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潮州文化探源 ⑩ | 潮州青龍廟探源

潮州民間禮俗中有哪些周禮的影子?從潮繡、潮州木雕到嵌瓷,精美絕倫的潮州工藝美術發端于何時、其源頭來自哪裡?聞名遐迩的潮州美食,折射出的是怎樣傳統文化密碼?……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路;了解曆史,可以更好地走向未來。潮州市社科聯與潮州日報社聯合推出《潮州文化探源》系列專題,讓我們一同開啟潮州文化的“尋根之旅”,一起解讀潮州文化之“然”及“其所以然”。

現今潮州的青龍廟,又稱安濟廟、安濟聖王廟,潮州人俗稱“大老爺宮”,祀蜀漢永昌太守王伉,在韓江南堤麓外,是潮州城一座最著名的古廟宇。在每年正月下旬“大老爺”巡遊時,引動城鄉士庶男女,萬人空巷的盛事。

然而,古廟的始建年代及祭祀神明至今仍存在很多謎團。青龍廟所祭祀的神明既重要又複雜,反映出來的民間與官方,土著與移民信仰的曆史“層累”與“堆疊”,也是一個而饒有興趣的學術命題,但目今研究、調查成果甚少且未深入。

民國初年,嶺東學者溫廷敬在《迷信(三則)》中言:“而潮州青蛇則号曰青龍,封為安濟王,而有神為蜀·王伉之說。潮之祀青蛇,古矣。而蜀·王伉則自明以來之所附會也。” (《補讀書樓文集》卷五)饒宗頤教授昔年在《安濟王考》一文中,又指出潮州安濟廟“跨南堤,當韓江之濱,臨水為廟。疑昔時此廟本祀水神,故名安濟,如梅州安濟王行祠者。其後别祀王伉,複仍安濟之舊名耳。” (《安濟王考》)此兩位前賢的讨論誠為卓見,惜均未展開讨論。

有關潮州安濟廟的早期文獻記載極為稀缺,現僅能以清代文獻略作考證,以期對潮州安濟廟的曆史發展軌迹有所明了。

今青龍廟仍存兩通舊石刻匾額。一為“青龍古廟”,落款為“乾隆甲寅年陽月立”。乾隆甲寅年為乾隆五十九年(1794),可推測這是乾隆《潮州府志》修成之後的一次重修的時間。而另一“安濟王廟”匾卻沒有落款,年代不詳。

記載潮州安濟廟的最早文獻是康熙《潮州府志》,僅記片言隻語,“安濟廟:在南門堤,鄉人祈禱時,青蛇屢見梁節上,飲酒食肉,獨不傷人。”該記述文字幾乎全為雍正《海陽縣志》所沿襲。據此,知其至遲在清初已存在,不過遺憾的是,未言明其由來及始建年代,這個問題至今仍然難于辨明。乾隆二十七年(1762)纂修的《潮州府志》記載較詳:

安濟廟:即青龍廟,安濟其封号也。詳載《寺觀》。神肹蠁靈應,潮人禱于廟者,伺其降陟奉承畏惕罔感越思。郡城南郭三河合其彙大海,承其委廟屹立堤次鎮洪流,為全城護報功肆,祀固其宜也。(《祀典》)

青龍廟:廟跨城南大堤,當韓江之沖,神素靈應,常有靈物蜿蜒憑龛次香案間,其色青,是曰青龍。倏忽隐現,土人謂見之則吉,士夫商賈過潮者鹹祀之,然不可必見也。潮人睹青龍之來,辄謂神降,奉之益虔,至不敢暧昧質諸祠下。建廟時代不可考。相傳神為蜀漢永昌太守王伉,諸葛征蠻,伉守城捍賊,殁為明神。前明滇人有宦于潮者,奉神像至此,号安濟靈王,立廟鎮水患,遂獲安瀾。殆《傳》所稱有功于民則祀者欤?……(《寺觀》)

據上可了解到的信息如下:

1、安濟廟,即是青龍廟,“安濟”是官方的封号。當時古廟是位于城南外的堤防之上,韓江西岸。

2、建廟的年代不可考。

3、潮州本土人士特别信仰,影響所及,來潮的士人、商人都常去祭祀。

4、其祭祀的神明有二,一是“青龍”,即“常有靈物蜿蜒憑龛次香案間”的小青蛇;二是三國時期“守城捍賊,殁為明神”的蜀國永昌郡太守王伉。傳說是明代來潮州當官者奉入祭祀的。兩種神明分得清楚,并未混淆。

