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話題,我們先來看一些調查數據和新聞報道:
1、某社會調查公司調查結果顯示,有49%的人因為調劑、找工作容易、收入高等原因選擇專業,27%的學生根據興趣愛好選擇專業,隻有9%的高中生根據職業規劃選擇專業。
2、某大型招聘網站調查結果顯示:52%的被調查者表示“如果上天再給個機會,我會選擇另外一個專業”。
3、北京日報曾經報道了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一名學生,他很希望能轉入經濟系,但是大一學年的成績和排名都沒有達到轉系的标準,所以學校不同意轉系,該同學向記者提到,正因為自己不感興趣才學不好,而學不好又沒有轉系的資格,這就是一個悖論。
根據上面的調查數據,如果有一半的大學生是因為專業調劑、找工作容易、收入高等原因選擇大學專業的,那麼在高校出現較高比例的專業滿意度低、想轉專業、甚至退學重考的情況也就不難理解了。這種現象對學生而言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對家庭、學校以及社會也都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為了避免或減少上述情況的發生,我們應該在高中階段開始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職業生涯規劃起源于美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美國、加拿大、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教育領域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和完備的職業生涯規劃體系,較好幫助了學生的生涯發展。
如美國大學考試中心(ACT)使用職業性向測試幫助學生選擇合适的發展方向和職業;台灣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應用《興趣量表》和《專業探索量表》對高中生選報大學志願提供指導,這些成功的例子不僅說明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也為我國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與指導。
在我國,高中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一直比較薄弱,近幾年才開始受到重視,相繼有些學校開展了生涯規劃類課程或講座,社會上也有一些專門機構在從事相關工作。教育部考試中心從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在我國開展職業規劃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并研發出指導高中生進行專業、職業規劃的心理測評工具。作為教育部門的單位,經過多年相關工作的積累,我們認為大學專業選擇是高中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環節,因為這個選擇的對錯,将會對學生今後的學業、職業,乃至人生的發展産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高中階段是職業生涯規劃的源頭,根據我國實際情況,職業生涯規劃具體指從高中開始到職業生涯結束,當個體面臨學科、大學專業和職業等選擇時,借助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測評工具,分析内外部環境,逐漸明确職業生涯發展方向和目标,并設計發展路徑、實施計劃以及評估修正方案的過程。高中生由于面臨繁重的學業壓力和缺乏社會經驗,對自己到底适合什麼專業不是很明确,對與職業對應的專業了解甚少,對社會中某種職業的能力要求和具體工作内容也并不了解,因此,他們對未來的設想有時不切實際,也容易受到各種誤導和偏見的影響,迫切需要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指導和幫助。簡單來說,職業生涯規劃在高中階段最直接的目的是為高中生選專業做好科學系統的評估和指導;其間接目的就是能為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做好準備,為将來的就業提供準備。
高中生有必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嗎?高中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對社會、對個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社會角度講,高中生畢業後不論是直接工作還是升入高等學校,都是我國人才的後備力量,他們的職業生涯發展,不但決定着個人的發展,也影響着我國勞動力隊伍的整體素質以及社會的穩定發展。從個人角度講,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盡早确定目标,有的放矢地進行規劃和學習,還可以幫助學生發掘自身潛能,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和成功的幾率。
在面臨選擇的時候,科學分析信息的方法是很重要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高中生在面臨選擇的時候比較科學地分析各類信息并做出選擇。
首先,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學生比較全面地認識自己,主要是通過了解自身的主要興趣和能力傾向确定将來努力的方向,進一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學專業。其次,職業生涯規劃還可以幫助學生設計具體發展路徑和實施計劃。明确了起點和終點,但中間的道路仍然有千萬條,哪條路更适合自己,能更順利地達到終點呢,需要我們綜合考慮各種外界因素,比如學業成績、家庭環境、身體情況、社會就業環境等都不同程度的影響着我們的專業選擇。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我們可以比較清晰的認識這些因素的影響程度,并運用專業的方法規劃出一條最佳路徑,同時制定出詳細的實施計劃,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高考成功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具備了良好的國内外環境支持,同時有實際需要,又具備客觀條件,對中學生更加具有廣泛深遠的意義,因此可謂刻不容緩。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