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約 3700 字
閱 讀 需要 10min
相信大家在小時候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少吃點糖,不然會蛀牙。”可是在潛在的“蛀牙”威脅和香香甜甜的糖果之間,我們總會一邊擔驚受怕,一邊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你有沒有想過:大自然中的動物們想必應該不會刷牙,那它們會不會長蛀牙呢?
人類齲齒鬥争史
我們常說的“蛀牙”,醫學上的稱呼叫“齲(qǔ)齒”,指的是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下,牙硬組織發生破壞的病變。最開始的齲齒,可能隻是牙齒上出現了一些病變的黑斑;再嚴重一些,牙齒上就會出現一個個蛀洞,就好像被蟲子咬過一樣,因此也被叫做“蟲牙”。齲齒發展到更嚴重的階段,牙齒會整個脫落,甚至引發牙槽骨和颌骨的炎症。雖然并不是什麼要命的絕症,卻十分影響正常生活。可以說,從人類誕生起,就在與齲齒做鬥争。
早在距今50萬年的北京猿人時期,考古學家們就發現了齲齒的化石。之後進入新石器時代,在距今1.8萬年前的山頂洞人遺址中,也發現了曾經生有齲齒的颌骨。雖然先人也曾被齲齒困擾,不過當時的齲齒發病率并不算太高,患病率僅在3.8%-19.5%之間。直到近代,齲齒的發病率才開始節節攀升。在2017年第四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中,5歲組兒童的齲齒發病率高達70.9%。恐怕大部分人的童年,都有牙齒上“長蟲”的經曆吧。
古人類的齲齒(30萬-12.5萬年前)。來源/《國家地理人類進化史:智人的天性》
俗話說得好:“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雖然在古代,齲齒的發病不像現今這樣普遍,可為了與它做鬥争,我們的祖先也總結了不少的經驗。比如在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内經》中,就有“齒齲,刺手陽明。不已,刺其脈,入齒中,立已”的表述,教導人們如果長了齲齒,就用針刺手上的陽明穴,如果還不能緩解疼痛,就去刺牙齒中的經脈,可以立即生效。在另一部“中醫元老”級别的著作《靈樞經》中,分析了齲齒的病因:“凡人飲食不能潔齒,腐臭之氣腌漬日久,齒龈有孔,蟲蝕其間,蝕一齒盡,又度其餘……”認為齲齒是因為吃完飯後不及時刷牙,導緻食物殘渣在牙齒中腐爛,引來了蟲子蝕蛀牙齒。這一分析被後世中醫所采納,也同時影響了民間對齲齒的看法。大家都覺得齲齒是有蟲子在口腔中咬蝕牙齒。
卡通形象中,齲齒與“蟲子”聯系在一起。來源/網絡
實際上,人的齲齒主要還是由細菌造成的。這些菌群附着在牙齒表面,和牙齒中的礦化物質發生反應,這才将原本堅硬的牙齒一點點分解,形成一個個“蟲洞”。因此,保持口腔環境清潔、抑制細菌的滋生,才是預防齲齒的有效手段。在“五經”之一的《禮記》中,就有“雞初鳴,鹹盥漱”的說法,教導人們早起要漱口。至于已經被蛀蝕的牙洞,西漢時期的古人也已經掌握了用榆皮、姜桂等藥物權做填補的方法,唐代醫典《唐本草餘》中更是記載了與1000多年後西方采用的銀汞合金填補法相類似的“銀膏填補法”,用以處理齲齒上的牙洞。西方古代醫學對齲齒的治療成果則主要集中在治療牙痛上。
對于齲齒帶來的各種後果,古今中外都有一套處理辦法。不過即便如此,人在換上恒牙之後,再由齲齒造成的牙洞、牙齒脫落等損害依舊是不可逆的。那麼,對于自然界中的動物來說,要如何避免感染齲齒呢?
