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的幾個治療糖尿病的效驗秘方,均為首屆國家級名老中醫所創立。其中,降糖方為祝谌予先生所創,生津止渴湯為任繼學先生所創,消渴方為謝昌仁先生所創,二地降糖飲為汪履秋先生所創,4位先生,都是1991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定的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
1、降糖方
[組成]生黃芪30克,生地30克,蒼術15克,元參30克,葛根15克,丹參30克
[功能]益氣滋陰活血
[主治]氣陰兩虛型糖尿病。患者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抵抗力低,易患外感、舌淡暗,脈沉細等症狀。
[加減]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克,或加烏梅10克;血糖不降,加人參白虎湯;血糖較高而又饑餓感明顯者,加玉竹10-15克、熟地30克;尿中出現酮體,加黃芩10克、黃連5克、茯苓15克、白術10克;皮膚瘙癢,加白蒺藜10克、地膚子15克、白鮮皮15克;下身瘙癢,加黃柏10克、知母10克、苦參15-20克;失眠,加首烏10克、女貞子10克、白蒺藜10克;心悸,加菖蒲10克、遠志10克、生龍骨30克、生牡蛎30克;大便稀溏,加薏苡仁20克、芡實10克;自覺燥熱殊甚,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引火歸元;腰痛、下肢痿軟無力者,加桑寄生20-30克、狗脊15-30克。
2、生津止渴湯
[組成]山藥50克,生地50克,玉竹15克,石斛25克,沙苑蒺藜25克,知母20克,附子5克,肉桂5克,紅花10克
[功能]滋陰清熱,生津止渴
[主治]适用于多飲、多尿、多食、形體消瘦、咽幹舌燥、手足心熱,舌質绛紅、苔微黃,脈沉細者。
3、消渴方
[組成]生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3克,沙參12克,麥冬10克,石斛12克,地黃12克,山藥12克,茯苓12克,澤瀉12克,花粉15克,内金6克
[功能]清熱養陰,滋腎生津
[主治]糖尿病,幹燥綜合征,尿崩症
[注意]本方對陰虛内熱者頗有卓效;脾腎氣虛者則不宜之。
4、二地降糖飲
[組成]地錦草15克,地骨皮15克,南沙參12克,麥冬10克,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生地15克,僵蠶10克,青黛5克(包煎),澤瀉30克,苦參15克
[功能]養陰清熱,降糖除消
[主治]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症見口渴欲飲,消谷善饑,小便頻多,疲乏無力,形體消瘦,舌質偏紅,苔薄黃,脈細數。
[加減]上消口渴欲飲明顯者,加蘆根、天花粉、石斛等清熱潤燥;中消消谷善饑顯著者,加黃連、玉竹等清胃瀉火;下消尿頻量多者,加熟地、山萸肉、淮山藥等滋補腎陰。氣陰兩虛、神疲氣短納差便溏者,加白術、苡仁、山藥、扁豆;陰虛及陽者,每見小便混濁,腰膝酸軟、形寒怕冷、舌淡白、脈沉細者,加熟附子、肉桂、補骨脂、仙靈脾等。若見舌下靜脈怒張,舌有瘀斑、瘀點,肢體麻木疼痛、婦女月經不調等血瘀征象者,則宜伍以桃仁、紅花、鬼箭羽、赤芍、丹參等。
中醫臨床上的糖尿病,大概可以分為5個類型:1、氣陰兩虛型;2、陰虛火旺型;3、陰陽兩虛型;4、氣虛血瘀型;5、燥熱入血型。其中,以氣陰兩虛型為最多。
所以,臨床中應根據患者情況靈活變通,切忌執方、泥方,老中醫們隻是為後學提供了一個治療思路,絕非一勞永逸之法。患者朋友切勿自行試方,用藥前應咨詢靠譜的中醫大夫。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