營造一個有效的線索,最好是把新習慣放在舊習慣之後,設計一套「一……就……」的規則,用來提醒自己;

    以及,從環境入手,降低行動成本,讓一切環境圍繞着「推動自己行動」而設計……

    如果我們把這些要點綜合起來,可以得到什麼結果呢?

    1. 設計一套規則和環境,最小化阻力;

    2. 初期有意識地推動自己去行動,邁出第一步;

    3. 從行動中獲得反饋,來給予自己獎賞,以及優化環境和規則。

    這樣,一旦度過最初期的階段,就無需再依靠主動的意志了,單憑環境、規則和反饋,就能夠讓我們動起來。

    用一張簡單的圖來表示,就是:

    一套也許是最有用的思維模型 比起依靠「自律」,這種模式要高效得多,也更加可持續。

    因為,它無需時時刻刻投入注意力和「自控力」,隻要初期投入一定的努力,讓這個「輪子」轉動起來,後面就可以慢慢減少自己的投入了 —— 它會自行一刻不停地轉下去。

    我們不妨把這種模式,稱為「循環回路」。

    一套也許是最有用的思維模型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分享過許多思維模型。

    如果說,要從中抽出一個模型,是對生活最有助益、最值得分享給所有人的,我覺得,非「循環回路」莫屬。

    為什麼?非常簡單。比起這世界上值得關注的東西,我們的注意力空間,渺小得簡直不值一提。如果一直把注意力專注在手頭上的事物,我們就會被它們所束縛,從而無法看到更宏觀、更長遠的世界。

    那麼,如何從注意力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呢?

    答案就是構建一個「循環回路」。

    你要做的是:想辦法去改造環境、設計規則,再投入努力,讓這個回路「轉」起來。

    一旦它轉動起來,你就可以逐漸放手,從中抽離出來,把寶貴的注意力,轉移到新的領域上面。

    舉個例子:許多讀者經常問我:你的文章裡、課程裡,講了這麼多的方法論,應該怎麼用起來呢?

    還有人說:我想用這些方法論,徹底全面地改造自己的生活,但實在太多了,很難實現,應該怎麼做呢?

    這種想法其實是不對的。更好的做法是:先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再拎出一個方法或技巧,應用到生活中,嘗試着去應對這個問題,獲得反饋,再藉由反饋,不斷去思考和微調。

    直到問題解決了,再繼續尋找下一個問題,拎出下一個方法論,以此類推,重啟一次「循環回路」。

    在這個過程中,你的收獲是什麼呢?你攻克了一個實際問題,内化了一個方法,豐富了自己應對新問題、新情境的應對框架 —— 這些,就是你從「循環回路」中,所得到的收益。

    我把它叫做「積累效應」。

    像前文的「習慣回路」,你從中能獲得的積累效應是什麼?是用一個好習慣替代了壞習慣,從而,你離理想中的自己,又更近了一步。

    這才是真正的成長。

    它絕非一蹴而就,而是依托于一個個「循環回路」,依托于科學、合理的設計,不斷規範和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所産生的「積累效應」,反複不斷積累而成。

    一套也許是最有用的思維模型

    其實,循環回路,在生活中非常常見。

    我在 中提到的「獎賞回路」,本質上就是一個循環回路。如何培養對一樣事物的興趣?首先,去探索一樣新鮮事物。在嘗試它的過程中,通過試錯、修正,慢慢提高對它的掌控,獲得内在的成就感和外在的肯定,從而讓自己對它「産生興趣」。

    同樣,如何讓自己能夠熱愛上學習?絕對不是靠覺悟,而是靠構建一個個「循環」,讓自己産生源源不斷的動力。

    (可參考我在 中寫的「目标-行為循環」,這也是一個典型的循環回路)

    再如,工作上,如何讓自己從繁重的事務中解脫出來?你要思考的一定是:如何搭建一套自動化、流程化的系統,把所有能夠交給它的事情移交出去,再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對它進行優化、完善,讓它一步步承擔更多的負荷,讓你得以把肩上的擔子卸下來。

    項目管理中也應用了循環回路的原理,比如經典的 PDCA 循環:規劃,執行,檢查,調整。這樣可以不斷微調前進的方向,确保項目不偏離正軌。

    更高一層,如何才能掙脫「工作」的束縛?絕對不是盲目地提高工作效率 —— 那樣隻會變得越來越忙,因為你的本質還是在出賣時間,充其量也隻是提升了時間的單價而已。

    你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工作中,不斷地積累「資産」,讓自己盡快從「出賣時間」,過渡到「資産積累」,讓這些資産為你産生回報、創造價值。讓它們為你工作,産生積累效應。

