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人工智能即将消滅的職業排行榜:下一個失業的就是你! | 職場

深度學習研究院、達摩院、人工智能實驗室,這些新詞對于普通人來說,你會覺得這些關自己什麼事?錯!這些都是BAT(百度、阿裡巴巴、騰訊)研究人工智能( ,英文縮寫:AI)的前沿機構。我們目前的生活已經離不開BAT,而它們也許還将重塑我們的下半生甚至是我們子孫後代的生活。

如果說橫掃圍棋界對我們很遙遠,那麼無人值守“新零售”的崛起、公路收費員中年下崗、自動駕駛客運巴士()開始上路測試足以給我們每個人敲醒警鐘:AI對哪些職業的沖擊最大?如何提升自身素質、培養子女才能順應潮流?AI最終會替代人類嗎?

鲲鵬悅讀綜合《青年參考》、著名調查記者何潤鋒對《未來簡史》作者赫拉利的專訪、騰訊研究院的相關資料為讀者呈現出一條大緻的脈絡。

01

AI對哪些職業的沖擊最大?

判斷一個職業是否能被人工智能替代,國際上常用的方法是從三個維度(9個屬性,每個屬性賦予分值)進行測量。第一個維度:行業所需要的社交智慧;第二個維度:所需要的創造力;第三個維度:需要的感知和操作能力。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2017年劍橋大學教授邁克爾·奧斯本和卡爾·弗雷根據大數據計算系統,分析了 365種職業在未來被人工智能淘汰的概率,常見的不同職業按“被淘汰概率”從高到低排列如下:

1.電話推銷員 99.0%

2.打字員 98.5%

3.會計 97.6%

報告指出,會計的本質是搜集信息和整理數據,而機器人的準确性無疑更高。目前,德勤、普華永道等會計事務所相繼推出了财務智能機器人方案,在業内造成了不小的震動。

4.保險業務員 97.0%。

5.銀行職員 96.8%

6.政府職員 96.8%

報告認為,在政府的一些基層機構裡,部分職員的工作重複性高、嚴謹性高,其實非常适合由機器人代勞。

7.接線員 96.5%

8.前台 95.6%。

9.客服 91.0%

10.人力資源管理 89.7%

報告認為,簡曆的審讀、篩選,薪酬體系的管理等工作,未來都可以由機器人來做。

11.保安 89.3%

12.房地産經紀人 86%

13.工人,以及瓦匠、園丁、清潔工、司機、木匠、水管工等 80%-60%

14.廚師 73.4%

15.IT工程師 58.3%

16.圖書管理員51.9%

17.攝影師 50.3%

18.演員 37.4%

19.化妝師 36.9%

20.翻譯 32.7%

21.理發師 32.7%。

22.運動員 28.3%

23.警察22.4%

24.程序員 8.5%

25.記者 8.4%

26.保姆 8.0%

27.健身教練 7.5%

28.藝術家、音樂家、科學家 被取代概率分别為:3.8%、4.5%、6.2%

29.律師、法官 3.5%

30.醫生 2.1%

31.建築師 1.8%

32.公關 1.4%

33.心理咨詢師 0.7%

34.教師 0.4%

35.酒店管理者0.4%。

從上述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

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類技能要求,那麼,你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社交能力、協商能力、人情練達的藝術;同情心,以及對他人真心實意的扶助和關切;創意和審美。

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下特征,那麼,你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無需天賦,經由訓練即可掌握的技能;大量的重複性勞動,每天上班無需過腦,手熟即可;工作空間狹小,坐在格子間裡,不聞天下事。

《未來簡史》的作者赫拉利在接受著名調查記者何潤鋒采訪時,以1-10為坐标簡單地估計了一下各職業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概率,數字越高則被替代的可能性越高。分值介于9-10的有農民、出租車司機、外賣員;分值為8-9的有大多數建築工人、普通醫生、普通律師、性工作者、普通警察、普通士兵;分值為7-8的有演員、時尚設計師。關于人工智能取代性工作者,他有一段論述:

在談到性工作者時,我的直覺是,妓女被取代的可能性在8到9之間。人工智能機器人會取代人類妓女,這很好。但有些人出于心理的因素,還是會選擇人類妓女。即使性愛機器人的床技比妓女還要好,還會有些人出于心理因素選擇妓女,二者的感覺不同。因此,人類賣淫的嚴肅問題并不會因此根除。

以上是西方學者的研究結果,結合到中國實際情況,北京大學市場與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永偉也提交了一份人工智能研究報告。他認為,從全國範圍來看,可能有70%的職業會受到人工智能的沖擊。如果剔除掉農業人口受到沖擊的概率,可能大概有60%的職業會受到沖擊。

他的報告顯示,兩類工作是比較容易被替代的,第一個是城市化比較強的,第二個是可能需要投入勞動比較多的一些職業。人工智能革命對大家的沖擊是有偏向性的。如果一個職業的報酬高,可能是更加難以被替代的;如果某個職業需要更高的教育,也是難以被替代的。

職業化是職業人在現代職場_摩擦性失業是自然失業_

中國職業屬性三維圖 來源:《人工智能》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摩擦性失業是自然失業__職業化是職業人在現代職場

中國細分職業受人工智能影響圖 來源:《人工智能》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複對于替代性高的職業有一個形象的指标——五秒鐘準則。

通俗的來說,一項本來由人從事的工作,如果可以在5秒鐘以内的時間裡,對工作中需要思考和決策的問題作出相應決定,那麼,這項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技術全部或部分取代。

在他看來,從事翻譯、新聞報道、助理、保安、銷售、客服、交易、會計、司機等工作的人,未來10年将有約90%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不過他也指出,AI能完成簡單的報道,但對于深度報道、跨領域報道難以勝任,更别說寫出普利策獲獎作品了。02

如何順應AI潮流?