5、無論是青龍,還是王伉,神明的主要功能是鎮壓韓江洪水,捍衛全城。此外,神靈同時保護本土及外來人士平安吉祥。

乾隆《府志》言“建廟時代不可考”,而曾楚楠考證“在未獲新的更确鑿的佐證之前,拟應把青龍廟定為‘明萬曆二十七年潮州府同知施所學建’。”(《青龍廟建造年代刍探》)似應是誤解,建廟年代與王伉入祀是兩回事,在時間上不能捆綁在一起。既然乾隆《府志》不能确定廟宇的時間年代,而又說是明代滇籍莅潮官員所見,可略見是廟先王伉入祀而建,而曾楚楠考訂的明代萬曆二十七年(1599)卻很可能是官方将王伉奉入廟内祭祀的時間。

史前以來潮州(閩越地)蛇神信仰的衍變

早期祀蛇的曆史

潮州祀蛇神,由來甚早。講秦漢以前的古地理,從唐代杜佑的《通典》開始,至唐宋時期的地理總志都無一例外地把潮州劃歸“古閩越地”或“七閩地”。古閩越地的範圍,以宋代為斷代,除今福建省地外,隻有其東北面的溫州和西南面和西南面的潮州被列入,而今廣東省範圍内潮州以外的地區都被劃為“百越之地”或“南越地”。實際上是唐宋時代的人對該地區區域曆史文化地理歸屬的推測。今天,考古材料表明,約在年距今2870-3390年前,閩南、粵東一帶(以晉江、九龍江和韓江流域為中心)存在一直保持着相同或近似的考古文化類型,如具有鮮明特色的浮濱文化。

福建的祀蛇習俗發生更早,實在六朝之前,甚至可追述史前。古代福建的漢人與蛋(蜑)民長期在相當大的範圍内存在蛇崇拜習俗,與福建接壤的粵東潮州亦然。關于古代福建、台灣與潮州地區對蛇的崇拜,分别已有許多細緻深入的研究。福建蛇崇拜的解釋,一般都認為它原為閩越人的信仰,長時間被漢人沿襲下來,并融入了福建民間信仰之中。關于古代潮州漢人盛行祀蛇習俗,黃挺認為這種風俗原是潮州土著人民的習俗,在北來漢人與本地土著融合的過程中,這種風俗被保留下來了。

與福建毗鄰的潮州在宋代至明代,民間也一直存在祭祀蛇神的習俗。以下數點亦為潮州早期祀蛇曆史的佐證:

蛇郎君故事流傳的典型區域:中國著名民俗學家劉魁立先生的研究發現,“蛇郎故事在我國各省區、各民族中間,廣泛流傳。這一類型故事在全國從南到北各個地區都有記錄。”但是該故事仍以東南地區最盛行。潮汕的故事雖然今天難得聽到,可在幾十年乃至一百年前是潮汕地區一個廣為流傳的民間。

現代蛇信仰的遺存:在潮汕地區一帶,稱一種褐色無毒蛇為“黃頭娘”,傳說為司命公或伯公的女兒,禁止傷害它。潮汕鄉間多有此說,筆者幼時即聽老人如此語。

東南少數民族圖騰的印證:古代的疍民人有祀蛇習俗,明代“蛋(蜑)人神宮畫蛇以祭,自雲龍種。” (《赤雅》) “潮州蛋人有五姓:麥、濮、吳、蘇、何。古以南蠻(閩)為蛇種,觀其蛋家神宮,蛇像可見。世世以舟為居,無土者,不事耕織,惟捕魚裝載以供食,不通土人婚姻。嶺東河海在在有之。” (順治《潮州府志》) “蛋有三:蚝蛋、木蛋、魚蛋,寓浔江者,乃魚蛋。未詳所始,或曰蛇種,故祀蛇于神宮也。” (吳淇輯:《粵風續九·雜歌》)潮州的畲族有關于始祖來源于“龍犬”或“東海蒼龍”之說。

