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做慈善的名人裡,恐怕沒有人比陳光标挨罵更多。
有人說他是另類慈善家,有人說他是天才作秀者,“中國首善”曹德旺更是直接稱他為“傻瓜”。同一個人,在社會輿論的形容下,卻好像有一千張面孔。
在今日中國之慈善界,有很多陳光标留下的影子:2004年東南亞海嘯、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台風“莫拉克”……
然而,随着他慈善家的名聲越響亮,迎面而來的罵聲卻越多。從多做多錯到銷聲匿迹,陳光标的“罵名”,到底是如何煉成的?
一
2015年,記者申智民打算采訪陳光标,同行的人都極力勸阻:
“他是奇葩,采訪他幹啥?”
“你别去了,把他放涼。他沒熱度了,就會消停了。”
不明白前因後果的人,很難理解為什麼明明是做慈善事業的人,卻在社會中風評如此。
這一切,要從2010年陳光标和他的那面“牆”說起……
那一年的1月24日,在中國工商銀行江蘇分行會議廳裡,陳光标将10萬元捆為一塊“牆磚”,一面牆一共330塊,共計人民币3300萬元。
陳光标的慈善行為向來如此簡單粗暴,2013年,這種堆錢成牆的舊事重新上演了一遍。不出意外的,他再次迎來罵聲。
關于陳光标做過的奇葩事,簡直是數不勝數:聲稱要收購紐約時報、賣空氣、開個人演唱會、請美國流浪漢吃飯……
每一件事,背後都是如潮水般的罵聲,但陳光标本人樂此不疲。
有人質疑過陳光标,說他做的慈善都是假慈善,目的隻是為了炫耀自己有錢。
可看過陳光标的履曆,就會發現,他明明也是從小山溝走出來的孩子,這一路上,他到底經曆了什麼呢?
陳光标是農民的兒子,1968年出生于江蘇泗洪一座臨近安徽的縣城。打從他懂事起,陳光标就知道自己家裡窮,有多窮呢?
據他自己說,家裡兄弟姐妹五個,活活餓死過兩個,還說自己人生的前十年,基本上就沒吃過肉,甚至連一張完整的烙餅都沒吃過。
10歲開始,陳光标就開始琢磨起做生意這條路。當時縣城生活條件差,人們沒有自來水喝,想喝幹淨的水,一般都會去路邊專門賣水的水攤去買。
當時陳光标所在縣城的行情,是一分錢一碗水,這對于當時的人而言,也算是一筆不大不小的開銷,有些人甯願忍渴回家喝,也不輕易在路邊攤買水。
陳光标雖然也有樣學樣擺攤,但他動了個小心思,将一分錢一碗水改成一分錢随便喝,聽起來是傻主意,但實際上卻一下子打開了銷路,人們一聽随便喝,都來花錢買他的水,可一個人就算敞開了喝,事實上也喝不了多少,然而前來買水的人卻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靠着薄利多銷,陳光标當時一天能賺兩三毛錢。在那個年代,兩三毛錢相當于壯勞力半天的工資。
也就是說,從10歲那年起,陳光标就展現出一點經商天賦,到了15歲,他開始做起了雪糕冰棍的生意,就這樣,慢慢度過了自己貧苦的少年時期。
這裡要提一個關于陳光标的逸事,也許從這件事中,人們能看出些他後來品性的苗頭。
靠着賣水,10歲的陳光标賺到了一塊八毛錢,當時眼見鄰居薛剛沒有錢繳納學費,陳光标幹脆大方地拿出自己的積蓄,給薛剛交了學費。第二天,老師獎勵給他一朵小紅花。
陳光标覺得特别開心,他不斷思索怎麼才能讓這朵小紅花發揚光大,也虧他能想得出來,最終,陳光标在臉上抹了一些鼻涕,将這朵小紅花貼在了臉上,在學校各個班級的教室裡巡視了一遍,回家後又給全村人炫耀了一番。
可見,做慈善的初衷與做完後炫耀的德性,是陳光标自小就展露出來過的。
到了80年代,陳光标倒騰起了大米批發,一下子發了财,在那個年代賺了兩萬元,成了遠近聞名的萬元戶。
那一年,陳光标才17歲。
正所謂人無橫财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按照人們當時揣度,陳光标從倒騰大米裡嘗到甜頭,應該會認真折騰下去。
誰承想,又過了一年,陳光标正正經經收心考大學去了,一舉還考上了南京中醫大學,成了大學生。
關于陳光标大學生的身份,在他名聲毀了之後,一度有人說當年他隻是通過自考考上的大學,但不管怎麼說,他考上南京中醫大學,總算是事實。
畢業後,陳光标順利成了一名醫生,家裡人也非常高興,覺得總算有子孫給家裡光宗耀祖了。