    我們還可以再拔高一層。

    企業的經營,也是一種循環回路。好的企業經營模式是什麼呢?初期投入時間、精力和資金,去深耕一個領域,做好基礎建設和服務,再推向市場。一旦被市場的嘗鮮者接受,度過了「引爆點」,就會一傳十、十傳百,形成規模效應。

    從而,企業得以獲得「積累效應」—— 口碑、用戶和資金,得以再度投入新的領域、開拓新的市場。

    這裡面,社交就是一個最典型的領域:初期需要付出很大成本去推廣,但一旦形成一定規模,這些用戶就會自發地幫助你去吸引更多的用戶,讓這個循環回路自發地、飛速地轉動,停不下來。

    而不良的創業模式是什麼呢?去「生造」一個需求,再通過廣告、優惠等燒錢手段,不斷誘惑消費者去使用。這樣,由于需求本身是一個僞需求,沒有足夠動力去留住消費者,從而無法形成有效的反饋,隻能靠資金撐着。所以,一旦資金鍊斷裂,這個回路就會崩塌。

    你會發現,市面上充斥着這樣的企業:它們一心想着的,不是把産品做好、服務做好,而是通過種種手段,對用戶進行「教育」(也就是俗稱的洗腦),變着花樣用利益吸引用戶 —— 這種模式一定是難以持久的。

    甚至,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粗略來看,也是一個循環回路。人們從工作中掙到錢,去投入消費。這些錢經過一環環的消費環節,不斷滿足各環節人們的需求,最終又流入生産企業,繼續刺激企業擴大規模、生産,于是,人們掙到更多的錢……循環反複。

    這就是經濟發展的本質。隻要金錢在流通過程中,是健康的,活躍的,整體的經濟就會不斷上行 —— 這就是它所産生的「積累效應」。

    當然,在實際中,由于存在信貸,以及人性的弱點,會有上行和下行周期(但總體是上行的)。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就不細說了。

    一套也許是最有用的思維模型

    所以,我想給你的建議就是,養成這麼一種思維:

    當你遇到問題時,不是單純去思考如何解決它,而是去思考:

    我可以搭建一個什麼樣的「循環回路」,來讓它不再成為問題?

    這可能有點抽象,我舉幾個例子。

    每個人都會遇到「該不該跳槽」「該不該裸辭」「選哪份工作好」的問題,但與其去思考「該不該跳槽」,不如思考:

    我可以設計一個什麼樣的決策框架,采取什麼步驟,來應對這一類問題?

    然後,把每一次遇到這類問題,都看作是一次試驗的機會,去嘗試行動,收集數據,用來完善你的決策框架。

    比如,關于「要不要跳槽」,你就可以有這麼一個決策框架:

    1)長遠來看,我的目标是什麼?

    2)為了達到(1),我需要實現什麼?得到什麼?

    3)關于(2),目前的職位,能提供什麼?不能提供什麼?

    4)相比起(3),我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那麼,每一次遇到跳槽、選工作的問題,就可以試着套用這個框架,來得出結論。并在這個過程中,去完善這個框架,讓它更精确、更靈活,更加适合你的實際情況。

    同樣,生活中,跟伴侶、子女相處時,多少會遇到很多摩擦和矛盾,與其每一次都去解決它,不如去思考:

    我跟家人相處時,應該采取一套什麼樣的溝通模式?

    然後,去落實這套模式,并從中收集反饋。負面的反饋,用來微調它、讓它更合理;正面的反饋,用來産生積累效應 —— 家庭關系更和睦、彼此之間更加能夠互相理解……并用來繼續推動回路,把自己從這個問題中徹底解放出來。

    甚至,小到「今天吃什麼」「怎樣減少工作量」「周末去哪兒玩」,大到「如何規劃自己的事業」「如何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步」……都可以用這個方法去套用:

    通過設計一個個小的「循環回路」,讓它們分擔掉你需要自己操心的事情,把你的精力和注意力解放出來。

    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變成一個實驗。

    通過這種方式,你不但可以減輕負擔,全力以赴在更重要的事情上,甚至,你還能從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就像打怪通關一樣。

    而它所需要你付出的,隻是在初期,看得更遠一點,稍微繞一點路,多付出一點精力。

    一套也許是最有用的思維模型

    那麼,如何更好地搭建一個循環回路呢?