以舊換新
對于魚類、兩栖類和齧齒類動物來說,“長不長蛀牙”這種問題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們的牙齒都可以“無限換新”。這其中也分兩種情況,對于魚類、兩栖類和爬行類動物來說,它們的一生可以有很多套牙齒。魚類和兩栖類動物的牙齒為端生齒,它們的牙齒與颌骨的連接僅僅依靠一層薄薄的纖維膜,而不是像我們一樣進化出了牙根,由深入牙髓的血管固定牙齒,因此十分容易脫落。爬行類動物的牙齒則屬于側生牙,與魚類和兩栖類動物的牙齒不同,這種牙是牢牢長在颌骨上的,相當穩固,但依舊不影響它極強的再生性。一旦老牙脫落,新牙就會在牙坑中重新長出。因此對這些動物來說,牙齒是否生病或脫落并不重要——再長一顆就是了。
而像鼠、兔這樣的齧齒類動物的牙齒,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無限換新”,但又有些不一樣。作為哺乳動物,它們也隻有一套恒牙,但因為适應挖洞和取食的生存需要,它們的牙齒磨損非常快,也就因此進化出了能夠無限快速“瘋長”的牙齒。因此,對于齧齒類動物來說,隻要不把它們的牙齒連根拔起,都可以憑借牙齒的快速“自我換新”,做到“笑出強大,笑出自信”。
兔子的牙齒結構。來源/網絡
以上動物們牙齒的“特異功能”,實際上都是适應生存條件的結果。那麼問題來了:人類有可能進化出這種可以無限生長的牙齒嗎?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我們可以看看鲸魚的例子。作為從水中進化上陸地、又進化回水裡的哺乳動物,它們的生存環境與魚類相似,可牙齒卻沒有再進化回随意脫落的狀态。像以浮遊生物、小魚小蝦為食的須鲸,牙齒逐漸退化,取而代之的是從颚部延伸到喉部的角質須,用以過濾食物,送入胃部消化。而像以捕食為生的虎鲸,牙齒對它們來說就十分珍貴,一旦在驚險的捕獵過程中受傷脫,會極大影響之後的生活。不過即便如此,它們也沒能進化出像鲨魚那樣可以無限更換的牙齒,隻好在生活和捕獵方式上改進:虎鲸捕獵往往十分有技巧,且多是群體出動,主要靠将獵物逼出水面使其無法呼吸、或逼停獵物使其下墜到深水區(這主要針對鲨魚)的方式使其斃命,而非用牙撕咬搏鬥。看來相比于進化牙齒,哺乳動物大概更多會選擇進化智商吧。
食草動物:邊吃邊清潔
除了這些可以靠“以舊換新”解決牙齒疾病的動物之外,其他動物如何預防齲齒呢?
首先要指出的是,無論是牛、羊這樣的食草動物,還是貓、狗等食肉動物,都有齲齒的可能。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它們依舊會因炎症折磨、或是牙齒完全脫落無法進食而斃命。不過相比于其他口腔疾病,動物得齲齒的情況确實不多。對于自身這一口同樣無法再生的牙齒,它們确實有自己的保護方法。
雖然食草動物很少主動清潔口腔,可對細菌來說,它們的口腔絕不是一個理想的安身之所。食草動物所進食的草料、樹葉等,都屬于高纖維食物,這些東西在被食草動物送進口腔咀嚼的同時,無形中也起到了“牙刷”的作用,可以有效清潔口腔。不僅如此,這些高纖維的食物相當難以分解和消化,就連食草動物自己,都得進化出相當強大的腸胃來處理這些食物,有的甚至進化出了反刍胃——要是消化不了,就吐回來再嚼嚼。對細菌來說,分解這些高纖維殘渣就更是生存遊戲中的“高端局”了。也正因為食草動物有消化能力極強的腸胃,它們的牙齒隻需要将食物簡單粉碎即可,對牙齒的負擔不大,也能較好地保護牙齒。
咀嚼食物的長頸鹿。來源/節目《長頸鹿之謎》截圖
當然,這也不排除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有些食草動物在牙齒生長期内營養攝入不足,或者咀嚼時将一些草葉嵌在了齒根難以清潔的位置,時間久後滋生細菌。也正因此,大部分食草動物出現齲齒發病,都不像人類一樣從牙齒表面,尤其是負責碾磨食物的窩溝面開始,而是從齒龈處發病。因此,及時檢查家畜的口腔情況,預防齲齒的發生,還是很有必要的。
糖與蛀牙,真的有關?
縱觀整個自然界,真正完全沒有齲齒困擾的,其實隻有那些可以“随時随地換新牙”的動物。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了我們人類齲齒的高發病率呢?
根據科學研究,“吃糖會長蛀牙”的說法是有道理的。18世紀70年代,法國牙科醫學家埃米爾·馬吉托特(Emil Magitot)證明糖發酵産物可以溶解牙齒。這主要是因為糖在口腔中分解後,會形成一種酸性物質,從而改變口腔中的PH值,不僅能夠破壞牙表面保護層,還能讓口腔環境适宜細菌的生長。無數實驗已經證明,經常吃糖、大量攝入糖的人群,會比偶爾吃糖的人群齲齒發病率更高。縱觀人類的齲齒發病史,齲齒發病的高峰與蔗糖的大量工業化生産也息息相關。除了糖以外,我們所飲用的碳酸飲料,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而且是糖+碳酸的“蛀牙plus組合”,對牙齒危害更大。因此,我們小時候常聽到的“再吃糖就長蛀牙了”,還真不是危言聳聽。雖然糖果很好吃,但為了牙齒的健康,還是控制攝入為宜。
而對動物來說,它們并不具有這樣大量攝入糖的機會。在長期形成的飲食習性下,牙齒和口腔自有自己的維持健康之道。因此我們在生活中,就很難看到齲齒的動物了。
參考文獻:
[1](韓)洪志鎬編著. 一生健康從口腔開始[M]. 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9.09.
[2] 殷世和,姚劍琴.論人類文明與齲齒的不懈鬥争[J].中國健康教育,1996(09):21-22.
[3]源的天空.動物換牙二三事[J].課堂内外(科學Fans),2019(09):20-21.
[4]汪喻忠.實驗性齲病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J].廣東牙病防治,1999(S1):61-63.
[5]嶽松齡主編. 嶽松齡現代齲病學[M].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9.04.
END 作者| 潇湘水冷 編輯 | 詹茜卉 校對 | 苗祎琦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