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漁家傲·搔首問天摩巨阙(盧象升)》詳注 譯文 鑒賞 試題 答

漁家傲 其二

明 · 盧象升

搔首問天摩巨阙。平生有恨何時雪。天柱孤危疑欲折。空有舌。悲來獨灑憂時血。畫角一聲天地裂。熊狐蠢動驚魂掣。絕影驕骢看并逐。真捷足。将軍應取燕然勒。

注釋:

1、漁家傲 :詞牌名。因 宋 晏殊 《珠玉詞》中“神仙曲漁家傲”一句而得名。雙調,六十二字,前後阕各五句,仄韻。

2、盧象升:(1600—1639)明常州府宜興人,字建鬥,号九台。善射,有将略。天啟二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崇祯初,累遷右參政兼副使,又進按察使,嚴于治軍,屢次擊退進入畿輔之農民軍。七年,以右佥都禦史撫治鄖陽,與陳奇瑜連破漢南一帶的農民軍。八年,受命總理江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尋加督山西、陝西軍務,賜尚方劍,與總督洪承疇合力圍攻中原農民軍。九年,清兵由喜峰口入關。象升奉诏入衛,而清兵已去。十一年,清兵再入關,受命督天下兵,而所部實不滿二萬,又受楊嗣昌、高起潛掣肘,孤軍苦戰,十二月,在巨鹿蒿水橋兵敗陣亡。南明弘光谥忠烈,清谥忠肅。有《忠肅集》。

3、搔首:以手搔頭。焦急或有所思貌。

4、問天:謂心有委屈而訴問于天。

5、摩:撫摸。

6、巨阙:《吳越春秋》載,越王聘歐冶子作五劍:一曰純鈎,二曰湛盧,三曰豪曹,四曰魚腸,五曰巨阙。後泛指利劍。

7、平生:一生;此生;有生以來。

8、雪:洗雪,洗刷。

9、天柱:古代神話中的支天之柱。《淮南子·地形訓》:“昔者 共工 與 颛顼 争為帝,怒而觸 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維絕。”也比喻負重任者。

10、孤危:孤立危急。

11、空:白白地,徒然地。

12、有舌:《史記·張儀列傳》:“張儀已學遊說諸侯。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張儀,曰:「儀貧無行,必此盜相君之璧。」共執張儀,掠笞數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張儀既相秦,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從若飲,我不盜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國,我顧且盜而城!」”後以喻指安身進取之本,或指能言善辯。

13、憂時:憂念時事。

14、畫角:古管樂器。傳自 西羌 。形如竹筒,本細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繪,故稱。發聲哀厲高亢,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振士氣,肅軍容。帝王出巡,亦用以報警戒嚴。

15、熊狐:熊和狐狸。此處指兇惡而又狡詐的敵人。

16、蠢動:指蟲類爬動的樣子或者意圖擾亂而行動。

17、驚魂:受驚的神态。

18、掣:抽,拉。

19、絕景:良馬名。《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公與戰,軍敗,為流矢所中”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公所乘馬名絕影,為流矢所中。”

20、驕骢:jiāo cōng壯健的骢馬。泛指駿馬。 宋·辛棄疾 《江神子·和人韻》詞:“何處踏青人未去,呼女伴,認驕骢。”

21、并逐:一起奔走,同時奔馳。

22、捷足:腳步快。謂行動迅速。

23、燕然:古山名。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 境内的 杭愛山 。《後漢書·窦憲傳》載,東漢 永元 元年,車騎将軍 窦憲 領兵出塞,大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記 漢 威德。泛指邊塞。詩文中叙建立邊功時,常引用之。 宋·範仲淹 《漁家傲·秋思》詞:“濁酒一杯家萬裡, 燕然 未勒歸無計。”

24、勒:刻。

譯文:

漁家傲 其二

明末 盧象升

我撫摸着鋒利的寶劍,憂思滿懷,搔首踟蹰,忍不住想訴問上天。這一生,我心中的遺憾,什麼時候才能(因得以)洗雪(而滿意)?支天之柱孤立危急,讓人懷疑它簡直要折斷了!徒然地有一個舌頭(或一身本領),悲愁到來時,隻能灑落憂心時事的血淚。一聲畫角響起,天地随之坼裂。兇惡的熊和狡詐的狐狸蠢蠢欲動,真是讓人驚心和擔憂,仿佛一時間抽走了人的魂魄。放眼望去,成千上萬的如同絕影、驕骢一樣的駿馬正在奔馳競逐,真是腳力上乘的寶馬良駒,将軍們也應該像窦憲一樣建立在燕然山刻石記功的盛大功績。

賞析:

