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以人為重”“人品即書品”觀念濃重的傳統社會,人們評論書法家作品時往往将人品與書品聯系起來,人品好,書品也會高,反之亦然。其實,人品書品兩者之間有時還真的背道而馳,清代成親王永瑆就是如此。
/吝啬刻薄附勢欺下/
愛新覺羅·永瑆,号少廠、鏡泉,别号诒晉齋主人。乾隆第十一子,嘉慶皇帝的哥哥,生母為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成親王,他在嘉慶年間擔任軍機處行走。乾隆帝對他十分喜愛,常臨幸其府第。永瑆在朝中頗有實權,乃至皇帝破例允準成親王府引玉築欄,規格僅次于皇宮。
妻子富察氏乃是大學士傅恒之女,也是永瑆嫡母孝賢純皇後的親侄女。按常理,富察氏作為親王嫡福晉,生活應當非常優渥,但是永瑆生性怪癖,吝啬刻薄,富察氏一嫁到王府,嫁妝就被丈夫收走,整天都得穿着麻布衣服,吃着粗茶淡飯。
成親王 雲峰野寺 立軸(2015年保利香港14.16萬港元成交,2002年朵雲軒6.6萬元成交)
不過,永瑆不僅是對家人要求嚴苛,就連自己也不例外。有一次,王府中養的一匹馬病死,永瑆不忍将其丢棄,最後讓家廚加以烹制,王府上下一連吃了三天馬肉,滴米未沾。
對于永瑆的這個陋習,乾隆皇帝曾經數次批評斥罵,然而永瑆依舊是我行我素,最後乾隆皇帝也隻得睜隻眼閉隻眼——雖然過于吝啬有失皇家體面,但好歹勝過大肆揮霍,奢侈浪費。
此外,永瑆還非常趨炎附勢,對于當朝權貴常常曲意逢迎,對于下級則趾高氣揚,動不動還要辱罵毆打。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其書畫造詣卻非常之高,并與翁方綱、劉墉、鐵保并列為“清朝四大家”。所以很多人都想找他求一幅墨寶,但基本都被拒之門外,因為成親王永瑆一般不輕易題字。
成親王楷書八言聯(2016年上海敬華9.2萬元成交)
/秀潤妍美美不勝收/
永瑆自幼酷愛書法藝術,且讀書用功,詩文精幹,加上得天獨厚的條件,看得多,見識廣,得窺内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書法名重一時。工書畫,擅長真、行、篆、隸,以楷書、行書著稱于世,特别是他的小楷秀潤妍美,雅俗共賞,人見人愛。
他最初學趙孟頫的書法,後來也學習歐陽詢,小楷出入晉唐,行草出入二王,并廣泛地臨摹晉、唐、宋、明各家書法,深得古人用筆之意。其書法用筆俊逸,結體疏朗,風格典雅。實際上他的書法更多的得力于歐陽詢,因為他可以窺見内府所藏的古代名迹,所以他走的是帖學的路子。從其書作看,既具有朝廷館閣體的特點,但同時又具有歐陽詢書法轉折方勁的特征,這一點有别于館閣體一味追求端正俊美。他的行草書亦縱逸深厚,頗具風采。
成親王 行書五言聯 (2011年中貿聖佳47.04萬元成交)
由于永瑆的書法酷似其父乾隆皇帝,所以常常是由他來為乾隆皇帝代書告谕,可視為乾隆皇帝禦筆親書告谕,這是乾隆朝人所共知的事情,從一個側面可看出乾隆皇帝非常信得過永瑆。乾隆四十二年(1777),皇太後去世,收藏于皇太後處的被稱為“法書之祖”的西晉陸機《平複帖》也被乾隆皇帝賞賜給了永瑆。永瑆高興之餘把自己的書房命名為“诒晉齋”。《平複帖》後為溥心畬、張伯駒所得。
乾隆駕崩以後,嘉慶皇帝對自己十一兄的書法也是贊賞有加,大力推崇,嘉慶九年上谕稱:“朕兄成親王自幼專精書法,深得古人用筆之意。博涉諸家,兼工各體,數十年臨池無間,近日朝臣文字之工書者,罕出其右。”為此,還特意讓他書寫乾隆皇帝《裕陵聖德神功碑》,可見榮耀至極。永瑆也擅繪畫,精于山水和花鳥,創作技法娴熟。著有《诒晉齋詩文集》《诒晉齋随筆》《續集》《倉龍集》《聽雨屋集》等。
