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盤點是我在阿裡巴巴做的最重要的一件工作。
阿裡巴巴每年有三件年度大事:每年9~10月做戰略,每年11~12月做預算,每年2~5月做人才盤點。其中,戰略偏事,人才盤點偏人。一個安排在下半年,一個安排在上半年。
每年做戰略的時候,馬雲都在公司,要參加20多個戰略會議或彙報會。而對于預算工作,他是甩手掌櫃,因為有蔡老闆負責。
人才盤點由我負責,每年2月啟動。當時阿裡巴巴集團有7個CEO,我逐個上門,為每個CEO和HR負責人介紹人才盤點的流程,告知他們需要做什麼、怎麼做。他們清楚了之後就會安排下去。然後各總監向副總裁彙報,副總裁向CEO彙報。
也就是說,下面首先要做小型的人才盤點,把結果彙報給副總裁,副總裁再把結果彙報給CEO。然後在5月裡的某一周,每個公司分别到集團彙報,小的公司用半天時間,大的公司用一天時間。彙報人以CEO為主,HR負責人為輔。
阿裡巴巴是從2008年開始進行人才盤點的。馬雲當年對這項工作的結果很滿意,因為他覺得自己手裡有牌了。沒做這個事情之前他也不清楚自己手裡有什麼牌。
1
What:什麼是人才盤點
人才盤點是什麼?我給大家打一個比方,我們每隔一段時間(一般是在換季的時候)都需要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櫃,每年兩次。
我們衣櫃裡邊有的衣服需要打理了;有的需要淘汰了;還有的是買了之後不怎麼穿的,這些衣服要麼穿起來,要麼趕緊送人。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書櫃。我建議你每年也要至少清理一次書櫃。哪些書需要看,哪些書可以送人或者捐了,幫它們找到能夠發光發熱的地方。
在企業管理上,我們把盤點的思路用在人身上,應該以人為中心,每年做一次專題會議。
在這個會上,CEO和Top10應該花時間“過手裡的牌”,包括部門裡有什麼人,哪些是“2”,哪些是“1”;缺什麼人,以及決定相應的行動方案。這就是人才盤點。
我們還可以用打麻将來描述人才盤點。
打麻将時,我們會根據牌面,理出一個打牌的策略思路,再不斷地通過抓牌、理牌、換牌,一步步地調出一手好牌,最後去打赢每一局。
人才盤點就是你抓牌、理牌這個動作,目的就是要理出一手好牌(人才),幫助你去實現三年和一年的目标。
2
Why:為什麼要做人才盤點
在一個企業裡,人和事是不可分割的。我們認為在企業經營上,是“戰略>組織>人”的順序,人才盤點仍然支持這個邏輯,隻不過是個反推的過程:從梳理每個人開始,然後不斷調整人事以适應組織的變化需求,目的是去實現公司的戰略。
具體來說,人才盤點有三個方面的目的:
1)讓優秀的人冒出來。
在一個企業裡,誰代表着公司的競争力?
當然是那前20%的員工。
(“7”代表着我們的平均水平,“1”代表着我們的落後水平。)
獵頭挖人一般都是挖“2”和“7+”,沒人要挖你的“7-”和“1”。
作為CEO和Top10,這方面你們有一個清楚的賬嗎?你公司總人數×20%得到的數,代表着你最有競争力的員工人數。他們在哪裡?都有誰?他們的工作狀态怎麼樣?過去一年離職的人裡面,他們走了多少?