盧象昇是明末大将,善射,娴于将略,曾多次率軍與清兵相抗;在蒿水橋一戰中,炮盡矢竭,身中四矢三刃,為國捐軀。這首詞當是作者在抗禦清兵的征戰中寫下的。上片主要表達作者的孤憤心情。戰國楚人屈原身遭時艱,心情郁憤,在《離騷》中上叩帝阍,下求佚女;又有《天問》,向蒼天發問。盧象昇生于明代末世,朝綱不振,清兵日逼,國勢日頹。他覺得自己象屈原一樣空有一副忠君愛國的熱腸,卻報國無門,回天乏力,隻能無可奈何地“搔首問天”。在這裡,作者所問的“天”,明指蒼天,暗指當朝皇帝。在清兵壓境的形勢下,崇祯皇帝在戰和之間搖擺不定。“天意從來高難問”,故詞人隻能借“問天”來透露心中的悲憤疑惑。“摩巨阙”,即手撫高大的宮阙,與屈原上叩帝阍的意思相似。屈原“令帝阍開關兮,倚阊阖而望予”,一片熱心得到的是冷漠。盧象昇的遭遇何嘗不是如此,他主張抗戰的議論沒有得到應有的支持,他手撫着高大的宮阙,心裡一片冰涼。他“搔首問天”,問的是什麼事呢?“平生有恨何時雪”!這是作者最關切的事。但是,皇帝無能,群臣苟且,國恨國恥何時雪?他唯有向天呼籲了!他唯有向蒼天發出沉痛的喝問了!“搔首”、“問天”、“摩巨阙”三個動作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生動地傳達出作者内心的悲憤。

“天柱孤危疑欲折”,進一步道出作者憂慮的由來。“天柱”,即擎天之柱。《神異經》曰:“昆侖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傳說共工氏怒觸不周山,天柱折斷,天地傾斜。在這裡形容形勢險惡,危在旦夕,如搖搖欲墜之天宇。國勢既孤且危,怎不令作者憂心如焚呢!“空有舌,悲來獨灑憂時血”二句,寫出了作者内心的悲憤絕望。雖有舌,卻無法打動當權者的鐵石心腸;雖有舌,卻無法訴說内心的痛苦寂寞。真是“空有舌”啊!作者的悲憤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他能說的話已經說盡了,要淌的眼淚也淌盡了,如今“悲來獨灑憂時血”,流下的是憂時傷國的血淚啊!一個“空”字,一個“獨”字,道盡了作者内心的孤獨和悲怆。下片抒寫作者的襟懷抱負。“畫角一聲天地裂,熊狐蠢動驚魂掣”,把讀者帶到刀光劍影的戰場。号角長鳴,驚天動地,清兵如熊狐蠢動,前來進犯,牽動着守疆将士的心。在這二句中以“天地裂”來形容号角之聲的激昂,以“驚魂”來寫将士的心情,都很形象。“絕影”以下三句寫明朝将士的骁勇。他們騎着青骢馬追逐清兵,快如疾風,作者不禁大聲叫好:“真捷足!”這時作者心中湧起一股豪情:“将軍應取燕然勒!”——大将軍應當建立殺敵拓土之功!“燕然”,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内杭愛山,漢代窦憲率兵在此破匈奴單于,刻石勒功而返。作者熱望自己也能象窦憲一樣有所建樹,青史留名。這首詞直率粗犷,真氣勃發。身為馬上将軍的作者盡情吐露自己的苦悶,抒發自己的抱負,或抑郁,或激忿,或慷慨,遣辭造句,無不精力飽滿,自能動人心魄。

試題: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明詞,完成15~16題。

漁家傲(其二)

盧象升

搔首問天摩巨阙,平生有恨何時雪?天柱孤危疑欲折!空有舌,悲來獨灑憂時血。畫角一聲天地裂,熊狐蠢動驚魂掣。絕影驕骢看并逐,真捷足,将軍應取燕然勒。

[注]①明末,清兵入侵,盧象升是朝廷所倚重的軍事将領之一。②絕影:良馬名。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A.首句“搔首”“問天”“摩巨阙”三個動作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生動傳達出作者内心壓抑、悲憤的情緒。

B.作者将正遭受戰火而飄搖欲傾的明朝比喻為“欲折”的“天柱”,面對艱險國勢,作者不由得憂心如焚。

C.作者精心遣詞來傳情達意,如“空”寫出空有抱負卻不得施展的無奈,“真”則表現出馳騁戰場的滿懷豪情。

D.這首詞寫了作者親見天柱孤危欲折、将士血灑疆場,親聞畫角聲聲、熊狐驚吼,是一首憂國憂民的壯歌。

16.有人評價此詞:上阕“哀”,下阕“激”。請結合下阕,談談作者是如何表現“激”的。

答案:

15.D(“天柱孤危欲折、将血灑疆場”“能狐驚吼”并非作者“親見”“親聞”)

16,①場面壯闊。如:以“天地裂”來形容号角之聲的激昂,以“驚魂”來寫将心情的激蕩。把讀者帶到刀光劍影,天驚地

動的戰場。②借用典故。“燕然勒”化用漢代室憲率兵破匈奴單于,刻石勒功而返的典故。表達作者期盼自己也能像窦憲一樣建功立業、青史留名的激越心情。③想象虛寫。“絕影”三句作者通過想象,展現了一幅駿馬奔馳、沖鋒陷陣、克敵制勝、勒銘記功的英雄凱旋圖景,抒發了作者渴望能一往無前、骁勇殺敵的豪邁激情。(每點2分,共6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