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開始攀比、羨慕别人,父母的回應和态度,會深刻地影響孩子的性格與三觀。
——鹿媽
◆◆◆
作者 | 哎呀媽
來源 | 女兒派
大年初三,和表弟一家去二舅家做客。
回來的路上,小外甥女冷不丁冒出一句:
“爸爸,我們什麼時候才能住進像舅姥爺家那麼大的房子?我們現在住的房子也太小太擠了吧!”
二舅家這些年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是我們整個家族裡最富有的。
看得出,小外甥女很羨慕二舅家的獨棟别墅,一進屋就被眼前的大花園吸引住了。
參觀時,她不停地感慨“哇,好漂亮”“太氣派了”......
原以為孩子小,表達一下對豪宅的喜愛很快就過去了。
沒想到,她竟開始嫌棄起自己家的房子小。
在我忍不住替表弟尴尬時,表弟反倒一臉淡定,如實告訴女兒:
“爸爸剛買了現在這個小房子,恐怕短時間内沒辦法換新的。
我們一起努努力,你認真讀書,我加油工作,争取早日住進更好的房子。”
聽完表弟的回答,我不禁陷入深思。
大部分父母聽到自己孩子羨慕别人家有錢、有更好的生活條件,都難免擔心孩子嫌貧愛富,長大後愛攀比,滋生出“他有,我也要有”的錯誤念頭。
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羨慕“别人有”是多正常的現象。
大學教授薛湧在《一歲就上常青藤》中就明确表示:父母的态度,才是孩子正确面對貧富差距的關鍵。
有一次送女兒去上學,半路女兒突然問我:
“媽媽,為什麼别人開得起小汽車,你卻隻能開電動車?我們家是不是很窮?”
一聽到孩子這麼問,我擔心女兒過分注重物質,便回她:
“是啊,媽媽沒什麼錢,都用來給你讀書了,所以要好好學習知道嗎?”
話音剛落,隻見女兒一下子變沉默了,滿臉不開心。
過後幾天,也不像平時那樣吵着要買這買那的,整天悶悶不樂,做作業心不在焉,期末考試也考得一塌糊塗,問她怎麼了也不說。
很久之後我才得知:原來女兒是覺得我買不起車,家裡條件不好,都和她有關,她覺得是自己連累了家人。
一句無心的“哭窮”,竟給她造成這麼大的心理負擔。
可想而知,若是父母常常在孩子面前說沒錢、窮、沒法比......這些對孩子的價值觀影響會有多大。
想起前幾天看到的一個博主分享,心有餘悸。
從小,她的家庭不算富裕,但也衣食無憂,可父母常常在她面前念叨賺錢不易,各種沒錢。
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上桌吃飯,父母會像報菜名一樣報菜價。
所以哪怕是自己特别讨厭吃的菜,她也要硬着頭皮吃完。
她想買一些學習資料,也不敢和父母開口。
長期受父母“哭窮”的影響,她變得格外在意東西的價格,就像小說裡的葛朗台一樣,對錢有種莫名的渴望,但又特别沒安全感。
不管什麼聚餐,都推诿不去,怕花錢;
拒絕談戀愛,就怕額外的費用會花光自己的積蓄;
哪怕如今年薪也有幾十萬了,買東西卻隻看價格不看質量,專挑便宜的買,有時還會貪點小便宜。
雖然她年紀輕輕存了不少錢,但身邊所有人都嫌棄她,看不慣她的做法和态度。
父母的金錢觀、消費觀,決定了孩子對錢的态度。
習慣跟孩子抱怨、哭訴,常把“我家沒錢”“太窮了買不起”挂在嘴邊,久而久之,孩子隻會壓抑自己的需求,委屈自己,覺得自己不配、不該擁有想要的東西。
這種内心的匮乏感,會伴随孩子一生。
《少有人走的路》裡,有這樣一句話:
“父母的言行舉止,為孩子創造了獨有的外在世界,在此基礎上,孩子漸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觀。”
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過萬的月薪,150平的大房,享用不盡的美食和玩具。
但不盲從物質,不為缺少什麼而憂愁的家庭,往往能養出孩子的大格局。
董宇輝小時候家道中落,很長一段時間生活過得拮據窘迫。
衣服穿親戚家剩的,學費靠媽媽到處東拼西湊,每周的生活費也是媽媽臨時掙的。
家裡供他和弟弟讀書很不容易,可父母從不抱怨吐槽。
每到過年,外出打工的爸爸會帶很多好吃的回來,還會張羅着做各種吃的。
有一次,爸爸在他書包裡發現一包煙,誤以為他是壓力大,學着抽煙。
得知董宇輝不過是出于好奇,買了還沒打算拆,爸爸二話不說,叮囑他壓力不要太大,有什麼事爸爸來就行。
見他低着頭不說話,爸爸又說“如果你實在忍不住,可以試,但是不要多抽,還有你買一點貴的”。
說完就自己掏錢給他買了一盒非常貴的香煙。
爸爸的舉動,是想提醒他:就算窮,也不要太過委屈自己,對自己好一點。
打那以後,董宇輝徹底斷了抽煙的念頭,而是把更多心思放在學習上。
大學畢業時,他甚至拒絕了更高薪的工作,選擇到新東方當一名普通教師,幫助更多學生。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如何看待孩子攀比車房”的話題中明确指出:
孩子這樣的念頭不是自己想的,而是從大人那裡聽來的。
孩子的任何表現,都折射出父母的水準。
總在孩子面前“攀比”,覺得低人一等,孩子一定會想着“為什麼别人有的我沒有”。
相反,如果父母坦誠大方,不卑不亢,孩子大概率不會覺得“貧富差距”有什麼丢人的。
就算意識到和其他家庭不同,自己也能知足常樂,樂觀開朗,靠自己去創造金錢和财富。
有人在網上提問:當孩子愛攀比,不滿足,向父母索要買不起的東西時,應該怎麼辦?