成親王楷書“樂善閣” 鏡框 2018年璟祥拍賣(上海)43.7萬元成交,2017年北京銀座19.21萬元成交
/昔日受寵今日熱門/
成親王永瑆生前的書法就很受達官貴人、文人墨客的青睐,據說,當年有一位鑲紅旗都統為了得到成親王的書法,親自購買宣紙,花了很多銀兩置辦禮物到成親王府上求字。沒有想到成親王對他愛搭不理,無奈之下,都統一咬牙,幹脆就撲通一聲跪在成親王面前,且一跪兩個時辰。成親王看着心裡膈應,還曾中途派人勸他放棄,可是他卻堅持要跪。最後,成親王永瑆看他心意至誠,就許諾明天早上寫好後,自己會派手下的人送過去,都統一時間欣喜不已,一邊連連道謝一邊起身離去。
次日,成親王就派仆人将包裹好的條幅送到都統家中。都統打開條幅後發現整張宣紙都是空白的,經仔細查看一番,才發現宣紙左下角有塊點狀墨斑,經仔細辨認,都統終于看清隐藏在墨斑下的字,“一、二、三……三個?”他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發現宣紙上寫着三個蠅頭小楷——“你也配”。都統在成親王府上跪了半天,最後隻求來三個字的侮辱嘲弄,想必都統會怒不可遏。其實不然,雖然這三個字有嘲弄之意,但好歹是成親王真迹,具有非常高的價值,說是“一字千金”也不為過。于是都統當即叫下人拿去裝裱,堂而皇之地挂在家中,一時傳為笑談。
成親王行楷書法字帖之一
上世紀90年代初國内興起藝術拍賣後,永瑆的書法就頻頻在拍場亮相,1995年翰海推出了永瑆1790年作《行書》立軸,以3.08萬元成交,這個價格在當時并不低。1996年永瑆1797年作《臨諸帖十二開冊頁》在朵雲軒以2.4萬元成交,同年,1815年作《臨王獻之洛神賦》手卷在翰海2.2萬元成交。之後,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裡,基本維持在這個價格水平上,直到2007年,匡時國際隆重推出了他的《行書河源紀略谕》手卷,這卷作品不僅體現了永瑆的書藝,而且有很高的曆史和文獻價值,估價100—150萬元,上拍後受到衆多買家的青睐和追捧,最後被一買家以高達453.6萬元收入囊中,創下了永瑆書作的市場新高。
成親王篆書齋額“三畏四知之室” 橫幅 臘箋 (2011年中貿聖佳19.6萬元成交,2011年嘉德11.5萬元成交)
之後,成親王的作品動辄數十萬乃至上百萬,2011年《行書五言聯》被中貿聖佳拍至47.04萬元;2015年《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四十開冊頁》被保利拍至172.5萬元;2016年《行書四條屏》被中貿聖佳拍至132.25萬元;2017年《橅古法書二十四冊》被西泠印社拍至195.5萬元成交,同年《臨曆代名家書法》手卷被匡時國際拍至172.5萬元成交。永瑆的存世繪畫不多,偶有露面也有不錯的市場行情,2002年《雲峰野寺》立軸在朵雲軒以6.6萬元成交,2015年又以14.16萬港币成交;2005年《山水十開冊頁》在佳士得以45.6萬港元成交;2017年《金果圖》立軸在保利廈門以9.2萬元成交。
鑒于成親王永瑆的書法造詣很高,對後市的影響也很大,像現代著名書畫家溥心畬的楷書就是學他的,兩人可謂一脈相承。後市有望繼續走強于海内外市場。
編| 周懿江淩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