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千古疑難厥陰病——吾師所述,将使爾等頓悟!

△安徽省 蘇昌富老師/5月14日攝于南陽醫聖祠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緻哉?上有神醫輩出,而今世之醫得道者甚多,然能以吾師之慧眼,悅之用之者甚少!本遊學之路以遊而學之理念,暢閱經方之艱辛,秦王漢祖之偉業,孕育經方之神奇,叔和思邈之聰慧,續經方之功德,獻後世蒼生之神助;而今仲聖之為,續前賢之偉業,助後世之輝煌!

△塗華新老師講白頭翁湯/5月17日攝于銅川孫思邈紀念館管理局

吾師華新之述,千古疑案厥陰病,然自古識其奧旨者甚少,誤用誤解者甚多,三陽功在氣化,三陰功在形質,此之謂陽化氣陰成形是也!厥陰重中之重,識其妙者陽而入陰,陰病出陽,少陽厥陰之變,陰陽轉變也,所以有千古疑難之說者,謂入戲太深也!吾師所述,爾等頓悟!

△塗華新老師講葛根芩連湯 /5月19日攝于開封市中醫院會議室

經方傳承與發揚,前途一片光明!


—— 蘇昌富老師


△貴州省黎 明老師/5月14日攝于南陽醫聖祠

緻仲聖平台:在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的前提下,提倡“西醫學中醫,中醫學經典”的形勢下,一群人,在做一件事,這件事關乎國民身體的健康,體質的改善,疾病的康複,這是中醫藥事業崛起的關鍵,就是——經方傳承。5月14日由博學多才的葛闖總經理和滿腹經綸的塗華新老師,帶領我們——全國的衆多經方學子,創造出臨床上的諸多奇迹,為一方百姓的健康作出不可估量的貢獻。相信在我們尊敬的塗老師和葛總在帶領下,一定能把《傷寒雜病論》這部醫聖的經典光輝巨著,在日益良好的社會條件和環境下不斷發揚光大,我們也将為這宏偉的經方傳承事業而不斷努力學習,且為成為其中之一員而倍感欣慰與自豪!

祝咱們仲聖平台和經方團隊的師友業績更加輝煌!百尺竹竿,更進一步!!!

—— 黎 明老師

△山東省劉倫三老師/5月14日攝于南陽醫聖祠

首先感謝仲聖平台能給我這次參加全國首次《傷寒論》文化尋根之旅的機會。這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的心靈洗劄、精神大餐。感謝葛總帶我們參加這次又有閑、又有學有玩有快樂能賞遍天下美景、嘗遍天下美食,同時肩負傳承中醫傷寒文化的一次尋根遊學之旅!

途中有疲憊,有艱辛曲折,但收獲更多的是學習和快樂。相比古聖先賢對傷寒的傳世之艱辛曆程簡直算九牛一毛啊!回想這一年,能得遇良師傾囊相授傷寒實踐經驗,理論條文解讀,發皇古意,融彙新知。深感我輩中醫人習先輩岐黃之術,則要擔濟蒼生之責、傳承之大任也。

塗師授課淺顯易懂,化繁為簡,與現代醫學融為一爐,并以深入而獨立的思考,滌我心智,有勝讀十年書之感。同道學子皆高資曆醫師,各有一套診療思路、行醫準則,與之交流,斬獲頗多。餘閑暇讀頌傷寒等醫書,構建自己的醫學診療模型,每每夜深亦讀書,清晨則習誦,習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塗師乃傳授正統的、原汁原味的《傷寒雜病論》,傳播中正平和的中醫智慧,傳承傷寒論中醫文化讓世人知傷寒、用傷寒、益傷寒,讓《傷寒雜病論》的火種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這才是這次遊學之旅的真正目的。

有這麼多志同道合的醫林同道一起學習中醫,學習傷寒論,傳承古聖先賢的思想,從此不再孤獨,心裡倍感充實。一路走來,塗師最為辛勞,希望塗老師珍重身體,莫勿太操勞,要知隻有自己身體強大了,才能更多的幫助别人。

這是一次心靈回歸之旅,回到根底,回到曆史深處,回到時空源頭、人類初始,去發掘原始的力量,重識《傷寒雜病論》的普世價值與真谛,去追溯其傳世曆史的曲折、艱辛和隐現,以喚起每位醫學同道對人類福祉的關注與珍視。中醫萬歲!

