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親們,小長假期間,或許您會選擇旅遊來歡度元旦,又或者選擇和家人團聚,但是還有一群人仍将選擇在圖書館、自習室或宿舍揮灑青春與汗水,他們就是中醫在校學生。因為元旦過後每半年一場的“好萊塢”大劇——期末考試就将照常上演了,小編特意找來這篇文章,當做禮物送給所有在校學子,為了學好中醫,我們确實需要學會沉下心來!
中醫學子要學會沉下心來
中醫在當代中國的地位有些尴尬,在醫療臨床中的作用被削弱,在社會上又受到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诽謗。中醫學生面對這樣的情況,更多的人是選擇憤怒和無可奈何。
有的人口誅筆伐方舟子之流,有的人撰文為中醫正名、高呼。
曆史證明,一種醫學的生存在于它的療效,同時也告訴我們中醫療效的發揮有賴于一代又一代前赴後繼的中醫學生,然而當代中醫學生似乎難擔此大任。
就業現狀也告訴我們,缺乏足夠的西醫基礎也難被西醫院所認同;中醫論文粗制濫造,更凸顯了中醫科研能力的脆弱與不足。
反思現狀,當代中醫學生必須用沉默來為自己正名。
這不但是中醫的需要,更是社會的需要。沉默十年,是中醫學生積澱自身實力,思考、繼承中醫,淘汰與錘煉人才,中西醫學彙通的一個過程。沉默十年,是中醫自我救贖、繼承和創新、全方位振興的一個過程。
在沉默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學會以下幾點。
潛心治學,持之以恒
我們曾經設計過一份調查問卷,樣本700人,有這樣的一道題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引起了我們的極大關注。題目是這樣的:你認為閱讀中醫古籍最困難的是什麼?
①汗牛充棟,都不知道讀哪本;
②古意艱深,枯燥無聊;
③缺乏足夠的毅力讀完;
④讀都不想讀;
有44%的學生選擇了答案③,這樣的結果足以表明大部分中醫學生在治學的過程中,缺乏足夠的毅力與恒心,同時也顯得十分浮躁。
明代李時珍為編著《本草綱目》一書,先後花費了27年時間。其中用了11年的時間博覽群書,摘錄資料,然後又用了16年時間走訪各地,親自驗證藥材,足迹遍及湖廣、河北、河南、江西、江蘇等省,虛心向他人求教,加上這期間不斷積累的臨床經驗,最後才以畢生精力著成《本草綱目》一書,把本草學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現代名醫蒲輔周,其門人高輝遠在回憶錄中這樣描述到:“我追随先師17年,親眼看到他系統閱讀《内經》、《千金》……《本草綱目》各一遍,《傷寒論》、《金匮要略》、《溫病條辨》……《醫學心悟》等兩遍,沒有持之以恒的頑強意志是辦不到的。他常說:學無止境,每讀一遍,皆有新的啟發。”
綜觀古往今來的中醫大家,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大醫都具有一種持之以恒的毅力,都具有一種潛心治學的态度。由此我們可知,學中醫之道,必先煉心。隻有磨練出一顆靜心和恒心,個人方可談中醫之棟梁,中醫也才方可談振興。
夯實基礎,熟讀經典
中醫基本功指的是從事中醫這項工作所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中醫的基本知識是什麼?理、法、方、藥。從哪裡來?從中醫的源泉中來,就是中醫的藥性和湯頭,就是我們的四大經典著作,《内經》、《傷寒論》、《金匮要略》、《溫病》。
基本知識要求我們首先必須熟背湯頭藥性之類的啟蒙之書,熟讀背誦經典醫籍,進而領會精髓,為臨床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嶽美中說過:“要把主要的經典著作讀熟、背熟,這是一項基本功……比如對《傷寒》《金匮》,如果能做到不假思索,張口就來,到臨床應用時,就成了有源頭的活水。”劉渡舟說:“對于中醫學的原文和湯頭、藥性及歌訣,既要明其義而又要背其文。不背一點書,是沒有功夫可言的。”朱良春、李聰甫、關幼波這些中醫大家也曾有類似的言語告誡我們中醫後輩。
可見,在許多中醫大家的認識裡面,中醫基本功的内涵已經達到一個共同的認識,湯頭和藥性是基本功的基礎,四大經典著作則是基本功的深化。
結合當前中醫學院需要學習的科目,主要可以分成這兩個層次,一是被許多醫家稱為最基本的基本功的“湯頭”和“藥性”,也就是我們現在的中醫基礎學科《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等内容;一是更深層次的中醫基本功,就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中醫經典學科,《傷寒論》、《金匮要略講義》、《溫病學》等中醫臨床基礎學科。
