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孩子來說,
爸爸意味着什麼?
對女孩來說,父親是啟蒙師。
對男孩來說,父親是指明燈。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票房破 13 億
很多人說
在電影院看得淚流不止
這是四個父親和兒子的故事
1942年,他是大英雄
1969年,他是奉獻者
1978年,他是弄潮兒
2021年,他是追夢人
影片裡
四個故事
四種情感
看完之後才發現
擁有什麼樣的父親
可能就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爸爸的認可,是男孩一生努力的方向
“你能有什麼出息?”
這是父親馬仁興放在嘴邊的一句話。
1942年,冀中騎兵團是受命在敵軍包圍圈裡厮殺。父親是團長,在自己心中有着無可撼動的權威。
兒子馬乘風是年輕的通訊兵,剛剛20出頭,正是愛和父親置氣的時候。
“你個瓜蛋子慫得很!”
“别踹馬肚子!它比你金貴。”
在父親眼裡,自己是“沒什麼出息”的新兵蛋子,他還不如一匹馬。
男孩從敵軍陣地穿梭,傳遞消息,無數次冒着生命危險。
無非是想換父親的認可。
父子關系的轉變發生在一個夜晚。
乘風的脖子被機槍走火擦傷,父親遞過去草藥,讓他小心别破傷風,兒子詫異地收下。
這是父親難得的溫柔。
他試探着問父親:“你是不是覺得我怕死?”
父親歎口氣說:“我是怕你太不怕死!”“要死,死我後頭。”
乘風突然就釋然了。
啊,原來在父親心裡,自己不是真“慫”。
電影外的世界比故事更殘酷,吳京扮演的馬仁興和吳磊扮演的馬乘風是曆史上真實存在的父子。
面對敵方5萬兵力壓制,隻剩幾百人的冀中騎兵團舉步維艱。
既要牽制敵人、又要掩護百姓,馬仁興不得不采用聲東擊西的辦法,把外出的兒子暴露在敵軍的槍眼之下。
就在5月20日這一天,他永遠失去了自己的兒子。
馬仁興不知道的是,兒子英勇就義時是無畏的,因為民族大義,也因為父親說的一句話:
“最優秀的兵,總是沖在最前面。”
以前,沖在最前面的是父親。現在,換兒子我沖在最前面。
對兒子來說,爸爸是英雄。
他會模仿爸爸。爸爸的一言一行都會像放電影一樣,映刻在男孩的腦海中,成為男孩成長的參照物。
他會仰望爸爸。爸爸的每一個高光的瞬間,都會成為男孩一生想要追随的方向。
他想超越爸爸。這是男孩成長的見證。
父親,謝謝你認可我。
這對我很重要。
爸爸,
你照亮的方向,就是我追趕的星光
“爸,你是幹什麼的?”
9歲的男孩在外面和人打了架,回到家噘着嘴,連飯都不肯吃。
他冷不丁問了這麼一句。
1969年,為了“長征一号”運載火箭,火藥雕刻師郁凱迎與丈夫施儒宏駐紮在荒漠,一遍遍試錯、爆破。
一個失誤,随時都有生命危險。
他們的孩子,不知道大人是做什麼的。
有的孩子說,大人們是做鞭炮的,很危險,容易死人。施儒宏的兒子不相信,也不承認,因此和小夥伴打了一架。
夜晚,他和爸爸坐在院子裡的跷跷闆上。
再次問起爸爸的工作,爸爸指着漫天的星星說:“爸爸是個詩人,我的工作,就是在天上寫詩。”
這個聽起來浪漫的回答,背後卻是特殊年代裡,航天人不為人知的心酸。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征一号”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成功前是無數次失敗。
男孩的爸爸就喪生在爆炸事故裡。
這個故事最讓人動容的不是父親,而是章子怡飾演的母親。
丈夫過世後,她一邊要冒着最大的危險,做最精細的工作;一邊要把痛苦深埋心裡,把溫柔留給孩子。
男孩每天都撒潑打滾質問:“我爸呢?他為什麼不回家?”
一個雷雨夜,别人家的爸爸因為天氣都提前回了家,隻有男孩沒等到爸爸。
面對兒子的聲嘶力竭,她說出了真相:
我們的工作是火箭燃料,非常危險。
爸爸去世了,媽媽也随時會死。
火箭升空後,真的會在空中寫“詩”。
媽媽蹲下來問兒子:“如果媽媽也死了,你會不會後悔,最後一刻還在和媽媽賭氣?”
