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内容:
[原文]
夏四月戊午,以朱序為都督司、雍、梁、秦四州諸軍事、雍州刺史,戍洛陽。以谯王恬代序為都督兖、冀、幽、并諸軍事、青、兖二州刺史。
苑川王國仁破鮮卑越質叱黎于平襄,獲其子诘歸。
丁亥,燕主垂立夫人段氏為皇後,以太子寶領大單于。段氏,右光祿大夫儀之女。其妹适範陽王德。儀,寶之舅也。追谥前妃段氏為成昭皇後。
五月,秦太弟懿卒,谥曰獻哀。
翟遼徙屯滑台。
六月,苑川王乞伏國仁卒,谥曰宣烈,廟号烈祖。其子公府尚幼,群下推國仁弟乾歸為大都督、大将軍、大單于、河南王。大赦,改元太初。
魏王珪破庫莫奚于弱落水南。秋七月,庫莫奚複襲魏營,珪又破之。庫莫奚者,本屬宇文部,與契丹同類而異種,其先皆為燕王皝所破,徙居松漠之間。
秦、後秦自春相持,屢戰,互有勝負,至是各解歸。關西豪桀以後秦久無成功,多去而附秦。
河南王乾歸立其妻邊氏為王後,置百官,仿漢制,以南川侯出連乞都為丞相,梁州刺史悌眷為禦史大夫,金城邊芮為左長史,東秦州刺史秘宜為右長史,武始翟勍為左司馬,略陽王松壽為主簿,從弟轲彈為梁州牧,弟益州為秦州牧,屈眷為河州牧。
八月,秦主登立子崇為皇太子,弁為南安王,尚為北海王。
燕護軍将軍平幼會章武王宙讨吳深,破之,深走保繹幕。
魏王珪陰有圖燕之志,遣九原公儀奉使至中山。燕主垂诘之曰:“魏王何以不自來?”
儀曰:“先王與燕并事晉室,世為兄弟,臣今奉使,于理未失。”
垂曰:“吾今威加四海,豈得以昔日為比?”
儀曰:“燕若不修德禮,欲以兵威自強,此乃将帥之事,非使臣所知也。”
儀還,言于珪曰:“燕主衰老,太子暗弱,範陽王自負材氣,非少主臣也。燕主既沒,内難必作,于時乃可圖也,今則未可。”
珪善之。儀,珪母弟翰之子也。
九月,河南王乾歸遷都金城。
張申攻廣平,王祖攻樂陵。壬午,燕高陽王隆将兵讨之。
冬十月,後秦主苌還安定。秦主登就食新平,帥衆萬餘圍苌營,四面大哭。苌命營中哭以應之,登乃退。
十二月庚子,尚書令南康襄公謝石卒。
燕太原王楷、趙王麟将兵會高陽王隆于合口,以擊張申。王祖帥諸壘共救之,夜犯燕軍,燕人逆擊走之。
隆欲追之,楷、麟曰:“王祖老賊,或恐詐而設伏,不如俟明。”隆曰:“此白地群盜,烏合而來,徼幸一決,非素有約束,能一其進退也。今失利而去,衆莫為用,乘勢追之,不過數裡,可盡擒也。申之所恃,唯在于祖,祖破,則申降矣。”
乃留楷、麟守申壘,隆與平幼分道擊之。比明,大獲而還,懸所獲之首以示申。甲寅,申出降,祖亦歸罪。
秦以颍川王同成為太尉。
十四年(己醜,公元389年)
春正月,燕以陽平王柔鎮襄國。
遼西王農在龍城五年,庶務修舉,乃上表曰:“臣頃因征即鎮,所統将士安逸積年,青、徐、荊、雍遺寇尚繁,願時代還,展竭微效,生無餘力,沒無遺恨,臣之志也。”
庚申,燕主垂召農為侍中、司隸校尉,以高陽王隆為都督幽、平二州諸軍事、征北大将軍、幽州牧,建留台于龍城,以隆錄留台尚書事。又以護軍将軍平幼為征北長史,散騎常侍封孚為司馬,并兼留台尚書。隆因農舊規,修而廣之,遼、碣遂安。
後秦主苌以秦戰屢勝,謂得秦王堅之神助,亦于軍中立堅像而禱之曰:“臣兄襄敕臣複仇,新平之禍,臣行襄之命,非臣罪也。苻登,陛下疏屬,猶欲複仇,況臣敢忘其兄乎?且陛下命臣以龍骧建業,臣敢違之?今為陛下立像,陛下勿追計臣過也。”
秦主登升樓,遙謂苌曰:“為臣弑君,而立像求福,庸有益乎?”
