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娛樂 > 正文

就像“甄睿傳”誤改“朔風解意”,你真的知道在演繹誰的人生嗎?

電視劇《甄嬛傳》中,甄嬛在倚梅園中觸景生情,吟出了一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撩起了雍正帝心中的無限柔情,更是讓冒名頂替的餘莺兒,頓時成為了皇帝身邊最得寵的女人。

但其實,劇中吟的這句詩是錯誤的,原詩句是“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出自唐朝詩人崔道融的《梅花》,全詩如下:數萼初含雪,孤标畫本難。香中别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甄嬛傳》錯改“朔風如解意”,你真的知道它演的是誰的人生嗎?

原詩最後兩句想表達的意思是北風如果能夠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請不要再摧殘她了。“朔”在古詩文中有指代北方的意思,所以這裡的朔風指的便是北風了。而劇中,卻吟成了“逆風”,造成了錯誤,也使得詩句變得詞不達意。當然,如果隻是想表達甄嬛當時所處的逆境,倒也粗淺直白。

《甄嬛傳》片頭上朝時的三聲鞭響,給人一種莊嚴感,似乎是在告訴人們,這并不是一段戲說的曆史,再加上有些人對這些曆史并不清楚,甚至可能真的會将《甄嬛傳》當成一部曆史正劇來看。但如果你知道,這部電視劇其實就是一部由小說改編,設定在特定曆史背景下的,曆史架空宮鬥劇,或許就能忽略它的不嚴謹了。

《甄嬛傳》錯改“朔風如解意”,你真的知道它演的是誰的人生嗎?

這部劇在播出的時候,一度火遍大江南北,但如果你看過1995年劉曉慶版的《武則天》,或者對武則天的故事有了解的話,你會發現,《甄嬛傳》中有太多《武則天》的故事和橋段被嫁接到了甄嬛身上。比較明顯的幾處有:

在第45集,甄嬛因為與皇帝鬧情緒,出家尼姑庵,在尼姑庵裡生活清苦,飽受姑子們的欺淩,還在尼姑庵和果親王好上了,有了身孕,然後設計讓皇上到甘露寺找到自己。一番小别勝新婚,皇上以為孩子是他的,就将甄嬛接回了宮。而在《武則天》中,武媚則因為被先帝寵幸過,被發往感業寺帶發修行,因為不甘被欺淩和一輩子就此為尼,就想方設法找到了李治,在感業寺懷上了李治的孩子,求李治将自己接回了宮。

在第70集,甄嬛再度懷孕,卻因多年體虛,自知腹中孩子注定保不住。考慮到這是一次扳倒皇後的機會。甄嬛以為自己腹中的孩子祈福為由,邀請皇後等人到自己的永壽宮,并暗中飲下滑胎藥,借故與皇後發生争執,引皇後推倒自己,将自己孩子的死順利地嫁禍給了皇後。這個橋段在《武則天》中,武媚因擔心皇後等人容不下自己,而借皇後到自己宮裡看公主之機,自己親手掐死了誕下不久的小公主,從而嫁禍皇後,達到了讓李治将皇後廢黜,以絕後患的目的。

在《武則天》中,唐太宗李世民無時無刻不心心念念已故的長孫皇後,時時翻看她寫的《女則》,而到了《甄嬛傳》中,雍正皇帝則是心裡始終挂念着純元皇後,以緻多次因故發難甄嬛。

《甄嬛傳》錯改“朔風如解意”,你真的知道它演的是誰的人生嗎?

以上幾處是這兩部劇最為相似的橋段,也都是劇中劇情走向和人物刻畫的重點橋段,其他相似點還有兩人都是少女入宮,同樣是與兩個男人的感情糾葛。可以說,《甄嬛傳》中的劇情,或多或少都明顯帶有武則天的故事色彩。隻不過,《甄嬛傳》是宮鬥劇的設定,本身就是虛構的故事,所以對其中的一些心機和權謀橋段進行了極緻的刻畫豐富和演繹。

故事結構的縱橫捭阖,情節的環環相扣,和對武則天經曆的借鑒演繹,曆史背景的刻畫,是電視劇《甄嬛傳》引人入勝的重要原因。嫁接演繹的“甄嬛”可以有無數個,但千古女帝就隻有這一個,不知道你還能從這部劇中看到哪些《武則天》的影子呢?如果你還沒看過95版的電視劇《武則天》,推薦你一定要去看一下,裡面的上官婉兒也是超美的!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