十年沉默,基礎知識書籍要勤讀牢記,各家學說要博覽兼收,經典著作要精讀深思,真正做到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把書讀通弄懂。惟有如此,沉默十年,中醫振興方有力量之源。
學貫中西,服務社會
西醫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與磨合,已經和科技實現了較完美的結合。先進的診療儀器、量化的實驗室數據、精湛的手術技術、簡便高效的藥片,成為了保障人類社會前行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肯定地說,中國的醫院沒有一所可以離開西醫而生存,也沒有任何一所醫院會招聘對西醫一無所知的中醫學生。
然而,中醫院校中醫學生的西醫基礎是十分薄弱的。這一方面與西醫課程開設的不合理有關,另一方面與學生的認識有關。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是中醫學生不需要有紮實的西醫基礎,對西醫做到大概了解就行。每年招聘會上,中醫院校的學生被大型醫院的漠視就是最好的證明。
面對當今世界當代中國的強勢醫學———西醫,中醫更加應該選擇沉默來積蓄自身的力量,中醫學生應該用沉默讓國醫重塑輝煌。
時代在變,中國社會已經不可能在沒有西醫的保障下前行,也不可能會接受大批沒有紮實西醫基礎的中醫院校畢業生。當代中醫應該少一點自負的豪言壯語與激動,多一絲謙虛的沉默與内斂,用誠懇來尋找自身的弱點,用療效來争取自身的發展與壯大。同時以寬大的胸懷,接納西醫,取西醫之精華,棄西醫之糟粕,學貫中西醫學,這是中醫發展的要求,更是時代的要求。
西醫是一種與中醫迥然不同的醫學體系。然而殊途同歸,兩種醫學都以治病救人為其宗旨。沉默十年,打下紮實的西醫基礎,這不但是為了讓社會接受和認同,更是為了一名醫學生曾經的誓言。
中醫學生需“強心固本”
中醫學生可能面臨這樣一個現實:自身并不紮實的中醫基礎,不堅定的中醫理念,以及身邊“中醫無用論”的聲音。這樣的現實和局面更需要中醫學生明白自身的不足,自身的長處不是用嘴巴吹出來的,對方的短處也不是用嘴巴貶下去的。與其感歎自己中醫功底的不紮實,西醫知識的貧乏,不如在沉默中,優化自身的素質,學貫中西,充分利用現代科研技術探求中醫,向世界展現中醫的科學性,以求為社會所認可,乃至為振興中醫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強心”乃中醫學生成才的必要條件。讀書之要,貴在用心。中醫書籍,古義艱深,與現代語言文字有着很大的差異。這就要求我們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心鑽研。讀書忌“浮”,浮光掠影地浏覽一本中醫古籍,走馬觀花式地“看完”一本中醫經典,那不叫讀書,隻可以稱為翻書。
然而,“快餐式”教育現象與當代大學生自身性格特點,讓中醫學生靜下心來讀書談何容易?因而如何培養中醫學生細心、耐心、恒心的問題應該成為中醫院校教學的重要命題與創新點。讀書甯澀勿滑,鑽研中醫,更應如此,字斟句酌,于字裡行間探求中醫的奧妙。
“固本”乃中醫學生成才的必要基礎。上文所談到的中醫基本功為中醫之本、源頭活水。強調基本功、重視基本功、體現基本功應該成為中醫高校教學的長遠方向與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向。如何讓教學能夠促進基本功的提高,如何讓學生不是為了考試而去背書,如何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基本功等等相關問題應該成為教學創新亟待解決的重要命題。
新的世紀,古老的中醫學再次為世界所重新認識,中醫重現輝煌的機遇已經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然而沒有艱難的苦旅,中醫學生将無從成為中醫之大才,沒有這樣的沉默,中醫将無力握住這嶄新的機遇。
沉默十年,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下一篇
中國古代方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