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 > 正文

鄭欽安的“伏火”方,僅二味藥,專去内寒

清代經方家鄭欽安,是著名的“火神派”,人稱“姜附先生”、“鄭火神”。他強調“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陽”,強調元陽真氣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治病立法重在扶陽,用藥多為大劑姜、附、桂等辛溫之品,很多積寒内寒問題對于他來講是小事一樁,輕松搞惦。他對“伏火”一說的領悟十分獨到。

伏火一說,來自于道教煉丹,是煉制外丹的一種方法。指将礦石藥物加熱處理(多與特殊的輔料一起),使其在高溫下不氣化揮發但又保持藥性的另一種物質,從而達到制伏礦石藥火毒,利于服用的目的。雖然有很多科學家譏笑這種制藥方法,但它卻導緻後來火藥的産生。

伏者,包伏,潛伏之意,指火被包裹包含着,潛藏在一些物質的裡面,但火不會熄滅。古代的煉丹家就是在加熱礦石(比如硫磺)時,使用了一些材料加以覆蓋,使其火氣保存而又不揮發。這種操作可能一開始源自于人們對火的使用經驗,比如人們将火煽紅後,如果不用灰覆蓋,火焰很快熄滅,如果用灰覆蓋,火熱則蘊伏在灰下,能保存一段時間,還能繼續生火。有句話講“死灰複燃”就是這麼個道理。生活中确實如此,又比消防員撲滅山火時,最讨厭的就是暗火,就是灰中火。

後來伏火的意思被引申到中醫了,産生了二種說法:

一種是指火邪伏于内,如“脾胃伏火”、“營氣伏火”、“血分伏火”、“心經伏火”。。。。。等等,雖然形容各種“火”病的名目繁多,但少有說明何為伏火。其實,伏火者,即火邪來到某個部位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由于這個部位可能因為器質性病變或功能失調導緻其象灰一樣把火覆蓋包裹着,使火邪就是停在那不走,也解不掉,頑固的潛伏着。如果在胃,則叫“脾胃伏火”,如果在營陰,則叫“營氣伏火”。伏火病機的産生比較複雜,很多中醫家對這個論說的解釋比較含糊或籠統。但内經中“冬傷于寒,春必溫病”所講的溫病,是伏火病的一個最早又最為典型的例子。

還有一種被引申的意義就是保火祛寒的臨床實實踐,在這方面,鄭欽安突顯了“扶陽”的重要意義。他認為補先天之火,火旺能生脾土,脾土一加強,中氣就恢複。脾土一旺又能覆蓋先天之火,使得它不容易熄滅,鄭欽安稱之為“久存不滅”。附子甘草湯是最符合這個原理的。此方由附子一兩,炙甘草六錢二味藥組成(清代劑量),附子辛熱能補先天真陽,甘草味甘能補後天脾土,土得火生,火得土而存,相互益彰,使人的真陽足而持久。因為這樣,就不怕畏寒這問題得不到解決了。

古人雲:熱不過附子,甜不過甘草,以藥性這極補人身立命之極,附子甘草湯是借伏火這義的用藥之妙。學習到此,不由得感歎中醫之奇妙,鄭師之聰慧。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