筆者以為潮州古代漢人祀蛇習俗也可能是通過早期的福建移民,直接把這種文化印痕搬到潮州來,即是漢化閩越俗或閩越化的漢俗,早已在福建完成,不必在潮州才完成其融合的曆程。

明代廣西梧州青蛇的引入與三界廟的建置

明代中期以後,蛇崇拜經過改造,其形象已成為一種性情溫和的無毒的小青蛇,變得更容易為民衆所接受。清代,潮州的蛇神“冠冕南面,尊曰遊天大帝”;潮州城的青龍古廟,崇祀安濟聖王,并輔以一種小青蛇的靈物;此外,還在城北有類似信仰的三界廟。這與明代廣西西江流域的蛇信仰流播到粵東有關,與祭祀小青蛇的三界廟頗有關系。

明末清初的民衆認為,蛇神是從廣西梧州傳來的,諒非虛言。目前關于嶺南三界廟的研究不少,可互為印證。

光緒《海陽縣志》載:“安濟王廟又名青龍廟,在南門堤側,廟創自前明。”文後原注:“相傳神為蜀漢永昌太守王伉,諸葛征蠻,伉守城捍賊,殁為明神。前明滇人有宦于潮者,奉神像至此,遂獲安瀾。殆《傳》所稱有功則祀者欤?時有青蛇蜿蜒見于廟,不傷人,忽見忽沒,故又名青龍廟雲。”在另一處,解釋道:“謹按:邑三界廟、安濟廟俱有蛇神,而安濟廟尤靈異。稱曰青龍王,以其色青,頭有王字也。然出沒難測,鹹同以前廟中屢見。自光緒來數歲,或僅一見。相傳潮人帶其香火出征,遇青蛇至,必奏捷班師,故潮人皆神之。”

作為水神的宋代閩粵贛邊安濟王信仰

饒宗頤教授昔年又指出,瀕臨韓江邊的安濟廟“不獨潮州有之,梅縣亦有之”,今存《永樂大典》“潮州府”部分,剛好散佚了第五三四四卷,其中的“宮室(含廟、寺、宮、觀等)”不得而見,所以這個史料缺環目前未能彌補。而現存最早的完整的《潮州府志》隻有嘉靖版,其體例中不列寺廟。當然跟當時編纂者的意識形态有關,無疑跟嘉靖初年魏校在廣東大毀淫祠(廟)有關。

事實上,不惟粵東之潮、梅州之關系密切,潮、梅與其北邊接壤的汀、贛州關系也異常密切。雖然東西橫亘的南嶺(五嶺)山脈為今贛、粵二省天然分界線,武夷山脈又把閩、贛二省分隔開來。但是另一方面,贛江、閩江、韓江這三條中國東南的大河流,基本上發源于南嶺與武夷山脈交接處,分别向北、東、南注入湖海,也天然成為溝通中國東南一隅的交通大動脈。因此,宋代的贛、汀、梅、潮四州之間不僅經濟聯系緊密,民間信仰與文化習俗之交流也極為頻繁。該區域安濟王信仰即為一典型之範例,除潮州情況不太明晰外,其他贛、汀、梅州三個州幾乎在北宋都建有安濟王廟,在北宋都得到“安濟”的廟額,這絕非偶然,應是區域之間文化交流所緻。贛、汀、梅、潮州四州分屬閩、粵、贛,但因自然地理地緣構成,實際上是同一個經濟、文化區域。譬如媽祖作為水神信仰,由韓江下遊傳播上遊的汀江流域,那麼潮州始建于明代之前的安濟廟,非常有可能傳播自韓江之上遊梅州的梅溪宮(安濟廟),而梅、潮二州之安濟廟極可能是由贛江或閩江經由上遊,越過近距離的分水嶺而傳播的。

通過梳理、排比贛、汀、梅、潮州等地有關安濟廟的史料,已經粗略蠡測出水神安濟聖王在贛江流域下遊到上遊,閩江流域上遊到韓江上遊之間的傳播軌迹。綜上所述,祀蛇廟宇獲得“安濟”王之封号,集中在北宋末年。具體而言,在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至崇甯四年(1101—1105),閩粵贛諸位水神相繼獲得“安濟”的封号。

