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寶山區非遺保護中心開展“強國複興有我”寶山非遺作品線上展,展出的作品包含楊行吹塑版畫、羅店版畫、蔡氏剪紙等寶山優秀非遺項目。展現傳統文化之美的同時,讓非物質文化遺産綻放出時代風采。
楊行吹塑版畫
楊行吹塑版畫是傳承和發展民間藝術的産物,荟萃了源遠流長的民間美術和民間工藝的精華,有着曆史文化的地域特色。它的畫面構思借鑒了紮燈、十字挑花的方法,注重整體意境的體現,以吹塑紙替代銅闆、鋅闆、木闆等作為制作版畫的材料,使版畫制作易學能會,為“曲高和寡”的版畫走向普及開辟了寬廣的前景。
《1921黑暗中的明燈》
《福臨門》
蔡氏剪紙技藝
蔡氏剪紙傳承人蔡德福自幼随母學藝,剪紙技術也因此沿襲了鮮明的淮河流域風格(蔡母系安徽人氏)。定居高境後,蔡德福有意在原技藝中融入當地特色,形成質樸與風雅并存的蔡氏剪紙技藝。蔡氏剪紙技藝刀法精粗結合,富有較高藝術欣賞價值的同時還兼具豐富的表現力。
蔡氏剪紙《美麗鄉村》
蔡氏剪紙《中共一大會址》
淞南蛋雕
蛋雕技藝,最常見的選材有雞蛋、鵝蛋、鸸鹋蛋和鴕鳥蛋,用各種雕刻技法在其表面琢刻成各種造型的藝術品。它融合了繪畫與雕刻,以浮雕、陰刻、陽刻、透雕、镂空等雕刻手法,通過對蛋殼表面的精雕細琢,從而表現所需的畫面效果,借以反映風土人情、民間習俗、百姓喜好。
《錦繡山河》
吳淞面塑制作技藝
吳淞面塑傳承人馮秋霞祖籍湖北,自幼随父學習家傳面塑技藝。定居寶山吳淞後,其求教于衆多面塑藝人,并對面塑制作技藝形成獨到的個人見解,将面塑創作嘗試着應用于動漫、卡通造型方面,作品被譽為“立體的畫、無聲的戲”,取得了較顯著的社會效果。吳淞面塑制作技藝是吳淞民間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展示吳淞民間藝術的一個典型窗口。
《上海工人武裝起義》
大場易拉罐畫
大場易拉罐畫是中華傳統布貼畫和剪紙技藝的衍生工藝品,雖然制作材料為近代産物,但其制作工藝仍延續傳統技藝的制作方法,其主要制作材料便于獲得,僅用廢棄的易拉罐,通過構圖、修剪、塑形、黏貼和裝裱便可完成一幅作品。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環保且便于推廣,更可利用易拉罐金屬特性,進行雕、鑿、刻使作品層次鮮明,圖案多樣,立體感強,更增添其工藝品的藝術價值。
《中華龍魂》
羅店版畫
羅店版畫是羅店人民熱愛生活,記錄生活,用藝術表現創造出來的。元素包含竈台畫、蒸年糕、紡紗織布、蕩湖船、彩燈、蚌殼舞、挑花籃、擡花轎、劃龍船等傳統民俗文化。作品色彩濃郁斑斓,主題鮮明,形象逼真。
《羅店鎮一角》
《氣節》
敬請欣賞寶山非遺藝術
讓傳統之美綻放時代光芒
來源:上海寶山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