感恩仲聖平台的每一位老師和工作人員對我們的付出,願仲聖平台道路越走越寬廣。

—— 劉倫三老師

△河南省鄭素梅老師(左)與河北王會軍老師(右)/5月16日攝于湖北麻城老爺山

經方遊學之旅日記:今天,經方遊學之旅已接近尾聲,但内心的興奮、激動與喜悅絲毫不減,感慨之深難以言表,千言萬語化作一句:感謝和努力。常言道,要想知道梨的味道,就得親自嘗一嘗,沒有身臨其境,沒有親身體驗,難以想象和懂得仲聖平台公司的所有工作人員前期的付出與艱辛,在此,我要真誠的道一聲,謝謝,您們辛苦了。同時要問候我們尊敬的塗老師,您最累,多保重。還要感謝一路走來,有幸認識這麼多良師益友。雖然經方之旅即将結束,但經方的傳承永遠在路上。

-----鄭素梅老師

△甘肅崔成龍老師/5月18日攝于西安兵馬俑

從中原大地祭拜張仲景醫聖,到醫聖第二故鄉再次重逢叩拜醫聖先師,到湖北麻城尋訪祭拜脈祖王叔和太醫令,到陝西尋訪祭拜中華藥王孫思邈,最後來到大宋古都開封吊林億、孫奇、高保衡大宋名醫,空間跨越千山萬水,時間穿越千年,仰拾中醫傳承曆史記憶。一路上我們看到一位位醫學先師在曆史長河中,挽救中醫和發揚中醫寶貴遺産,中醫文化流傳到今帶給世界福祉,我們為中國文化而自豪,祖國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輩将為新一代傳承人。最後非常感謝葛總和我們老師塗華新恩師!

-----崔成龍老師




△湖南萬緒金老師/5月17日攝于銅川孫思邈紀念館

2017年5月14日是将載入中醫史冊的日子,臨床經方家塗華新老師、仲聖平台工作人員攜來自全國各地的44員經方學子開始了《傷寒雜病論》傳世之路、全國首屆《傷寒論》傳播文化之旅。從河南南陽張仲景祠隆重的祭奠開始,第二站湖南省長沙市。張仲景曾任湖南長沙太守,所處年代,幹戈四起,瘟疫頻發,民不聊生,太守在公堂上給百姓驅除疾病痛苦,故坐堂醫生的名号由此而來。我們在此祭拜張仲景,獻菊花,讀祭文,以表我們對仲景先師的感恩和敬仰。

第三站麻城祭藥王、脈祖王叔和。王叔和是魏晉時期著名醫學家、醫書編纂家,中國古代四大名醫之一。處在戰火紛亂的時期,看到民窮國衰就立下拯救蒼生的宏願,并有幸成為張仲景的授業弟子。因有高超的醫術,屢建奇功,為魏國太醫令,敕賜“藥王”,是時《傷寒雜病論》在戰火中散佚,他不遺餘力,編纂整理《傷寒論》,成為《傷寒雜病論》傳世的第一功臣。還撰著第一部脈學專著《脈經》。

△祭拜王叔和途中/攝于5月16日麻城白果鎮


翻閱着《王叔和大事年表》,聽葛總的講解,感慨萬千。王熙,字叔和,6歲拜上黨真陽觀道長吳陽子為師,學習儒、道學外,還學習岐黃之術;7歲時又被師伯收為關門弟子,每月誦讀《難經》;8歲時所住道觀被搶,為護《難經》竹簡被燒傷。竹簡也被燒毀,雙手逐漸康複後,憑原日誦百遍之記憶默寫被燒掉的《難經》,後因許多隻會讀音而不會書寫而放棄,一個8歲的孩童令人敬佩。天有不測風雲,13歲時天降暴雪,因燒火取暖引發火災,諸多醫籍竹簡化為灰燼,王叔和也因醫籍被燒急火攻心大病一場。18歲時張仲景召衛汎等弟子抄寫《傷寒卒病論》,王叔和自告奮勇,參與抄寫。公元219年十月張仲景病床上重校傷寒書,改《傷寒卒病論》為《傷寒雜病論》,十一月病逝于南陽,臨終囑衛汎、叔和不要放棄對“傷寒”的研究。公元220年王叔和20歲,《傷寒雜病論》書稿又遭叛軍土匪搶走。講解到此處時,心情很沉重,想到我們現在能學習到仲景先師遺留給我們的《傷寒論》幾經磨難,九死一生,真不容易啊。衛汎、王叔和到處尋訪被搶走的《傷寒雜病論》書稿,在通天山一帶未見,無意在一百姓茅房發現當擦屁股用的《難經》殘簡。可悲,這麼珍貴的東西用來擦屁股了。公元223年王叔和23歲,六月大雨毀路,被困洛陽途中無意發現3年前被土匪搶走的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部分殘稿……先師護佑啊。

5月18日我們又尋訪祭拜了藥王孫思邈,參觀了孫思邈博物館,爬了藥王山。下午聽取塗華新老師的經典課程。19曰一行來到古都開封參現開封市中醫院及大宋中醫藥博物館。20日在開封舉行了隆重的結束儀式。穿越千年,俯瞰中醫傳承的滄桑記憶,這是一次帶有傳承使命的旅行,我們看到一位位先賢在曆史長河中,挽《傷寒雜病論》于危難,使這一寶典免于遺落戰火硝煙的曆史長河中,為華夏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傷寒雜病論》得以保存傳承至今,王叔和、林億、孫奇、高保衡、明朝趙開美等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此次經方之旅前無古人後有來者,是一次學習之旅,一次蛻變的旅程。經方大業尚未成功、吾輩還須共同努力!

—— 萬緒金老師

△5月20日·開封 《傷寒雜病論》傳世之路暨全國首屆《傷寒論》尋根之旅結束儀式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