因大呼曰:“弑君賊姚苌何不自出?吾與汝決之!”
苌不應。久之,以戰未有利,軍中每夜數驚,乃斬像首以送秦。
[原文華譯]
1夏,四月二十九日,晉國任命朱序為都督司州、雍州、梁州、秦州四州諸軍事、雍州刺史,鎮守洛陽。任命谯王司馬恬接替朱序任都督兖州、冀州、幽州、并州諸軍事,兼青州、兖州二州刺史。
2苑川王乞伏國仁擊破鮮卑越質叱黎于平襄,生擒越質叱黎的兒子越質诘歸。
3丁亥日(四月無此日),後燕主慕容垂立夫人段氏為皇後,任命太子慕容寶兼任大單于。段氏,是右光祿大夫段儀之女;她的妹妹嫁給範陽王慕容德。段儀是慕容寶的舅舅。追谥前妃段氏為成昭皇後。
4五月,前秦皇太弟苻懿去世,谥号為獻哀。
5翟遼移師屯駐滑台。
6六月,苑川王乞伏國仁去世,谥号為宣烈,廟号烈祖。其子乞伏公府年紀尚幼,群下推乞伏國仁的弟弟乞伏乾歸為大都督、大将軍、大單于、河南王。大赦,改年号為太初(和公元386年苻登即位的年号一樣)。
7北魏王拓跋珪擊破庫莫奚于弱落水南。秋,七月,庫莫奚襲擊魏營,拓跋珪又将他擊破。庫莫奚,本屬宇文部,與契丹同類而異種,他的祖先都被前燕主慕容皝擊破,遷居到松漠之間(千裡松林和瀚海沙漠之間)。
8前秦、後秦從春天開始就相持不下,屢次交戰,互有勝負,這時各自撤兵歸國。關西豪傑因為後秦長時間也沒有成功,大多離去,歸附前秦。
9河南王乞伏乾歸立其妻邊氏為王後,設置百官,模仿漢制,任命南川侯出連乞都為丞相,梁州刺史悌眷為禦史大夫,金城人邊芮為左長史,東秦州刺史秘宜為右長史,武始人翟勍為左司馬,略陽人王松壽為主簿,堂弟乞伏轲彈為梁州牧,弟弟乞伏益州為秦州牧,乞伏屈眷為河州牧。
10八月,前秦主苻登立兒子苻崇為皇太子,苻弁為南安王,苻尚為北海王。
11後燕護軍将軍平幼,會同章武王慕容宙讨伐吳深,吳深戰敗,撤退到繹幕固守。
12北魏王拓跋珪有秘密圖謀後燕之志,派九原公拓跋儀出使中山,後燕主慕容垂诘問說:“魏王為什麼不自己來?”
拓跋儀說:“先王與燕并事晉室,世代為兄弟,臣今天出使,從道理上說也沒有什麼錯。”
慕容垂說:“如今我威加四海,豈得與昔日相比!”
拓跋儀說:“燕國如果不修德禮,欲以兵威自強,這是将帥之事,不是我這個使臣所能知道的了。”
拓跋儀回去後,對拓跋珪說:“燕主衰老,太子暗弱,範陽王自負才氣,不會甘心臣服于少主。燕主死後,内部一定會鬥争,那時候再圖謀他們就可以了,今天則未可。”
拓跋珪很贊賞他的看法。拓跋儀,是拓跋珪叔父拓跋翰的兒子。
13九月,河南王乞伏乾歸遷都金城。
14後燕變民集團首領張申攻打廣平,王祖攻打樂陵;九月二十五日,後燕高陽王慕容隆将兵征讨。
15冬,十月,後秦主姚苌回到安定。前秦主苻登率軍到新平謀取糧食,率領一萬餘人包圍姚苌大營,在四面大哭;姚苌命營中的軍士也放聲和前秦軍對哭,苻登于是撤退。
16十二月十五日,晉國尚書令、南康襄公謝石去世。
17後燕太原王慕容楷、趙王慕容麟将兵與高陽王慕容隆會師合口,攻擊張申。王祖率諸壘一起救援,夜襲後燕軍,後燕人逆擊,将王祖軍擊退。慕容隆要乘勝追擊,慕容楷、慕容麟說:“王祖老賊,或許詐敗,在中途設伏,不如等天亮再說。”
慕容隆說:“他們不過是一群強盜,烏合而來,僥幸一戰,并非有嚴格軍令約束,能統一軍令進退。如今失利而去,都已不再接受指揮,我們乘勢追擊,不過數裡,就可将他們全部擒獲。張申所仗恃的,就一個王祖而已,王祖一破,張申就投降了。”
于是留慕容楷、慕容麟監視張申營壘,慕容隆與平幼分道追擊,到了天明時分,大獲而還,懸挂所斬獲的首級,展示給張申。十二月二十九日,張申出降,王祖也投降了。