    可以從這幾個要素去切入考慮。

    1)足夠簡單的規則。

    一個運轉良好的循環回路,一定要有一套足夠簡單的規則:簡潔,明确,無歧義,無需額外投入精力去思考。這樣才能盡可能降低啟動的成本。

    舉個例子:像「信息一元化」就是一個好的規則,因為它足夠簡單,無需思考;相對來說,「對信息進行分類」就差一些,因為它需要我投入額外的認知資源。

    2)最小化流程步驟。

    如果每一步出錯的幾率是5%,那10個步驟都不出錯的幾率隻有59.87%。所以,盡量精簡流程步驟,去掉所有不必要的操作,降低整體出錯的幾率。

    3)設置「必要的冗餘」。

    過分追求精簡、簡化,會導緻回路過于精巧,容錯率非常低。所以,需要人為添加一些「必要的冗餘」,避免受到沖擊時回路停轉。

    什麼樣的機制算是「必要的冗餘」呢?像增加一個驗證的步驟,增設一個監督的機制,事先考慮好 plan B 和應急預案,信息的多個備份,這些都可以。

    4)記錄反饋和複盤。

    一個一成不變的循環回路是沒有生命力的。所以,一定要留出複盤的時間,在過程中收集數據、及時記錄下反饋,不斷優化和叠代自己的回路。

    5)抽象思考。

    構建循環回路的第一步,是把問題進行抽象化,剝離出它的核心和共性,從而進行建模。所以,需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抽象思考、抓取本質的能力。

    不妨多去問自己:這個問題,從更高的層次來看,它的根源是什麼?這可以有效地鍛煉自己思考本質的能力。

    6)升維和拓展。

    過多的循環回路也會造成一定的負擔。所以,我們要追求的是,在生活中,把相似問題、相關領域的回路合并,進行拓展,用更高層次的框架去容納它們,形成一個更大的回路。

    7)初期投入。

    這或許是構建循環回路中最難的一點。

    因為它要求克服大腦的本能,從較難的路徑入手,把「簡單問題複雜化」。

    但這同時也是必經之路。隻有培養起了這個習慣,我們才能真正落地踐行「循環回路」,避免受到短期反饋的驅動,隻看重眼前,不斷疲于奔命去「救火」。

    不妨從生活、工作中的小事開始,讓自己「多折騰一些」,慢慢地适應這種思維模式,從追求結果,過渡到專注于過程。

    如上。一開始,可以先針對一些簡單的、高頻的問題,試着去設計「回路」 —— 比如:如何更好地管理信息;如何處理任務的優先級;如何增加每天的新鮮感;如何想辦法,讓每一天擠出一小時的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慢慢掌握手感,開始習慣「用實驗的目光看生活」—— 這可能會給你帶來全新的視角。

    接下來,再按照這7個要素,不斷去改進和完善自己的回路,慢慢拓展,讓它容納自己的生活。

    你會發現,許多問題,其實都可以不再成為問題。

    如同認知科學家赫伯特·西蒙所說的:

    經驗豐富的決策者和新手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什麼不可捉摸的東西。 如果有人打開經驗豐富決策者的頭蓋骨,查看他的大腦内部,就會發現他有各種可能的行動方案供他使用; 還有核查清單可以讓他三思而後行; 還會發現他有自己的思維機制,可以靈活地調用。

    一套也許是最有用的思維模型

    最後,補充幾點。

    一旦你構建出了一個循環回路,并讓它運轉起來,你可以試着去做一些有趣的嘗試。

    比如,給它加入一些新鮮的東西,增加一些随機性,讓它産生一些「意料之外」的變化,借此來拓展自己的可能性。

    舉例:你已經有了一整套信息管理的回路,那麼,稍微調整其中的步驟,換一種工具,會怎麼樣?

    比如,試着把它放到一個更大的環境裡,去思考,它所産生的「積累效應」,還能如何利用起來?能否轉化為一種勢能,幫助我們在其他的方向上推上一把?

    舉例:你通過良好的服務積累了一批用戶,有好幾個群,那麼,除了讓他們繼續做你的客戶之外,還能如何為他們創造價值,并從這種價值中獲益?

    再比如,把它跟其他的東西整合起來,試試看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諸如此類。

    也許,你會從中,體會到生活的樂趣。: )

    一套也許是最有用的思維模型

    閑 聊 時 刻

    1)今晚的文章會不會有點抽象?

    不過,這确實是近段時間以來的心得,一直迫不及待想分享給大家,終于有機會寫一寫了。

    歡迎大家點「在看」,以及給我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和建議喲。

    2)預祝大家國慶假期快樂。

    下周四會發個書單,供不知道假期怎麼過的朋友消磨時間用。: )

    3)智識營2.0在緊鑼密鼓打磨中,預計比起1.0會有40%以上的改進。

    而且,每節課都得重新錄,所以……都是淚。

    十一後應該就基本能上線了。敬請期待。

    4)另外,公衆号重新做了一份常見問題集錦。可以點擊菜單欄-精選文章-常見問題,都在裡面了。

    該頁面也會不斷更新,大家如果在生活中、工作中有困惑(比如最常見的「如何應對情緒困擾?」,都可以到裡面找找答案喔。

    一套也許是最有用的思維模型

    也可以讀讀近期這些文章:

    一次性解決你一大堆疑惑

    分享幾個可能颠覆認知的新知識

    如何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