赫拉利認為:

人類會分為一小部分精英,和其他絕大多數普通人。危險在于,AI會讓一小部分精英人群更強大,而同時絕大多數人就會失去一切能力。

即便你現在正值壯年,自己的事業也蒸蒸日上,你也應該有所擔憂。因為你的職業在未來十到二十年内或許很吃香,但是之後就有可能被取代。而到五十或六十歲的年紀,想學習一門新的職業會十分困難。

(關于未來五十年内最炙手可熱的職業)這一點我們都無從知曉,這是一個大問題。告訴大家什麼職業有可能會被取代很簡單,因為我們知道如何成為士兵、建築工人,但是未來會出現什麼樣的新興職業,這已經超出了我們現在的預測能力。這就是現在出現教育危機的原因。因為我們不知道應該給校園裡的孩子教授什麼。

要是有人告訴你,他知道未來五十年内最炙手可熱的職業是什麼,他要麼在騙你,要麼在欺騙自己。我們完全不會知道五十年内的工作市場會是什麼樣子。

我們的孩子最應該學的就是如何保持彈性思維,如何維持心理平衡。因為現在我們唯一知道的是未來肯定會跟現在大有不同,而且改變的步伐也會越來越快,因此他們一生中要不斷面對改變。他們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會有新的壓力出現,尤其是在一定的年齡段之後壓力會更大。

人們15歲的時候樂于改變,但是50歲之後就開始懼怕改變,如此就會産生很多壓力。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保持彈性思維,一生中都不斷樂于改變自我,保持心理平衡,不被面對的改變和壓力壓垮。

面對職業焦慮,李開複則認為:

一個人的工作在“五秒鐘準則”内,就要趕緊做些改變了。改變的大的方向是,要往高處走,要深度思考,要跨領域。人工智能是在單一領域基于大數據進行客觀判斷的系統,那我們就要做戰略型的跨領域的更深入的思考。一方面是AI對于簡單的、重複性的工作的替代,另一方面是新的機遇和機會。

未來可能隻有10%的人能做到有創意或戰略性或頂尖的工作,但并不意味着另外90%的人就無事可做。他們可能會走向服務性的、最好是有愛的工作。即便不是全部90%的人都從事這樣服務型的工作,假設隻有50%做到,還有20%提早退休,15%迷戀VR遊戲,4%得抑郁症或其他心理疾病,1%成為搗亂分子。這樣社會也穩定下來了,03

AI會取代人類嗎?

對于人工智能是否替代人類,李開複是這麼認為的:

Zero的工程和算法确實非常厲害。但千萬不要對此産生誤解,認為人工智能是萬能的,所有人工智能都可以無需人類經驗從零學習,得出人工智能威脅論。 Zero隻能在單一簡單領域應用,更不具有自主思考、設定目标、創意、自我意識。即便聰明如 Zero,也是在人類給下目标,做好數字優化而已。這項結果并沒有推進所謂“奇點”理論。

關于AI是否會産生意識和情感,赫拉利認為目前還沒有發現計算機有任何會産生意識的迹象。但是他表示:

智能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意識強調的是感知事物的能力。我們目前無法編寫有意識的計算機程序,或創造有意識的機器人。我并不是說這樣的事情完全不可能發生。

赫拉利認為真正的問題并非在于AI會打敗或主宰人類,而是:

1. 和祖先相比,人類的意識退化、能力降低,一切都依賴電腦和機器人。而感知一直是人類的基本生存能力,如聽、聞、嘗、感受、觸摸等。

2. 新技術帶來的優勢和紅利,很可能被一小撮精英所獨占,貧富差距和階級矛盾不僅僅會繼續存在,它還會加大。

那麼問題來了,“奇點”是什麼?如果“奇點”真的來了,人類會如何進化?美國著名物理學家、未來主義者劉易斯·德爾·蒙特認為:

為了人類自己的利益,科學家們堅持不懈地努力改善人工智能技術。總有一天,人工智能機器将會與人類的智慧比肩,甚至超越人類的智慧。這就是“奇點”,一個前所未有的點。

劉易斯·德爾·蒙特曾任職于霍尼韋爾、IBM、洛克希德馬丁等軍工、高科技企業。在霍尼韋爾任項目執行主任期間,他帶領數百名物理學家、工程師參與了美國國防部和商業應用領域的微納米技術開發,曾獲得霍尼韋爾的最高科技成就獎(斯維特獎)、卓越管理獎(隆德獎)。其著作有《揭開宇宙的奧妙》《時間旅行》等。他會告訴我們:

“奇點”出現以後,機器會繼續為我們服務嗎?是否會出現人機大戰?

“強”人工智能(SAMs)是否是一種生命的新形式?SAMs應該有擁有權力嗎?SAMs會對人類造成威脅嗎?

人類最終會被自己創造的人工智能滅亡嗎?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