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十一假期期間,一則關于電動汽車排隊充電的消息被刷屏。電動汽車被嘲笑為“電動爹”,顔面失盡。
槽點自然集中在:充電慢、續航焦慮。
很多網友表示:看吧,電池(續航)問題解決不了,電動汽車是不會成氣候的!
另一派則表示:電動車代表了新能源大方向,這個趨勢無法扭轉。
然後那邊又反駁:電什麼時候成新能源了?我們70%是煤電啊!還有廢舊電池也有污染你懂不懂?
關于新能源汽車的争論,主要就集中在以上幾點。
但在我看來,正反雙方卻沒一個說到點上,實在讓人捉急。
電動車究竟有沒有未來?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車、燃油車,誰才是最終的王者?
無論是買車還是投資,都急需對這個問題作出回答。
所以今天我力圖用最簡短的文字,來闡明未來汽車的發展邏輯。
01
大道歸一
其實這個問題并不複雜,底層邏輯“大道歸一”,即,看一種産品有沒有前景,你不要站在上帝視角去考慮它的方方面面,你隻需要看一點:
它是不是在成本可接受的情況下用起來足夠爽。
而不是什麼“有污染怎麼辦、回收産業鍊健全了嗎、充電不方便怎麼辦、電網能承受得住嗎”等等技術性問題。
因為,隻要産品力夠強、用起來夠爽,所有這些問題都會被倒逼着解決掉。
這源于人性。
02
電動汽車的産品力夠強嗎?
毫無疑問,在智能化和駕駛體驗方面,目前主流的新勢力電動汽車(特斯拉、小鵬、蔚來、理想)足已吊打傳統燃油車(哪怕豪華品牌的高端車型)。(你親自試駕體驗一番自然有定論)
注意,電動汽車的核心已經不是“電動”,而是變成了“智能”。
它和燃油車的區别,已經不是能源類型的不同,而是在智能化和用戶體驗上産生了代際差異!
所以,如果你還用“電動”的思維去理解它,必然會跑偏。
不妨稱之為智能汽車。
03
“智能”究竟體現在哪裡?
竊以為,以智能手機和諾基亞的差異來比喻,并不算誇張。
一個小小的例子,遠程操控,智能汽車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打開空調、設定溫度,上車時就不用蒸桑拿了。
而燃油車是不太可能做到這一點的,原因是遠程點火和原地怠速開空調比較危險。
再舉個例子,語音對話,小鵬汽車的語音對話已經做到了如絲般順滑,用生活化的語言就可以控制全車。
電動汽車中控及車機示意圖
相比之下,即便奔馳寶馬豪華車也做不到這一點,那機器人的呆闆語調、智障般的理解能力都讓人毫無對話欲望。
智能汽車的駕駛艙沒了亂七八糟的檔杆和按鈕,踩踏闆就走,松開就停,連手刹都要省了,簡直不要太省心。
小憩模式、露營模式,正在把車變成一個可移動的智能空間。而燃油車隻能是一個從A點到B點的工具,正像以前隻能打電話的功能手機。
電動車天然的安靜特性,使人在車内聽音樂有了小型音樂廳般的享受,你甚至總是期待有開車的機會。
還有,燃油車不管多豪華,你都免不了挂個手機支架來導航,因為它自帶的導航太雞肋、升級太麻煩。而智能汽車本身就整合了高德和百度地圖的APP,和手機導航的體驗一樣。
當然,還有太多細節無法一一列出,這種差異是全方位的。
關鍵是,它的天花闆非常高,智能化可以不斷升級。
04
難道燃油車就不能智能化嗎?
智能化的背後,是整車電子電氣架構的不同。
傳統燃油車上,像ESP、胎壓監測、刹車系統、音響系統、溫度管理等等模塊都是分布式的,由各部件供應商提供,各自為戰,協同能力非常弱。這也正是它們按鈕衆多、無法精簡的原因。
而整車層面的智能化,則是把各個模塊整合到一起來協同作戰。這就要對整個電子電氣架構進行徹底重構,從“諸侯割據”變成“中央集權”。
為什麼燃油車就不能“中央集權”呢?
