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是“歲寒三友”之一。竹身修長,柔中帶剛;竹身有節,象征人之大節。青青竹葉在風中飒飒作響,猶如一位傲骨铮铮的謙謙君子臨風而立,古人因此以畫竹詠竹為樂。說到畫竹詠竹,就不得不提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鄭闆橋。
鄭闆橋,原名鄭燮,世稱“闆橋先生”,是乾隆元年進士,曾在山東當過十年縣令。由于品性高潔,難與官場衆人同流合污,闆橋先生後來去官不做,客居揚州,賣畫度日,成為“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鄭闆橋終其一生,隻畫蘭、竹、石,其中的竹子尤為上佳,世稱“闆橋竹”。
鄭闆橋畫竹之時,往往在畫上題詩,詩書畫相映成趣、三絕合一渾然天成。今天要講的這首詩,從藝術價值而言,在他諸多作品中水平不算高,通篇大白話,但讀完卻令人肅然起敬。讓我們來品一品: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作者.鄭闆橋
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首詩是鄭闆橋出任山東濰縣知縣時贈給上司包括的,當時他畫完畫後還不忘題了這首詩。何謂詩人?就是善于融情于景、能夠觸景生情,并以優美文字記述傳情之人。鄭闆橋通過描寫自己夜間所聞,由竹聲而聯想到民間疾苦聲。再用“托物取喻”的手法,從竹子枝葉這樣的細枝末節之上,以小見大,道出了“一枝一葉總關情”這樣千古不易的格言。
因此,詩歌雖然通篇并無華麗辭藻堆砌,卻勝于情真意切;雖然字字直白,卻無一字多餘。鄭闆橋并非空口大言。他在任職縣令十年間,确實如詩中所講。第一、二句交代了詩人身份與成詩背景。靜谧的深夜裡,詩人獨居衙齋之中,勞碌一天之後,正欲酣然入睡,忽有飒飒竹聲悠然而至。竹葉蕭蕭,猶如天籁,文人天性,本在于風花雪月;詩人卻獨獨從蕭蕭竹聲裡,聽出自己心心念念的民間疾苦。
竹葉蕭蕭,聲聲入耳不絕,詩人再也睡不安穩,于是第三、四句從胸中噴薄而出,千言萬語凝成兩句平平無奇、卻又字字千鈞的詩:“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我雖然是州縣小吏一名,卻也胸懷天下;百姓之事無小事,正如纖細竹枝、微微竹葉,哪怕瑣碎如點點滴滴,也與父母官的履職盡責密不可分。詩人秉筆直陳,以"吾曹"一詞,毫不諱言自己官職的卑微。同時“吾曹”有"吾輩"之意,指出像詩人這類小吏數量繁多,于是全詩的意境也就再一次升華。
縱觀這首詩,通篇虛實相彰,意味深長,說畫而非畫,詠竹而非竹。用語雖顯直白,構思卻巧妙異常,暗合鄭闆橋大巧若拙、大象無形的書畫技巧,處處提現詩人高潔的品性。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讨論。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