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決定生命狀态,每個人都熱乎乎的來,涼飕飕的走。
人離開人世溫度27℃
深度昏迷的溫度33℃
人在免疫力增強的時候是37℃
人在免疫力下降的時候是在35.5-36℃之間
癌細胞大量繁殖是在35℃左右,免疫細胞基本不再工作
這就是人體健康與溫度的關系。
體溫下降會給人體帶來什麼影響呢?
當身體變冷變寒,體溫每下降1℃,免疫力會下降超過30%,其中又以腹部發冷為先,最容易讓免疫力大幅下降。而體溫低于36℃,即便現在健康也會是容易得病的體質。
1
心髒病
體溫每下降0.5%,心跳就會加速,時間久,心髒的負擔大。
2
大腦
體溫低,血液循環慢,頭部供血不足,腦細胞衰亡,記憶力衰退,頭疼偏頭疼。
3
肝髒
體溫低,血液循環慢,肝無法代謝毒素。
4
腎
體溫低,血液循環慢,腎髒無法代謝廢物。
5
糖尿病
體溫低,胰島素分泌不足,糖代謝就會下降,多餘的糖分就會走入血液中去。
6
胖
體溫每上升一度,代謝率就增長12%。
7
過敏
體溫低,淋巴細胞力量少,無法制造抗體來把毒排出去。
8
貧血
腸胃的溫度低,無法消化産生氣血。
9
生育
母親血液是胚胎的土壤,母親寒涼寶寶最容易過敏、黃疸、脾胃不好等孩子的很多疾病都與母親相關。
10
動脈硬化
容易堵塞血管,因為代謝比較差,對血液的沖刷力度也不夠。
11
癌症
不能及時地排出代謝的産物産生淤堵,癌細胞怕熱愛冷。
現在不少人被慢性病困擾,其實很多是體溫低,陽氣不足導緻的。《黃帝内經·素問》裡說:“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就是指人體有抵禦外邪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陽氣。
生冷食物,會嚴重損害脾胃陽氣,脾陽受損則運化不利,出現腹痛、腹瀉、乏力、消瘦等症;
喜食甜膩厚味,人體無法運化緻痰濕内生,濕為陰邪,且重着粘滞,阻礙陽氣的運行,導緻陽郁陽虛證;
嗜食辛辣使人精神亢奮,陽氣過分的耗散,也會導緻陽氣虧虛。
遠離低溫,學會“熱養生”
中醫講“血見熱則行”。體溫不足,血液運行要受到影響,身體自然會出現問題。體溫保持在正常範圍,實際上就是保持陰陽平衡。
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有言:“脾腎濕寒是萬病之源”。體寒則寒凝血滞,血液以及濕氣等液态垃圾都會淤堵在人體中,輕則手腳冰涼、臉上出油、身體肥胖;重則引發痛經、關節痛、男女生殖系統疾病等;再嚴重一點,淤堵嚴重,則會形成囊腫甚至腫瘤,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癌症。
在中醫的治療、調養大法中,與寒相對應的便是“暖”。
曬太陽
養陽最簡單的方法曬太陽,背光而坐最好,因為背部有經絡——督脈,督脈有'陽脈之海'之稱,總督一身之陽氣,把背曬熱、曬舒服了,人體的陽氣也就充足了。
一般曬太陽的時間最好選在上午10-11點之間,此時陽光比較充足,光線也比較柔和。曬太陽的效果最好。曬太陽的時間長短可因人而異同,中青年每次1-2小時,老年人曬30分鐘左右即可。
▲
往期好文章: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