隻有通過人才盤點,逼着Top10梳理清楚他們手裡的牌,CEO才能看到優秀的人才在哪裡。
後面還會講,除了找到前20%的管理人才之外,還要找出各個專業的Top20的明星人才。
2)把不合适的人找出來。
我們要把“1”找出來、亮出來。
無論是業績問題,還是價值觀問題,都要進入到讨論環節。沒有人願意做“1”,但越早攤牌越好,别耽誤。這樣他可以趁着年輕,不一定非要玩鋼琴,可以去玩别的。每個人都應該找到自己喜歡的事。
提醒一下:找到“2”和“1”之後,必須要有對應的行動計劃。人才盤點不是談一談、聊一聊,而是談了之後,要有決策,有行動。
當然,其中一個決策選項是保持不變。那也得記錄下來。
3)逐步形成自己公司的人才觀。
堅持每季度進行“271”排序,堅持每季度、每半年、每年進行考核,再經過每年一次的人才盤點,Top成員就能逐漸對什麼是人才産生共識,形成自己公司的人才觀:知道公司需要什麼樣的人,什麼人好用,什麼人不能用,等等。
3
How:人才盤點怎麼做
1)在做人才盤點之前,要做一些基礎的工作,
比如在商業層面,要确定好公司的三年規劃,以及一年裡最重要的1~3件事。還有在組織層面,要有清晰的架構等等。
2)誰負責盤點:Top1(30%)+Top10(50%)+HR(20%)。
其中,這裡面工作量最大的是Top10,因為他們要為一年一次的彙報做好充分的準備,然後再約時間和CEO進行讨論,把自己手裡的牌逐個過一遍,并讨論行動方案。
如果是Top1和Top10分權重,那Top1占30%,Top10占70%。如果把HR也算進來,那麼他們三個權重為Top1占30%,Top10占50%,HR占20%。
很多公司以HR來驅動,這樣人才盤點效果會大打折扣。因為關鍵是要了解Top10是如何看他手裡的牌的。
3)盤點誰:三手牌。
講到這個話題,我經常會問:“各位,你們每個人在公司裡關注多少人?”
通常得到的答案是,10個左右,基本是自己的下屬。有時候,也有人關注到20~30人,那也是他所負責的小團隊。這是不夠的。
我的建議是每個人都管好一副牌(約52張)。這裡面包括三種人(三手牌):
第一種人(第一手牌)
:是你的直接下屬,5~10個人。你如果管不好自己最重要的5~10個人,請你先不要管别人。
馬雲說過,如果你的下屬和老婆鬧離婚了你都不知道,那你就是失職。所以你的直接下屬你要了解得很清楚。
第二種人(第二手牌)
:你下下級裡的“2”和“1”。即你下級的下級裡最優秀的20%和最差的10%,有10~20人。
這就好比你處在一個學校校長的位置。首先你要管好你的班主任們,因為他們是你的第一手牌。接着你要通過班主任了解各個班裡,哪些是三好學生(最優秀的20%),哪些是調皮搗蛋的學生(最差的10%),這是你的第二手牌。
英文裡有一個詞叫“Dean’s list”,是指“校長名單”,上榜的都是學業優異的學生。不過我們這個名單裡還要列出每個班最差的10%。
因為我們精力有限,對于下下級,你隻要抓住兩頭(“2”和“1”)就好。
第三種人(第三手牌)
:專業明星,10~20人。我們習慣上更關注的是管理崗位,而容易忽略公司裡除了管理崗位之外,還有許多非常重要的專業崗位。這些專業崗位中的頂尖人才,如,我們最重要的銷售、最重要的設計師、最重要的技術專家等也是我們應該關注的。
阿裡巴巴有一位技術大拿,當年是甲骨文在全世界範圍内屈指可數的、通過認證的10個數據庫專家之一。阿裡巴巴有兩套職級體系,一個是管理序列(M),一個是專業序列(P)。我是M6,他是P11,P11和M6同級,我們都是副總裁待遇。
我們做每一門生意,需要這樣那樣的專業明星。我們需要盤好管好他們,不要忽視了他們。
上面這三種人(三手牌),加起來差不多正好是一副撲克牌(52張):下級(5~10人)+下下級的“2”和“1”(10~20人)+專業明星(10~20人)。
從CEO到Top10成員,每一位管理者都應該有這麼一副牌,知道誰是你的“A”,誰是你的“K”,誰是你的“Q”,誰是你的“J”。
對每個人的管理要求和建議是:
關注範圍逐漸擴大,從你的第一手牌抓好、管好開始,然後開始關注第二手牌、第三手牌。最後,管理三手牌,應該是每個人的管理常态。
4)盤點什麼。
第一,定調。
