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治産後惡露不絕秘方(3首)
20.1 縮宮逐瘀湯
【來源】許潤三,《中國中醫藥報》1990年
【組成】當歸、川芎、生蒲黃、生五靈脂各10克,黨參20克,枳殼10克,益母草15克。
【用法】上藥用冷水浸泡後以文火煎煮2次,共取藥汁300毫升,分2次服用。每日1劑。
【功用】縮宮逐瘀。
【方解】婦人産後沖任虛損,氣血不足,瘀血往往内滞,緻新血不得歸經,引起産後惡露不絕,正如《胎産心法》所雲:“惡血不盡、好血難安。”故本方取當歸、川芎養血活血,蒲黃、五靈脂逐瘀止血;輔以枳殼理氣,使氣行血暢,瘀血得以排出;複加益母草養陰活血、祛瘀生新。加黨參者,意在補氣,以增強胞宮收縮動能,它的性能雖與五靈脂相畏,但二藥同用,往往能提高逐瘀之效,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藥理研究證明,益母草、枳殼和蒲黃對動物均有興奮子宮平滑肌、使子宮收縮增強的作用,并且蒲黃還有止血作用,能使瘀血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縮短,使血小闆數目增加。如本方具有縮宮逐瘀之效。不全流産乃胞衣不下緻出血不止,同是瘀血内阻,血不歸經,本方亦恰中其要。此外,經血排洩不暢引起的痛經也宜用本方。
【主治】産後惡露不絕,不全流産及痛經等病。
【加減】血虛明顯者,黨參改用50克;出血量多者,黨參改用100克;腰痛甚者,五靈脂改用15克;下瘀血塊多者,加三七粉3克(分沖);出血日久者,加桑葉20克;血氣臭者,加黃柏10克;水腫者,加生黃芪50克;食欲不振者,加生山楂15克。
【療效】屢用屢驗、療效頗著。曾臨床驗之,因瘀血内阻引起的産後惡露不絕和經行痛經各15例,以本方依法用之,結果均獲痊愈。
20.2 益氣固護湯
【來源】何子淮,《何子淮女科經驗選》
【組成】黃芪、黨參各15克,白術、白芍、鹿銜草各9克,升麻5克,阿膠珠12克,川斷、遠志各6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益氣養血、固守胞絡。
【方解】素體虛弱,氣血不足。故方中重用黃芪、黨參益氣升陽,中氣足砥柱有權;白芍、白術養肝斂肝、補益肝脾;鹿銜草入肝脾兩經,有補益止血之功,升麻引甘溫之藥上升,以補衛氣而實其表;阿膠為血肉有情之品,可修補胞絡之傷;加川斷一味補腎養肝而複元陽,為諸藥之後盾;遠志既為引藥,又辛溫通利、振作心陽;甘草調和諸藥以益脾。心本血之總彙,升氣舉陷,則血自循經而回鄉。胞絡複舊、神采奕奕,既治血又療本也。
【主治】流産(或人工流産)淋紅不斷,證見淋漓量少,或多色淡、綿綿不斷、淨後數天複見少許、似淨非淨、無腹痛、面色?白、精神疲憊、頭暈腰酸、氣短少言。苔薄質淡、脈虛細。
【加減】臨床運用,可随證加減。【療效】多年使用,每收良效。
【附記】筆者曾用本方加當歸9克,益母草15~30克,治療産後惡露不絕(證屬氣虛不攝)10例,結果痊愈9例,顯效1例。效果頗佳。
20.3 紅醬飲
【來源】裘笑梅,《裘笑梅婦科臨床經驗集》。
組成:蜀紅藤30克、敗醬草30克、蛇舌草15克、貫衆12克、蒲黃炭12克、牡丹皮9克、栀子9克、銀花炭9克、谷芽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與主治:功能清熱解毒,行瘀止血。主治子宮内膜炎而緻産後惡露淋漓。
适應症:産後惡露不絕。臨床療效:治療7例,服藥1至10劑全部血止,其他臨床兼症也消失。
辯證加減:兼氣虛下陷者加黨參、黃芪、升麻;腎虛加狗脊、川斷、桑寄生等;瘀血症明顯加益母草、當歸,川芎等,氣滞症明顯加制香附、廣木香。
備注:本方為浙江著名婦科專家裘笑梅之驗方。方中重用紅藤、敗醬草兩藥,意在活血清熱解毒;配蛇舌草、貫衆、銀花以助清熱解毒之力,複入牡丹皮、栀子、蒲黃之清熱涼血散瘀止血,更佐谷芽醒胃悅脾,而助健運,并防寒涼之藥傷胃之弊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