說白了還是電力不夠:中央集成式的計算(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需要消耗大量電力,燃油車的蓄電池根本無法支撐。但對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來講,這點耗電卻是小意思。
所以,電動汽車是智能化的天然載體。
它和燃油車已經進化為不同的物種。
05
續航焦慮怎麼破?
圈外人普遍認為,隻要電池技術沒有驚天大突破,續航焦慮就無法緩解,電動汽車就不會成為主流。
事實上,近幾年的電池能量密度每年的增長率大概都有10%左右,而即将到來的固态電池,大概5年後就會商用。
那時,能量密度會有一個躍升,主流車型續航将普遍達到1000公裡以上,再加上高壓快充技術的成熟,續航焦慮問題就這樣被逐步解決掉。
什麼是固态電池?這是一個漸進過程。
不要指望突然來一個電池技術大發明,一夜之間徹底解決所有問題。前幾年吸睛的所謂石墨烯電池,成本高得不着邊,幾乎沒有商用的可能性。
06
關于火電的污染問題
沒錯,現階段我們有70%依靠煤來發電,但:
1、火電廠的集中治理遠比治理汽車尾氣容易;
2、正在大力發展風電和光電,裝機量連續12年全球第一。
風電和光電由于不穩定,需要上儲能,儲能設備正好可以使用從汽車上退下來的動力電池,形成梯次利用。
到最後電池報廢也不成為一個大問題,因為報廢後它裡面的金屬材料還有很大的回收價值:你就姑且把電池看成一個高純度礦好了,鎳钴锂等金屬都有回收再利用的價值。
07
氫燃料電池車才是終極新能源?
氫燃料電池,聽起來有很多優點:
加氫比充電快;
續航裡程長;
燃燒後的産物是水,完全無污染。
但是,它存在一個悖論,這個悖論足以毀掉它的前程。
首先,氫燃料電池車的原理是什麼,本質上是一個像理想one那樣的增程式電動車。隻不過理想one是燒汽油給電池充電,而它燒的是氫。
所以相比純電動車來講,它多了一套制電和發電系統、以及一個用防彈材料做的高壓儲氫罐,整個系統的複雜度立即提升了不止一倍。
就因為每台車上多了這麼一套發電系統,就要費盡千辛萬苦建設加氫站、再用無數大卡車載着高壓儲氫容器把氫運送到各個站點。汽車排隊去加站點加氫,然後回來自己發電。發電機一旦壞掉,修理費用又要天價。
就因為每台車上多了一個儲氫罐,就不得不加大車身,用7座的空間來造5座的車。
有這工夫,為什麼不直接在發電廠裡用氫發電呢?
讓能量直接通過電線傳送過來,不比讓幾百萬卡車司機拉着氫氣罐子到處跑容易得多?
也難怪馬斯克說:氫燃料電池蠢得令人難以置信。
08
總結
電動車的“本質”,已經從“電動”轉移到“智能”了。
隻是恰好電動是智能的最佳載體而已。
如果隻是“電動”車,那麼它的體驗并不比燃油車有多少優勢。所以從100年前開始,電動車曾經反複出現又反複消失。
而如今的這場電動車大潮則不同,實際上是披着電動外衣的智能化大潮。
打敗燃油車的也不是電池和電機,而是智能交互、OTA升級,以及自動駕駛。
智能化(省心省力),是人性深處的訴求。僅此一點,足以倒逼其缺點被逐一克服。
其實這在産業圈和資本圈早已形成共識,不然也不會給它這麼高的估值。
未來發展的過程中,必然還會再次出現類似因為排隊充電而被群嘲的場景。
但那又怎樣呢,畢竟内燃機車剛出現的時候,也曾被馬車嘲笑。
應廣大米筐用戶的強烈呼聲,屬于咱們米筐的專屬社群來啦!
一個優質的粉絲俱樂部離不開每一位在其中的交互、成長和同行。在這裡不僅讓你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提升自我認知!
即刻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俱樂部,一起實現财富進階!
【全文完】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請順手點亮“在看”吧~
—— / END / ——
本文系【米筐投資】原創内容
未經賬号授權,禁止随意轉載
有話要說...