男孩泣不成聲。
孩子所追求的,無非是父母毫無保留的的愛。
母親的愛,溫柔而細膩,孩子從這兒得到安全感;父親的愛粗犷、深沉而曠達,孩子從這兒找到方向感。
電影裡的情節也是真實世界的還原。
章子怡人物的原型叫徐立平,是一位火藥雕刻師,為火箭發射的固體燃料做微雕。
故事的最後,男孩和母親和解了,小女兒長大後也成為了一名航天員。
在現實中,徐立平的母親也是一位火藥雕刻師,全家十一口人,除了三個正在上學的孩子,八口人都是航天人。
從小到大,他們一直在跟随父輩的腳步前進。
父親意味着什麼?
是引領孩子的精神世界的那個人。
是能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心理能量的那個人。
是能給到孩子良好人品道德的那個人。
對于孩子來說,父輩前進的方向,就是自己一生追趕的星光。
父親存在的意義,不是給與孩子多麼富裕的生活,而是當孩子想起父親時,内心會充滿力量。
爸爸,你的樣子,就是我未來的樣子
“我一定要向我爸爸學習……”
小學課堂上,東東的命題作文“我的爸爸”,把爸爸誇出了花。
電影故事的源頭是酒,趙平洋負責售賣的“參桂養榮酒”滞銷。
他突發奇想:
國外都有廣告,如果把産品搬上電視,是不是就可以成功推銷出去?
在那個年代,拍廣告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兒。
要找導演、找膠卷、演員、搭景……電視台還得同意放。
趙平洋東奔西跑,終于成功說服了導演,找到了别人餘下的膠卷,演員嘛,就找街坊鄰居。
最後的難關,卡在資金這裡。
——他的錢都搭進去了,隻能用妻子的私房錢做啟動資金。
東東對爸爸的感情是複雜的。
一方面,他覺得爸爸是個了不起的人。腦子活絡,走南闖北,見多識廣。
另一方面,在很多人眼裡,他太異想天開,不靠譜。
他知道爸爸拍廣告的計劃,也知道想要借用(偷拿)媽媽的私房錢,必須要靠自己出馬。
爸爸的言行,是兒子最好的教科書。
這件事在别人眼裡是異想天開,但爸爸堅持努力,想盡辦法不放棄的樣子,變成了兒子眼裡閃閃發光的爸爸。
趙平洋問東東:“跟我一起,你敢不敢?”
東東果斷地回答:“我敢!”
這改編自真實的故事,14天之後,中國内陸第一條電視廣告誕生了。
男孩總會追随父親。
37年後,上海中心大廈落成,作為世界第二高的建築,設計人就是趙平洋的兒子。
當爸爸的廣告被電視台播出的那天,兒子明白了一個道理。
原來爸爸說的話是真的。隻要敢想、敢做,想法就可以變成現實。
爸爸,是男孩的勇氣來源。
當全世界嘲笑你,爸爸一句“我相信”,
是孩子相信未來的底氣;
當全世界欺負你,爸爸一句“看我的”,
是孩子面對困難的底氣。
爸爸,我渴望的,是你眼裡的光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有這樣一句台詞:
我認為最深沉的愛,莫過于你離開以後,我活成了你的樣子。
影片中,小小就是這樣的一位男孩。
父親是名人工智能科學家,因工作不幸犧牲後,小小就迷失了方向。
他遺傳了父親的基因,也會搗鼓些新鮮玩意兒。
但在同學眼裡,他做的事兒都是“笑話”。
沈騰飾演的“爸爸”是來自2050的機器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成為小小的臨時“爸爸”,也滿足了男孩對于一位偉岸父親的所有期待。
陪伴他、鼓勵他,和他一起研究飛行器,帶他在同學面前“風光”。
在那一刻,男孩被治愈了。
當媽媽給足安全感後,他的價值觀、成長的高度,都來源于爸爸。
他一直渴望的,無非是父母眼中的亮光。
臨走之前,機器人爸爸告訴男孩:你很厲害,要堅持夢想,不要放棄。
男孩哭着答應了。
影片結尾,機器人回到了2050年,小小如願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
他們相視一笑,仿佛在說:我終于長成你期待的樣子。
爸爸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
仰望星空的同時,自己也會變成發光的人。
對孩子來說,爸爸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是榜樣,是力量,是方向。
在孩子的眼裡,媽媽溫柔,爸爸高大。爸爸就像孩子精神世界的“定海神針”,為我們遮風擋雨。
即使人生還有無數苦難,
失落時,他能想到爸爸的笑容;
想放棄時,他能想到爸爸堅定的眼神;
當孩子覺得前途一片渺茫的時候,他突然會發現遠方有一個人在向他招手。
那個人,就是父親。
時間花在哪裡,就會在哪裡生根發芽。
投入多少父愛,就能收獲多少親情。
也别忘了做好榜樣,讓孩子以父親為驕傲。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優秀,
那些出類拔萃的靈魂背後,都是父母有備而來的努力。
一個好的父親,是孩子成長最好的坐标。
内容來源| 凱哥講故事
責任編輯 |孔萌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