其中一個回答是這麼總結的:坦誠、精神富養、正能量。
不要逃避問題,也無須過分敏感。
每個孩子都在觀察生活,學習思考,那麼就認真對待他們的困惑,智慧地引導、教育他們。
1. 坦誠地跟孩子反映現實情況
育兒博主大J有一次被女兒問住了:“媽媽,我們家有錢嗎?比XX家更有錢嗎?”
聽到這話,大J沒有貶低自己說“我家沒錢”,也沒有回避問題“我們不學他們,那麼虛榮”,而是正面詢問女兒“什麼是有錢啊”。
了解到女兒的想法後,她坦誠說出家裡的情況:
“哦,原來有錢就是有一輛像XX家那樣的大車啊。
我們沒有像消防車那麼大的車,但我們也有一輛車啊。
足夠你、爸爸和媽媽一起坐着出去玩,去我們想去的地方,會很開心很幸福對嗎?”
不要覺得不如别人就有失臉面,坦誠告訴孩子客觀事實。
暫時沒辦法滿足孩子的需求,說清楚好過遮遮掩掩、避而不談。
讓孩子知道,有欲望不可恥,隻是條件不允許,但擁有現在的一切也是一種幸福。
2. 注重對孩子的精神養育,而不單單是物質
憑借一篇《感謝貧窮》刷爆全網的北大女孩王心儀,從小家境貧寒,爸爸外出務工,媽媽體弱多病。
和同齡人相比,她的生活條件很差,可班主任卻評價她:
“樂觀開朗,視野開闊,格局很大,絕對不是傳統意義上隻知道學習的學生。”
而這些其實都離不開多年來,媽媽對她的精神富養。
雖然媽媽學曆不高,但常常教她認字,簡單的加減法,陪她背古詩......隻要媽媽會的,都會耐心教導她。
同學嘲笑自己穿的棉襖“土得掉渣”,媽媽安慰她“不要理,踏實做事就好,做好自己就行”。
正是媽媽的教誨,以及對她日常的品質培養,王心儀才學會了自立、照顧别人、友好和幫助他人。
面對好心人的捐助,她毅然拒絕,如她所說:
“物質的匮乏帶來的不外是兩種結果:一個是精神的極度貧瘠,另一個是精神的極度充盈。
而我,選擇後者。”
比起給孩子豐富的物質,滿足孩子想要的東西,更重要的是給他豐盈的精神享受。
這樣的富足感,沒人可以拿走,也不會被比下去。
3. 告訴孩子努力,靠自己改變命運
高分紀錄片《人生七年》中,尼克是唯一一位實現階層跨越的窮人家孩子。
和其他人不同,他沒有接受“窮人的後代隻是窮人”的命運,而是在父親的指導下努力學習,執着靠知識改變命運。
這才有了他從農村窮人家逆襲成大學教授的人生。
的确,人的出身自己決定不了,但未來的路怎麼走,卻實實在在掌握在自己手中。
告訴孩子,羨慕别人的生活,想要擁有美好的東西,這沒問題,但得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隻有憑實力獲得的一切,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誰都拿不走。
美國作家愛默生說:
“孩子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主要取決于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裡所接收到的愛的質量、陪伴和榜樣示範。”
孩子一天天長大,他的心态和思想受成長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多。
身為父母,除了給孩子足夠的愛和陪伴之外,還要用智慧告訴他世界的真相和道理。
端正教育的态度,真誠平和地把美德、善行傳遞給孩子。
相信對孩子而言,沒有大車坐、沒有大房子住都無所謂。
因為在他心裡,留下的是富足感,是“隻要努力上進,就能比過去的自己更幸福”的美好信念和願景。
聲明
本文系女兒派原創。我家有女兒,有女萬事足。百萬父母關注的育兒平台。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内容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衆号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