18前秦任命颍川王苻同成(苻登的哥哥)為太尉。
太元十四年(公元389年)
19春,正月,後燕任命陽平王慕容柔鎮守襄國。遼西王慕容農在龍城五年,政治修明,百業振興,于是上表說:“臣之前出征到龍城,就留下鎮守,所統将士,已經安逸多年了,青州、徐州、荊州、雍州遺寇繁多,願早日派人來接替我的職位,讓我能回去作戰,竭誠報效國家,生無餘力,死無遺恨,才是臣之志向。”
正月五日,後燕主慕容垂召慕容農為侍中、司隸校尉。任命高陽王慕容隆為都督幽州、平州二州諸軍事,征北大将軍,幽州牧,建留台(留守政府)于龍城,任命慕容隆為錄留台尚書事。又任命護軍将軍平幼為征北長史,散騎常侍封孚為司馬,并兼留台尚書。慕容隆因循慕容農的舊規,修訂擴充,遼水、碣石一帶,由此安定下來。
20後秦主姚苌因為前秦屢戰屢勝,認為是得了前秦王苻堅之神助,于是也在軍中立苻堅的像,禱告說:“臣的哥哥姚襄命臣複仇,新平之禍,臣是執行姚襄的命令,不是臣的罪過。苻登,是陛下疏遠的親屬,尚且想要複仇,臣敢忘記自己的親哥哥嗎?況且,陛下命臣以龍骧将軍的職務建立大業,臣敢違背嗎?如今為陛下立像,陛下不要追計臣的過錯了。”
前秦主苻登登上軍營指揮樓,遠遠地對着姚苌說:“為臣弑君,而立像求福,有用嗎?”又大喊:“弑君賊姚苌為什麼不出來?我與你決一死戰!”姚苌不回應。
到了後來,因為作戰還是不利,軍中每夜數次驚營,于是斬下苻堅神像的首級,送給苻登。
[學以緻用]
這一篇,最後一段,看看姚苌的行為
不要覺得好笑,回頭觀察下我們自身,或者身邊的人,其實都有可能做出他的這種行為
這是一種什麼行為呢?
“病急亂投醫”
這是人性的弱點
這裡有2個點值得思考:
1為什麼會導緻“病 急”的時刻?
2為什麼會不顧邏輯,而亂投醫?
導緻這種行為,我認為有三個因素
1,期必, 也就是一廂情願
這一點每個人身上都會有,所以要時刻覺察下自己,是不是陷入了“期必”的陷阱當中
姚苌居然把符堅當作“神”來跪拜,期待符堅的保佑,這怎麼可能呢?
這個邏輯就很奇怪
人一有所期待,就會變得盲目,這個弱點,就會被别人利用。
2,沒有一如既往的價值觀
平時不信佛,臨到關鍵時刻,或者要考試的時候,丢幾枚世俗的錢就期待佛的觀照,這點誠意也不夠啊
你不相信它,又期待它給到你想要的結果,
别說佛做不到,就是人,也做不到
比如你請某領域的機構老師給你出咨詢方案,你自己又不相信,那這個方案再好,你也用不出效果,更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3,做不到知行合一
我從160,在沒有刻意減肥的情況下瘦到了136左右,用的是中醫背後的原理,
同事看到了我的前後對比,想了解,我告訴他了
但是我知道,對方不會用到這個方案
為什麼?
因為做不到知行合一。
他說知道了, 但是你觀察他的行動,并沒有匹配上“知道了”這句話,沒有加上一個“時間量”
比如:防止陰寒的物質(冷飲,寒的食物少吃...)進入體内
就這一點,做不到,那麼後面就很難了,因此,我的那些經驗對他來講,沒用。
回到原文,原理一樣
你要信佛,拜佛,那你就要按照佛所講的價值觀去實踐
不在乎多與少,哪怕一條也行。先用,把時間拉長,先誠其意,先驗證效果。
如果你僅僅是為了避災而去拜,那就是交易,是一種谄媚行為。佛又怎麼能保佑呢。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