“冠冕”移易:明末王伉入主青龍廟——儒家正統的介入

大約到明清之際,潮州士人将其雲南的王伉搬請進入青龍廟即安濟廟,将原水神的“安濟王”的冠冕套給他。廟宇的始建是不可考的,證明廟宇遠早于明代,隻是說在明代才将王伉的神像奉祀進來安濟廟,且将原來的封号頒給他。乾隆《潮州府志》言“前明滇人(雲南人)有宦于潮者,奉神像至此,号“安濟靈王”,立廟鎮水患,遂獲安瀾。”至遲在編修乾隆《潮州府志》的年代,才正式列入祀典。

據上列資料,該廟始建年代不詳;神明傳說是明代雲南籍來潮州官員請入祀的。安濟聖王在潮州城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被尊奉為“大老爺”,為何“安濟聖王”受到如此隆重祭祀,關于其來曆的,傳統有四種說法:

第一,乾隆版“前明滇(雲南)人宦潮者奉神像至此”說的擴展。

據民國時記錄下來的民間傳說稱:青龍爺是一位菩薩,在生時是蜀漢永昌府丞王伉,諸葛亮平西南時,王伉有功于國,有德于民。死後,受到川滇等處奉祀。到了宋期,皇帝就封他做安濟聖王。明朝季年,有滇人官于潮州,奉安濟聖王香火同來。以官府之提倡,于潮州府城南門外臨韓江名叫“青龍埔”之地修建廟宇,供奉神像。廟榜書“青龍古廟”,俗遂稱神為“青龍爺”,或稱“大老爺”,因而有青龍出現。每淫雨水漲,則鄉人群集守堤。若發現青龍遊泳之處,即是處堤土,必将松潰,得知急行填築。關系地方大事,神方行示兆,故潮人稱之為全郡福神。

第二,清官王伉私開倉救民拟獻身,但最後卻駕馭了蛇精,飄然到了潮州受崇拜。

民國年間亦有傳說王伉做永昌府丞時欲私自開倉赈饑,想要更快地去開倉,決定抄小路,越深山,但山中藏着噬人不擇的蛇精。王伉接近蛇窟時,跪下禱祝,請求蛇精暫時讓他通過,并約他事畢回來,親自獻身供其口腹。王伉開倉赈饑後,又回到小路實現諾言,到了小路,鬥大的蛇頭拔山倒海而來。王伉不慌不忙,一腳跨上蛇身,飄然向西而去。潮州鄉民遇到韓江水漲,以順流飄來的青色馴蛇為王伉替身,大拜而特拜。

其實,第二個傳說是對第一個傳說的補充,增加了王伉在永昌的事迹。都屬于神外來(雲南)說。

第三,潮州本地人謝少蒼(滄)在永昌府任官,當地發生旱災,他私自赈災獲罪被處于重刑,附近王伉廟神挽救了他。

傳說蜀漢永昌太守王伉,在一次保衛城池戰鬥中犧牲。明初潮州人謝少蒼任永昌府官,有一次,當地發生旱災,他未得朝廷應允便私自打開倉庫,施濟饑民。朝廷獲悉,處曝日七天的刑罰。将罰時,頭頂上空驟然有烏雲遮日。疑惑中,夢見有一神明前來庇護。赦罪之後,他才知道夢中的神明竟與附近王伉廟中的王伉像一模一樣。後來他将廟中的王伉及大、二夫人偶像帶回潮州。适逢韓江發水,便将王伉他們的偶像供置在江沿的青龍古廟,洪水果然解除,古城安然無恙。王伉從此被推崇為“安濟聖王”。

第四說:明末潮州城南門外謝厝大族有宦遊雲南者,獲罪發配永昌郡,但他虔誠感念安濟老爺,最後脫罪被釋,私刻安濟王偶像帶回潮州家鄉,供奉于青龍埔土廟。

據說明末潮州城南門外謝厝(筆者按:謝姓為明清以來該地之大宗族),有一名叫謝少滄的,宦遊雲南,因犯罪發配永昌郡。因他很相信安濟老爺,心誠念堅,夢神庇護。後來脫罪釋放,便自以為是安濟老爺在暗中保佑。清初他回潮州時,便在雲南私刻安濟老爺偶像,帶返潮州,供奉于青龍埔土廟之内,後來……各方善男信女,便集資為他(安濟老爺)建起堂皇的廟宇。

