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磁共振掃描操作磁共振冠脈成像(一)

e學e用與掃描技巧交流公衆号合作,推出“MR掃描操作”系列文章,包含各類磁共振設備的掃描操作及實際案例。已在e學e用論壇模塊全面更新,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e學e用“論壇”,探索更多精彩内容

圖片

磁共振冠脈成像

圖片

1,為什麼要做冠脈

原因很簡單。經過四十年的不懈奮鬥,我國居民生活水平基本上達到歐美标準;随之而來的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飙升。我們迫切需要一種可以快速準确的冠脈成像手段,比如超聲或CT。超聲具有以下特點:快速、簡便、無電離輻射和物美價廉;缺點在于精度不夠。CT完美彌補了超聲的缺點,且同樣具有簡單快速的優點,缺點在于電離輻射和碘過敏。磁共振冠脈成像好處是無電離輻射,其餘應該都是缺點:時效性差,需要患者極好的配合,支架術後磁敏感僞影重,診斷效能存疑等。再看幾個場景:急診懷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心梗支架治療術後複查的患者,這些特别需要冠脈成像的時間點,磁共振都無法滿足需求。前者,患者往往無法配合,且成像時間長,無法滿足時間就是心髒的第一且務實任務;後者,由于支架的磁敏感效應,導緻診斷效能存疑。有些人說,體檢啊。現實是,大多數進行磁共振冠脈成像的影像中心,一般還是需要結合CTA方能明确診斷;這無形中給社會和患者家庭帶來更多負擔。科研角度又如何?2003年左右,《中華放射學雜志》就刊登了程流泉教授的磁共振冠脈成像的文章,詳細描述了方法、序列、參數和掃描技巧等。此後,無論國内還是國外,都陸續有專家學者做過小批量嘗試性工作。奈何CT發展迅速,心率不限制,心律無所謂,呼吸自由......

2,成像原理

圖片

靜心想一下,影響冠脈成像的因素有哪些?其實很簡單,無非心跳運動、呼吸運動以及血液亮度。第一,為了凍結心跳運動帶來的影響,使用心電門控觸發掃描,盡可能在心髒靜止不動的時刻采集數據。所以,參數界面有個 delay設置。老版本的機器需要測算具體 delay,但是新機器有更智能的AI算法,能夠自動識别準确的 delay。第二,呼吸運動。基本上市面上的廠家都會使用膈肌導航(),在呼氣末采樣,從而達到運動僞影最小化的目的。有些廠家為了控制呼吸幅度,甚至會鼓勵醫生使用腹帶;如此,可以增加采樣效率,降低整體掃描時間。第三:對比度提升。簡言之,血液更亮,背景更黑。為了提升血液信号,通常使用3D 類序列( SSFP,1.5T)或3D FSPGR(需要注射造影劑,3.0T),以及T2 prep增加T2對比度。衆所周知,類序列有三種組織呈高信号:水,血和脂肪。心包周圍往往有脂肪墊,所以在成像之前,需要施加多個壓脂脈沖:多個不同時刻的SPIR(20ms)和SAT(15ms)。這是因為脂肪是多峰分布,所以施加多個絕熱翻轉抑制脈沖(SPIR),配合CHESS法(SAT)進行心包脂肪抑制。最大的問題在于,如果患者有心包積液,這種基于的序列,就沒辦法得到很好地成像了。

3,成像效果

圖片

圖片

圖像來自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非常感謝汪啟東教授商德勝教授提供圖像。

圖片

圖像來自上海平安融勝醫學影像診斷中心,非常感謝錢瑩教授提供圖像。

點擊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