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們大學畢業3年後的第一次同學會。
老同學們聚在一起,聊得無非就是家庭、工作、孩子。我們室友6個人,2個編制内,一個老師,一個從商,一個銷售,還有我一個自由職業者。
大家都是90後,又都不是富二代,談起工作就是無盡的唏噓。
2個事業單位活的沒有想象中的滋潤。每天面對的是無盡的報表和枯燥的電話接聽。在父母的建議下,一畢業就去選擇考公務員。
他倆調侃到:得知“中榜”,收到通知的那一刻,竟成了人生巅峰。鐵飯碗是好,下輩子不用在衣食住行發愁,每周都會有優渥的相親資源供他們選擇。
但同樣,穩定的最大代價就是讓他們失去了人生的弧光,兩人每天重複而又機械的幹着周而複始的工作内容,小張,大學時候就挺有文筆,所以他筆杆子挺好,爬的稍微快一點;另一個小袁則是嬉笑的說,下半輩子混混就行了,也不想往上爬,沒這本事也累。
另一個老師比起來就要“慘”的多,崗位上幹了一年半還沒轉正。到手的工資也就3000多點。轉正成了他30歲之前的唯一目标。
3個人表面工作看似都很風光,但實際上,可供支配的實際收入并沒有多少。到手的工資除去車貸房貸還剩三四千。還還信用卡加上日常生活開銷基本一分不剩。
用他的話來說,人家面前我說“公務員”是牛氣。但實際上,其實除了相親和家庭聚會倍有面子外,真的還不如幹銷售的(另一個同學)。
小袁:“太看的到頭,就是太看的到頭!”
小張:“我工資其實就是我工作的一個縮影,我能想象二十年後、三十年後,我會是什麼樣。有時候也會多愁善感,我活着的意義,就是看着今天生命一點點的流失來等待第二天的到來。”
“需要這麼悲觀嗎?”另幾個不解的問道。
小袁:“不是,雖然表面上我活的比你們都體面。但精神上我可能比你們幾個都要貧窮。當然,口袋也談不上什麼富裕。固定工資的好處就是使多大力都拿這個錢,但同樣我也看不起外面的世界。我現在看到的全部世界就是我目前工作的三點一線。”
小張:“其實有時還挺羨慕你們哥幾個當銷售、搞音樂的。不管你們現在兜裡有多少錢,未來成功不成功。但至少都還有白日夢可以做,至少還有信念讓你們去憧憬。我後悔的就是大學讀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有點渾渾噩噩,爸媽讓我去幹什麼,我就去考了。現在想想,不是說工作不好什麼的。但感覺沒有對自己餘生一個完整的交待。”
"沒想過改變嗎?“
“想過,怎麼沒想過?但我能去幹啥,我三年都熬下來了,我要是出了這個溫适圈,不說我自己能不能活下來,我媽肯定先給我炖喽!”
金錢不是衡量人生是否有意義的唯一标準,但“目标”“奮鬥”會帶給我們“莫問蒼生問星辰”的使命感。人生是道選擇題,很難講誰選擇對誰選擇錯。最初,誰也不想和自己的未來死磕,但真當你對餘生妥協,偷懶後,隻怕你也會有一種“甯做曹丕勿做劉婵”的無奈感吧!
文章來自微信公衆号:阿生筆記(xiaosp6)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