第三與第四個傳說大同小異,與原來乾隆版最大的差異是,請神入祀不是雲南人,而是到雲南當官的潮州本地人。

據曾楚楠考證,謝少滄是嘉靖壬子科(1552年)舉人,原名為謝紹祖,字少滄,海陽謝良慶(正德五年庚午科舉人)之孫,官至岷府長史。謝少滄并未“宦遊雲南”。按傳說,謝少滄“建青龍廟”的時間在清初,但修成于順治十八年辛醜(1661年)的《潮州府志》中,對青龍廟卻無片言隻語之記述,故建廟之“清初”,按理當在辛醜之後。說他于“清初”建青龍廟,事同子虛。總之,根據現有的資料分析,青龍廟系“清初由謝少滄所建”的傳說,缺乏依據。在未獲新的更确鑿的佐證之前,關于青龍廟的始建年代及建造緣由,仍當以乾隆《潮州府志》所載的“前人滇人有宦于潮者,奉神像至此”的說法為準。可備一說。

雖然王伉入祀青龍(安濟)廟,但青龍神受到的重視與關注遠遠超過安濟王。乾隆元年(1736)舉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任興甯縣典史浙江人俞蛟筆記載《迎青龍》:

潮州土俗,以蛇之有青色者為青龍,奉之如神。每歲二月望到,結彩為輿,管弦钲鼓,舁之以行,名曰“迎青龍”。各船女郎之未經梳栊者,皆濃妝豔服,扮劇中故事,随神遊行,望之燦然,如錦始濯,如花始發,豔心眩目,莫可名言。纨绔子弟,裙屐少年,争備金缯,擇佳麗者,以次給之。受者名曰得标。得标多者,聲名噪甚,即有大腹賈不惜千金,為制衣飾,與之梳栊。(《夢廠雜著》)

清嘉道間,寓居于潮州城的粵東詩人黃钊作有《神弦》二首,其一《青龍神》詩曰:“潮人奉神曰若禹。”可見潮人之重視程度及奉祀級别之高。

《清史稿》記載了鹹豐年間(1851-1861年)全國各地受到中央認可的神明有:“臨淸、東昌、河南正陽關并祀金龍四大王,……潮州祀安濟王漢王伉”。

因為有了中央頒布的合法“祀典”,故清代後期青龍(安濟)民間信仰在潮州城更為興盛。道光、鹹豐兩任海陽縣令的陳坤有詩雲:“靈爽當年處處聞,闾閻百萬護慈雲。喧傳箫鼓神遊早,共喜收成有十分。”詩後注曰:潮郡南門外有青龍廟,相傳祀蜀漢時永昌太守王伉,甚著靈異。每年正月蔔期出遊,以時之遲早決歲之歉豐也。

清代乾隆年間,安濟廟與青龍廟合流為一處;而到清末時,安濟王與青龍王已混合為一體了,甚至可以說,将南方原始蛇的信仰與宋代水神的封号安濟王,加在王伉公身上了。“安濟廟”為潮州城最重要的廟宇,民衆稱為“大老爺宮”,故而王伉公被稱為“大老爺”。

至于清末,其遊神賽會達到極盛。有當時《嶺東日報》實錄如下:“郡南青龍古廟,所祀為安濟聖王,每歲出遊,最為熱鬧。……是夜,城内夜遊煙火花燈燭天震地,加以鼓樂喧阗,左顧右盼,應接不暇。”

青龍廟即安濟廟的始建年代及具體演變等很多問題,到目前為止,仍然隐昧不明。如青龍廟與安濟廟哪個先建置,後又何時合而為一空間而兩匾額共存。這些問題都有賴于以後史料的挖掘。雖則如此,目前可以初步推斷的是:青龍(安濟)廟在明代之前已存在了,在不同時期由若幹種不同的主祀神明,在這同一個空間進行疊合與互動。其最底層的本土信仰理所當然是蛇神,由原始的大蟒蛇至明中後期衍變為溫和的小青蛇;其中間層信仰是宋代閩粵贛邊共同得到官方敕封的水神“安濟聖王”;最後至清乾隆年間,才将其冠冕加在蜀漢時期為國忠勇犧牲的王伉身上。至此,才算完成了其被官方列進“祀典”的資格。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