像班主任寫評語一樣。首先,今天多數公司把人才盤點搞複雜了,變成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非常“HR”的,拒人于千裡之外的東西。我心目中的人才盤點應該是更加親切、更加直白的東西。人才盤點其實應該像我們在讀小學、讀中學時,班主任、任課老師寫的評語一樣親切、直白。
我們需要的就是:大家花時間準備,把在腦子裡對人的看法,變成白紙黑字寫下來,然後坐下來一起讨論,确定對其未來的打算。就這麼一個簡單的過程。
這個調子定下來,作為人才盤點主力的Top10(而非HR)才更容易把這個事情做好。CEO的工作是和每個Top10逐個過他手裡的每張牌,并讨論和決定每個人的行動方向。HR的工作是提供支持、輔助,而不是驅動和主導。
再說一遍:給每個學生寫評語,是班主任的事,不是學校HR的事。這是大多數公司人才盤點做不好的原因。
第二,基本信息。包括員工的簡曆、績效、八卦。
第三,心、腦、手、錢包。
這是我的一個發明,即人才管理的四個方面。
心是指這個人的興趣、愛好、激情所在,什麼讓他興奮,什麼讓他睡不着覺,什麼事他早上一起來就會去做。
腦是指這個人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習慣。這取決于家庭、教育和工作閱曆,如:是外企、國企還是民企背景,是來自大城市還是小城市,是當過兵還是留過學,是做過銷售還是做過财務,等等。
手是指這個人拿結果的能力,特别要看他近兩三年拿到的結果、帶來的業績。
錢包是他現在的工資、獎金、股票、機會等情況。這個人的利益、需求是什麼,如何讓他的利益和公司結合起來。
用這四個方面描述這個人,能讓我們對他有一個更立體、更全面的認識。進而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去管理和使用好人才。
第四
,三年動一動。一個人在一個崗位上如果連續三年沒有動過,很可能會激情不再,建議你考慮給他動一動。為什麼?
舉一個例子,一個連鎖品牌的重慶店業績很不錯,在公司裡能排第1,但是那個店的總經理已經在這個崗位上連續做了9年了,這個人已經完全沒有激情了。他早就應該,比如說在第4年、第5年時,被解放出來去做更大的事情,比如說去負責一個省,一個大區。
除此之外,更糟糕的是他的兩個副總也都跟他做了8年了。
所以在人才盤點中如果發現有人在他的崗位上3年沒動過了,建議你打一個問号,看看他的狀态,考慮要不要給他動一動。
我們也可以用三個圈來表示。
先畫一個同心圓,有三個圈,從裡到外分别是:舒适圈、挑戰圈和恐慌圈。
問大家一個問題,一個人在哪個位置的狀态是最佳的?
多數人的回答是挑戰圈。我的答案是:最好的狀态是一隻腳在恐慌圈,另一隻腳在挑戰圈。
一個人的一隻腳踩在恐慌圈,另一隻腳踩在挑戰圈的狀态是最好的。
因為這是一個人最緊張、最有危機感的時候,也是最能激發他的鬥志和創造力的時候。
最糟糕的是完全待在舒适圈裡面,等着溫水煮青蛙。當然完全處在恐慌圈裡面也不行。
所以在進行人才盤點的時候,我們要搞清楚,團隊裡有誰在舒适圈,有誰在挑戰圈,有誰在恐慌圈,以及我們應該怎麼辦。
第五,準備—讨論—行動。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Top10中的每個人都要盤點他手裡的三手52張牌,其中每個人的檔案裡要包括:基本信息;心、腦、手、錢包這四個方面;他的狀态(舒适圈、挑戰圈、恐慌圈)。
至此,準備工作還差一步——評語。包括每個人的直接上級對他的評價、評語、打算,評語裡應包括他的優點、缺點、長闆、短闆,以及他的排名(“271”)。
這裡我也要再次提醒大家:我們要用人之長而不是去改其短。因為一個人在30歲以後就很難有很大改變了,除非遇到重大挫折或變故。每個人能開開心心做自己擅長的事,各盡所能,已經很了不起啦!
接着是讨論和行動部分。
讨論:
Top10和CEO預約時間,開會讨論每個人(每一張牌)。時間至少半天,有時候人多需要一天。如果讨論每個人需要10~15分鐘,那每小時才能讨論4~6個人。對應的HR負責人也要一起參與。
行動:
讨論每個人過後,一定得落實到具體行動。比如未來1~3個月要做什麼,或者再觀察一個月再定,但都要白紙黑字地記錄下來并跟進。
最後強調一遍,人才盤點不是一堆文件,而是借着文件帶來的讨論和行動。沒有讨論、沒有行動,人才盤點就沒有意義。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