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智和明這兩個字并不陌生,但你能說出其中的道理嗎?我看十之七八未必能言之鑿鑿。在這裡我想告訴朋友們,----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說的諒是你能不能識人,更重要的是你這個人有沒有自知之明。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在告訴人們,能了解、認識别人叫做智慧,能認識、了解自己才算聰明。人生如秤:對自己的評價秤輕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隻有秤準了,才能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對自己了然于心,知道自己能吃幾碗幹飯,有幾許價值,才能做到自知之明。我們大家都要學會做聰明人,用好心中的那杆秤,對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不自以為是、不妄自尊大、不故步自封,以“擇善而從”的胸懷,廣納箴言,博取衆長,開拓進取,奮發有為。
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大餐中有,竹:篩風月,虛胸懷,清雅澹薄,象征的是謙謙君子;梅:迎寒風,鬥霜雪,雪蕊冰肌,是為傲,象征的是高潔志士。松樹是雪大壓頂志更堅,從不屈服,有一種堅強意志。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闆橋說過: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為人處世,人們要學習“竹”和“梅”,努力做到虛懷若谷、冰清玉潔、擇善而從。而對待自己則要學學雪松的品格,雪壓身重不彎腰,頂天立地是英雄。一個人應該能正确認識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正如人們常說的,“人貴有自知之明”。然而,有些人卻不能做到這一點,自以為是、妄自尊大、桀骜不馴,聽不進批評意見,視善言為惡語,我行我素,一意孤行,直到吃了大虧、栽了大跟頭,才感到後悔莫及。這樣的做法實在不可取。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