然而,陳光标卻不滿足于此,他想到自己17歲賣大米都能賺到兩萬塊,如今學了知識,做了醫生,卻隻能領着每月幾百元的薪水。憋屈之下,他辭職下海,開始正式折騰起商業。
二
其實提到陳光标的發家史,總歸有那麼一點來路不正。
當年辭職後,陳光标什麼都幹過,開面館、做小商販,能賺錢的方法他都試過,後來,仗着自己是學醫出來的,陳光标将偶然一次機會下見到的耳穴疾病探測儀靠着七七八八的技術拼湊出來一部機器,聲稱隻要靠它,就能檢測出身上所有的毛病。
這可是連醫院的CT機都不敢保證的事情,靠着一張嘴,陳光标就敢出門去吹。
這台造價400元的山寨CT機,被陳光标取名為“跨世紀家庭CT”,不但成功申請了國家專利,還以8000元的價格售出,沒多久,他就賣出去幾千台,這一次,陳光标不再是萬元戶,他成了千萬元戶。
1997年,陳光标成立了自己人生第一家公司——南京金威利電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總而言之,如果細細考究陳光标的發迹史,會發現他不同于那些勤勤懇懇靠技術或者是知識産權做大的企業家們,他賣出的東西幾乎全靠“投機倒把”,是鑽了當年市場管控不嚴的空子才發财的。
有了錢之後,陳光标就像自己十歲那年一樣,頭也不回地紮進了幫助他人的道路上。當他口袋裡有20萬時,他就拿出過3萬捐助過一個白血病患者;當他有60萬後,他便拿出28萬給家鄉修建了一條4.8公裡的路。
2008年,汶川發生8.0級地震,舉國同悲。陳光标這個名字第一次大範圍地為人所知,也恰好就是在這個時候,當時,他是第一批趕赴災區的企業家,帶着120名工人和60台起重機幫助救援。
後來,據媒體報道,“陳光标共救援了200多人,其中救活了14人,捐贈超過億元”。
一時間,陳光标成了人人稱贊的大善人,媒體采訪他,報紙刊登他,被捐助的人感謝他,在媒體的聚光燈下,他俨然成了一個救世主。
然而,後來人們漸漸從陳光标身上覺察出一股“怪異”,這種怪來自于陳光标稀奇古怪的慈善念頭,以及奇奇怪怪的慈善方式。
比如說,一般人捐贈物資用品乃至錢财,在鏡頭前無不表現出一種低調來,但陳光标不是這樣,他像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好事是自己做的一樣,無論做了什麼善事,陳光标都必定會敲鑼打鼓歌頌一番。
他幹過的奇葩事迹數不勝數。在南京,他曾經把環衛工人拉來合影,然後給他們所有人發了一套羽絨服和幾百塊錢,聲稱這是給他們的過節費;2010年,在工商銀行會議廳,他用10萬元一捆的錢砌成了一堵牆,共計3300萬元,供記者拍照。
有一次,陳光标寫了一封公開信給巴菲特和比爾蓋茨,聲稱将捐獻自己所有财産;在“中國城市無車日”,他親手砸了一輛奔馳,給所有員工買自行車,一起騎車出行。
學雷鋒紀念日,陳光标穿着一套“雷鋒裝”高調供記者拍照,最離譜的是,他甚至跑到了美國,給美國流浪漢發美元然後與他們合影。
人們從陳光标做出的事情中,似乎能看到那麼一絲慈善的影子,但這種高調而誇張的方式,又讓整件事情看起來滑稽無比。他像是個瘋瘋癫癫的大頑童,用金錢在幫助别人這條道路上努力做事,但目的卻是讓所有人都記得并誇獎自己。
這難道就是“小紅花”的後遺症?
面對記者“神經病”、“作秀者”的質疑,陳光标沒有絲毫生氣,他認為,采訪就是傳遞真實,他自認為自己就是這樣,做了好事,他就一定要說出去。
“如果你覺得是沽名釣譽,那我也沒有辦法。”
陳光保如是說。
在陳光标高調的那些年中,沒有人能夠說出他到底做過什麼錯事,嚴格意義上來說,類似響應光盤行動,上街就吃别人的剩菜剩飯這種事雖然說起來不算好聽,但卻不至于說他是個壞人,盡管陳光标所到之處必定有炒作與熱度,但說他害人不淺,倒還真的無從說起。
一個熱衷于名氣與贊賞的怪善人——或許,人們要這樣評價陳光标。
結語:
一個人究竟是否應該承受無止境的惡評,歸根結底,要看他究竟做了什麼事。
如果僅僅從公益角度,陳光标的确是做了不少善事,即便這種善良表現得有些特立獨行,但他用自己賺來的真金白銀,實實在在地投入到需要幫助的人手中,将錢用到他覺得該用到的地方,長達數年始終如一,這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壯舉。
至于高調與否,或許本身并沒有那麼重要。
作者:黑貓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